第1章 裘序
- 增訂葉評傷暑全書
- 張鳳逵
- 1714字
- 2015-12-26 19:15:32
《素問》有熱病者,皆傷寒之類,及凡病傷寒者,先夏至日為病溫,后夏至日為病暑之言。
后人妄解經旨,多以熱病即是傷寒,溫病暑病亦即傷寒之所伏,但因發時不同,而名各別也。
惟《難經》曰: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已明示傷寒為一般感證之總稱,故世俗有濕溫傷寒、暑濕傷寒、熱證傷寒等之名目。蓋此傷寒二字,無異一病字之代名詞,猶之曰濕溫病、暑濕病、熱證病是也。夫辨名不清,設治亦混,竟有以治傷寒之麻黃湯方,施于溫暑諸病者,草菅人命,言之痛心。考張氏仲景《傷寒論》,本亦溫暑并及之書,不過亦以傷寒名各感證耳。反之,且有疑張氏為傷寒專家,張氏書專治傷寒,凡溫暑證未可以張氏方治也。吳氏又可著《溫疫論》,以比擬《傷寒論》,葉氏天士著《溫熱論》,亦比擬《傷寒論》,至吳氏鞠通,于葉氏書脫胎而著《溫病條辨》,凡例第一條曰:一、是書仿仲景《傷寒論》,作法,其亦以《溫病條辨》為《傷寒論》對待之文章也。蓋不知《傷寒論》,原亦包括溫病,如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曰溫病等言,是吾謂諸氏實推展《傷寒論》一部份之言,《溫疫論》焉,《溫熱論》焉,皆屬于《傷寒論》統系的病理學及治療法,非與《傷寒論》并行的病理學及治療法也。至《溫病條辨》,既非《傷寒論》并行的書,尤非《傷寒論》統系的書,實為《溫熱論》之注解書也。則于《傷寒論》有前條辨后條辨同,雖然病變無窮,病理至微,吾儕學人,認《傷寒論》為六氣感證之綱要,能于六氣各有專書,條分縷析,如諸氏之論溫熱一氣者,未始非后學之導師,先賢之功臣也。不佞于二十年來,讀書臨證,凡見夫患溫病者固多,患暑病者尤多,獨怪后學不知暑為六氣之一證,先賢亦無暑之專書以相示。吳氏鞠通且謂暑亦溫之類,是猶古之溫為寒之類,同一混稱,夫傷寒與病溫,果相徑庭,而病溫與病暑,豈無差池?顧暑以日者二字合之而成,明是夏月烈日之氣而為病,故《內經》曰:后夏至日為病暑,以病之在夏至后得者,多屬于暑。《傷寒論》特立中 之篇,日本醫稱之曰日射病,古今新舊,無不以暑屬專病,當火傘高撐,酷日臨空之際,或天時以間歇性的雨相霖,或人事以冷水相潑,則地面上驟起令人不耐觸鼻之氣,是氣焉,即暑氣也。較之日本醫以為日光所照射以成病者,為尤甚。蓋日光所照射而成之病為冒暑,衛生家猶可避之。地氣所蒸騰而受之病為中暑,衛生家不易避之。張氏潔古老人謂避暑納涼于深堂大廈,大扇風車得之者,屬靜而得之之陰暑證,足征暑邪防避之難也。業醫者茍于一年間延醫之證,按日記之,自必以暑癥居多數,故專治感證之醫溫,夏秋之間,其門如市,一過其時,遂無問津者,此尤足征六氣感證中最多者為暑病,是以暑溫、暑濕、暑毒、中暑、冒暑、伏暑等之病名,幾乎家喻戶曉。奈何論暑專書,惟張氏鳳逵《傷暑全書》已。且張氏原刻,在明天啟年,相距不過數百年,其書已湮沒不可覓。
讀醫書者,于《傷寒論》后,但于有《溫熱論》一,若傷寒病外,只有溫熱病,口頭日日念暑溫、暑濕、暑毒、中暑、冒暑、伏暑等病名,心上習焉不深求論治暑溫、暑濕、暑毒、中毒、冒暑、伏暑之書。嗚呼!暑病之重,關人生既如彼,暑書之輕,于人世又如此,不佞常引為醫界一憾事也。今秋揚州葉君仲經,自南京郵寄尊甫子雨先生遺著若干種,間有《增訂傷暑全書》未刊稿二卷,不禁喜出望外,開卷讀之。則張氏原書,于暑之為證,固屬兼收并蓄,已不愧為全書,經葉氏增訂,于暑之為證,尤見發凡糾正,更足稱為全書。葉氏原序有曰:《素問》六氣之理,惟張長沙能造其微,又曰《增訂傷暑全書》,冀始學人,有以見暑證之要焉。又曰張氏其《素問》之功臣乎!數語見先輩著書之本旨,無不以羽翼先賢,啟導后學為心,不佞所主張以《傷寒論》為六氣病之綱要,《溫熱論》為推展《傷寒論》六氣中一氣之書,今是書亦可謂為推展《傷寒論》六氣中一氣之書,張氏其亦為《傷寒論》之功臣乎。學人能本葉氏增訂之心,有以見暑證之要者,當必知是書與《溫熱論》諸書并重焉。今有刊行國醫百家之舉,爰亟亟以是稿付諸手民,俾廣流傳。吾知《溫熱論》出,而溫病與傷寒鑒別明,是書出而溫病與暑病鑒別亦明矣,從此醫者多一方法,病者少一夭扎。然則葉氏保存與增訂是書之功,微特羽翼先賢,啟導后學已哉。
民國六年冬月紹興吉生裘慶元謹序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我們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天之下
昆侖紀元,分治天下的九大門派為新一屆盟主之位明爭暗斗,關外,薩教蠻族卷土重來……亂世中,蕓蕓眾生百態沉浮,九大家英杰輩出,最終匯成一首大江湖時代的磅礴史詩,并推動天下大勢由分治走向大一統。
麻衣神算子
爺爺教了我一身算命的本事,卻在我幫人算了三次命后,離開了我。從此之后,我不光給活人看命,還要給死人看,更要給……
劍來(1-49冊)出版精校版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我陳平安,唯有一劍,可搬山,斷江,倒海,降妖,鎮魔,敕神,摘星,摧城,開天!我叫陳平安,平平安安的平安,我是一名劍客。走北俱蘆洲,問劍正陽山,赴大驪皇城,至蠻荒天下。斬大妖,了恩怨,會舊人,歸故鄉。刻字劍氣長城,陳平安再開青萍劍宗!
龍族Ⅴ:悼亡者的歸來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熱血龍族,少年歸來!這是地獄中的魔王們相互撕咬。鐵劍和利爪撕裂空氣,留下霜凍和火焰的痕跡,血液剛剛飛濺出來,就被高溫化作血紅色的蒸汽,沖擊波在長長的走廊上來來去去,早已沒有任何完整的玻璃,連這座建筑物都搖搖欲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