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6章

  • 醫學綱目
  • 佚名
  • 3338字
  • 2015-12-26 17:01:30

〔《簡》〕治竹木刺扎入,深不得出。用烏羊糞搗爛,水和,罨于傷處,濃敷之。曾有莊仆,腳心中刺不得出,苦痛欲死,以此藥黃昏敷之,至四更其刺出,遂安。

〔《山》〕蘆葦刺入肉者,細嚼栗子渣 傷處。木竹刺已出痛者,螻蛄罨之妙。

〔《簡》〕治針入肉不出。用螻蛄腦子同硫黃研細調敷,以紙花貼定。如覺癢時,其針自出。

〔羅〕神圣膏取針誤入皮膚。

用車脂不拘多少,成膏攤紙上如錢許。二日一換,三五次其針自出。

又取針誤入皮膚,用烏鴉翎三五枚,火炙焦黃色,碾為細末,好醋調成膏子,涂在瘡上。

紙蓋一二時針出,效。

〔《簡》〕治針入肉不出。用雙仁杏仁搗爛,以車脂調勻,貼在瘡上,其針自出。

〔世〕治繡針刺足已出痛者。用黃泥罨之。

〔《簡》〕主小兒誤為諸骨及魚骨刺入肉不出者。水煮白梅肉研爛,調象牙末,濃敷骨刺處,自軟。

〔《圖》〕生象牙,主諸物刺入肉,刮取屑細研,和水敷瘡上,刺立出。如咽中刺,用水調飲之。舊象梳屑尤佳。

〔孟〕魚骨在肉中不出者,嚼吳茱萸封之,骨當爛出。

〔丹〕破傷風、血凝心、針入肉游走,三癥如神方。用烏鴉翎燒灰存性,研細調一錢服。

撲傷損

箭頭入肉

〔《精》〕 治箭鏃入骨,不可拔者。

巴豆(去殼,微熬) 蜣螂并研勻,涂所傷處。須臾痛定又微癢,忍之。待極癢不可忍,便撼動箭鏃,拔之立出。

(《經驗方》同。)〔潔〕出箭頭方。

蜣螂(不拘多少,全用) 麝香上為極細末,撥動箭頭,摻藥瘡口內。

〔羅〕踴鐵膏取箭頭一切針刺入肉,盡皆治之。

鼷鼠頭(一個,或用入油汁內熬) 螻蛄(四十九枚) 芫青(一兩) 土消蟲(十個)巴豆 馬肉內蛆(焙干) 信 醬蛆(焙干) 夏枯草 砂 磁石 黃丹 地骨皮 蘇木 蜣螂(各一兩) 石腦油(三兩) 蒿柴灰汁(三升)上將石腦油、蒿柴灰汁文武火熬成膏,次下地骨皮等末令勻,瓷器內放。臨時用,量瘡勢大小點藥。良久,箭頭自涌出。

萬全神應丹出箭頭、魚骨、針、麥芒等,遠近皆治之。

莨菪科(即天仙子苗也)于端午日前一日,持不語戒遍尋上項科。見即取酌中一科根、枝、葉、實全者,口道∶先生,爾卻在這里。道罷,用柴灰自東南為頭圍了,用木篦子撅起周回土。次日端午日日未出時,根據前持不語,用木撅只一撅,取出水洗凈,不令婦人、雞犬見,凈室中石臼內搗為泥,丸如彈子大,以黃丹為衣,以紙袋封,懸在高處陰干。若有著箭不能出者,以緋絹袋盛此藥一丸,放臍中,用綿裹肚系定。先用象牙末貼瘡上,后用此藥。若箭瘡口生合,用刀子微刮開,以象牙未貼之,隨出。陜西行省出軍,曾用有效。

〔《精》〕孫真人治箭鏃在咽喉、胸膈及針刺不出方。以螻蛄搗取汁,滴上三五度,箭頭自出。

〔《本》〕療鏃不出。搗栝蔞根敷瘡,日三易,自出。

〔世〕李渤治箭鏃不出及惡刺。以齒 和鶴虱敷之。

〔姚〕毒箭有二種。交廣夷俚用焦銅作箭,此一種才傷皮便悶膿沸爛而死。若中之,用飲屎汁,并以敷之亦可,惟此最妙。又有一種,用射 以涂箭鏃,人中之亦困。若著寬處不死,近腹亦宜急治。今葛氏方治射 者是。(葛氏方∶用藍汁、大豆、豬、羊血解之。)

撲傷損

漆瘡

〔《千》〕療漆瘡方。用湯浸芒硝,冷洗之。又礬石亦可。

〔丹〕漆瘡。通身面目腫者亦治。苦 ,五月五日采,曝干。《食療》云∶生食亦可。漢椒湯洗之妙。生姜真汁敷,亦可。( 音燠,本草有。)〔世〕治漆瘡。用生紫蘇摩擦之,累效。又方,用人乳汁敷之,妙。

〔《集》〕治漆瘡。取荷葉干者一斤,水一斗,煮取二升,洗瘡上。日再,即瘥。

〔《山》〕漆瘡。無名異水調敷。

通治諸般惡蟲咬

〔羅〕《圣惠》治蛇咬、蝎螫、蠶咬,妙。

雄黃(三錢) 信(一錢) 皂角子 巴豆(各四十九粒) 耳塞 麝香(各少許)上,五月五日,不聞雞、犬、婦人處,不語,搗為細末,在杏子核內封之。針挑出上痛處,大有神效。

〔世〕治一切蛇蟲傷,貝母末酒調服,效。(詳見蛇咬。)〔《圣》〕 治惡蟲咬,以酥和鹽敷之,瘥。

〔《山》〕 諸般惡蟲咬,以油浸紫草涂之。

〔丹〕治蛇咬、蠶咬、惡蟲咬。豬膏莓搗汁敷。(陳藏器治狗咬。)〔海〕治蝎、蜘蛛、蛇毒。雞卵輕敲一小孔,合咬處即瘥。

〔勝〕治毒蛇并射工、沙虱等傷,眼黑口噤,手腳強直,毒攻腹內成塊,逡巡不救。用蒼耳嫩葉一握研取汁,溫酒和灌之;將渣濃罨所傷處。

〔《簡》〕治毒蛇、射工、沙虱等物傷著人,眼黑口噤,手足強直,毒瓦斯入腹。

白礬 甘草(等分)上為細末,每服二錢,冷水調下。

通治諸般惡蟲咬

毒蛇咬

〔丹〕治毒蛇傷。急以小便洗出血,次取口中唾涂之,又以牙 封傷處,敷而護之甚妙,且不痛腫。(《山居》云∶用犬糞敷患處亦佳。)〔世〕路行卒被蛇咬,當急扯裹腳帶扎縛傷處上下寸許,使毒瓦斯不能 傷肌體。又急用白礬安刀頭,火上溶汁沸,滴于傷處。待冷,以長篦子速挑去靨,則毒血隨出,黯腫尚未退,更滴之,以退為度。村居山僻及途中夜行,卒被蛇傷咬,難求白礬處,速作艾炷灸五壯,以唾調鹽涂之。

如黯腫尚未消釋,當更灸更搽,毒涎自然流出,且不透里傷人。(蜈蚣咬亦宜灸。)〔世〕治一切毒蛇咬。用透明雄黃研細末,以醇酒濃調,濃搽傷處,水流出如涎,痛腫即消。

一方以萵苣汁和雄黃末作餅子,候干為末,每用少許貼瘡口,立效。

〔《衍》〕有人被毒蛇所傷已昏困,有老僧以酒調藥二錢灌之,遂蘇。及以藥渣涂患處,良久復灌二錢,其苦皆去。問之,乃五靈脂一兩,雄黃半兩同為末,止此耳。后有中毒者用之,無不效驗。

〔世〕治毒蛇所傷。

細辛(五錢) 香白芷(五錢) 雄黃(二錢)上為末,加麝香少許,每服二錢,溫酒調服,效。

〔丹〕治一切蛇咬。用香白芷嚼碎敷患處,又用溫酒調服,效。

〔世〕治一切蛇蟲所傷。用貝母為末酒調,令病患盡量飲之。頃久,酒自傷處為水流出。候水盡,卻以藥渣敷瘡上,即愈。治蛇咬腫毒悶欲死者,用重苔六分,續隨子六顆去皮,同為細末,以酒服方寸匕,又以唾調少許敷患處,立安。(崔氏《海上方》)又方,用白礬二錢服之,防毒瓦斯攻心。

又方,金線重樓,以水磨少許敷咬處;又為細末,酒服之。又方,用柏樹葉、魚腥草、地松節、皺面草、草決明共一處研細,敷傷處極佳。

〔海〕治蛇虺咬人。以獨頭蒜、酸漿草搗汁,敷咬處佳。

〔海〕治蛇咬。男子陰毛,口含二十莖,咽其津,毒不入腹。

〔世〕治諸般蛇咬,此傳之于擒蛇者,藥味不全亦可。

大青 小青 青木香 烏 葉 火炊草 山蕨 過山龍 地蜈蚣 天門冬 白芍藥 香薷上細末,用白木香研細,生白酒調服;渣罨咬處,累效。

〔《圣》〕治蛇咬毒。食茱萸一兩為細末,冷水調,分為三服,立瘥。

〔丹〕治蛇毒。吃菰蔣草根灰,取以封之。其草即野茭白是也。(《廣濟方》)蛇咬作瘡,暖酒浸,日三次。(《廣利方》)蛇入人口并七孔中者,割豬母尾頭,瀝血著口中并孔口上,即出。

〔《圣》〕治因熱取涼睡,有蛇入口中挽不出者。

用刀破蛇尾,內生椒二三粒裹著,即出。

〔世〕治卒為蛇繞不解,以熱湯淋之。無湯,令人尿之。蛇咬,忌食酸物梅子,犯之大痛。

通治諸般惡蟲咬

蜈蚣咬

〔世〕治蜈蚣咬。生雞血敷上立愈,累效。一男子為蜈蚣入咽喉中咬之,垂死之際,一醫令殺生雞血乘熱灌喉中,蜈蚣即出而愈,實良方也。又方,用雞糞涂之。又方,治蜈蚣諸毒蟲傷。

麻油點燈,于瘡口上對口熏之,登時愈。又法,大油紙燃燒燈,吹滅,以余煙淬之。治蜈蚣咬,竹葉青研汁敷之,立愈。又方,用南星磨汁敷之,累效。

〔梅〕治蜈蚣咬,痛不止。獨頭蒜磨螫處,立愈。

〔《圣》〕治蜈蚣咬方。用蝸牛挎取汁,滴入咬處。

〔孫〕蜈蚣咬。取蜘蛛一枚安咬處,當自飲毒。如蜘蛛死而痛未止,更易生者。

〔丹〕蜈蚣咬。嚼鹽敷其傷處,次以鹽湯洗之。(《梅師方》)蜈蚣咬。頭垢塞之,不痛則癢。

治蜈蚣咬及諸蟲咬毒。先用鞋底上擦之,用大蒜、小蒜、桑葉罨傷處。如無,用油豉 傷處,或藍靛涂罨之亦效。治蜈蚣毒蟲咬。用桑枝汁同鹽擦痛處,或溶黃蠟滴患處,肉黑為度。又方,用皂角于咬處,上用艾灸熱去之,效。

通治諸般惡蟲咬

蠼咬

〔丹〕治蠼 尿成瘡,初如粟,漸大如豆,如火燒,泡大痛者,速以草茶細末,生油調敷瘡上立止,甚妙。(又方,豬膏莓搗汁敷之。草茶即茶茗也。)治雨點蠼 瘡。用百合搗爛,入鹽少許,敷之效。

〔《千》〕治蠼 尿人影著,便令人病瘡,如粟粒累累,痛似刺蟲所螫,惡寒壯熱。用犀角磨汁,涂之則愈。

〔世〕蠼 蟲,又名八腳蟲,隱壁間,以尿射人,遍身生瘡,如湯火傷。用烏雞翎毛燒灰,雞子白涂之。治小兒蠼 咬,繞腹匝即死。用梨葉研爛敷之。

〔《食》〕蠼 尿瘡。鹽三升,水一斗,煮取六升,以綿浸湯淹瘡上。

通治諸般惡蟲咬

蝎咬蜂螫

〔羅〕雄黃消毒膏治蝎螫不可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温| 施甸县| 南召县| 丹寨县| 兴仁县| 大理市| 邢台县| 乌苏市| 体育| 本溪市| 德阳市| 裕民县| 邯郸县| 集贤县| 崇文区| 平顺县| 合水县| 双桥区| 弥勒县| 汕头市| 闽侯县| 河北区| 定结县| 中山市| 平潭县| 阿瓦提县| 永胜县| 连云港市| 长宁县| 会同县| 光泽县| 成都市| 大化| 连江县| 甘洛县| 新巴尔虎左旗| 萨嘎县| 隆尧县| 扶余县| 邵阳县| 长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