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6章 名宦(3)

  • 汀州府志
  • 曾曰瑛
  • 4878字
  • 2015-12-26 16:32:06

金俸杭州人,萬歷間,以鄉薦任汀州司理。執法平反,民稱不冤。署寧化篆,時丈量多溢額,民以為憂。俸定為四則,上下均勻,填還原額。

邱民貴嘉興人,萬歷間,以鄉舉令長汀。連邑有以浮糧飛派累民者,貴力請得免。

唐世濟烏程人,萬歷間,以進士領寧化令。仁聲四徹,公余課士,多所造就。重建龍門橋、廣濟橋,往來利涉。民為搆仁愛祠,肖像祀焉。歷官左都御史。

楊萬春錢塘人,萬歷間舉人,知上杭。延邑有疑獄三載,春齋禱城隍,具得本情,人號“神君”。

聶尚恒字久吾,新淦人,萬歷間令寧化。政簡刑清,不阿權要,甚得民。兼精醫,每公事旁午,疾者環候診視,一一周給,無倦色,又時遣使至其家,問痊否,若親子弟焉。國朝崇祀醫廟。

牛大緯瓊州人,萬歷間令連城。民苦浮糧為累,歲輸千余金。大緯力請,得蠲其半。捐俸賑荒,民賴全活。去日,治裝惟圖書數卷而已。民立祠祀之。

蔣育馨長洲舉人,令清流。拒連邑飛派浮糧,設倉厫,移驛地,增城樓,民咸德之。

徐大化會稽人,由翰林御史謫知連城。修學宮,建南、北二水閘,筑堡寨。邑苦浮糧,前令得請蠲其半,大化竭力再請,悉蠲之,民免馱賠之苦。

李待問南海人,進士,萬歷間令連城。舊有浮糧,前令請蠲,不報,待問復力請,始盡豁之。時群虎為患,親禱城隍驅之,患始絕。

邱大成于都人,萬歷間令連城。改學宮,增廓明倫堂。有《政要堪輿》諸書行世。

洪都青浦人,進士,萬歷間令歸化。政平訟簡。自題縣署曰:“民風僻壤原鄒魯,吏治青山但嘯歌。”

寇從化靈寶進士,天啟間,授汀州司理。持大體,有廉介聲。嘗建龍江書院以課士,文風丕振。

蕭奕輔南海人,天啟間,由進士令長汀。時遼餉增派,奕輔為通融代解,征收加平,悉行蠲免。以循卓聲擢御史。

朱大典金華進士,任給諫,疏觸魏珰,調外。天啟六年,任漳南道,駐上杭。值水災,民乏食。大典捐俸賑饑,民賴以蘇。公余令營伍訓習兵法,軍容大整。明年,流寇果嘯聚出劫,邑賴有備。

何守成分水舉人,知永定縣。創學田,建義倉。舊增三千余丁,力為請止。有“前有王父,后有許母;賢哉何侯,二公接武”之謠。

吳南灝武進人,天啟間進士,令上杭。有御侮才。時潮寇作亂,南灝募溪南驍勇為兵,每寇掠武平,輒率兵督剿;及寇逼城,南灝奮擊之,殺賊幾盡。

沈鐘宿吳江舉人,崇禎元年授汀州守。建議合郡,邑城為一,以羨耗八百余金,儲筑城磚石。時廣寇竊發,守弁有陷平民貪功者,鐘宿力為解釋。

笪繼良鎮江人,舉人,崇禎三年守郡。時當筑城,眾議未協。繼良密請撤中贅垣,拓南城六百余丈。又創議設威遠營,募兵措餉,守圉以固。又建王文成祠,月集書生會講,仍置田租供祭。去后,民肖像祀之。

徐必登福州右衛千戶。崇禎元年,武平寇發,巡撫檄署守備。夜半寇逼城,飛書告急,士無戰志。必登拊膺慷慨曰:“舍生報國,此吾事也。”次日,率弓兵千余人入援,遇寇于古樓崗,前徒去甲而遁,必登單騎力戰,歿于陣。

陳正中上海人,崇禎間進士,令上杭。立節清苦。時廣寇猖獗,正中募兵儲餉,親歷行間,剿賊、斷獄,有神明之號。以勞瘁卒于官。上杭民祠祀之。

甘燿漳州衛人,崇禎初任汀州守備。值寇發,耀累月不解甲,與士卒同甘苦,所向克捷。

薛應聘會稽舉人,崇禎三年令長汀。以道學自范,有政績。時值流寇,募兵籌餉,拓城筑堡,多所經營,升兗州同知。

徐日隆鄖西人,崇禎中為寧化令。值中宜寇作,懸賞格購盜,不一月,皆就擒。寧民爭醵金,償所捐賞格,日隆麾辭不得,乃解供楚餉。

唐世涵烏程人,崇禎八年,以進士守汀州。州城垣卑薄,世涵設法增筑。創寶珠門甕城,移慈濟閣為戍樓,又捐俸建郡、邑學,造萬安、濟川二橋。去之日,民立祠祀之。

祝禧武平所千戶。崇禎辛未,廣寇據永平寨,禧力戰而死,百戶王國耀、邱泰俱殉焉。

陶志學武平所百戶,藍塘之戰,與其子鉁、百戶徐治、王道垣俱力戰死。

唐錫蕃無錫人,崇禎辛未進士,任汀州司理。詞牘面決,疑獄立剖;市虎城狐,法懲不貸。署長汀、連城二篆,革耗,均役,屢有仁政。以艱去。

羅萬藻字文止,臨川舉人,崇禎末知上杭縣。時寇賊充斥,兵餉無額,暫支河稅,旋上司檄解,軍心騷然。藻為力請,得免解。鄉兵賴廷漢等十三人,劫來蘇里,擒置獄。其黨練勝龍,擁眾幾二百人,有號狼頭星者,謀內應之。變起倉卒,萬藻斃其渠魁,余黨悉散,民賴安堵。

〔國朝〕

趙廷標錢塘人,順治三年,以選貢知永定縣。時邑初附,三罹漳、廣巨寇,兵食莫繼,城守孱弱。廷標推恩義,固人心,調援他郡,屢立戰功。歷升湖廣副使。

于永綬遼東人,順治四年,任汀州總兵,汀與贛接壤,值金聲桓據江西,又土寇竊發,環逼郡城,西路援絕。永綬率副將高守貴,堅守拒戰,汀郡獲全。未幾疾作,正衣冠,端坐而逝。汀人畫像祀之。

董鳳舞東寧衛人,順治六年知上杭。時縣初定,人戶流移,田多未墾;而援剿潮、漳之兵,往來絡繹,供需百出。鳳舞隨宜措置,以積勞卒于官。

郭浩寧陵人,順治七年,由舉人任汀州知府。政清刑肅,高風冷面,人不敢干。在任數年,家居不能舉火。

周亮工祥符進士,順治間,以本省參政駐節上杭。時山海交警,亮工日夜登陴戒嚴,撫慰軍卒。中軍呂吉橫肆,亮工廉知其狀,捕置之法。革巡道衙門供應。尤加意造士,雖羽書旁午,猶汲汲于人才。省旋日,士民無不流涕扳留者。

楊鶴齡號三如,錦州正紅旗人,順治八年,以生員知歸化縣事。諳韜略,善騎射。會山寇竊發,鶴齡先士卒,冒矢石,指麾防兵及客兵擊走之。又捐資以贖難婦、瘞枯骨,不愧古之遺愛。調惠安,民戴之一如歸化焉。

趙映乘字涵章,祥符人,進士,順治七年,由刑部郎擢漳南道。在任二年,以內艱去。時劇寇張恩選等,負險自固;永定賊蘇榮、朱以泰等,復焚劫苦竹鄉,勢不可制。映乘曰:“吾輩受爵朝廷,而令狂寇至此,復何面目對苦竹居民白骨。”繪《劫難圖》三十冊,上巡撫張學圣,慷慨誓鄉勇,偕游擊賀國相,直搗賊巢,榮等就擒,恩選亦竄死。然后購買民居,辟講議堂,延師課士。寇變后,至是始聞書聲。

楊宗昌號永庵,趙州人,己丑進士,順治九年知武平縣事。清介練達,以人才初盛,泮選額隘,申復武平為中縣。以內艱去官。

許賓字于王,福州人,浙江督學豸子,清流訓導。講學明倫,尤汲引善類,孜孜如不及;被容接者,如坐春風。以卓異歷御史。

文國禎陽信人,順治九年,以舉人知上杭縣。剛正不撓,明于折獄,民亦不忍欺。尤勤考課,士子經所指授,為文者皆斐然可觀。尋以病卒。

郁之章字衷恒,嘉善人,進士,順治十年,以分巡道駐上杭。時海寇入漳,聲言來攻,人情驚沸。之章靜持之,密約城守張國棟,整飭營伍,趣通邑士民,集演武亭,手自草檄,以忠義激發有眾,眾愿效死。賊知有備,宵遁去。人謂“之章寸管賢于萬鏃也”。上杭入學舊額,視中學;武平視小學。今陟而廣之,從之章之請也。

方錫江南繁昌人,順治十二年,以拔貢知清流縣。敏于治事。時循行田野,察民勤惰。夜巡坊市,酌酒作非者,必置之法。摘發奸隱,身不憚勞。六年,擢沂州牧,未任而卒。

郭璜字長松,華州舉人,順治十五年調寧化令。自奉刻苦,每食一蔬一粥,夜燃青煙而已。己亥四月,御史按汀,邑令例饋千金。璜撫敝篋嘆曰:“此非利刀快斧解剝萬命,何能供此?天道神明,民不可殘。”五月四日,自經于官邸,合城巷哭,市為之罷。不二日,署中絕粒,士民爭送薪米。有黃氏婦,饋銀五銖助喪,痛哭不止。或問之,婦曰:“吾夫吳某,世受里役之累,賴公恩免。公死,累將及矣,得不悲耶?”柩自汀歸,送者衣冠如雪;路人耕夫,皆弛擔釋耒,爭助扶輿,哭聲振地。

劉三章字逸仙,景州人,順治十六年,以進士由戶部郎擢漳南分巡道。耿藩繼茂初駐閩府,檄上杭民夫千人,至浦城聽候點用。三章方抵省,廉知民困,力請督撫得免,而杭民未之知也。迨駐節官衙,供億一概禁絕。凡訟牒讞案,詳審覆閱,多所平反。所擬贖鍰,悉蠲之。擢池太道副使。去,邑人立祠以祀。

翁需常熟人,順治十六年,以舉人知上杭縣。性方行毅,積弊悉除。虛心讞決,進兩造于庭,諭以情理,訟者每釋爭而去。

朱之焜字岱贍,高郵州人,壬辰進士,順治十六年知武平。寬待士庶,嚴馭吏胥。修城拓池貲,捐俸為之。歲庚子,廣寇謝上達等盤踞五指石,之焜借餉征兵蕩平之。鐫功平寇碑。

焦榮號荊巖,新野人,順治十七年,以進士知清流縣。性剛斷,治事嚴明。以鋤奸除害為急,嘗曰:“治亂民如治絲,斬之可也。”有勇略,能挽二百斤。邑有小丑負隅,榮選膽勇書吏,編為衙兵,率而擊之,賊遁去。督撫優獎。歷任監察御史,尋升山西糧驛參政。

王章號西山,萊陽人,進士,以言事謫按察司照磨。順治間,署武平縣事。撫民課士,治簡刑清,政事文學,邑人傳頌不朽。

侯七乘號中輅,汾西人,戊戌進士,康熙二年知武平縣。廉靜慈祥,寬徭恤民。又喜講學課士,周給貧生。清丈量冊,修葺城池。以憂去。后擢廣信郡丞。

黃易海豐人,順治乙亥進士,康熙六年知歸化縣。以廉靜稱。十三年,耿逆變起。易棄官削發,間道從江贛奔粵。復遭粵變,號哭與父母訣曰:“兒今為長往之人矣。”再奔江贛,作行腳僧,幽憤成疾。會王師定閩,從江右詣謁軍前。當事特疏其事,奉詔褒嘉。未幾,以病卒于福州。詔贈按察司僉事,遣官祭葬,蔭一子入監。

王之佐號燮庵,廣寧人,鑲黃旗監生,康熙十六年調寧化令。時耿變初定,海孽未殲,征求軍需,日三四至。之佐酌劑權宜,得減其半。剿海之役,漳師十萬,日餉千斛,上游飛輓以次遞漳,寧化運夫五百人,月一踐更。之佐念民疲役重,力以減役上請,語特酸痛。督府憐而許之。時有內員檢閱兵餉,將入境。之佐遠迎,躬為導馬,以縣署居之,供具彌謹,一宿,即護引出境,民間秋毫無擾。會有黃機者,國初擒馘之余孽也,乘甲寅逆變,以偽吳札陰束諸鄉。一鄉不聽脅從,遂圍而屠之。之佐請兵會剿。時漳師逼海,厚陣相持,難以移師。之佐請詞激切,督師許調三鎮助之。又值同安告急,檄調二鎮援同安。之佐乃斷靷輪按指三帥曰:“長令當以官爭去留,不忍示弱以驕賊,致蕞爾麋爛。”飛書返檄,聲淚俱落。督府鑒其誠,聽其調度。遂部率鄉兵,蹴賊壘而分攻,賊盡棄其眾,越贛石,入江西投誠。江撫某納之,發符護賊還寧,使招集舊部,以成一旅。之佐堅不奉檄,昌言于大吏曰:“溥天王土,非列國分疆之比。閩賊即江賊也,若閩賊入江,便當宥死,江賊入浙,又應偷生,王法將誰加乎?如謂法外宥過,以招不庭,則自江納之,即自江用之。今名寄江籍,而身反閩巢,閩之文武何顏臨之乎?”大吏韙其言,遂潴其巢穴,設防兵洞口,斷賊歸路,數十年逋誅獷族,皆鳥獸散。之佐戳力行間,每領兵數千,旦夕按行營壘,聯客師為指臂,市井肅若無人。后以疾卒,寧民震悼,巷哭三日。

王國脈字均公,蒲州人,康熙十八年知歸化縣。洞悉利病,知無不為。甫下車,廉骫法,奸胥置之法。每聽訟,虛公下詢,平反至再。先是,逆藩及海島鄭氏搆亂,十室九空。鄉民聯甲保聚。丙辰逆平,多擁眾逋課。國脈嚴團練之禁,申逋課之誅,未幾,納課者累累。國脈曰:“吾固謂頑民皆良民也。”又念負險而抗課,多由并征,長民者不責十排,而專責現役所致。于是申上憲,分征各甲,民大稱便。嘗捐資重建文廟,購學田,修城樓,倡積谷,修葺焚毀城隍,贖回掠賣婦女,所費動盈千百。歸化人至今謳思之。

鄢翼明遼陽人,順治乙未進士,康熙二十年,以禮部郎出知汀州。賦性仁慈,聽斷詞訟,片言立決,囹圄為之空虛。時文廟傾圮,翼明率僚屬暨紳士捐俸鼎新之。

徐開遠昆山人,康熙二十年,以舉人授汀州推官。居官廉潔,扶弱鋤強,不為威怵。時靖藩旗兵,橫行炙嚇。開遠執法不阿,藩丁股栗,汀人以寧。

王廷掄澤州人,康熙三十四年,由戶部郎中出知汀州。時郡城遇荒,廷掄開倉賑濟,復購米于東、西關設立粥廠,民賴以活。又興東、西兩河水道,浚郡河壅塞,創建豐橋,汀人利之。

張昇字明疇,福安人,康熙三十七年,任永定訓導。督課士子,崇實行,黜浮華,賢聲大振。雍正元年,擢湖廣安陸知縣。

史圜歸安人,由庶常出知上杭。絕苞苴,清訟獄,嚴戢盜賊,境內肅清。歲祲,捐俸泛糴江、廣,以賑饑民。尤汲引士類,每月課試,躬自丹黃,邑文風為之一變。卒于官,士民尸祝焉。

張文偉襄平人,令長汀。除漕弊陋規。修文廟,廣其齋廡。搜輯邑乘,以廣文獻。獄無大小,聽斷必以情,亦無留獄。自奉清苦,日惟蔬食而已。攝郡司馬篆,扣退運米,以蘇民困,邑人士咸德之。后奏最內遷,邑人士祠祀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梁河县| 营山县| 陆川县| 邵阳县| 旬邑县| 嘉祥县| 高陵县| 石林| 渑池县| 屏边| 逊克县| 铜梁县| 吴旗县| 阜康市| 原平市| 平阳县| 卢氏县| 寿光市| 宁津县| 兴隆县| 青河县| 神木县| 津市市| 铅山县| 乌拉特中旗| 兴化市| 高尔夫| 四川省| 嘉祥县| 如东县| 称多县| 紫金县| 宝山区| 河北省| 辽阳市| 临澧县| 宁强县| 卫辉市| 无极县| 桂东县| 晋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