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面方
白面要重羅三次,將入大鍋內,以木爬炒得大熟,上桌古轤槌碾細,再羅一次,方好做甜食。凡用酥油,須要新鮮,如陳了,不堪用矣。
面和油法
不拘斤兩用小鍋,糖鹵用二杓,隨意多少酥油下小鍋,煎過,細布濾凈。用生面隨手下,不稀不稠,用小爬兒炒,至面熟方好。先將糖鹵熬得有絲,棍蘸起視之,可斟酌傾入油面鍋內。打勻,掇起鍋,乘熱撥在案上,捍開,切象眼塊。
雪花酥
油下小鍋化開,濾過,將炒面隨手下,攪勻,不稀不稠,掇離火。灑白糖末,下在炒面內,攪勻,和成一處。上案,捍開,切象眼塊。
灑孛你方
用熬蘑古料熬成,不用核桃。舀上案攤開,用江米末圍定,銅圈印之,即是灑孛你。切象牙者,即名白糖塊。
酥餅方
油酥四兩,蜜一兩,白面一斤,搜成劑,入印,作餅,上爐。或用豬油亦可,蜜用二兩,尤好。
油夾兒方
面搜劑,包餡,作夾兒,油煎熟。餡同肉餅法。
酥兒印方
用生面摻豆粉同和,用手捍成條,如筷頭大,切二分長,逐個用小梳掠印齒花,收起。用酥油,鍋內炸熟,漏杓撈起來,熱灑白砂糖細末,拌之。
五香糕方
上白糯米和粳米二、六分,芡實干一分,人參、白術、茯苓、砂仁總一分。磨極細,篩過,白砂糖滾湯拌勻,上甑。
煮沙團方
砂糖入赤豆或綠豆煮成一團,外以生糯米粉裹,作大團。蒸或滾湯內煮,亦可。
粽子法
用糯米淘凈,夾棗、栗、柿干、銀杏、赤豆,以茭葉或箬葉裹之。一法:以艾葉浸米裹,謂之艾香粽子。
玉灌肺方
真粉、油餅、芝麻、松子、胡桃、茴香六味,拌和成卷,入甑蒸熟,切作塊子,供食,美甚。不用油,入各物,粉或面同拌蒸,亦妙。
餛飩方
白面一斤、鹽三錢和,如落索面,更頻入水搜,和為餅劑。少頃,操百遍,摘為小塊,捍開,綠豆粉為[米孛](案:制作面食時為防止粘連薄撒的粉。),四邊要薄,入餡,其皮堅。
水滑面方
用十分白面,揉、搜成劑。一斤作十數塊,放在水內,候其面性發得十分滿足,逐塊抽、拽下湯煮熟,抽、拽得闊薄乃好。麻膩、杏仁膩、咸筍干、醬瓜、糟茄、姜、腌韭、黃瓜做澆頭,或加煎肉,尤妙。
糖薄脆法
白糖一斤四兩,清油一斤四兩,水二碗,白面五斤,加酥油,椒鹽、水少許。搜和成劑,捍薄,如酒盅口大,上用去皮芝麻撒勻,入爐燒熟,食之香脆。
糖榧方
白面入酵待發,滾湯搜成劑,切作榧子樣,下十分滾油炸過取出,糖面內纏之,其纏糖與面對和成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