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華佗兒科神方(1)
- 華佗神方
- 華佗
- 3667字
- 2015-12-26 15:51:48
八○○一·華佗治小兒初生不啼神方
凡初生小兒,不能作聲者,乃由難產少氣所致。即取兒臍帶向身卻捋之,令氣入腹,仍呵之至百度,啼聲自發。
八○○二·華佗治初生小兒口噤不乳神方
赤足蜈蚣半枚去足,炙令焦,研末,和以豬乳二合,分三,四次服之,瘥止。
八○○三·華佗治預解小兒胎毒神方
甘草一指節(炙碎)以水二合,煎取一合,以綿染點兒口中。與以一蜆殼,當吐出胸中惡汁,嗣后兒饑渴,更與之,能令兒智能無病,長生壽考。
八○○四·華佗浴兒神方
兒生三日,用∶桃根 李根 梅根各八兩上三味,以意著水多少,煮令三四沸,以浴兒,能除諸瘡。
八○○五·華佗治初生兒無皮神方
小兒初生無皮,但有紅筋,是為受胎未足之證。可將米粉,用絹袋包裹,撲小兒周身,數日后,肌膚自能發生。
八○○六·華佗治初生兒驚啼不乳神方
犀角(銼屑)十一分 子芩五分 梔子仁 大黃各十分 虎睛一枚上搗篩,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七丸,大小量之。奶母忌熱面。小兒熱風癇,以乳汁或竹瀝研三丸服之,瘥止。
八○○七·華佗治初生兒嘔吐不止神方
人乳二合 蘧 術小許 鹽兩粟米大上三味,煎三兩沸。牛黃兩米許,研和與服,即瘥止。
八○○八·華佗治初生兒不小便神方
人乳四合,蔥白一寸上二味相和,煎之,分為四服,即小便利,神效。
八○○九·華佗治初生兒驚癇神方
鉤藤二分 知母 子芩各四分 甘草(炙) 升麻 沙參各三分 寒水石六分 蚱蟬(去翅炙)一枚 蜣螂(炙)三枚上九味搗篩,以好蜜和薄泔,著銅缽。于沸湯上調之,攪不停手,如飴糖,煎成稍稍別出少許,一日啖如棗核大一枚,日夜五、六次,五、六日啖三枚。百日兒四枚,二百日至三百日兒五枚,三歲兒啖七枚,以意量之。
八○一○·華佗治小兒驚悸神方
鉤藤 人參 蚱蟬(炙) 子芩各一分 蛇蛻皮(炙)三寸 龍齒四分 防風 澤瀉各二分 石上以水二升,并竹瀝煎取七合,分數次服之,以瘥為度。
八○一一·華佗治小兒夜啼神方
芎 防己 白術各二分上搗篩為散,和以乳,量其多少,與兒服之。又以兒母手掩臍中;又以摩兒頭及脊。二十日兒,未能服散者,以乳汁和之,服如麻子一丸。
八○一二·華佗治小兒客忤神方
本癥之起,為有外人來,氣息忤之。其喉為頻吐下黃青白色,水谷解離,腹痛夭糾,面色變易,雖形似癇癥,但眼不上插耳。方用∶龍膽 鉤藤皮 柴胡 黃芩 桔梗 芍藥 人參 當歸 茯神 甘草(炙)各一分 蜣螂(炙)上以水一升,煎取五合。兒生一日至七日,取一合為三服;生八日至十五日,分取一合半為三服;生十六日至二十余日,或四十日,盡以五合為三服;十歲亦準此。得下即止,勿復服也。
八○一三·華佗治小兒癥癖神方
牛黃二分 鱉甲(炙) 麥面(熬) 柴胡 大黃 枳實(炙) 芎 各二兩 濃樸(炙)茯苓上搗篩,蜜丸如小豆,日三服,以意量之。
八○一四·華佗治小兒心下生痞神方
芫花 黃芩各四分 大黃 雄黃各十分上四味搗篩為末,蜜和,更搗一千杵。三歲兒至一歲以下,服如粟米一丸。欲服丸內兒喉中,令母與乳。
八○一五·華佗治小兒痰結神方
芒硝(熬)四分 大黃四兩 半夏二兩 代赭一兩 甘遂(熬)二兩 巴豆(去心皮熬)三百枚上搗篩,別搗巴豆,杏仁令如膏,搗數千杵,令相和。如嫌強,可納蜜少許。百日兒服如胡豆十丸;過百日至一歲,服二十丸;余類推。當俟兒大便中藥出為度,若不出,復與如初。
八○一六·華佗治小兒羸瘦神方
芍藥(炙令黃)十分 黃 鱉魚(炙) 人參各四分 柴胡八分 茯苓六分 甘草(炙)干姜各二分上搗篩,蜜和為丸,如大豆,服五丸,日二服。
八○一七·華佗治小兒食積神方
生地黃汁 生姜汁各三合 訶黎勒四分(研蜜) 白蜜一匙上相和,調勻,分溫服之,微利尤良。
八○一八·華佗治小兒胃痛神方
白羽烏骨雞屎五錢(曝干) 松脂五錢上二味,共研末,蔥頭汁和丸梧子大,黃丹為衣,醋下五丸。忌生冷硬物,三四日立效。
八○一九·華佗治小兒腹痛神方
鱉甲(炙) 郁李仁各八分 防葵 人參各五分 訶黎勒皮七顆 大黃四分 桑菌三分上七味搗篩,蜜丸,大小量之,以酒飲乳,服五丸至十丸。
八○二○·華佗治小兒腹脹神方
甘草(炙) 鱉甲(炙) 柴胡 茯神 子芩各六分 訶黎勒皮十分 檳榔(帶皮研)三顆 芍藥上以水一升半,煎取七合,分為數服,得瀉病瘥。
八○二一·華佗治小兒脾疳神方
使君子 蘆薈上二味,等分研末,米湯飲下一錢。
八○二二·華佗治小兒傷乳神方
大麥面(微炒)水調一錢,服之極效。
八○二三·華佗治小兒斷乳神方
山梔(燒存性)一枚 雄黃 朱砂各二錢 黃丹五分 輕粉 麝香各一分上六味搗篩,于乳斷日,乘兒熟睡時,以脂麻油調敷眉上。醒后即不思食乳。
八○二四·華佗治小兒霍亂吐痢神方
茯苓 桔梗 人參各六分 白術五分 甘草(炙) 濃樸(炙)各四分水三升煮取六合,去滓溫服。
八○二五·華佗治小兒霍亂空吐不痢神方
人參六分 生姜四分 濃樸(炙)二分 橘皮一分 兔骨一兩(炙碎)上以水一升二合,煎取四合,服之即利。并用杏仁、鹽皂莢末各少許,面和如棗核大,綿裹內肛內,便通即去。奶母忌熱面。
八○二六·華佗治小兒霍亂空痢不吐神方
烏牛 草(思邈按∶ 即 耳)一團 生姜 人參各三兩上甜不醋漿水一升半,煎取五合。
八○二七·華佗治小兒干霍亂神方
甘草(炙)四分 當歸二分 石鹽三分以漿水一升半,煎取六合,別以牛黃、麝香各半錢匙,研細,蜜半匙相和,以下灌之,即通。奶母忌面肉。
八○二八·華佗治小兒吐痢神方
亂發(燒灰)二分 鹿角一分(為末)以米飲,服一刀圭,日三。
八○二九·華佗治小兒噦氣神方
生姜汁 人乳各五合上二味合煎,取五合,分二服。
八○三○·華佗治小兒傷寒神方
麥門冬十八銖 石膏 寒水石 甘草各半兩 桂心八銖上以水二升半,煮取一升半,分三服。
八○三一·華佗治小兒寒熱神方
雷丸二十枚 大黃四兩 黃芩一兩 苦參 石膏各三兩以水二斗,煮取一斗半,浴兒。避眼及陰,浴訖以粉粉之,勿濃衣,一宿復浴。
八○三二·華佗治小兒潮熱神方
蜀漆 甘草 知母 龍骨 牡蠣各半兩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去滓,一歲兒服半合,日再。
八○三三·華佗治小兒溫瘧神方
常山一錢 小麥三合 淡竹葉一升以水一升半,煮取五合,量兒大小分服。
八○三四·華佗治小兒胎瘧神方
冰糖五錢每日煎湯飲之,十日自愈。
八○三五·華佗治小兒癉瘧神方
黃丹二錢以蜜與水相和服之,冷者酒服。
八○三六·華佗治小兒寒嗽神方
紫菀 杏仁 黃芩 當歸 甘草 橘皮 青木香 麻黃 桂心各六銖 大黃一兩上以水三升,煮取九合,去滓。六十日至百日兒,一服一合半;百日至二百日兒,一服三合。
八○三七·華佗治小兒鹽哮神方
脂麻秸瓦上燒存性,出火毒,研末,豆腐蘸食。
八○三八·華佗治小兒痰喘神方
巴豆一粒杵爛,綿裹塞鼻。男左女右,痰即自下。
八○三九·華佗治小兒氣痛神方
莪術一錢炮熟為末,熱酒下之,自愈。
八○四○·華佗治小兒變蒸神方
小兒生三十二日一夜,六十四日再變兼蒸,由是而至五百七十六日,凡經九變八蒸,乃始成人。其所以有此變蒸者,皆為營其血脈,改其五臟,故一變畢,其情能忽覺有異,其候身熱脈亂汗出,目睛不明,微似欲驚,不乳哺,上唇頭起小白泡,狀如珠,耳冷尻亦冷,單變小微,兼蒸增劇。治宜先發其汗,方用∶麻黃(去節) 大黃各一分 杏仁(去皮尖熬令變色)二分上三味,先搗麻黃、大黃為散,杏仁別搗如脂,乃細細內散,又搗令調和訖,納蜜器中。
一月兒服如小豆大一枚,以乳汁和服之,抱令得汗,汗出溫粉粉之,勿使見風。百日兒服如棗核大,以兒大小量之,愈為度。若猶未愈,乃下之,方用∶代赭 赤石脂各一兩 巴豆(去心皮熬)三十枚 杏仁(去皮尖熬)五十枚。
先搗前二味為末,次以巴豆、杏仁別搗如霜,又納二味,合搗三千杵,自相和。若硬,入少蜜更搗,密器中盛封之,三十日兒服如麻子一丸,與少乳汁令下喉,食頃后與少乳,勿令多,至日中當少下熱除。若未全除,明旦更與一丸;百日兒服如小豆一丸,以此準量增減。
此
八○四一·華佗治小兒風寒神方
防風 橘皮各三分 羌活 蘇葉各二分 甘草一分 蟬蛻三枚 蔥白一寸 生姜一片煎熱服取汗。
八○四二·華佗治小兒狂躁神方
梔子仁七枚 豆豉半兩水一碗,煎七分,溫服,或吐或不吐,俱立效。
八○四三·華佗治小兒自汗盜汗神方
黃連 牡蠣 貝母各十八銖上搗篩,和粉一斤,粉兒身,極效。
八○四四·華佗治小兒吐血神方
蛇蛻一枚燒為末,以乳服之,頗良。
八○四五·華佗治小兒淋瀝神方
蜂房 亂發共燒灰,水下一錢,日再。
八○四六·華佗治小兒小便不通神方
車前草一升 小麥一升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煮粥服,日三、四。
八○四七·華佗治小兒尿血神方
鵲巢灰井花水送下,服之自愈。或以甘草煎汁服之,亦效。
八○四八·華佗治小兒遺尿神方
瞿麥 石葦 龍膽 皂莢 桂心各半兩 雞腸草 人參各一兩上搗末,蜜和丸如小豆大,食后服五丸,日三。加至六、七丸。
八○四九·華佗治小兒泄瀉神方
木鱉子一枚(煨熟去殼) 小丁香三粒共為末,米糊丸,入小兒臍中,封以膏藥,自愈。
八○五○·華佗治小兒下血神方
五倍子搗末,蜜和丸,小豆大,米飲下,每服二十丸。
八○五一·華佗治小兒黃膽神方
川黃連 胡黃連各一兩上二味共為末,再以胡瓜一枚。去瓤留蓋,納藥其中,合定后面裹煨熟,去面搗成泥,更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三錢,溫水調下。
八○五二·華佗治小兒急驚風神方
連翹(去心研) 柴胡 地骨皮 龍膽草 鉤藤 黃連 梔仁(炒黑) 黃芩(酒炒) 麥冬(去心) 木通 赤苓(去皮) 車前子 枳實(炒)各四分 甘草 薄荷各二分 滑石末八分 燈水煎,分數次服。凡急驚初起,宜服此劑,如服后痰熱未除,宜使之微泄。
八○五三·華佗治小兒慢驚風神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