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補虛

  • 雞峰普濟方
  • 佚名
  • 6624字
  • 2015-12-26 15:50:45

走馬茴香丸

治腎虛挾寒小腸氣痛附子 桂 葫蘆巴 馬蘭花 青橘皮 川楝子 干姜 茴香 破故紙 巴戟(各一兩)上為細末酒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溫酒下

乳粉散

補虛扶衰鐘乳粉(一兩) 金釵石斛 人參(各一分) 干姜(半兩)上為細末合和勻每服一錢以酒一分米飲擦生姜汁少許同調服再用米飲送下空心服

薯蕷丸

治健忘安魂魄薯蕷 遠志 熟地黃 天門冬 茯神 龍齒 地骨皮 防風 茯苓 麥門冬 人參 桂(各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酒服二十丸食后臨臥

巨勝煎

補虛損變白為黑發巨勝(半大升) 地黃(十斤取汁六升) 杏仁(五大兩) 桂末(一兩) 黑豆黃子(一大升末之)上先下地黃汁煎至三升次下杏仁巨勝乳蘇等候凝下豆桂末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溫酒

五補鹿茸煎

治腎氣虛損五勞七傷腰腳酸疼肢節苦痛目暗 心中喜怒恍惚不定夜臥多夢覺則口干食不知味心神不樂多有恚怒心腹脹滿尿有余瀝鹿茸(十五分) 天門冬(七分) 熟干地黃 蓯蓉(各十分) 巴戟 五加皮 五味子天雄子白術((五分)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飲下有風加當歸黃 茯神羌活柏子仁芎白龍

茴香煎

治丈夫元臟久虛冷氣攻沖臍腹絞痛腰背拘急面色萎黃飲食減少及膀胱小腸氣痛并腎臟風毒頭筋骨茴香 赤小豆(各一分) 川楝子 川烏頭 萆 防風 威靈仙 青橘皮 烏藥(五分)上為細末酒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酒下二十丸小腸氣痛炒生姜茴香酒下腳轉筋木瓜湯下腹痛

熟干地黃丸

治虛勞損小便出血時復澀痛車前子 熟干地黃 葵子 鹿茸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米飲下(重校定此方無分兩與指迷方內蓯蓉丸

地黃煎丸

治腎臟風勞損添精補髓益氣養神駐顏調血脈令人輕健生地黃(五斤取汁) 無灰酒(一斗二味于銀器以火熬成膏) 肉蓯蓉(二兩) 巴戟(一兩) 鹿皮石龍芮上為細末用先膏和丸如梧桐子大溫酒下三十丸空心

人參薯蕷丸

治腎臟虛弱客風流入四肢腰背拘急不能俯仰體熱身重毒風上攻心胸悶滿攻注頸項志意不樂肌熱四生地黃 人參 防風 薯蕷 五味子 茯苓(各一兩) 麥門冬(二兩半) 貝母 遠志(各半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櫻桃大或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熟水下食后

無名丹

補氣守神澀精固陽道男子服之有奇功非筆舌可盡量其作用非至神不能處之無名可稱其效因此茅山蒼術(一斤) 川烏頭(一兩) 龍骨 破故紙(各二兩) 川楝子 茴香(各三兩)上為細末酒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以朱砂為衣多可百丸少止三十丸空心食前溫酒或米飲鹽湯

固真丹

固真壯陽氣專治夢遺妄泄及虛損真耗等疾天雄(長者一對) 雞頭殼(五十個) 覆盆子(半升) 龍骨(白者四兩) 家韭子(半升) 蓮花上以水七升煮陜西白蒺藜二升耗至五升去蒺藜子將所煎汁再入銀鍋內熬如餳狀又入白沙蜜四至百

玉關丸

亦名趁邪丹治男子婦人關鍵不牢精源失禁神志恐怯夢見婦人宜進此藥服藥數日后雖與陰人交虞山茱萸 補骨脂 龍骨 牡蠣 白茯苓 青鹽上等分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粒空心煎車前子葉湯下乃太醫博士巢氏治隋煬帝

毗沙門丸

治諸虛熱頭昏眩暈耳鳴作聲口干微嗽手足煩熱忪悸不安熟干地黃(二分) 阿膠(一分) 黃 五味子 天門冬 山藥(各二分) 柏子仁 茯神百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櫻桃大每服一丸水八分煎至五分和滓熱服臨臥

木香銼散

治虛勞氣弱寒熱往來不思飲食口舌生瘡四肢勞倦五心煩躁肌膚不澤木香(一分) 鱉甲 銀州柴胡(各一兩) 秦艽(三分) 黃 (一兩) 知母 茯苓(各三分)肉豆蔻(一分) 白芍藥上件藥并洗澤凈須是州土者根據分兩細銼如綠豆大每服半兩生姜一分棗三個水一升煎十分以生

五香鱉甲散

治五臟虛氣攻注四肢無力手足疼痛背甲氣刺日漸瘦弱心下氣滿不思飲食鱉甲(二兩) 荊三棱 茯苓(各一兩) 人參(二兩半) 大黃(三分) 黑附子 枳殼牛膝(樸五味子 木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大盞棗三枚生姜五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服再將兩服滓用水一盞半煎取七

補真丸

治脾元臟虛冷四肢無力吃食不得心腹滿脹或時下痢虛驚盜汗冷勞 癖濃樸 蒼術(凈刮去黑皮二味各四兩用大棗一斤姜二片細切同入鍋以漿水煮一日耗更添之慢炙了焙干味子 檳兩)上件藥為細末將一半用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米飲下二十丸一半作散米飲調下一錢或煮羊五七

敗龜散

治丈夫婦人一切風虛勞氣喘嗽發熱并宜服之敗龜 虎骨(各半兩) 官桂 木香(各一兩) 海桐皮 防風 當歸 赤芍藥 木通(各半兩)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入青蒿烏梅各少許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又法加柴胡熟地黃各半兩

遠志散

治心虛勞損羸瘦四肢無力心神昏悶常服除寒熱利腰腳充肌膚益氣方遠志 白術 人參 杜仲 川椒 牛膝 白茯苓 薯蕷 山茱萸 柏子仁 生干地黃石斛上為細末每服一錢以溫酒調下空心及晚食前服忌鯉魚莧菜

小黃丸

治脾胃虛勞羸瘦腳膝疼痛服之充肌調中助力黃 覆盆子 牛膝 鱉甲 石斛 白術 肉蓯蓉 附子 五味子 人參 沉香(各一兩)上為細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磁石丸

治腎氣虛損臥多盜汗小便余瀝陰濕痿弱名曰勞極宜服此磁石(二兩) 五味子 鹿茸 菟絲子 蛇床子 車前子 白茯苓 桂心 黃 肉蓯蓉 防上為細末煉蜜和丸搗三五百下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溫酒下三十丸漸加至四十丸晚食前再服

天雄散

治虛勞客邪所攻偏枯不遂肢節疼痛晝夜呻吟不能治宜服此天雄 當歸 牛膝 白術 桂心 側子 干漆 狗脊(各一兩) 防風 吳茱萸 枳殼丹參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空心及晚食前溫酒調下

酸棗仁散

治虛勞口舌干燥心忪煩渴少得睡臥酸棗仁 人參 黃 烏梅肉 麥門冬 白茯苓(各一兩) 覆盆子 栝蔞 甘草(各半兩)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食后臨臥服

茯神散

治虛勞多渴四肢羸乏茯神 石斛 栝蔞根 肉蓯蓉 知母 人參 白茯苓(各一兩) 五味子(半兩) 黃連(三分) 丹參 當歸 葳蕤 甘草(各半兩) 麥 (二分)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栝蔞煎

治虛勞躁渴四體虛乏羸瘦栝蔞(二兩) 茯神 石斛 人參 肉蓯蓉(各一兩) 甘草 黃連 當歸 五味子 丹參(各升) 牛髓(一上件藥以水三升煮地骨皮葳蕤胡麻淡竹葉四味去滓取汁一升和地黃汁麥門冬牛髓蜜姜汁等入

人參散

治虛勞脾胃虛冷食不消化腹脅氣痛人參(一兩) 當歸 草豆蔻 桂心 白術(各三分) 陳橘皮(一兩) 濃樸 大麥(各二兩) 吳茱萸 甘草(各半兩)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草豆蔻散

治虛勞脾胃虛冷食不消化草豆蔻 人參 白術 陳橘皮 濃樸(各一兩) 桂心 半夏(各半兩) 甘草(一分)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中盞生姜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石斛丸

治久虛冷腰腳疼痛柏子仁(一兩半) 石斛 漢椒 硫黃 楮實(各二兩) 杜仲 續斷 鹿茸 巴戟 附子(各上為細末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暖酒下三十丸

迅補丸

治脾胃久虛積寒在內氣羸食少食飲遲化腹脹倦怠服藥不能取效者服之即愈累經大效舶上硫黃 陽起石 鐘乳粉 石(各一兩大火 過法在炮制門中) 川烏頭(四兩)上為細末水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朱砂為衣每服十丸十五丸空心及晚食前溫米飲下

覆盆子丸

治元臟虛弱臍腹 痛膝脛劣百節酸疼昏倦多睡小便頻濁頭旋痰唾背脊拘急飲食無味常服溫復盆子 肉蓯蓉 黃 (各一兩) 芎 當歸 赤芍藥(各三分) 五味子(一兩) 補骨脂絲子(各上為細末蜜丸梧桐子大空心鹽湯下二十丸

麋角丸

治真元虧耗營衛勞傷精液不固大便不調食少乏力久服填骨髓補虛勞駐顏色去萬病生麋角(鎊為屑十兩) 附子(一兩)上為細末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至四十丸空心米飲下

鐘乳散

治六極虛寒晝瘥暮甚氣短息寒主百病令人力強能飲食去風冷鐘乳 干姜 桔梗 茯苓 細辛 桂心 附子 人參(各二兩) 白術(四兩) 防風 牡蠣上為細末以酒服方寸匕日三漸加二匕五十以上可數服得方寸匕

五柔丸

治亡津液虛秘大便不通結燥后重飲食不生肌肉補虛損調三焦大黃(二兩) 前胡 半夏 蓯蓉 苦葶藶 赤芍藥 白茯苓 細辛 當歸(各一兩)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溫水下二十丸以通為度漸漸加之(重校定此方大黃一味無分兩

麝香鹿茸丸

益真氣補虛憊治下焦傷竭臍腹絞痛兩脅脹滿飲食減少肢節煩疼手足麻痹腰腿沉重行步艱難目并宜鹿茸(七兩) 附子(四百枚) 蓯蓉(三斤) 熟干地黃(十斤) 干山藥(四斤) 五味子(三斤) 牛膝(一斤四兩) 杜仲(三斤半)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用麝香為衣每服二十丸溫酒下鹽湯亦可食前

附子鹿茸煎

治肝腎氣虛肢體疼痛鹿茸 破故紙 山藥(各二兩) 桂(一兩半) 附子 牛膝 澤瀉 熟地黃 山茱萸 茯神香(一錢)上為細末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溫酒下

白豆蔻散

治腎臟積冷氣攻心腹疼痛兩脅脹滿不思飲食白豆蔻 茴香子 檳榔子 木香 青橘皮(各半兩) 干姜 吳茱萸(各一分) 硫黃(半兩)上為細末每服一錢以熱酒調下不以時

木香煎

治腎臟積冷氣攻心腹疼痛發歇不定木香 桃仁 附子 青橘皮 桂(各一兩) 阿魏 干蝎(各半兩)上為細末用童子小便二大盞煎藥成膏收 器中每服不計時候生姜酒調下一茶匙

阿魏丸

治腎臟積冷氣攻心腹疼痛不可忍阿魏 自然銅 砂(各一分) 木香 白礬 干蝎 桃仁(各半兩)上為細末醋煮面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二三十丸以熱生姜酒下不以時

肉蓯蓉散

治腎臟虛損精氣衰竭陽道痿弱肉蓯蓉 麋茸 牛膝 石斛 遠志 菟絲子(各一兩) 石龍芮(三分) 雄蠶蛾(半兩) 五味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食前服

鹿茸續斷散

治腎氣虛衰陽道不振肉蓯蓉 鐘乳粉 鹿茸(各三兩) 遠志 續斷 天雄 石龍芮 蛇床子(各一兩) 菟絲子(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前溫酒調下

附子丸

治腎臟衰弱手足多冷附子 蛇床子 鐘乳粉 鹿茸 菟絲子 肉蓯蓉(各二兩)上為細末醋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酒下三十丸鹽湯亦得

肉蓯蓉牛膝丸

治下元補傷憊駐顏悅色黃狗脊骨(一條兩頭去節截段留少許取 砂一兩研以漿水一升謂勻消化作水 方下脊骨在汁中蛇床子 牛膝 五味子 胡椒 陽起石(各半兩) 鹿茸(一只)上為細末用棗肉五兩酥一兩相和入臼杵一二千下看硬軟得所為丸如綠豆大曬干每日鹽湯下十

杜仲丸

補下元烏髭須壯腳膝進飲食悅顏色治腰痛杜仲 補骨脂 胡桃仁(各一兩)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溫酒下

酸棗仁散

治膽虛冷精神不守頭目昏眩常多恐懼酸棗仁 羌活 黃 (各一兩) 柏子仁 茯神 甘菊花 防風 熟干地黃 人參(各三分)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忌生冷豬魚溫服

茯神散

治膽虛不得睡神思不安茯神 酸棗仁 黃 人參(各一兩) 柏子仁 遠志 五味子 熟干地黃(各半兩)上為細末每服一錢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

伏火雄黃丸

治心腹固冷百疾雄黃 錦紋大黃 不 皂角(等分)上以坩堝子一個揩令干凈入雄黃末實捺約五分以來然后入大黃皂角末蓋頭亦捺令實于文武火放

二氣丹

治痼冷硫黃 桂(各一分) 干姜(二錢) 附子(半兩)上為細末水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以朱砂為衣每服五七丸煎艾鹽湯下

正丸散

治一切冷氣烏頭(四兩) 益智(三兩) 干姜 青橘皮(各二兩) 茴香(一兩)上為粗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入鹽同煎至六分食前服

填骨髓煎

治虛勞干渴羸瘦少力白茯苓(二兩) 山茱萸 當歸 巴戟 五味子 人參 遠志 桂心 附子 菟絲子 天門冬上為細末取生地黃汁二升生栝蔞根汁一升白蜜三合牛髓二合入銀鍋中煎藥攪令勻以慢火熬成

玉飲方

治虛勞煩渴鎮心神宜服此真玉(可重十兩) 粟谷(一升)上以水一斗煮粟谷取汁五升去粟谷澄濾卻以此汁煮玉至三升旋旋分呷服之神驗

茜根散

治虛勞少力吐血心悶頭旋目暈茜根 柏葉 刺薊 羚羊角屑 阿膠 白芍藥 白術 黃 當歸 黃芩(各一兩) 甘草上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中盞入竹茹一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伏龍肝散

治虛勞吐血心煩頭悶伏龍肝 生干地黃 鹿角膠(各二兩) 芎 當歸 桂心 白芍藥 白芷 麥門冬 細辛甘草(各一兩)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補肺散

治虛勞咳嗽氣喘乏力吃食全少坐臥不安人參 桂心 鐘乳粉 白石英 麥門冬 五味子 白茯苓 熟干地黃(各一兩) 干姜(半兩) 黃 (三分) 鹿角膠(二兩) 甘草(三分)上為細末每服二錢不計時候煮姜粥飲調下

鹿髓煎

治虛勞傷中脈絕筋急腳痿咳嗽鹿髓(半升) 蜜 酥(各二兩) 生地黃汁(四合) 杏仁(三兩研取汁) 桃仁(一兩研取汁)上以桃仁杏仁地黃等汁于銀鍋內煎令減半次下鹿髓酥蜜等同煎如餳每于食后含咽一茶匕

白術散

治虛勞里急四肢不和身體疼痛不欲吃食白術 人參 當歸 附子 黃 (各一兩) 白芍藥(三分) 甘草 半夏(各半兩)桂心(三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中盞生姜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訶梨勒散

治虛勞里急兩脅疼痛四肢無力不欲吃食訶黎勒(一兩) 木香 陳橘皮 當歸 白術 桂心(各三分) 黃 白茯苓 人參 白芍藥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中盞生姜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人參散

治虛勞少氣四肢疼痛心神煩躁不得睡臥吃食全少人參(半兩) 黃 (三分) 麥門冬(一兩半) 甘草 當歸(各半兩) 熟干地黃 酸棗仁(各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中盞生姜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酸棗仁丸

治虛勞煩熱不得睡臥酸棗仁 榆葉 麥門冬(各二兩)上為細末煉蜜和杵百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糯米粥飲下三十丸

黃散

治虛勞不足小便數四肢少力不能自持石斛(一兩半) 黃 補骨脂 人參(各一兩) 熟干地黃(二兩) 澤瀉 遠志 當歸桂心上為粗末每服用羊腎一對切去脂膜以水一盞半煮取汁一盞去羊腎入藥五錢煎至五分去滓食前

石斛散

治虛勞不足乏力食少服此大補益石斛 肉蓯蓉 枸杞子 熟干地黃 遠志 菟絲子 續斷(各一兩) 天雄(三分)上為粗末每服二錢食前以溫酒調下

建中散

治虛勞益氣補不足黃 桂心 白芍藥 白術 當歸 附子(各一兩) 甘草(半兩) 木香 熟干地黃(各三分)上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中盞生姜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下餳糖如棗大更煎一兩沸食前溫服

鹿茸丸

治虛勞不足腎臟傷憊鹿茸(一兩) 麋茸 熟干地黃(各二兩) 牛膝 人參 白茯苓 桂心 五味子 巴戟菟絲兩)上為細末取白羊腎十只去筋膜細切爛研用好酒五升慢火熬成膏入前藥末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

鐘乳天雄丸

治虛勞水臟久憊腰膝疼冷筋骨無力夢寐不安陽道劣弱面色萎黃飲食不得日漸羸瘦鐘乳粉 天雄 巴戟(各一兩半) 肉蓯蓉 菟絲子 香子 補骨脂 木香 天門冬續濃上為細末煉蜜和搗五七百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溫酒下三十丸臨晚再服如不飲酒鹽湯亦服

川椒丸

治虛勞羸瘦食飲無味百節酸疼神思昏沉四肢無力常服補益強元氣令肥健川椒(一兩) 黃 干姜 白茯苓 柏子仁 芎 人參 桂心 當歸 山茱萸 附子絲子(各一上為細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溫酒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

煮肝散

治虛勞不思飲食木香 人參 白術 白芍藥 陳橘皮(各一兩) 桂心 補骨脂 高良姜 干姜 濃樸縮砂上為細末每服用 豬肝一具細切以藥末五錢拌和令勻入于鐺內以漿水四大盞入蔥白五寸煮

人參煮散

治虛勞驚悸心神不安人參 黃 茯神 白龍骨 牡蠣 遠志 澤瀉(各一兩) 白芍藥 桂心(各三分) 甘草(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遠志丸

治虛勞驚悸神氣不寧遠志(二兩) 茯神 石菖蒲 黃 熟干地黃 人參(各一兩)上為細末水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米飲下一十丸不以時

蓽茇散

治虛勞大腸久冷泄痢不止蓽茇 肉豆蔻(各三分) 赤石脂 訶黎勒(各一兩) 丁香 白茯苓 阿膠 當歸 桂心陳上為細末每服艾粥飲調下二錢空心及晚食前服

八石散

治虛勞泄瀉痢至甚者神效白礬 陽起石 太陰玄精石 禹余糧(各三分) 鐘乳粉 寒水石 金牙石 黃丹(各一兩)上件藥搗研如粉以鹽泥固濟瓶子內諸藥末蜜封泥候干漸漸以火逼之相次加火至二十斤之火鹽一甚者不過三度

訶梨勒丸

治虛勞脾胃氣不和大腸泄痢水谷不化少思飲食訶黎勒 當歸(各三分) 地榆 乳香 白龍骨 阿膠 附子(各一兩) 木香 干姜(各半兩)上為細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米飲湯下三十丸

麋角丸

治一切風氣壯筋骨實下元秘精安魂定魄卻老延年補壯腰膝永除諸疾麋角霜(一斤) 白龍骨(半斤佳者杵碎以絹袋盛蒸一日) 天雄(長大者十兩酒浸一伏時炮未酒浸一宿放搗爛細焙干)兩) 金釵石斛上為細末酒煮面糊為丸杵千下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酒或鹽湯下經旬自覺強健

八味丸

治虛損不足大渴飲水腰脊痛小腸拘急小便不利及香港腳上入小腹不仁熟地黃 山茱萸 薯蕷(各四兩) 澤瀉 牡丹皮 白茯苓 桂心 附子(各二兩)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木瓜湯下加至三十丸

鶴頂丹

強腳膝補氣能令氣下行安五臟填骨髓補諸虛去萬病辰砂(打碎千百遍入水不生手研七日可用浸去黃腳別以器中瀝干秤五兩) 青鹽(五兩)上為細末水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飲下空心

烏頭蓯蓉丸

治腎臟風下注腳膝疼痛行履艱難川烏頭(一兩銼入鹽炒去鹽用烏頭) 肉蓯蓉 海桐皮 牛膝 骨碎補 當歸 天臺烏藥杜上為細末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每服二三十丸空心食前米飲下

養血百補丸

治真元衰弱營衛虛微風勞氣冷諸疾荏苒不愈久病羸瘦咳嗽痰涎唾如膠粘或如紅物手足心熱雖步無害諸人參 牡丹 檳榔 吳茱萸 肉豆蔻 白芍藥 澤瀉 木香 遠志 縮砂 枳殼 柴胡麻骨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加至五十丸空心溫酒下

檳榔丸

治男子五勞七傷虛乏羸瘦茯神 山藥 人參 五味子 附子 石斛 牛膝 蓯蓉(各八分) 遠志 鹿茸 澤瀉山茱榔(十上為細末煉蜜和丸梧桐子大空心酒下二十丸

地黃煎丸

治腎臟風勞損添精補髓益氣養神駐顏調血脈令人輕健生地黃(五斤取汁) 無灰酒(一斗二味于銀器以火熬成膏) 肉蓯蓉(二兩) 巴戟(一兩) 鹿皮石龍芮上為細末用石膏和丸如桐子大溫酒下三十丸空心

山藥附子丸

治男子五勞七傷虛乏羸瘦大便秘滯小腹滿悶茯神 山藥 人參 五味子 附子 石斛 牛膝 蓯蓉(各八兩) 遠志 鹿茸 澤瀉山茱(二兩)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桐子大空心酒下二十丸

主站蜘蛛池模板: 腾冲县| 浦江县| 汉源县| 奉贤区| 安远县| 茶陵县| 临湘市| 塔河县| 辽宁省| 成武县| 铜陵市| 山西省| 敖汉旗| 嵊州市| 尼勒克县| 固原市| 柏乡县| 肇东市| 澎湖县| 洛阳市| 乌鲁木齐县| 称多县| 咸丰县| 新河县| 衡南县| 基隆市| 广饶县| 波密县| 台安县| 开封市| 甘谷县| 延寿县| 汝城县| 长兴县| 光山县| 合阳县| 秀山| 江华| 三明市| 弋阳县| 安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