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補充篇(1)
- 千里命稿
- 韋千里
- 4941字
- 2015-12-26 15:39:21
上輯四卷述焉未詳,致從學諸君,或病簡短,或竟質疑。特作補充篇,以濟不逮。
天干
十干陰陽之異,不過陽剛陰柔,陽健陰順。陽不甚,受陰克;陰不甚,畏陽克。陰易于他從,陽難于他從。陽干氣旺,陰干質堅而已。而命家作為歌賦,比喻失倫。如稱,甲為棟梁,乙為蘿藤,丙為太陽,丁為燈燭,戊為城墻,己為田園,庚為頑鐵,辛為珠玉,壬為江河,癸為雨露,不可信也。
陽干主剛,威武不屈,而有惻隱之心,其處世不茍且。陰干主柔,見勢忘義,而有鄙吝之心,其處世多驕諂。大都趨利忘義之徒,皆陰氣之為戾。豪俠慷慨之人,皆陽氣之獨鐘。然陰陽停勻,不偏不倚,尤屬順正之命,自無損人利己之心也。
甲者乙之氣,乙者甲之質。在天為生氣而流行于萬物者,甲也。在地為萬物而承茲生氣者,乙也。又細分之,生氣之散布者,甲之甲;而生氣之凝成者,甲之乙;萬物之所以有是枝葉者,乙而甲;而萬木之枝枝葉葉者,乙也乙也。方其為甲,而乙之氣已備,及其為乙,而甲之質乃堅。有是甲乙,而木之陰陽具矣。以木類推,余者可知。甲者陽木也,木之生氣也;乙者陰木也,木這形質也;庚者陽金也,秋天肅殺之氣也;辛者陰金也,人間五金之質也。木之生氣,寄于木,而行于天,故逢秋天肅殺之氣,而銷克殆盡。而金鐵刀斧反不能傷。木之形質,遇金鐵刀斧而斬伐無余,而肅殺之氣只可外掃落葉,而根柢愈固。此所以甲以庚為殺,以辛為官,而乙則反是也,庚官而辛殺也。丙者陽火也,融和之氣也,丁者陰火也,薪傅之火也。秋天肅殺之氣,逢陽和而克去,而人間之金,不畏陽和,此庚以丙為煞,而辛以丙為官也。人間金鐵之質,逢薪傅之火而立化,而肅殺之氣,不畏薪傅之火,此所以辛以丁為煞,而庚以丁為官也。即此以推,而余者之相克可知矣。
地支
地支所藏,非僅一干。故生克制化,其理多端,然以本氣為主。寅必先甲而后及丙,申必先庚而后及壬,余支皆然。陽支性動而強,吉兇之驗恒速;陰支性靜而弱,福禍之應較遲。在局在運,均以此意消息之。
寅卯者又輿甲乙分陰陽天地,而言之者也。以甲乙而分陰陽、則甲為陽,乙為陰。木之行于天而為陰陽者也,以寅卯陰陽,則寅為陽,卯為陰。木之存乎地而為陰陽者也,以甲乙寅而統分陰陽,則甲乙為陽,寅卯為陰。木之在天成象,而在地成形者也。甲乙行乎天,而寅卯受之。寅卯存乎地,而甲乙施焉。
子午卯酉,秉氣最專;寅甲巳亥,容積最廣;辰戌丑未,收斂最宜。
子午未屬陽因子中藏癸水,午中藏丁火,所謂體陽而有陰故作陰論。巳亥本屬陰、因巳中藏丙火,亥中藏壬水,所為體且則用陽,故作陽論。
陰陽生死
干動而不息,支靜而有常。以每干流地于十二支之月,而生旺墓絕系焉。陽主聚,以進為進,故主順。陰主散,以退為進,故主逆。此長生沐浴等項,所以有陽順陰逆之殊也。四時之運,成功者去、等用者進。故每干流于十二支之月而生旺墓絕,又有一定。陽之所生,即陰這所死,彼此互換,自然之運也。即以甲乙論,甲為木之陽,天之生氣流行萬木者,是故生于亥而死于午。乙為木之陰,木之枝枝葉葉受天生者,是故生于午而死于亥。木當亥月,正枝葉剝落,而內之生氣,已收藏飽足。可以為來春發泄之機,此其所以生于亥也。木當午月,正枝葉繁盛之候,而甲何以死,卻不知外雖繁盛,而內之生氣發泄已盡。此其所以死于午也。乙木反是,午月枝葉繁盛即為之生。亥月枝葉剝落即為之死。以質而論,自與氣殊也。以甲乙為例,余可知矣。支有十二月,故每干自長生至胎養,亦分十二位。氣之由盛而衰,衰而復盛,逐節細分,遂成十二。而長生沐浴等名,則假借形容之詞也。長生者,猶人之初生也;沐浴者,猶人既生之后,而沐浴以去垢也。如果核既為苗,則前之青殼,洗而去之矣。冠帶者,形氣漸長,猶人之年長而冠帶也;臨官者,由長而壯,猶人之可以出任出;帝旺者,壯盛之極,猶人之可以輔帝而大有為也;衰者,盛極而衰,物之初變也;病者,衰之甚也;死者;氣之必盡而無余也;墓得,造化收藏,猶人之埋于土者也;絕者,前之氣已絕而后氣將續也;胎者,后之氣續而結聚成胎也;養者,如人養胎母腹也。自是而后,長生循環無端矣。
帝旺盛極,盛極將衰,不若長生沐浴冠帶之方興未艾。絕,為衰極,衰極將盛,遠勝衰病死之全無生氣。
干克
十干代表五行,分為兩金、兩木、兩水、兩火、兩土。金克木,故庚辛克甲乙;木克土,故甲乙克戊己;土克水,故戊己克壬癸;水克火,故壬癸克丙丁;火克金,故丙丁克庚辛。是以干之相克,即代表五行之戰斗也。
干克之影響
(一)如庚見甲。庚為主克,甲為受克。受克者敗盡無余,主克者雖勝亦勞,所謂兩敗俱傷是也。
(二)日干本身,逢克我或我克,不作兩敗俱傷論。蓋克我者為官,我克者為財。是我之財官,何為兩敗耶。
(三)如庚年甲月相克。既兩敗俱傷。似非局中之喜,然或庚或甲,若為局中喜神,相克固兇,若為局中忌神,則因克而反和解兇也。
干克之區別
(一)如年庚月甲。地位最為貼近,克為亦為最重。
(二)如庚載申。甲載寅,或兩庚兩甲,勢均力敵,克力亦重。
(三)如兩庚一甲,一甲已不敵一庚,逢兩庚更如摧枯拉朽當非勁戰敵,戰克反輕。
(四)如兩甲一庚,一甲不敵一庚,兩甲則其力較勁,而戰克反重。
(五)如一庚一甲。甲為受克,然甲木得時或得勢,則庚難取勝,而甲未受創。務必兩弱庚而一強甲,方成戰局也。
(六)如庚年甲巳,有月柱間隔,克力較輕。
(七)如庚年甲時。有月柱日柱間隔,地位愈遠,克力愈輕。
(八)如庚年壬月甲日。壬水泄庚金而生甲木,則庚與甲,有壬調解,似克而非克。
(九)如庚年丙月甲日。庚甲本克,今逢丙火克庚,則庚甲不克,而轉為同仁庚相克矣。
(十)如庚年甲月壬時。雖壬水泄庚金而生甲木,但以壬水遠隔。庚甲地位接近,仍作克論。
(十一)如庚年甲月丙時。丙在時,庚在年,地位遠隔,不能相克。庚與甲則地位接近,故仍以庚金克木論也。
(十二)如庚年甲月戊日。若庚金最強,則作庚克甲,不成甲克戊矣。若甲木最強,則作甲克戊,不成庚克甲矣。若戊土最強,則只庚可克甲,而甲不可克戊。
(十三)陽干克陽干,陰干克陰干,克力最重。陰干克陽干,次之。陽干往往不克陰干,作干合論。
干合
庚見甲,二陽相竟而成克;辛見乙,二陰不足而成克。乙見庚,或庚見乙,則陰陽相見為合,如男女相見,而成夫婦之道焉。蓋基于易經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偏陰偏陽之謂疾也。
干合之影響
(一)如甲日見辛,辛為甲官。若透丙合辛,則辛非甲官矣。丙為甲食,然既作合,亦非甲食矣。故合者,并去而兩有所絆也。
(二)日干本身之合不受合去影響。蓋六陽逢財,六陰逢官,俱是作合,和乙日逢庚,乙庚作合,庚為我官,是我合之,何為合去耶!
(三)如丙年辛月作合。既丙辛兩有所絆,似非命局之喜。然或丙或辛,若為日干所喜,合去固兇,若為日干所忌,則合去反得解兇也。
干合之區別
(一)如甲年己月。甲己之地位緊貼,合力最重。
(二)如甲在年上,己在時上。隔位太遠,合而不能合也,半合也。其為祝福,得十之二三而己。
(三)如丙辛相合。若丙火得時得勢,縱為所絆,仍有六七分能力。辛金失時。失勢,又被羈絆,力更輕微矣。
(四)如兩辛一丙。兩丙一辛,兩丁一壬,兩壬一丁。猶二女一夫,一女二夫,難免爭妒,故為妒合。雖有合意,其情不專。為禍為福,得十分之五六而已。
(五)如庚年乙月甲日乙時。雖兩乙合一庚,因甲日隔之,全無爭妒之意,年庚月乙仍作純粹之合也。
(六)如乙年庚月乙日,庚金左右合乙,是皆可合也,妒合是也。乙年乙月庚日,月乙與日庚相拿上乙以地位之隔,雖有合庚之意,而不作合論矣。庚年乙月乙日,年庚合月乙,日乙以地位之隔,雖有合庚之意,亦不作合論矣。
干克干合并見
命有天干克合并見者。若用神在于地支,自無議克、議合之必要。惟若用神求諸干上,則必先以克合之力,輕重較量,然后取用為妥。特立法例五則如后:
(一)如庚年乙月甲日。以地位論,庚乙緊貼,庚甲間隔,當作合不作克也。
(二)如庚年辛月乙日。以地位論,辛乙緊貼。庚乙間隔,當作克不作合也。
(三)如甲年庚月乙日。克合并見,且皆貼近。以主克受克論,庚可勝甲,甲不能勝庚,則庚乙相合,甲不得侵,自作合論。
(四)如丙年庚月乙日。克合并見,且皆貼近。以主克受克論,丙能勝庚,庚不能勝丙,則乙庚相合,丙得侵庚,自作克論。
(五)如丙的庚月乙日。克合并見,且皆貼近,以勢力論,若丙火得時得勢,則丙可克庚,庚不可合乙。若庚金得時得勢,則庚可合乙,丙不能克庚。再若丙庚乙三字,勢均力敵,則作克不作合,蓋克力大于合力也。
干合而化
萬物生于土,甲己為相合之始,故化為土。土則生金,故乙庚化金次之;金則生水,故丙辛化水又次之;水則生木,故丁壬化木又次之;木則生火,故戊癸化火又次之。而五行遍焉,十干化合,蓋即此義耳。俗書所解,類多迂折,未便深信。茲所欲言者,又有時令、賓主、明暗、地位、歲運五項。
(一)時令 辰戌丑未月只可化土,亥卯未月只可化木,巳酉丑月只可化金,寅午戌月只可化火,申子辰月只可化水。寅月兼可化木,申月兼可化金,己月兼可化火,亥月兼可化水。
(二)賓主 日干逢合則可化,蓋日干為命之主也;他干逢合不能化,蓋他干為命之賓也。故如甲日合己月,或合己時,則可化土。若甲年己月,只合而不化也(此指非化格而言。若己成化格。他干逢合。亦得化也)。
(三)明暗 透干為明,藏支為暗。明與暗,亦只合不化如己土透干,與亥中所藏之甲,可合不可化。
(四)地位 如甲日己年,地位被月柱所隔,合且勉強,況乎比哉。
(五)歲運 如甲日逢己運或己歲,應以正財論,不作化土論。若日干非甲,他干有一甲者,逢一己運己歲,尤不能化(此亦指非化格而言若己成化格,他干逢合運或合歲,亦得化也)。
支沖
支沖者地支相隔六位而沖擊,如子午相沖,子中癸水,克午中丁火,午中己土,又克子中癸水,互相戰克也。
變沖之影響
(一)地支中多藏干,相沖之影響,較天干之相克為復雜。茲先以本氣,時令及多寡,探討之。
本氣 兩支相沖,戰克不已,當以本氣為重。如子之本氣為水,午之本氣為火,究屬水克火,故子勝而午敗。則子午之相沖,午乃受創,子則勞力。
時令 以本氣論雖子可勝午,然如午月火旺,逢子水,子午相沖,午屬得令,子屬失令,則午勝子敗,得令之午無傷,失令之子沖去。
多寡 如午年子月行日午時,以本氣言。以時令言,皆子勝于午。然三午一子,午多子寡,應作午勝。但子敗而不死。較為無力而已。
(二)局中喜神沖敗則兇,兇神沖敗反吉。
支沖之區別
(一)寅申已亥之沖,兩敗俱傷。假如寅申逢沖,申中庚金,克寅中甲木寅中丙火未嘗不克申中庚金。甲中壬水,克寅中丙火,寅中戊土,未嘗不克申中壬水,戰克不靜也。或為主克,或得令,或眾多,可占優勢。反是則挫敗矣。
(二)辰戌丑未之沖,本氣皆為土,乃屬同類,不過沖動而已,無戰克意也。故逢沖動,土因激起而愈旺。至所藏之神,辰中癸水,克戌中丁火,戌中辛金,克辰中乙木,當以得令或眾多占優,反是則敗。丑中辛金癸水,能克中乙木丁火,丑易取勝地未。然亦須兼看時令與多寡,方可取決耳。
(三)子午酉卯之沖,以所藏最簡,勝敗亦最易分。子中癸水,克午中丁火。午中己土,克子中癸水。酉中辛金,純克卯中乙木。以木氣言,子可勝午,酉可勝卯。再看時令與多寡,不難立決矣。
(四)兩支相沖,一在年,一在時,俗名海底沖。實則地位遠隔,全無沖意,如人之遠達兩地,豈能接觸相戰。
(五)兩支相沖,一在年,一在日,或一在月,一在時。間隔一位,沖力減輕。
(六)兩支相沖,一為日主之旬空,沖力亦減(旬空詳后)。
(七)如午年午月子日,只作午月子日相沖,不作午年子日相沖。
(八)如午年子月午日,若午力強,則子午之沖擊極暫。蓋兩強午而一弱子,勝敗立分也。若子力強。則其沖勢劇烈矣。蓋兩弱午而一強子。勢均力敵也。
支合
支合種類
(一)六合 子與丑、寅與亥、卯與戌、辰與酉、巳與申、午與未皆為六合。六合之理,蓋由日月合朔而來。十一月建子,合朔于丑,十二月建丑,合朔于子,故子丑六合。正月建寅合朔于亥。十月建亥,合塑于寅。故寅亥六合。
(二)局合 亥卯未合成木局,寅午戌合成火局,巳酉丑合成金局,申子辰合成水局,皆為局合。局合之理,蓋取生旺墓一氣始終也(如亥卯未木局,亥為木之生地,卯為木這旺地,未為木之墓地也)。
(三)方合 寅卯辰為東方,已午未為南方,申酉戌為西方,亥子丑為北方,皆為方合。方合之理,蓋取三支一氣聯貫也。
支合之影響
(一)六合 兩支相合,猶羈絆也。兇神逢合則減兇,吉神逢合則減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