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6章

治霍亂

《病源論》云∶霍亂者,由人溫涼不調,陰陽清濁二氣有相干亂之時。其亂在于腸胃之間者者,飲酒食胃,脾消則令亂,言《養生方》云∶七月食蜜,令人暴下,發霍亂也。

《千金方》云∶論曰∶原夫霍亂之為病也,皆因食飲,非關鬼神。夫飽食肫膾,復餐乳酪、陽氣欲升,陰氣欲降,陰陽永隔,變成吐利,頭痛如破,百節如解,遍體諸筋皆為回轉,論時雖小,卒病之中,最為可畏,雖臨深履危不足以喻之也。養生者宜達其旨趣,庶可免于夭橫者矣。

《極要方》云∶得吐利者名濕霍亂,不得吐利者名干霍亂。干霍亂多殺人,往往有濕霍亂,不有性命之憂。

《集驗方》云∶嘔而吐利,此為霍亂也。

《葛氏方》云∶凡所以得霍亂者,多起于飲食,或飽食生冷物,雜以肥鮮酒膾,而當風履濕初得之便務令溫暖,以火炭布其所臥床下,大熱減并蒸被絮,若衣絮自抱,冷易熱者。

又方∶可燒地,令熱水潑敷;蔣席臥其上,濃覆之。

又方∶可作的爾熱湯,著甕中漬足令至膝,并銅器若瓦器盛湯,以著腹上,衣藉之,冷復易又方∶可以熨斗盛火著腹上而不靜者,便急灸之。灸之但明按次第,莫為亂灸,須有其病,火下《千金方》云∶凡諸霍亂;忌米飲,胃得中米即吐不止,但得與濃樸葛根飲。(今按∶《葛氏方》云∶可囗備濃樸,每向秋月,便 自隨之。)又云∶凡霍亂醫所不治方∶童女月衣,合血燒,酒服方寸匕,秘方。(今按∶《短劇方》云《范汪方》治霍亂吐下不止,理中湯方∶人參 干姜 白術 甘草(各一兩)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二服。

(今按∶《短劇方》∶藥各三兩,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又《醫門方》∶白術三兩,人參三兩,甘草二兩,干姜二兩。水七升,煮取二升半。若胸滿腹痛吐下者,加當歸、濃樸各二兩;若悸者、寒者、渴者,并主之。)《錄驗方》治霍亂虛冷吐逆下利理中丸方∶人參 甘草(炙) 干姜 白術(各二兩)凡四物,搗下蜜丸如彈丸,取一丸納暖酒中服之,日三。

(今按∶《本草蘇敬注》云∶方寸匕散為丸如梧子,得十六丸,如彈丸一枚。)又方∶單煮濃樸,飲一二升,有效。

又方∶煮梨葉服之。(今按∶《醫門方》云∶取梨枝葉一大握,以水二升,煮取一升,頓服立瘥。)《效驗方》治霍亂吐下,理中散方∶甘草(二兩,炙) 人參(二兩) 干姜(二兩) 術(二兩)凡四物,冶篩,酒服方寸匕,日三。

《短劇方》云∶扶老理中湯,治羸老冷氣惡心,食飲不化,腹虛滿拘急短氣,及霍亂嘔逆,人參(五兩) 干姜(六兩) 術(五兩) 麥門冬(六兩) 附子(三兩) 茯苓(三兩) 甘草(五凡七物,下篩作散,臨病者三合,白湯和方寸匕,一服不效,又服常將者,蜜丸酒服如梧子又云∶霍亂吐下汗出,肉冷轉筋,嘔逆煩悶,欲得冷水者方∶可與濃樸葛根飲進,沾喉中而又方∶取藿香一把,以水四升,煮取一升,頓服立愈。

(今按∶《本草》云∶一把重二兩為正。)又方∶煮青木香汁飲,至佳。

又云∶治卒道中得霍亂,無有方藥,危急方∶蘆蓬茸大把,煮令味濃,頓服二升即瘥,有效《醫門方》治霍亂吐下不止者方∶煮百沸湯,細細添生水,熱飲之。(今按∶《刪繁論》云又方∶或煮高良姜或煮木瓜汁飲之。

《通玄經》云∶治霍亂方∶木瓜煮作飲服之(今按∶《本草陶注》云∶若子并枝煮飲。)《救急單驗方》療霍亂方∶桂三兩,煮汁取一盞頓服,驗。

《陶景本草注》云∶霍亂吐下方∶楠材削作 煮服之。

治霍亂心腹痛

《病源論》云∶霍亂而心腹痛者,是風冷之氣客于腑臟之間,冷氣與真氣相擊,或上攻心,《葛氏方》治霍亂若心腹痛、急似中惡者方∶搗生菖蒲根飲汁,少少令下咽即瘥。

又云∶卒得霍亂先腹痛者方∶灸臍上一夫十四壯,名太倉。若繞臍痛者,灸臍下三寸四壯,《極要方》療霍亂心腹激痛方∶當歸(三兩) 桂心(三兩) 干姜(三兩) 甘草(一兩)上,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短劇方》治心腹暴痛,及宿食不消,或宿冷煩滿成霍亂方∶作鹽湯三升,使極咸,熱飲一《又云∶霍亂腹痛吐下方∶取桃葉,冬天用皮,絞取汁,一服一杯,立愈。亦可濃煮,飲三升《耆婆方》治霍亂先腹痛方∶煮生姜熱飲之。

又方∶濃樸汁飲之。

《僧深方》治霍亂腹痛而煩方∶高良姜四兩,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二服。

《蘇敬本草注》霍亂絞痛方∶粟米泔汁,飲數升,立瘥。

《廣濟方》療霍亂心腹痛煩嘔不止方∶濃樸(四兩) 橘皮(二兩) 人參(二兩) 當歸(二兩) 藿香(一兩) 高良姜(四兩,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五合,分溫三服,忌生冷、粘食。

《通玄方》治霍亂先腹痛方∶好驗酢細細飲一盞許。

又方∶用火灸腹及背,得汗即愈。

治霍亂心腹脹滿

《病源論》云∶霍亂而心腹脹滿者,是寒氣與臟氣相搏,真邪相攻,不得吐利,故令心腹脹《葛氏方》治霍亂心腹脹痛,煩滿短氣未得吐下方∶生姜若干,姜一二升,以水五六升,煮三沸,頓服,若不即愈,更可作。

又方∶桂屑半升,以暖飲和之,盡服。

又方∶以鹽納臍中,灸上二七壯。

又云∶治苦煩悶腠滿者方∶灸心二七壯。

又云∶治煩嘔腹脹濃樸湯方∶濃樸(四兩) 桂(二兩) 枳實(五枚) 生姜(三兩)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耆婆方》治霍亂煩悶腠滿方∶濃樸二兩,炙,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三服,老人小兒《范汪方》治霍亂腹中脹滿、惡毒悶絕不通氣,氣息急危方∶生姜(一累) 梔子(十四枚) 桂心(一兩) 香豉(五合)四物,搗,以酒二升解之,去滓頓服。(今按∶《錄驗方》∶生姜累數以其一支為累,取服《短劇方》治霍亂腹痛脹滿短氣不得吐下,灸不效者,熱伏心臟中,煩悶郁郁者方∶可取白無粉《僧深方》治霍亂腹脹滿不得吐方∶粱米粉五合,以水一升半,和如粥頓服,須臾吐,若不

治霍亂心煩

《病源論》云∶霍亂而心煩者,由大吐大利,腑臟氣暴極,故心煩,亦有未經吐利而煩者,《醫門方》療霍亂心煩方∶香豉〔七合(綿裹)〕 梔子仁(三兩) 濃樸(三兩,炙)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二服,重者,不過再,必愈。

《通玄經》云∶霍亂心煩悶不已方∶用粟米汁飲之半升,即愈。

又方∶服粟米粉,和水服一合,立愈。

又云∶霍亂吐下已止,發熱心煩欲飲水方∶可與少秫米粉汁佳,若不止,可與葛根薺(臍

治霍亂下利不止

《病源論》云∶霍亂而下利不止者,是腸胃俱冷而挾宿虛,谷氣不消故也。

《短劇方》治霍亂洞下腹痛方∶以艾一把,以水三升,煮得一升,頓服之良。

又云∶霍亂卒吐下不禁者,人參湯主之,方∶人參(二兩) 茯苓(二兩) 葛根(二兩) 橘皮(二兩) 麥門冬(二兩) 甘草(二兩)凡六物,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葛氏方》治霍亂下利不止者方∶灸足大指本節內一寸側白肉際,左右各七壯,名大都。

又云∶霍亂吐下不止方∶干姜 茱萸各一兩,水二升,煮取一升,一服。

又云∶灸兩乳邊,里外近腋白肉際各七壯。

今按∶治霍亂吐利,理中湯、理中丸主之,在上條。

又云∶先洞下者,灸臍邊一寸,男左女右,十四壯。又云吐而下不止者,臍下一夫約中七壯

治霍亂嘔吐不止

《病源論》云∶霍亂而嘔吐者,冷氣入于胃,胃氣變亂,冷邪既盛,谷氣不和,胃氣逆上,《葛氏方》治霍亂嘔不止方∶生姜五兩,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僧深方》治霍亂煩痛、嘔吐不止并轉筋方∶生香 (一把) 桂心(二兩) 生姜(三兩)三物,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分二服,甚良。

又云∶霍亂嘔吐,水藥不下茱萸湯方∶茱萸(一升) 黃連(二兩) 附子(一兩) 甘草(一兩) 生姜(三兩)凡五物,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短劇方》治霍亂嘔吐及暴下方∶半夏(三兩) 干姜(四兩) 人參(三兩) 桔梗(三兩) 附子(四兩)凡五物,下篩,臨病和之,若吐下不止者,以苦酒和之,飲服二丸如梧子大。

《范汪方》治霍亂嘔吐附子湯方∶大附子(一枚) 甘草(六銖) 蜀椒(二百粒)三物,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再服。

治霍亂嘔噦(于越反)

《病源論》云∶霍亂而嘔噦者,由吐利后胃虛而逆則嘔,氣逆遇冷折之,氣不通則噦之。

《范汪方》治霍亂嘔噦、氣厥不得息方∶香豉(一升) 半夏(一兩) 甘草(一兩) 生姜(二兩) 人參(一兩) 柴胡(一兩)六物,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服七合,日三。

又方∶半夏二兩,生姜二兩,水三升,煮得一升二合,分再服。

《葛氏方》∶霍亂若 者,灸手腕第一約理中七壯,名心主,當中指也。

《短劇方》治霍亂嘔噦吐逆,良久不止方∶灸巨闕并太倉各五十壯。(今按∶巨闕穴在去鳩尾骨端一寸;太倉者中管穴,在上管下一寸

治霍亂干嘔

《病源論》云∶霍亂而干嘔者,吐下后,脾胃虛冷,三焦不理,氣痞結于心下,氣時逆上,《短劇方》治霍亂或引飲,飲輒干嘔方∶生姜五兩,以水五升,煮令得二升半,分再服良。

又云∶治干嘔逆噦,手足厥冷橘皮湯方∶橘皮(四兩) 生姜(半斤)凡二物,以水七升,煮取三升,一服一升,湯下咽,即愈。

《葛氏方》霍亂干嘔者方∶灸手腕后三指(寸)大兩筋間,左右各七壯,名間使。

又方∶取薤一虎口(一握也),以水二升,煮令得一升半,服之,不過三作。

治霍亂煩渴方第九

《病源論》云∶霍亂煩渴者,大利則津液竭,津液竭則臟燥,臟燥則渴也。煩渴不止則引飲《葛氏方》治霍亂吐下后大渴多飲則殺人方∶可以黃粱米五升,水一斗,煮得三升,澄,稍稍飲之,勿飲余飲之。

《醫門方》霍亂熱心煩渴者方∶以糯米水漬研之,以冷熟水混,取米泔汁,恣意飲之即定,《僧深方》霍亂吐后煩而渴方∶紫蘇子一升,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二服。無子取生蘇一把《短劇方》治霍亂煩渴者方∶粢米汁泔,飲數升,立瘥。

又方∶取新汲冷水飲之。

《集驗方》云∶治霍亂而渴者,理中湯主之。

治霍亂轉筋

《病源論》云∶霍亂而轉筋者,由冷氣入于筋故也。

《葛氏方》霍亂轉筋者方∶灸趾心下五六壯,名涌泉。

又方∶灸大指上爪甲際,七壯。

又方∶苦酒和粉涂痛上。

又云∶轉筋入腹痛者方∶令四人捉手足,灸臍左一寸,十四壯。

又云∶若轉筋入腹中如欲轉者方∶燒編席索三指撮,酒服之。

又云∶釜底墨末,酒服之。

又云∶腹中已轉筋者方;當倒檐,病患頭在下,勿使及地,腹中平乃止。

又云∶若兩臂腳及胸脅轉筋者方∶取鹽一升半,水一斗,煮令熱,漬手足,在胸脅者湯洗之《千金方》霍亂轉筋方∶蓼一把,去兩頭,水二升,煮取一升,頓服之。

又方∶納鹽臍中,灸二七壯,并治腹脹。

又方∶以車轂中脂涂足心下。又方∶灸足踵取筋上白肉際七壯,立愈。又方∶灸少腹橫骨中又云∶轉筋在兩臂及胸中方∶灸手掌白肉際七壯。

又灸膻中、中府、巨闕、胃脘。

《短劇方》治霍亂轉筋方∶以苦酒煮青布裹 (音奄,漬也,又作踏,徒合反)之,冷復易。

又方∶可以白 (側吏反)煮粉及熱洗之。

《龍門方》治霍亂轉筋方∶取木瓜子、根、莖煮湯服,驗。

《醫門方》治霍亂轉筋方∶取熱 灰,以驗醋和令微溫,炒令極熱,以青布裹,及熱熨筋上又云∶霍亂遍身轉筋入腹不可奈何方∶多作鹽湯內船槽(昨營反)中令溫暖,漬足之佳。

《小《極要方》霍亂轉筋方∶生姜(一斤)上,水七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刪繁論》云∶霍亂轉筋方∶取絮巾若綿,灸暖以敷筋上。(今按∶《范汪方》∶轉筋在腳《范汪方》治霍亂轉筋方∶鼠壤土,水和涂其上,愈。

又方∶取 合粉小溫之,涂手摩之。

《廣利方》治霍亂轉筋入腹方∶取鹽三合,以水五升,煮取三升,以青布浸湯中,用拭轉筋《陶景本草注》云∶治霍亂轉筋者,但呼木瓜名,及書上作木瓜字,皆愈。

治霍亂手足冷

《病源論》云∶霍亂大吐下,其腸胃俱虛,乃至汗出,其脈欲絕,手足皆冷,名為四逆者,《葛氏方》先手足逆冷者方∶灸足內踝上一夫,兩足各七壯。

又云∶治下不止手足逆冷方∶椒百枚,附子一枚,水三升,煮取一升,一服。

《醫門方》霍亂吐利不止,心煩,四肢逆冷方∶濃樸 甘草 人參 白術(各二兩) 生姜(三兩)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二服。

《短劇方》霍亂多寒,手足寒厥,脈絕,茱萸四逆湯主之,方∶吳茱萸(二升) 當歸(三兩) 夕藥(二兩) 桂心(四兩) 細辛(二兩) 生姜(半斤) 通草(凡八物,以水四升,清酒四升,合煮取三升,分四服。

《錄驗方》∶霍亂吐下而汗出,小便復利,或下利清谷,里外無熱,脈微欲絕,或惡寒,四人參(三兩) 干姜(三兩) 附子(二兩) 甘草(三兩)凡四物,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轉筋肉冷汗出、嘔 者良。(《短劇方》同之。)

治霍亂不語

《葛氏方》治霍亂欲死不能語方∶生姜一斤,切,水七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又方∶飲竹瀝少許。

又方∶蘆蓬茸大把,濃煮飲二升即瘥。

又方∶干姜(三兩) 甘草(一兩) 附子(一兩)水三升,煮取一升,分三服。

治霍亂欲死

《病源論》云∶霍亂而欲死者,由飲食不消,冷氣內搏,或未得吐利,或雖吐利,冷氣未歇《極要方》療霍亂嘔而煩悶,脹喘垂死,經日不解方∶濃樸(四兩) 桂心(四兩) 枳實(三兩) 生姜(十兩)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夏津县| 遂昌县| 沙洋县| 宁津县| 昌乐县| 九龙县| 大埔区| 布尔津县| 青田县| 克什克腾旗| 闻喜县| 太和县| 渭南市| 彭泽县| 文山县| 龙门县| 安泽县| 沛县| 柳州市| 祁东县| 许昌市| 宁波市| 丹凤县| 炉霍县| 太原市| 临潭县| 称多县| 东莞市| 宾阳县| 博乐市| 监利县| 娱乐| 乌兰浩特市| 和平县| 微博| 裕民县| 城市| 五大连池市| 深州市| 娱乐| 海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