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四年乙巳)
賢契兩次過長崎探我,五月初十日無故堅意欲回,有恙亦留之不住;致有前日之疾,囗〈兀王〉羸困憊,心甚憂之!未知目下何如?腹痛泄瀉,豈堪久而不止;久則脾泄矣。惟加意調攝;早痊,速寄我知之!前言江戶寄書極便,云每月兩次飛報;別來五十日矣,豈遂無一報耶!
不佞于七月十一日到東武,因冒暑致疾。十八日見水戶上公,禮貌甚優;上下俱已申飭,肅然可觀。次日早,即令儒生小宅兄到寓致謝;云『昨日有勞,誠恐受熱,相公心不自安;特令某來致意』。此禮甚好。又云不佞老人有道,朱魯璵乃字也,不敢稱;欲得一庵齋之號稱之。不佞答言『無有』。三次致言,今已將「舜水」為號。舜水者,敝邑之水名;古來大名公多有此等,如瞿昆湖、馮巨區、王陽明,皆本鄉山水也。今撥住中房,修理完日入屋。十九月,上公奉命就國;來月初三、五啟行。即日已畫圖遣去,復造房于水戶;房屋完日,不佞復當至水戶居住。明年夏秋,方得回江戶。一別之后,遂與賢契如此遼闊;人生之事,何可意料!
上公大約有建學校之舉;入境以來,德譽日隆,未聞疵政。久與之后,另當一一奉聞。必得款語,方可及于他事。奈適逢其匆匆,尚須異時也。觀三省一事如此溫言相答,必非不好士之君矣。三省近來頗跳躍,不循禮;小兒難馴易敗,故須重慎也。且看后來如何耳。
時下令寵已當彌月之期,既得佳兒,即當速速于貴國主處附信聞報。仁者有后,不卜可知;然亦須一聽佳音也。并將貴恙如何?詳細寄我!外來往書稿三篇,附覽。移房之后,或者少閑;然初到,往返必不能已也。
尊公不另書,幸藉賢契詳悉奉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