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雅樂部

宮懸四面,天子樂也。軒懸三面,諸侯樂也。判懸二面,大夫樂也。特懸一面,士樂也。宮懸四面,每面五架。架即簨[上竹下虛]也。其上安金銅仰陽,以鷺鷥孔雀羽裝之;兩面綴以流蘇,以彩翠絲紱為之也。十二律,上鐘九乳,依月排之。每面石磬及編鐘各一架,每架列鐘十二所,亦依律編之。四角安鼓四座:一曰應鼓(四旁有兩小鼓為[左申右東]鼓也。),二曰腰鼓,三曰警鼓,四曰雷鼓,皆彩畫。上各安寶輪,以珠翠妝之。樂即有簫、笙、竽、塤、篪、籥、跋膝、琴、瑟、筑。將竽形似小鐘,以手將之即鳴也。次有登歌。皆奏法曲:御殿,即奏《凱安》、《廣平》、《雍熙》三曲;宴群臣,即奏《囗囗》《囗囗》《鹿鳴》三曲——近代內宴,即全不用法樂也。郊天及諸壇祭祀,即奏《太和》、《沖和》、《舒和》三曲。凡奏曲,登歌先引,諸樂逐之。其樂工皆戴平幘,衣緋大袖,每色十二,在樂懸內。已上謂之“坐部伎”。

《八佾舞》則六十四人,文武各半,皆著畫幘,俱在樂懸之北。文舞居東,手執翟,狀如鳳毛;武舞居西,手執戚。文衣長大,武衣短小。其鐘師及磬師、登歌、《八佾舞》并諸色舞,通謂之“立部伎”。

柷、敔、樂懸既陳,太常卿押樂在樂懸之北面。太樂令、鼓吹令俱在太常卿之后,太樂在東,鼓吹居西。協律郎二人,皆執翚竽,亦用彩翠妝之。一人在殿上,翚竽倒,殿下亦倒,遂奏樂。協律郎皆綠衣大袖,戴冠。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苏州市| 辰溪县| 上栗县| 监利县| 卫辉市| 河间市| 营山县| 剑河县| 吐鲁番市| 富阳市| 沾化县| 佛山市| 平昌县| 得荣县| 远安县| 沈阳市| 含山县| 河津市| 泾川县| 兰州市| 吴堡县| 洛川县| 蒙山县| 金溪县| 金门县| 鄂托克前旗| 安庆市| 屏东县| 浮山县| 高州市| 永福县| 大丰市| 天台县| 延寿县| 马边| 武汉市| 九江市| 长丰县| 资兴市| 双鸭山市| 都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