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曰:“齊民無蓋藏。”如淳注曰:“齊,無貴賤,故謂之齊民者。若今言平民也。”
蓋神農為耒耜,以利天下;堯命四子敬授民時;舜命后稷,食為政首;禹制土田,萬國作囗;殷周之盛,詩書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
《管子》曰:“一農不耕,民有饑者;一女不織,民有寒者。”“倉廩實,知禮節;衣食足?”傳曰:“人生在勤,勤則不匱。”西語曰:“力能勝貧。謹能勝禍。”蓋言勤力可以不貧,謹身可以避禍。故李悝為魏文侯作盡地力之教,國以富強;秦孝公用商君。急耕戰之賞。傾奪鄰國而雄諸候。
《淮南子》曰:“圣人不恥身之賤也,愧道之不行也;不憂命之長短,而憂百姓之窮。是故禹為治水,以身解於陽盱之河;湯由苦旱,以身禱於桑林之祭。……神農憔悴,堯瘦癯,舜黎黑,禹胼胝。由此觀之,則圣人之憂勞百姓亦甚矣。故自天子以下,至於庶人,四肢不勤,思慮不用,而事治求贍者,未之聞也。”“故田者不強,囗倉不盈;將相不強,功烈不成。”
《仲長子》曰:“天為之時,而我不農,谷亦不可得而取之。青春至焉,時雨降焉,始之耕田,終之囗、簋,惰者釜之,勤者鍾之。矧夫不為,而尚乎食也哉?”《譙子》曰:“朝發而夕異宿,勤則菜盈傾筐。且茍無羽毛,不織不衣;不能茹草飲水,不耕不食。安可以不自力哉?”
晁錯曰:“圣王在上,而民不凍不饑者,非能耕而食之,織而衣之,為開其資財之道也。……夫寒之於衣,不待輕暖;饑之依食,不待甘旨。饑寒至身,不顧廉恥。一日不再食則饑,終歲不制衣則寒。夫腹饑不得食,體寒不得衣,慈母不能保其子,君亦安能以有民?……夫珠、玉、金、銀,饑不可食,寒不可衣。……粟、米、布、帛,……一日不得而饑寒至。是故明君貴五谷而賤金玉。”劉陶曰:“民可百年無貨,不可一朝有饑,故食為至急。”陳思王曰:“寒者不貪尺玉而思短褐,饑者不愿千金而美一食。千金、尺玉至貴,而不若一食、短褐之惡者,物時有所急也。”誠哉言乎!
神農、倉頡,圣人者也;其於事也,有所不能矣。故趙過始為牛耕,實勝耒耜之利;蔡倫立意造紙,豈方縑、牘之煩?且耿壽昌之常平倉,桑弘羊之均輸法,疬國利民,不朽之術也。諺曰:“智如禹、湯,不如嘗更。”是以爽遲請學稼,孔子答曰:“吾不如老農。”然則圣賢之智,猶有所未達,而況於凡庸者乎?
猗頓,魯窮士,聞陶朱公富,問術焉。告之曰:“欲速富,畜五囗。”乃畜牛羊,子息萬計。九真、廬江,不知牛耕,每致困乏。任延、王影,乃令鑄作田器,教之墾辟,歲歲開廣,百姓充給。敦粕不虹作耬梨;冢種,人牛功力既費,而收谷更少。皇甫隆乃教作耬犁,所省庸力過半,得谷加五。又敦煌俗,婦女作裙。攣縮如羊腸,用布一匹。隆又禁改之,所省復不貲。茨充為桂陽令,俗不種桑,無蠶織絲麻之利,類皆以麻囗頭貯衣。民惰窳羊主切,少粗履,足多剖裂血出,盛冬皆然火燎炙。充教民益種桑、枯養蠶,織履,復令種囗麻。數年之間,大賴其利,衣履溫暖。今江南知桑蠶織履,皆充之教也。五原土宜麻囗,而俗不知織績;民冬月無衣,積細草,臥其中,見吏則衣草而出。崔囗為作紡績、織囗之具以教,民得以免寒苦。安在不教乎?
黃霸為潁川,使郵亭、鄉官,皆畜雞、豚,以贍鰥、寡、貧窮者;及務耕桑,節用,殖財,種樹。鰥、寡、孤、獨,有死無以葬者,鄉部書言,霸具為區處:某所大木,可以為棺。某亭豚子,可以祭。吏往皆如言。襲遂為渤海,勸民務農桑,令口種一樹榆,百本囗,五十本蔥,一畦韭,家二母彘,五雞。民有帶持刀劍者,使賣劍買牛,賣刀買犢,曰:“何為帶牛佩犢?”春夏不得不趣田畝,秋冬課收斂,益蓄果實、菱、芡。吏民皆富實。召信臣為南陽,好為民興利,務在富之。躬勸農耕,出入阡陌,止舍離鄉亭,鋒有安居。時行視郡中水泉,開通溝瀆,起水門、提閼,凡數十處,以廣溉灌,民得其利,蓄積有馀。禁止嫁娶送終奢靡,務出於儉約。郡中莫不耕稼力田。吏民親愛信臣,號曰“召父”。僮種為不其令,率民養一豬。雌雞四頭,以供祭祀,死買棺木。顏斐為京兆,乃令整阡陌,樹桑果;又課以閑月取材,使得轉相教匠作車;又課民無牛者,令畜豬,投貴時賣,以買牛。始者民以為煩,一二年間,家有丁車、大牛,整頓豐足。王丹家累千金,好施與,周人之急。每歲時農收後,察其強力收多者,輒歷載酒肴,從而勞之,便於田頭樹下飲食勸勉之,因留其馀肴而去;其惰囗者,獨不見勞,各自恥不能致丹,其後無不力田者,聚落以至殷富。杜畿為河東,課民畜囗牛、草馬,下逮雞、豚,皆有章程,家家豐實。此等豈好為煩擾而輕費損哉?蓋以庸人之性,率之則自力,縱之則惰窳耳。
故《仲長子》曰:“叢林之下,為倉庾之坻;魚鱉之堀,為耕稼之場者,此君長所用心也。是以太公封而斥鹵播嘉谷鄭、白成而關中無饑年。蓋食魚鱉而藪澤之形可見,觀草木而肥囗之勢可知。”又曰:“稼穡不修,桑果不茂,畜產不肥,鞭之可也;囗落不完,垣墻不牢,掃除不凈,笞之可也。”此督課之方也。且天子親耕,皇后親蠶,況夫田父而懷窳惰乎?
李衡於武陵龍陽囗洲上作宅,種甘橘千樹。臨死敕兒曰:“吾州里有千頭木奴,不責汝衣食,歲上一匹絹,亦可足用矣。”吳末,甘橘成,歲得絹數千匹。恒稱太史公所謂“江陵千樹橘,與千戶侯等”者也。樊重欲作器械物,先種梓、漆,時人嗤之。然積以歲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此種殖之不可已已也。諺曰:“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此之謂也。
《書》曰:“稼穡之艱難。”《孝經》曰:“用天之道,因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論語》曰:“百姓不足,君孰與足?”漢文帝曰:“朕為天下守財矣,安敢妄用哉!”孔子曰:“居家理,治可移於官。”然則家猶國,國猶家,是以家貧則思良妻,國亂則思良相,其義一也。
夫財貨之生,既艱難矣,用之又無節;凡人之性,好懶惰矣。率之又不篤;如以政令失所,水旱為災。一谷不登,囗腐相繼:古今同患,所不能止也,嗟乎!且饑者有過甚之原,渴者有兼量之情。既飽而後輕食,既暖而後輕衣。或由年谷豐穰,而忽於蓄積;或由布帛優贍,而輕於施與:窮窘之來,所由有漸。故《管子》曰:“桀有天下,而用不足;湯有七十二里。而用有馀。天非獨為湯雨菽、粟也。”蓋言用之以節。
《仲長子》曰:“鮑魚之肆,不自以氣為臭;四夷之人,不自以食為異:生心使之然也。居積心之中,見生然之事,夫孰自知非者也?斯何異蓼中之蟲,而不知藍之甘乎?”
今采捃經傳,爰及歌謠,詢之老成,驗之行事,起自耕農,終於醯、醢,資生之業,靡不畢書,號曰《齊民要術》。凡九十二篇,束為十卷。卷首皆有目錄,於文雖煩,尋覽差易。其有五谷、果、囗非中國所殖者,存其名目而已:種蒔之法,蓋無聞焉。舍本逐末,賢哲所非,日富歲貧,饑寒之漸,故商賈之事,闕而不錄。花草之流,可以悅目,徒有春花,而無秋實,匹諸浮偽,蓋不足存。
鄙意曉示家童,未敢聞之有識,故丁寧周至,言提其耳,每事指斥,不尚浮辭。覽者無或嗤焉。
後魏高陽太守賈思勰撰
天亮了,你就回來了
《夏有喬木雅望天堂》作者籽月闊別3年全新力作,電子書全文首發。穿越時空元氣少女VS風度翩翩優質大叔。如果愛人突然消失,你會等幾年?江倩兮撞上時空折疊,短短10個小時,外界已過了23年,好不容易追到手的新婚丈夫,轉眼變成陌生大叔?!完美言情男主再添一員猛將:顧池!少年時,他是腹黑學霸,牢牢抓住姐姐的心。新婚時,他是甜美奶狗,撒嬌男人最好命。愛人無故失蹤,他在漫長等待里事業有成,溫潤不油膩的優質大叔誰能拒絕?
龍族Ⅰ:火之晨曦(修訂版)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人類歷史中,總是隱藏著驚人的秘密。在多數人所不知道的地方,人類與龍族的戰爭已經進行了幾千年。路明非的十八歲,在他最衰的那一刻,一扇通往未知國度的門轟然洞開。直升機如巨鳥般掠過南方小城的天空,在少年路明非的頭頂懸停。隱藏在歷史中的那場戰爭,就要重開大幕。歡迎來到……龍的國度!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我們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棺香美人
我出生的時候,江水上漲,沖了一口棺材進了我家。十五年后,棺材打開,里面有個她……風水,命理……寫不盡的民間傳說,訴不完的光怪陸離。
天之下
昆侖紀元,分治天下的九大門派為新一屆盟主之位明爭暗斗,關外,薩教蠻族卷土重來……亂世中,蕓蕓眾生百態沉浮,九大家英杰輩出,最終匯成一首大江湖時代的磅礴史詩,并推動天下大勢由分治走向大一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