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聞如是。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時賢者舍利曰。請諸比丘聽說法。上亦好中亦好竟亦好。有慧有巧最具凈除至竟說行聽。從一增至十法。聽向意著意。聽說如言。諸比丘從賢者舍利曰。請愿欲聞。舍利曰。便說從一增起至十法。皆聚成無為。從苦得要出。一切惱滅

第一一法。行者竟無為但守行

第二一法。可思惟意不離身

第三一法。可識世間粗細

第四一法。可棄憍慢

第五一法。可著意本觀

第六一法。多作本觀

第七一法。難受不中止定

第八一法。可成令意止

第九一法。當知一切人在食

第十一法。當證令意莫疑

是行者十法。是不非是不異。有諦如有不惑不倒。是如有持慧意觀

第一兩法。行者竟無為當有意亦當念

第二兩法。可增行止亦觀

第三兩法。當知名字

第四兩法。可舍癡亦世間愛

第五兩法。當除不愧不慚

第六兩法。難定兩法不當爾爾

第七兩法。當知當不爾爾

第八兩法。可求盡點。不復生點

第九兩法。可識人本何因緣在世間得苦。亦當知何因緣得度世

第十兩法。當自證慧亦解脫。是為行者二十法。是不非是不異。有證如有不惑不倒。是知有持慧意觀

第一三法。行者竟無為事慧者。亦聞法經。亦當觀本

第二三法。當思惟。欲念。定不欲但念。亦不欲亦不念

第三三法。可識。欲有。色有。不色有

第四三法。可舍。欲愛。色愛。不色愛

第五三法。可舍。本三惡。貪欲惡。嗔恚惡。愚癡惡

第六三法。可增。無有貪欲本。無有嗔恚本。無有愚癡本

第七三法。難受。相定相。定止相。定起相

第八三法。可作。三活向。空。不愿。不想

第九三法。可識。三痛。樂痛。亦不樂亦不苦痛

第十三法。自證慧不復學。從本來。亦往生。爾無所應除。是為行者三十法。是不非是不異。有諦如有不惑不倒。是如是有持慧意觀

第一四法。行者竟無為天人輪。好郡居。依慧人。自直愿。宿命有本

第二四法。增行。四意止。自觀身觀內外身觀。莫離意知著意。離世間癡惱。痛癢意法亦如觀身法

第三四法。可識。四飯。搏飯。樂飯。念飯。識飯

第四四法。可舍。四[蟲*養]。欲[蟲*養]。意生是[蟲*養]。戒愿[蟲*養]。受身[蟲*養]

第五四法。可減。四失。戒失。意是失。行失。業失

第六四法。可增。四成。戒成。意是成。行成。業成

第七四法。難知。四諦。苦諦。習諦。盡諦。受滅苦諦

第八四法。令有四黠。苦黠。習黠。盡黠。道黠

第九四法。可識。四相識。少識。多識。無有量無所有不用識知多知無有量知無所有不用智知

第十四法。自證。一法身當知。二法意當知。三法眼當知。四法慧當知。是為行者四十法。是不非是不異。有諦如有不惑不倒。是如是有持慧意觀

第一五法。行者竟無為。五種斷意。何等五。道弟子有道信有根著本。無有能壞者。忍辱亦仙人。若天若魔若梵。亦余世間耶。亦無有匿無有態。真直如有身行。意著道慧同行。身亦少病安善。如應持腹行。身不大寒不大熱。無有恚時和令消飲食啖。令身安調。發精進行。有瞻精進方便。堅得好法。意不舍方便。寧肌筋骨血干。盡精進不得中止。要當得所行。行慧從起滅慧得道者。要不厭行直滅苦。是五種斷意

第二五法。可增行德者。五種定。行道弟子。是身自守得喜樂。澆漬身行。可身一切無有一處不到喜樂。從自守樂。譬慧浴者。亦慧浴弟子。弟子持器。若杅若釜。澡豆水漬。已漬和使澡豆著膩。內外著膩不復散。從漬膩故。道行者亦如是。是身自守愛生樂。漬和相近相著。身一切無有不著。從自守喜樂。道弟子。是五種定。是上頭行

亦有道弟子。是身已定喜樂。澆漬身行。可身一處無有不到從定喜樂。譬阪頭泉水池。亦不從上來。亦不從東。亦不從南。亦不從西。亦不從北。但從泉多水潤生遍泉水。為泉澆漬。無有一處不到水冷水。道弟子行如是。是身定喜樂。澆漬身行。可遍身一切無有不到。從定喜樂。道弟子是五種定。是為第二行。亦有道弟子。是身不著愛著樂。相連至到相促相。可遍一切身到不喜樂。譬如蓮華水中生水中長。至根至莖至葉。一切從冷水遍澆漬遍行。道弟子身亦如是。從無有愛樂澆漬。可一切身遍從無有愛樂。道弟子。是五種定。是為第三行

亦有道弟子。是身凈意。已除受行成行。身中無有一處不到從凈意除意。譬如四姓亦四姓子。白[疊*毛]若八丈九丈。人頭足遍裹身遍。無有不到從白[疊*毛]凈[疊*毛]。如是道弟子。是身凈意除意已有行。一切身無有不到已覆凈意除意。道弟子。是五種定。是為第四行

亦有道弟子。受身觀諦。已熟念熟居熟受。譬如住人觀坐人。坐人觀臥人。道弟子行如是。受行相思惟熟受。以熟受熟念熟事熟受。道弟子是五種定。是為第五行

第三五法。當知五種。一為色受種。二為痛受種。三為想受種。四為行受種。五為識受種

第四五法。當舍五蓋。一為愛欲蓋。二為嗔恚蓋。三為睡眠蓋。四為戲樂蓋。五為悔疑蓋

第五五法。可當咸。五心意釘。若學者不信道。疑不下不可不受。如是心意一釘為未舍。不受道法教誡故。亦如有學者在道散名聞慧者同學者。持惡口向喙勤意離嬈侵。若有道名聞者慧者同學者。持惡口向喙勤意離嬈侵。如是是為五心意釘未舍

第六五法。當增道。五根。一為信根。二為精進根。三為意根。四為定根。五為慧根

第七五法。難受。五行得要出。若道弟子熟受道。不念愛欲。意不著欲意。不可欲。意不止欲。意不度欲。意縮意惡意不起。意不用意。卻意穢不用惡。譬如雞毛亦筋。入火便縮皺不得申。如是見道弟子。行堅意不念愛欲。便不用愛欲。便不可愛欲。意不墮愛欲。意便縮。意便縮意不起。便出念道。欲行已出。意生意堅意不意出意解意不縮意不惡意起意無所礙無所用。意安隱為意行故熟行故

若復生從愛欲因緣結惱憂。念為已從是解止不著得離。不復從是因緣痛癢行。如是行者。從欲得度。嗔恚不嗔恚。侵不侵。色不色。若道弟子。堅意不復念身。已堅意不念身。便不欲身不可身不住身。意不墮愛欲便惡意起。譬道弟子。如雞毛筋。入火便縮便皺不得申。道弟子亦如是。已見堅不復念身。意不可身。意不著身。意不度意。縮意惡意不起。自守生止惡。可惡念無為。欲度身念度。身為無為。意勸意可。意止意度。意不縮意不惡。意便申念無所礙無所用。意隱止從行熟行故

若從身因緣。生罪惱憂。緣生罪惱憂已。從是解止不著度。不復從是因緣更痛。道弟子如是。從身得要出

第八五法。令生起道。五慧定。道德者無所著無所供從。是一慧內自生

是定恒人不能致。慧者可。如是二慧內起生。是定從一向致得猗得道行。如是三慧內起生

是定見致樂行受亦好。如是四慧內起生。是定從是定自在坐自在起。如是五慧內起生

第九五法。當知五解脫。若學者道說經從道聞。亦慧人說從慧人聞。亦同學者聞。已如說聞知法義行。已解法便解義。已解義便受。已受便喜。已喜身樂。已樂便意定。定意如有知如有見。已如知見便卻不用。已不用便不著。已不著如便得解脫。是行者一解脫

已行者得住未正意。得正意未定意。得定意未解結。得解結未得無為。便致無為。或時佛亦不說經。慧者同學者亦不說經。但如聞如受竟便自諷讀。是行者二解脫

或時佛亦不說經。慧者同學者亦不說經。但如聞法如受法。具說學者。是行者三解脫

或時佛不說經。學者但如聞如受法。獨一處計念。若如聞如受法。具諷讀便如應解如法解。是行者四解脫

或時不如聞不如受。亦不計念。但從行取一定相熟受熟念熟。行已受定相熟受熟念熟行熟。隨便如法。便如應解。便如法解。已如應解。已如法解。便可生已可生便哀生。已哀生便身樂。便身知樂。已樂意便止。便如有知有見便悔。已悔便不欲。已不欲便得解脫。行者五解脫。若道行者。得是止得是行。意未得止便止。意未定便定。結未盡便盡。未得度世無為便得度世無為

第十五法自證知。一不學陰。二不學戒。三不學定。四不學慧。五不學度世解脫。是學者五十法。是不非是不異。有諦如有不惑不倒。是如有持慧意觀

第一六法者。竟無為。不共取重。等身行止在佛慧同學者。是法不共取重。從是得愛。從是得敬。可意已得愛。已得敬行。聚合不諍訟。一向行定致忍。等口言等心行所有戒行。不犯不穿不緩不藏不失。為有道者可具足行。如是輩行戒者。我亦戒者。當應比共慧者同學者。所求道要厭者。但行直滅苦。如是輩我亦如是輩。應比共慧者同學者。是法不共取重。亦若所有利法致從法得。一切所得在隨器中。如是利當為同學。共無有獨匿。是法不共取重。為從是愛得敬得可意。已得愛已得敬已得可意。已得行得合得聚。不諍不訟。一心行定。從是致忍

第二六法。護行六共居。眼見色亦不喜亦不惡。但觀行意正知。耳鼻口身意法觀亦不喜亦不嗔但觀止意不忘

第三六法。可識。六內入。眼內入。耳鼻口身意內入

第四六法。可舍。六愛。眼更愛。耳鼻口身意更愛

第五六法。可減。六不恭敬。一為不恭敬佛。二為不恭敬法。三為不恭敬同學者。四為不恭敬戒。五為惡口。六為惡知識

第六六法。可增。六恭敬。一為恭敬佛。二為恭敬法。三為恭敬同學者。四為恭敬戒。五為好口。六為善知識

第七六法。難受。六行度世。若有言。我有等意定心。已行已有。復言。我意中嗔恚未解。便可報言。莫說是。何以故。無有是。已等心定意已行已作已有。寧當有嗔恚耶。無有是。何以故。有等心定意。為除嗔恚故

二為若行者言。我有慈意定心。已作已行已有。但有殺意不除。可報。不如言。何以故。已慈心定意已行已作已有。寧當有殺意耶。無有是。何以故。已有慈意定心。為無有殺意

三為若學者。我有喜心等定意。已行已作已有。但意不止不可報言。莫說是。何以故。無有是。已有等意定心。已行已增已有。寧不定不可耶。無有是。何以故。等意定心。為除不可不定故

四為若學者言。我有觀定意。已行已作已有。但愛欲嗔恚未除。可報言。莫說是。何以故。已有觀定意。便無有愛欲嗔恚

五為若行者言。我無有疑。但意不能。可報言。莫說是。何以故。解要無有疑故

六為若行者言。已得定意已足。但意往念識。可報。不如言。無有是。亦不應是念。得定意無所念已足。復意行念識無有是。何以故。意已得度者。不應復念

第八六法。當令有六念。一為念佛。二為念法。三為念同學者。四為念戒。五為念與。六為念天

第九六法。當知。六無有量。一為見無有量。二為聞無有量。三為利無有量。四為戒無有量。五為事無有量。六為念無有量

第十六法。證自知。六知。一神足。二徹聽。三知人意。四知本從來。五知往生何所。六知結盡。是行者六十法。是不非是不異。有諦如有不惑不倒。是如有持慧意觀

第一七法。行者竟無為。七寶。一為信寶。二為戒寶。三為愧寶。四為慚寶。五為聞寶。六為施寶。七為慧寶

第二七法。可行。七覺意。一為意覺意。二為分別法覺意。三為精進覺意。四為可覺意。五為猗覺意。六為定覺意。七為護覺意

第三七法。當知。七有。一為不可有。二為畜生有。三為餓鬼有。四為人有。五為天有。六為行有。七為中有

第四七法。可舍。七結。一為愛欲結。二為不可結。三為樂有結。四為自憍慢結。五為邪結。六為癡結。七為疑結

第五七法。可減惡人七法。一為不信。二為無有愧。三為無有慚。四為無有精進。五為忘意。六為不定意。七為無有慧

第六七法。增慧。七慧者法。一為信。二為愧。三為慚。四為發精進。五為守意。六為定。七為慧

第七七法。難受知。七識止處。有色身異身異相。譬如或人中或天上。是為一識止處

有色若干身一想。譬如天上天。名為梵。上頭有。是為二識止處

有在色處。一身一想。譬如天名為自明。是為三識止處

有無有色處行者。一切從色度滅恚念無有量行止。譬如天名為空。是為四識止處

有無有色處行者。一切從空得度行識無有量止。譬如天名為識。是為五識止處

有不在色行者。無有想亦不離想。譬如天名為無有想。是為七識止處

第八七法。行令有定意。一為直見。二為直念。三為直語。四為直法。五為直業。六為直方便。七為直意

第九七法。當知。七現恩。一為若道行者。意在佛信入道根生住無有能壞。若沙門若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亦余世間行者。二為持戒守律攝戒。出入成畏死罪。持戒學戒。三為有好知識。有好同居。有好自歸。四為獨居不二共牽行牽身牽意。五為持精進行。堅精進行。不舍道法方便。六為意計。寧身肌筋骨血干壞。但當所應行者發精進。七為有瞻者堅行者。不舍方便者。道法行應得。已未得精進不得中止。守意行最意持行自久行久說意不忘。七為念慧行知生滅得慧意。是為七現恩

第十七法。當令有證。一有法。二有解。三知時。四知足。五知身。六知眾。七知人前后。是行者七十法。是不非是不異。有諦如有不惑不倒。是知有持慧意觀

為你推薦
天亮了,你就回來了
會員

《夏有喬木雅望天堂》作者籽月闊別3年全新力作,電子書全文首發。穿越時空元氣少女VS風度翩翩優質大叔。如果愛人突然消失,你會等幾年?江倩兮撞上時空折疊,短短10個小時,外界已過了23年,好不容易追到手的新婚丈夫,轉眼變成陌生大叔?!完美言情男主再添一員猛將:顧池!少年時,他是腹黑學霸,牢牢抓住姐姐的心。新婚時,他是甜美奶狗,撒嬌男人最好命。愛人無故失蹤,他在漫長等待里事業有成,溫潤不油膩的優質大叔誰能拒絕?

籽月 11萬讀過
天之下
會員

昆侖紀元,分治天下的九大門派為新一屆盟主之位明爭暗斗,關外,薩教蠻族卷土重來……亂世中,蕓蕓眾生百態沉浮,九大家英杰輩出,最終匯成一首大江湖時代的磅礴史詩,并推動天下大勢由分治走向大一統。

三弦 29.5萬讀過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會員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我們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當年明月 275萬讀過
棺香美人
會員

我出生的時候,江水上漲,沖了一口棺材進了我家。十五年后,棺材打開,里面有個她……風水,命理……寫不盡的民間傳說,訴不完的光怪陸離。

鉚釘 6.5萬讀過
麻衣神算子
會員

爺爺教了我一身算命的本事,卻在我幫人算了三次命后,離開了我。從此之后,我不光給活人看命,還要給死人看,更要給……

騎馬釣魚 738萬讀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封丘县| 南昌市| 高安市| 峨边| 黔东| 蓬安县| 赫章县| 宜川县| 永吉县| 崇文区| 成武县| 靖江市| 郸城县| 崇义县| 洛扎县| 将乐县| 全州县| 通河县| 沂水县| 盐城市| 教育| 方正县| 龙川县| 甘泉县| 盱眙县| 武威市| 秀山| 施甸县| 贵阳市| 东乡| 长寿区| 长葛市| 曲周县| 沿河| 芒康县| 荥阳市| 闸北区| 榆林市| 年辖:市辖区| 镇宁| 镇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