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 麟臺故事
  • 程俱
  • 4281字
  • 2015-12-23 11:12:41

恩榮

太宗皇帝待遇三館特厚。淳化二年,詔翰林學士蘇易簡以上三體書石本遺吏部侍郎兼秘書監李至、左諫議大夫楊徽之及三館學士,凡二十五人,皆上表謝。明年,以新印《儒行篇》賜中書、樞密院、兩制、三館、御史中丞、尚書丞郎、給諫等,人各一軸。又嘗內出御制「獨飛大鵝」、「大海求明珠」二棊勢示三館學士,皆不曉,上召中使裴愈授以指要,修撰范杲等相率上表稱謝。自是奎文宸翰必以宣示,新異之物必以燕賞,制作必令歌頌,常與宰執、侍從等,而其從容文藻則又過之。

淳化初,詔自今游宴宣召直館,其集賢秘閣校理并令預會。先是,帝宴近臣于后苑,三館學士悉預。李宗諤任集賢校理,合門吏第令直館赴會,宗諤獻詩述其事,故有是詔。議者以為直館、修撰、校理之職,名數雖異,職務略同,合門拒校理不得預宴,蓋吏失之也。又請令京官得乘馬入禁門,并為故事。宗諤詩云:「戴了宮花賦了詩,不容重見赭黃衣。無聊獨出金門去,恰似當年下第歸。」

淳化元年八月一日,李至召右仆射李昉、吏部尚書宋琪、左散騎常侍徐鉉及翰林學士、諸曹侍郎、給事、諫議、舍人等詣閣觀御書圖籍。帝知之,即召內品裴愈就賜御筵,出書籍令縱觀,盡醉而罷。二日,又召權御史中丞王化基及三館學士縱觀,賜宴如前。帝作贊賜之,宰臣李昉等請刻石閣下。李至上表,引唐秘書省有薛稷畫鶴、郎余令畫鳳、賀知章草書,當時目為三絕。又引顏真卿請肅宗題放生池碑額,及近時翰林學士丞旨蘇易簡乞御書飛白書「玉堂之署」為比,愿賜新額,以光秘府。詔中書、樞密院、近臣觀新閣,又賜上尊酒,大官供膳,是日,遣中使赍御飛白書「秘閣」二字以賜李至、李昉等,相率詣便殿稱謝,退就飲宴,三館學士預焉。又賜御贊以美其事,李至上表謝,仍請以御制贊刻石秘閣。帝以重違其意,因賜詔曰:「近以延閣載新,萬機多暇,聊書贊詠,以美成功。所紀徽猷,深虞漏略,出于乘興,豈足多稱?遽覽封章,愿刊穹石,垂于不朽,良積厚顏,其贊并序,朕兼為親書并篆額,以旌秘省。」

淳化四年四月辛巳,賜宰相、樞密、三司使、翰林學士、尚書、丞郎、給事、諫議、御史中丞、三館學士建州新茶各一斤。

淳化四年,曲宴苑中,館閣讀書光祿寺丞楊億以非館職,不預,上特召赴宴,因除直集賢院。尋表乞歸家迎母,賜錢十五萬。

至道元年正月,水部郎中直秘閣朱昂等言:「御制《秘閣贊》碑已建立,臣等職居秘府,愿以爵里附于秘書監李至之下刊刻。」從之。

至道元年四月,敕御史臺于三館不得與京百司同例。六月戊戌,上召史館編修舒雅、杜鎬、吳淑、呂文仲于便殿。人讀古碑一篇,讀畢,又令文仲再讀,因賜章服,命為翰林侍讀。翼日,再召文仲讀《文選》,賜鞍勒馬。又翼日,再召讀《江海賦》,賜錢三十萬,命于御書院與侍書王著夜直,以備顧問。十月,翰林學士、秘書監、知制諸及三館學士以上以新增琴、阮弦,各獻歌、賦、頌,以美其事。上謂宰相曰:「近日朝廷文物甚盛,前代所不及矣。羣臣所獻歌頌,朕一一覽之,校其工拙,惟李宗諤、趙安仁、楊億詞理精當,有老成之風,可召至中書獎諭。」又曰:「吳淑、安德裕、胡旦或詞彩古雅,或學問優博,又其次也。」明日,以秘書丞李宗諤為太常博士,依前直昭文館;著作佐郎趙安仁為太常丞、依前直集賢院;光祿寺丞直集賢院楊億賜緋魚袋,賞之也。

咸平元年三月壬申,賜及第進士孫僅等宴于瓊林苑,學士、兩制、尚書、侍郎、館閣直官、校理皆預,后常以為故事。

咸平五年七月,幸秘閣閱羣書,賜直館、校理器帛有差,又賜書吏緡錢,因召從官射于后苑。

大中祥符七年六月庚辰,上作《周易詩》三章,命羣臣屬和。

故事,三館直館、校理每遇差遣,許赴便殿告謝。天禧二年,秘書監知禮儀院判秘閣楊億請依此例,從之。

故事,進士唱名日,館職皆侍立殿上,所以備顧問也。政和以后,合門寖紊舊制,遂令秘書省官立殿下,失祖宗之本意也。殿試官不以官高卑,皆得侍立殿上,事訖賜茶,館閣官許稱學士,載于天圣令文。

仁宗每著歌詩,間命輔臣、宗室、兩制、館閣官屬繼和。天圣四年四月乙卯,內出《后苑雙頭牡丹芍藥花圖》以示輔臣,仍令館閣官為詩賦以獻。

唐張說為集賢院大學士,嘗宴集賢院。故事,官尊者先飲,說曰:「吾聞儒以道相高,不以官閥為先后。先帝時修史十九人,長孫無忌以元舅,每宴不肯先舉爵。長安中預修《珠英》,當時學士亦不以品秩為限。」于是引觴同飲,時服其有體。至今館職序坐,猶以年齒為差,亦燕公流風之所及歟!

故刑部胡尚書嘗云:「祖宗時,館職暑月許開角門,于大慶殿廊納涼,因石曼卿被酒扣殿求對,尋有約束,自后不復開矣。」

政和中,車駕幸秘書省,在省官皆進秩一等,人吏轉資、卒徒支賜有差。宣和四年三月二日,幸秘書省,遷轉支賜如故事,秘書少監、提舉所管勾文字官仍賜章服。是日,遂幸太學,時新省固已遷出端門之外。先是,有司下尚書禮部取幸秘書省、太學儀注,而幸秘書省獨無有,蓋自祖宗朝崇文院在禁中,寔天子圖書之府,從容臨幸,跬步可及,不與他司比,儀衛侍從取具臨時可也,故前此不具儀注。俱以為今秘書省既在端門之外,備千乘萬騎具官而后出,不可以無述。時備員南宮,于是退紀是日儀注,以備他日有司之采擇云。車駕將幸秘書省,命提舉秘書省官擇日以聞。前一日,宰相至省閱視,提舉秘書省、提舉三館秘閣官,皆詣省閱視,供張文籍、書畫、古器等排比儲偫,在省職事官皆省宿。質明,皇帝御祥曦殿,宰執、侍從以下起居導駕如常儀,應在省官吏皆迎駕于馳道之東,本省西便門之外。是日,特宣前宰臣亦于此迎駕,車駕入御道山堂御幄。須臾,右文殿班齊,駕坐右文殿,宰執、侍從皆侍立。有司奏宣到某官姓名,起居訖,升殿立。秘書少監以下在省官起居,提舉三館秘閣中貴人以手詔授秘書少監,受訖,與在省官皆再拜。駕興,詣秘閣,宣羣臣觀累朝御書御制、書畫、古器等,皆列置秘閣下。正字以上皆侍立閣下,退,立班右文殿下。上御右文殿,皆賜坐、賜茶,從官以上坐殿上,秘書少監以下坐兩廡,用中墩,太學用席;中墩,異恩也。賜茶訖,坐者皆起,在省官再拜庭下。提舉、三館、秘閣及知合門中貴人喝賜轉官等恩例,駕興,改章服者皆受賜殿門外。上再御提舉廳事,須臾,宣召宰執、從官及特宣召等官觀御府書畫。傳呼置笏,皆置笏,趨至庭下。詔毋拜,喝不要拜,班首奏圣躬萬福,以次升。上離御榻,就大書案出祖宗御書及古書畫,皆聚觀。余官不敢前者,詔別設書案于前,命提舉官或保和殿學士持以示之,皆得縱觀。宰執賜御書畫各二軸,十體書一冊,三公、宰臣、使相有別被賜者不在此數,從官以下人賜御書二紙、御畫一紙,出墨篋分賜。靈臺郎奏辰正,將進膳,宰臣等逡巡請退,皆拜賜而出。上進膳畢,幸太學。

祿廩

《政和祿格》:行秘書監職錢四十二貫,守三十八貫,試三十五貫,米、麥各十石。行少監職錢三十五貫,守三十二貫,試三十貫,米、麥各七石五斗。行丞、著作郎職錢二十五貫,守二十二貫,試二十貫。行秘書郎、著作佐郎職錢二十二貫,守二十貫,試十八貫。行校書郎職錢十八貫,守十六貫,試十四貫。行正字職錢十六貫,守十五貫,試十四貫。宣和七年,講議司措置以合破太倉食紐價支錢,監、少為第二等,廚食錢月十五貫。著作郎、干辦三館秘閣為第三等,廚食錢月十二貫。丞、郎、著作佐郎、校書郎、正字為第四等,廚食錢月九貫。時服:監少羅公服,天寧節、十月朔夾公服,小綾汗衫,小綾勒帛、大綾夾袴。丞以下至正字羅公服,天寧節、十月朔夾公服,絹汗衫,幕職州縣官不賜。

政和四年,點檢措置秘書省官建請增吏祿。

秘書省都孔目官舊請食料錢、大官局折食錢,除假故不定,約十四貫五百。春、冬衣絹各五疋,冬棉十五兩,增為料錢八貫五百,添給錢八貫五百,米、麥各一石五斗,春、冬衣絹各十疋,棉二十兩。史館、昭文、集賢院孔目官舊請約十二貫五百至十貫,春衣絹一疋,葛布一疋,冬絹二疋,棉十兩,增為料錢、添給錢各七貫五百,米、麥各一石,春、冬衣絹各五疋,棉十五兩。

史館四庫書直官舊請錢七貫五百,糧一石,折細色六斗,絹、葛、棉如三館孔目官,增為料錢,添給錢各五貫,米、麥各一石,春、冬衣絹各二疋,棉十兩。書直官舊請錢七貫,余如史館四庫書直官,增為料錢、添給錢各四貫五百,余如史館四庫書直官。表奏官舊請錢七貫,絹、葛、棉如書直官,增為料錢、添給錢各四貫五百,米一石,春、冬衣絹各二疋,棉十兩。書庫官舊請錢六貫五百,增為料錢、添給錢各四貫,米、絹、棉如表奏官。守當官舊請錢五貫七百,增為料錢、添給錢各四貫,米一石,春、冬衣絹各一疋,棉十兩。守闕舊請錢三貫五百,初補正名楷書每月食料錢各二貫,共四貫,補正名楷書及三年增支錢一貫,米二石,尋輪差應副祠祭祗應并抄寫本省文字增錢三貫。

昭文館、集賢院書庫官舊請錢六貫五百,絹、葛、棉同史館四庫書直官,增為料錢、添給錢各四貫,米一石,春、冬衣絹各二疋,棉十兩。守當官舊請錢五貫七百,增為料錢、添給錢各四貫,米一石,春、冬衣絹各一疋,棉十兩。正名楷書并守闕同史館正名楷書并守闕。

秘閣典書舊請錢七貫五百,米二石,端午紫羅窄衫、絹襕,十月朔光色紫大綾棉旋襕,增為料錢、添給錢各五貫,米二石,春、冬衣絹各二疋,棉十兩。正名楷書并守闕食料錢三貫五百,正名楷書請給自補充日支月錢五貫,米二石,端午紫平絁衫,十月朔紫小綾棉旋襕,尋以輪差祠祭祗應并抄寫本省文字每月添錢三貫。

秘閣添置孔目官一名,請給比附三館孔目官量增,仍支時服,月給料錢、添給錢各七貫五百,米二石,小麥一石,春、冬衣絹各五疋,棉十五兩,端午紫羅窄衫、絹襕,十月朔光色紫大綾棉旋襕。

人從:監,廳子一名,衣糧親事官六人,承送六人。少監,廳子一名,衣糧親事官四人,承送四人。丞,廳子一名,衣糧親事官二人,承送二人。秘書郎、著作郎、著作佐郎,并廳子一名,衣糧親事官二人,承送二人。校書郎、正字,并廳子一名,承送二人。廳子食錢二貫,衣糧親事官食料錢一貫五百,糧一石五斗,準細色九斗,內粳米五斗四升,小麥三斗六升,春衣絹一疋,布一疋,冬衣絹二疋,布一疋,棉十兩。承送人各每月食料錢二貫八百文。

秘書省看管巡宿、把門灑掃兵士二十人,內節級二人,后增十人為三十人。帳設司及著作局各二人,工匠、院子等共十七人,并翰林司二人,每節人支錢三百五十。省大門差皇城司親事官五人,節級一人,后增親事官三人,節級一人,內二人識字。分兩番把門搜檢、抄轉出入文歷、投下文字,照管灑火燭、掌管頭刃。日支食錢,內識字親事官日添食錢五十。什物銀器庫子二人,依三館庫子見請則例,月糧二石,料錢三百,裝著錢一貫,折食錢每日五十,素日二十五,倉法錢三貫五百,春衣絹一疋,布半疋,絲五兩,冬衣絹二疋,布半疋,棉十五兩,端午紫平絁衫一領,十月朔紫小綾棉旋襕一領,并大禮紫小綾棉旋襕一領,明堂紫絁衫一領,錢三貫。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子长县| 柞水县| 凤翔县| 偃师市| 高清| 全州县| 牙克石市| 丽江市| 乌兰察布市| 凤翔县| 甘谷县| 株洲市| 民丰县| 迁安市| 台州市| 固镇县| 兰西县| 鄂尔多斯市| 定远县| 定远县| 车致| 镇坪县| 南充市| 丰城市| 庆阳市| 宜宾市| 延庆县| 大邑县| 漠河县| 汉中市| 齐齐哈尔市| 山东| 阿合奇县| 安乡县| 岑巩县| 五大连池市| 陕西省| 永定县| 雅安市| 阿勒泰市| 辽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