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葛洪
- 創世鼻祖的發明家3(世界名人成長歷程)
- 竭寶峰編著
- 848字
- 2015-12-21 17:50:24
葛洪(公元283~343年),字稚川,自號抱樸子,丹陽郡句容(今江蘇句容縣)人,中國晉朝科學家。
葛洪出身于一個沒落的官僚家庭,13歲時父親去世。從此家境每況愈下,但是他勤奮好學,想方設法的讀書,學習知識。他白天砍柴挑到市集上賣錢,以供讀書所用,還經常在晚上學習到深夜,十分刻苦。他16歲開始讀儒家的《孝經》、《論語》,并發奮精讀五經,自認為“才非政事,器乏始民”。后來終成為一個學識淵博的科學家。
葛洪青年時代曾經參加過鎮壓農民起義的活動。之后他為了學到更多的知識,到了洛陽,可卻不能如愿,于是周旋于河南湖北一代。24歲時到了廣州。后娶南海太守之女為妻,并跟隨學習“神仙方術”。返回故里后潛心修煉著述十余年。
有一次,葛洪聽說扶南(今柬埔寨、越南南部)出產丹砂(煉丹的主要原料),就申請到勾漏縣(今廣西一帶)做縣令。后來經過廣州被朋友勸阻,從此入羅浮山(為于今廣東省博羅縣東江之濱)修道煉丹、著述,直至謝世。
葛洪一生所留的著作很多,其中主要有《抱樸子》、《金匱藥方》、《肘后備急方》和《西涼雜記》等。
葛洪的《抱樸子》是中國煉丹術史上一部極其重要的著作。其中詳細記載了多種煉丹典籍和方法,并紀最多種化學反應,其中很多發明堪稱世界第一,是中國對化學史非常大的貢獻。
葛洪晚年在羅浮山潛心修行,燒丹煉汞,不問世事。相信其必有一些經典成果,只可惜未見有著作行世。說道金丹何以能使人長生不老,得到不壞之體,葛洪是這樣解釋的:“蓋假求于外物以自堅固。”
另外,葛洪的醫學思想非常具有群眾性。當時,他深感民間疾病發生的可怕,又沒什么簡單易行的自療方法,再加上先人留下來的那些龐大復雜的藥方和這些著作中所需的珍貴的藥品,他決定編一部簡單應急的醫書。于是他收集了許多簡便易行的醫方,所需藥品也都是一些廉價效顯、容易得來的藥物。后來他便編成了《肘后備急方》,“肘后”也就是可以時常夾帶在胳膊肘下,這與現在的“應急手冊”殊途同歸。
葛洪還在傳染病、寄生蟲病,癥狀學、治療學等領域皆有其詳盡的見解,并創下了許多古代世界的世界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