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運交移,質(zhì)文代變,古今情理,如可言乎?昔在陶唐,德盛化鈞,野老吐何力之談,郊童含不識之歌。有虞繼作,政阜民暇,薰風(fēng)詩于元后,爛云歌于列臣。盡其美者,何乃心樂而聲泰也。至大禹敷土,九序詠功,成湯圣敬,猗歟作頌。逮姬文之德盛,《周南》勤而不怨;大王之化淳,《邠風(fēng)》樂而不淫。幽厲昏而《板》、《蕩》怒,平王微而《黍離》哀。故知歌謠文理,與世推移,風(fēng)動于上,而波震于下者。
春秋以后,角戰(zhàn)英雄,六經(jīng)泥蟠,百家飆駭。方是時也,韓魏力政,燕趙任權(quán),五蠹六虱,嚴(yán)于秦令,唯齊、楚兩國,頗有文學(xué)。齊開莊衢之第,楚廣蘭臺之宮,孟軻賓館,荀卿宰邑,故稷下扇其清風(fēng),蘭陵郁其茂俗,鄒子以談天飛譽,騶奭以雕龍馳響,屈平聯(lián)藻于日月,宋玉交彩于風(fēng)云。觀其艷說,則籠罩《雅》、《頌》,故知暐燁之奇意,出乎縱橫之詭俗也。
爰至有漢,運接燔書,高祖尚武,戲儒簡學(xué)。雖禮律草創(chuàng),《詩》、《書》未遑,然《大風(fēng)》、《鴻鵠》之歌,亦天縱之英作也。施及孝惠,迄于文景,經(jīng)術(shù)頗興,而辭人勿用,賈誼抑而鄒枚沉,亦可知已。逮孝武崇儒,潤色鴻業(yè),禮樂爭輝,辭藻競騖,柏梁展朝宴之詩,金堤制恤民之詠,征枚乘以蒲輪,申主父以鼎食,擢公孫之對策,嘆皃寬之?dāng)M奏,買臣負(fù)薪而衣錦,相如滌器而被繡。于是史遷壽王之徒,嚴(yán)終枚皋之屬,應(yīng)對固無方,篇章亦不匱,遺風(fēng)馀采,莫與比盛。越昭及宣,實繼武績,馳騁石渠,暇豫文會,集雕篆之軼材,發(fā)綺縠之高喻,于是王褒之倫,底祿待詔。自元暨成,降意圖籍,美玉屑之譚,清金馬之路,子云銳思于千首,子政讎校于六藝,亦已美矣。爰自漢室,迄至成哀,雖世漸百齡,辭人九變,而大抵所歸,祖述《楚辭》,靈均馀影,于是乎在。自哀、平陵替,光武中興,深懷圖讖,頗略文華,然杜篤獻(xiàn)誄以免刑,班彪?yún)⒆嘁匝a令,雖非旁求,亦不遐棄。及明章疊耀,崇愛儒術(shù),肄禮璧堂,講文虎觀,孟堅珥筆于國史,賈逵給札于瑞頌,東平擅其懿文,沛王振其通論,帝則藩儀,輝光相照矣。自安和以下,迄至順桓,則有班傅三崔,王馬張蔡,磊落鴻儒,才不時乏,而文章之選,存而不論。然中興之后,群才稍改前轍,華實所附,斟酌經(jīng)辭,蓋歷政講聚,故漸靡儒風(fēng)者也。降及靈帝,時好辭制,造羲皇之書,開鴻都之賦,而樂松之徒,招集淺陋,故楊賜號為髈兜,蔡邕比之俳優(yōu),其馀風(fēng)遺文,蓋蔑如也。
自獻(xiàn)帝播遷,文學(xué)蓬轉(zhuǎn),建安之末,區(qū)宇方輯。魏武以相王之尊,雅愛詩章;文帝以副君之重,妙善辭賦;陳思以公子之豪,下筆琳瑯。并體貌英逸,故俊才云蒸。仲宣委質(zhì)于漢南,孔璋歸命于河北,偉長從宦于青土,公幹徇質(zhì)于海隅,德璉綜其斐然之思,元瑜展其翩翩之樂。文蔚、休伯之儔,于叔、德祖之侶,傲雅觴豆之前,雍容衽席之上,灑筆以成酣歌,和墨以藉談笑。觀其時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積亂離,風(fēng)衰俗怨,并志深而筆長,故梗概而多氣也。
至明帝纂戎,制詩度曲,征篇章之士,置崇文之觀,何劉群才,迭相照耀。少主相仍,唯高貴英雅,顧盼合章,動言成論。于時正始馀風(fēng),篇體輕澹,而嵇阮應(yīng)繆,并馳文路矣。
逮晉宣始基,景文克構(gòu),并跡沉儒雅,而務(wù)深方術(shù)。至武帝惟新,承平受命,而膠序篇章,弗簡皇慮。降及懷愍,綴旒而已。然晉雖不文,人才實盛,茂先搖筆而散珠,太沖動墨而橫錦,岳湛曜聯(lián)璧之華,機(jī)云標(biāo)二俊之采,應(yīng)傅三張之徒,孫摯成公之屬,并結(jié)藻清英,流韻綺靡,前史以為運涉季世,人未盡才。誠哉斯談,可為嘆息。
元皇中興,披文建學(xué),劉刁禮吏而寵榮,景純文敏而優(yōu)擢。逮明帝秉哲,雅好文會,升儲御極,孳孳講藝,練情于誥策,振采于辭賦,庾以筆才愈親,溫以文思益厚,揄揚風(fēng)流,亦彼時之漢武也。及成康促齡,穆哀短祚,簡文勃興,淵乎清峻,微言精理,函滿玄席,澹思醲采,時灑文囿。至孝武不嗣,安恭已矣,其文史則有袁殷之曹,孫干之輩,雖才或淺深,珪璋足用。
自中朝貴玄,江左稱盛,因談馀氣,流成文體。是以世極迍邅,而辭意夷泰,詩必柱下之旨?xì)w,賦乃漆園之義疏。故知文變?nèi)竞跏狼椋d廢系乎時序,原始以要終,雖百世可知也。
自宋武愛文,文帝彬雅,秉文之德,孝武多才,英采云構(gòu)。自明帝以下,文理替矣。爾其縉紳之林,霞蔚而飆起,王袁聯(lián)宗以龍章,顏謝重葉以鳳采,何范張沈之徒,亦不可勝也。蓋聞之于世,故略舉大較。
暨皇齊馭寶,運集休明,太祖以圣武膺箓,世祖以睿文纂業(yè),文帝以貳離含章,中宗以上哲興運。并文明自天,緝遐景祚。今圣歷方興,文思光被,海岳降神,才英秀發(fā),馭飛龍于天衢,駕騏驥于萬里,經(jīng)典禮章,跨周轢漢,唐、虞之文,其鼎盛乎!鴻風(fēng)懿采,短筆敢陳,飏言贊時,請寄明哲!
贊曰:蔚映十代,辭采九變。樞中所動,環(huán)流無倦。
質(zhì)文沿時,崇替在選。終古雖遠(yuǎn),曠焉如面。
天之下
昆侖紀(jì)元,分治天下的九大門派為新一屆盟主之位明爭暗斗,關(guān)外,薩教蠻族卷土重來……亂世中,蕓蕓眾生百態(tài)沉浮,九大家英杰輩出,最終匯成一首大江湖時代的磅礴史詩,并推動天下大勢由分治走向大一統(tǒng)。
龍族Ⅴ:悼亡者的歸來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熱血龍族,少年歸來!這是地獄中的魔王們相互撕咬。鐵劍和利爪撕裂空氣,留下霜凍和火焰的痕跡,血液剛剛飛濺出來,就被高溫化作血紅色的蒸汽,沖擊波在長長的走廊上來來去去,早已沒有任何完整的玻璃,連這座建筑物都搖搖欲墜。
三體全集(全三冊)
【榮獲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長篇小說獎,約翰·坎貝爾紀(jì)念獎,銀河獎特別獎】套裝共三冊,包含:《三體I》《三體II:黑暗森林》《三體III:死神永生》對科幻愛好者而言,“三體”系列是繞不開的經(jīng)典之作。這三部曲的閱讀體驗和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配得上它所受的任何贊譽。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guān)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chǔ),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fēng)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quán)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jìn)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zhàn)爭、帝王心術(shù)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dāng)時政治經(jīng)濟(jì)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wǎng)絡(luò)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我們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龍族Ⅰ:火之晨曦(修訂版)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人類歷史中,總是隱藏著驚人的秘密。在多數(shù)人所不知道的地方,人類與龍族的戰(zhàn)爭已經(jīng)進(jìn)行了幾千年。路明非的十八歲,在他最衰的那一刻,一扇通往未知國度的門轟然洞開。直升機(jī)如巨鳥般掠過南方小城的天空,在少年路明非的頭頂懸停。隱藏在歷史中的那場戰(zhàn)爭,就要重開大幕。歡迎來到……龍的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