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曰。立則見其參于前也。在輿則見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漢書曰。坐則見堯于墻。食則見堯于羹。道之不可須臾離也。如此雖然。此特域中之道爾。首楞嚴經云。若諸眾生。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予謂修念佛三昧。亦當如參前倚衡。與夫見堯之義。行住坐臥。皆應憶念。何患不見佛哉。此真出世成道之要津也。修是三昧者。當以安養為期。蓋彌陀愿力。以接引群生為務。大光普照。攝取不舍。凡存念者。盡得往生。其利博哉。豈特見堯于墻于羹。但虛想乎。政和七年十一月三日。于符離境舟中。因觀唐釋飛錫念佛寶王論遂思。吾夫子。與漢史之言。與佛合若符契乃紀于此帙。冀時觀之。以自策焉。凡見聞者其亦勉。諸黃伯思長。孺父謹書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