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94章

白芷,治陽明頭痛解利風寒之要藥。止目癢目淚,眉棱骨痛,牙痛鼻淵,赤白帶下,心腹血痛。外散一切乳癰癰疽;內托腸風痔漏,排膿長肉。為祛風燥濕之要藥。然陰虛火盛者之所宜忌也。癰疽潰后,亦宜漸減。

主治(痘疹合參) 專治初熱頭痛,痘瘡無膿發癢,虛寒不起,及不結靨,或爛或癩之癥,但性辛燥不宜用于血虛灌漿之時,惟搔癢甚者暫用。痘后手足發癰毒者亦用。

若陰虛火盛者忌之。

按:白芷色白味辛,行手陽明庚金,性溫氣濃,行足陽明戊土,芳香上達,入手太陰辛金,故主治不離三經,一以溫散腠理之寒邪;一以解托留結之癰腫,皆取其辛溫走散也。但燥能耗血,散能損氣,陰虛火盛者勿用。

干葛

稟天地清陽發生之氣,其味甘平,其性升而無毒。生氣升騰,故起陰氣。甘者土之沖氣,春令少陽應,兼微寒,故解諸毒。專入足陽明胃經,解散陽明溫病,熱邪之要藥,且其性輕清升而發散,有風藥之性也。

干葛,足陽明經藥,療傷寒發表解肌,及卻往來溫瘧,散外瘡疹止痛,解巴豆野葛毒,及中酒毒。能升提胃氣,除胃熱而生津液,故能止胃虛之渴,散肌表熱,及諸熱毒,開腠發汗。又能起陰氣,散郁火解酒毒,殺百藥毒,鼓舞胃氣上行,益陽生津。

凡脾胃虛弱作渴泄者,非此不除。風藥俱燥,葛根獨能止渴,正以其升胃家下陷之氣,上輸肺金,以生水也。且清氣在下則生飧泄,用以升提陽明清氣乃止耳。生根汁大寒,療消渴傷寒壯熱。花消酒毒。

主治(痘疹合參) 發散風寒,善解肌表之熱,止胃虛之渴,初熱時用以解肌托痘,但與升麻二味有汗不宜服,發驚不宜服,唇白不宜服,眼梢紅不宜服。其氣輕浮,鼓舞胃氣上行,生津液而解肌熱,真神功也。凡夏月末虛汗多者,并宜切忌。

按:葛根種種治效,只在陽明一經。若太陽初病,未入陽明而頭痛者,不可便服,是猶引賊入陽明也。麻黃,乃太陽經藥,兼入肺經,肺主皮毛;葛根乃陽明經藥,兼入脾經,脾主肌血,發散時同。所入迥異。

麻黃

稟天地清陽剛烈之氣,故味苦氣溫。氣味俱薄,輕清而浮,陽也,升也,無毒。手太陰之藥,入足太陽經,兼走手少陰陽明經。輕可去實,故療傷寒,為解肌第一。

麻黃,中風傷寒,頭痛溫瘧,皮肉不仁,發汗解表,冬月正傷寒如神,春初真溫疫并妙,泄衛熱黑斑赤疹,去營寒頭痛身熱。春末溫瘧勿加,夏秋寒疫切禁,仍破積聚堅,更劫咳逆痿痹,痰哮氣喘,并凄神功。凡寒邪深入,非麻黃不能逐,但在佐使之妙。兼氣藥助力,可得衛中之汗;兼血藥助液,可得營中之汗:兼溫藥助陽,可逐陰凝寒毒;兼寒藥助陰;可解炎熱瘟邪。但患者多服,必致亡陽,蓋氣味輕清,升浮發表太過耳。根節止汗,效同影響,因有善行肌表之性,能引諸藥直固腠理也。麻黃,其形中空,散寒邪而發表,其節中閉,止盜汗而固虛。

主治(痘疹合參) 泄衛實,去營寒,調血脈,通九竅,開毛孔,發汗解肌,消赤黑斑毒。痘瘡倒靨黑陷者,用麻黃去根節半兩,先用沸湯泡過,曬干細切,又以酒浸良久,瓦器炒令焦黑色,乃用水煎,乘熱盡服。服后不得見風,其瘡復出。若以酒煎,功效尤速。出遲者亦可用。至有冬月感冒大寒,而痘難出,發熱惡寒者,用之以散寒邪。一見點忌服。更有一種痘極硬,而不肯灌漿者,名為鐵甲痘,用此令痘作爛,方有生機。然開竅走泄太甚,誤用則表虛氣脫。

按:麻黃輕可去實,為發散第一藥。惟當冬月,在表真有寒邪者宜之。如無寒邪,或寒邪在里,乃傷寒有汗等病,雖發熱惡寒皆不可用。即可汗之癥,亦不宜多服,蓋汗為心液,誤汗過汗,則心血為之動矣。或至亡陽,或至衄血,可不慎與?故麻黃治衛實之藥,桂枝治衛虛之藥也。

細辛

稟天地陽升之氣以生,故其味辛溫而無毒。入手少陰、太陰經風藥也。

細辛亦止少陰頭痛,通鼻 而療牙痛。辛能攻表,故在上之陽邪可解;溫能救里,故在里之伏邪可散。或用獨活為使,止本經頭痛如神,治諸風濕立效。溫陰經,除內寒,利竅通精,清痰下氣,得石決明、青魚膽、青羊肝止風淚目痛。劫劑過半錢。單服令氣塞命傾,蓋辛溫燥烈,不可常用。血虛頭痛者,尤宜戒之。

主治(痘疹合參) 療齒痛,開竅止嗽,百節拘攣,散頭面諸風,散水濕,治內寒,消死肌,又主喉痹。凡痘初發表,及癢塌者,間有用之,不可常用多用,惟通關散皆用之,取散寒通竅也。

木香

稟夏秋之陽氣以生,得土之陽精而成,故性純陽,味辛氣溫,無毒。形如枯骨者佳。行積化滯,宜另磨沖服。若借以調氣,宜和劑同煎,若欲止瀉及治寒虛證候,宜火煨而用之。

木香,氣劣。氣不足能補,氣脹、氣窒塞能通,和胃氣如神,行肝氣最捷,散滯氣于肺上膈,破結氣于中下焦。驅九種心疼,逐積年冷氣,止霍亂吐瀉,嘔逆反胃,除痞癖塊,臍腹疼痛,安胎健脾,誅癰散毒。和黃連治暴痢,用火煨實大腸破氣,使檳榔和胃,佐姜桂兼除夢寐之魘。能行諸藥之精,且肺氣調則金能制木而肝平,怒則肝逆而忤其元氣,心有縱肝之情,而不能制,則肝獨盛,得木香而心暢,則正氣亦暢,肝氣何逆之有哉!實心之行肝,非肝之自行也。

主治(痘疹合參) 和胃腱脾,治痘痢散諸滯氣如神。凡痘出不快者,用此順氣行毒;而痘出自快,頂陷可起。但多用久用,恐走泄太過,而熱癥、燥癥尤忌之。

按:木香乃三焦氣分第一等藥也。氣味純陽,故能辟邪止痛。吐瀉停食,脾疾也。

土喜溫燥,得之即效。氣郁氣逆,肝疾也。木喜疏通,得之即平。胎前須順氣,故能安胎。但純陽香燥,陰虛切忌;辛香走泄,脫癥禁之;即平人久服,亦非所宜也。

木通

古名通草。稟清秋之氣,兼得土之甘淡,故其味辛甘而淡,氣平味薄寒也,降也,陽中陰也,入足少陰、太陽,亦入手少陰、太陽。能助西方秋氣下降,故利小便并專瀉氣滯。

木通,甘淡輕虛,上通心包,降心火,清肺熱,瀉小便火郁不散,利膀胱水閉不行,消癰疽作痛,療脾疽嗜眠,解煩噦,開耳聾,出聲音,通鼻塞,行經下乳,催產墮胎,開關導格濕熱,利關節血脈,通九竅五淋,乃心胞、小腸、膀胱三經之藥。凡肺受熱邪,則氣化之源絕而寒水斷流,宜此甘淡以助秋氣下降。若君火為邪,宜用木通,相火為邪宜用澤瀉。但性寒通利,凡精滑氣虛,內無濕熱,并虛癥孕婦,并宜忌之。

主治(痘疹合參) 利水瀉火,宣通氣血。凡熱閉不通,心經蘊熱驚悸者,瀉心經之邪熱,從膀胱而出,與燈心同功。若初熱時熱毒下注泄瀉,小水不行者,用此通導。

若難靨者,用此以利膿漿濕潤之氣下行。若乳母服藥,須此引經。至如痘后發癰,以木通節酒洗曬干用,亦利關節,通血脈力耳。

玄參

正稟北方水氣,兼得春陽之和,故味苦咸,微寒,無毒。忌銅器。如入丸藥,宜蒸過曬干,瓦器中焙燥。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台县| 永春县| 车险| 凤凰县| 恩平市| 保定市| 秦皇岛市| 久治县| 綦江县| 满洲里市| 民丰县| 崇阳县| 唐山市| 宜章县| 页游| 开阳县| 汾阳市| 铜川市| 阿拉善右旗| 临颍县| 浦北县| 鄂托克旗| 郁南县| 南皮县| 安阳市| 乌苏市| 布尔津县| 汕头市| 渭南市| 兴隆县| 塔河县| 西林县| 仁化县| 濮阳县| 咸宁市| 长治市| 南昌县| 靖江市| 平陆县| 东乌| 积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