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勢
治天下者定所尚。所尚一定,至于萬千年而不變,使民之耳目純于一,而子孫有所守,易以為治。故三代圣人其后世遠者,至七八百年。夫豈惟其民之不忘其功,以至于是,蓋其子孫得其祖宗之法而為據依,可以永久。夏之尚忠,商之尚質,周之尚文,視天下之所宜尚而固執之,以此而始,以此而終。不朝文而暮質,以自潰亂。故圣人者出,必先定一代之所尚。周之世,蓋有周公為之制禮,而天下遂尚文。后世有賈誼者說漢文帝,亦欲先定制度,而其說不果用。今者天下幸方治安,子孫萬世,帝王之計,不可不預定于此時。然萬世帝王之計,常先定所尚,使其子孫可以安坐而守其舊。至于政弊,然后變其小節,而其大體卒不可革易。故享世長遠,而民不茍簡。
今也考之于朝野之間,以觀國家之所尚者,而愚猶有感也。何則?天下之勢有強弱,圣人審其勢而應之以權。勢強矣,強甚而不已則折;勢弱矣,弱甚而不已則屈。圣人權之,而使其甚不至于折與屈者,威與惠也。夫強甚者,威竭而不振;弱甚者,惠褻而下不以為德。故處弱者利用威,而處強者利用惠。乘強之威以行惠,則惠尊;乘弱之惠以養威,則威發而天下震栗。故威與惠者,所以裁節天下強弱之勢也。然而不知強弱之勢者,有殺人之威而下不懼,有生人之惠而下不喜。何者?威竭而惠褻故也。故有天下者,必先審知天下之勢,而后可與言用威惠。不先審知其勢,而徒曰我能用威、我能用惠者,末也。故有強而益之以威,弱而益之以惠,以至于折與屈者,是可悼也。譬之一人之身,將欲飲藥餌石以養其生,必先審觀其性之為陰,其性之為陽,而投之以藥石。藥石之陽而投之陰,藥石之陰而投之陽。故陰不至于涸,而陽不至于亢。茍不能先審觀己之為陰,與己之為陽,而以陰攻陰,以陽攻陽,則陰者固死于陰,而陽者固死于陽,不可救也。是以善養身者,先審其陰陽;而善制天下者,先審其強弱以為之謀。
昔者周有天下,諸侯太盛。當其盛時,大者已有地五百里,而畿內反不過千里,其勢為弱。秦有天下,散為郡縣,聚為京師,守令無大權柄,伸縮進退,無不在我,其勢為強。然方其成、康在上,諸侯無大小,莫不臣伏,弱之勢未見于外。及其后世失德,而諸侯禽奔獸遁,各固其國以相侵攘,而其上之人卒不悟,區區守姑息之道,而望其能以制服強國。是謂以弱政濟弱勢,故周之天下卒斃于弱。秦自孝公,其勢固已骎骎焉日趨于強大,及其子孫已并天下,而亦不悟,專任法制以斬撻平民。是謂以強政濟強勢,故秦之天下卒斃于強。周拘于惠而不知權,秦勇于威而不知本,二者皆不審天下之勢也。
吾宋制治,有縣令,有郡守,有轉運使,以大系小,系牽繩聯,總合于上。雖其地在萬里外,方數千里,擁兵百萬,而天子一呼于殿陛間,三尺豎子馳傳捧詔,召而歸之京師,則解印趨走,惟恐不及。如此之勢,秦之所恃以強之勢也。勢強矣,然天下之病,常病于弱。噫!有可強之勢如秦,而反陷于弱者,何也?習于惠而怯于威也,惠太甚而威不勝也。夫其所以習于惠而惠太甚者,賞數而加于無功也;怯于威而威不勝者,刑弛而兵不振也。由賞與刑與兵之不得其道,是以有弱之實著于外焉。何謂弱之實?曰官吏曠惰,職廢不舉,而敗官之罰不加嚴也;多贖數赦,不問有罪,而典刑之禁不能行也;冗兵驕狂,負力幸賞,而維持姑息之恩不敢節也;將帥覆軍,匹馬不返,而敗軍之責不加重也;羌胡強盛,陵壓中國,而邀金繒、增幣帛之恥不為怒也。若此類者,大弱之實也。久而不治,則又將有大于此,而遂浸微浸消,釋然而潰,以至于不可救止者乘之矣。然愚以為弱在于政,不在于勢,是謂以弱政敗強勢。今夫一輿薪之火,眾人之所憚而不敢犯者也;舉而投之河,則何熱之能為?是以負強秦之勢,而溺于弱周之弊,而天下不知其強焉者以此也。
雖然,政之弱,非若勢弱之難治也。借如弱周之勢,必變易其諸侯,而后強可能也。天下之諸侯,固未易變易,此又非一日之故也。若夫弱政,則用威而已矣,可以朝改而夕定也。夫齊,古之強國也,而威王又齊之賢王也。當其即位,委政不治,諸侯并侵,而人不知其國之為強國也。一旦發怒,裂萬家,封即墨大夫,召烹阿大夫與常譽阿大夫者,而發兵擊趙、魏、衛。趙、魏、衛盡走請和,而齊國人人震懼,不敢飾非者,彼誠知其政之弱,而能用其威以濟其弱也。況今以天子之尊,借郡縣之勢,言脫于口而四方響應,其所以用威之資固已完具。且有天下者患不為,焉有欲為而不可者?今誠能一留意于用威,一賞罰,一號令,一舉動,無不一切出于威。嚴用刑法而不赦有罪,力行果斷而不牽眾人之是非。用不測之刑,用不測之賞,而使天下之人視之如風雨雷電,遽然而至,截然而下,不知其所從發,而不可逃遁。朝廷如此,然后平民益務檢慎,而奸民猾吏亦常恐恐然懼刑法之及其身而斂其手足,不敢輒犯法。此之謂強政。政強矣,為之數年,而天下之勢可以復強。愚故曰:“乘弱之惠以養威,則威發而天下震栗。”然而以當今之勢,求所謂萬世為帝王,而其大體卒不可革易者,其上威而已矣。
或曰:“當今之勢,事誠無便于尚威者。然孰知夫萬世之間其政之不變,而必曰威耶?”愚應之曰:“威者,君之所恃以為君也。一旦而無威,是無君也。久而政弊,變其小節,而參之以惠,使不至若秦之甚,可也;舉而棄之,過矣。”或者又曰:“王者,任德不任刑。”任刑,霸者之事,非所宜言。此又非所謂知理者也。夫湯、武皆王也,桓、文皆霸也。武王乘紂之暴,出民于炮烙斬刖之地,茍又遂多殺人、多刑人以為治,則民之心去矣。故其治一出于禮義。彼湯則不然。桀之德固無以異紂,然其刑不若紂暴之甚也,而天下之民化其風,淫惰不事法度。《書》曰:“有眾率怠弗協。”而又諸侯昆吾氏首為亂,于是誅鋤其強梗、怠惰、不法之人,以定紛亂。故《記》曰:“商人『先罰而后賞』。”至于桓、文之事,則又非皆任刑也。桓公用管仲,仲之書好言刑,故桓公之治常任刑。文公長者,其佐狐、趙、先、魏皆不說以刑法,其治亦未嘗以刑為本,而號亦為霸。而謂湯非王而文非霸也,得乎?故用刑不必霸,而用德不必王,各觀其勢之何所宜用而已。然則今之勢,何為不可用刑?用刑何為不曰王道?彼不先審天下之勢,而欲應天下之務,難矣!
劍來(1-49冊)出版精校版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我陳平安,唯有一劍,可搬山,斷江,倒海,降妖,鎮魔,敕神,摘星,摧城,開天!我叫陳平安,平平安安的平安,我是一名劍客。走北俱蘆洲,問劍正陽山,赴大驪皇城,至蠻荒天下。斬大妖,了恩怨,會舊人,歸故鄉。刻字劍氣長城,陳平安再開青萍劍宗!
麻衣神算子
爺爺教了我一身算命的本事,卻在我幫人算了三次命后,離開了我。從此之后,我不光給活人看命,還要給死人看,更要給……
天之下
昆侖紀元,分治天下的九大門派為新一屆盟主之位明爭暗斗,關外,薩教蠻族卷土重來……亂世中,蕓蕓眾生百態沉浮,九大家英杰輩出,最終匯成一首大江湖時代的磅礴史詩,并推動天下大勢由分治走向大一統。
龍族Ⅴ:悼亡者的歸來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熱血龍族,少年歸來!這是地獄中的魔王們相互撕咬。鐵劍和利爪撕裂空氣,留下霜凍和火焰的痕跡,血液剛剛飛濺出來,就被高溫化作血紅色的蒸汽,沖擊波在長長的走廊上來來去去,早已沒有任何完整的玻璃,連這座建筑物都搖搖欲墜。
奪嫡
【古風群像+輕松搞笑+高甜寵妻】【有仇必報小驕女X腹黑病嬌九皇子】《與君歡》作者古言甜寵新作!又名《山河美人謀》。磕CP的皇帝、吃瓜的朝臣、大事小事都要彈劾一下的言官……古風爆笑群像,笑到停不下來!翻開本書,看悍婦和病嬌如何聯手撬動整個天下!未婚夫又渣又壞,還打算殺人滅口。葉嬌準備先下手為強,順便找個背鍋俠。本以為這個背鍋俠是個透明病弱的“活死人”,沒想到傳言害人,他明明是一個表里不一、心機深沉的九皇子。在葉嬌借九皇子之名懲治渣男后。李·真九皇子·策:“請小姐給個封口費吧。”葉嬌心虛:“你要多少?”李策:“一百兩。”葉嬌震驚,你怎么不去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