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順治朝 (6)
- 東華錄選輯
- 蔣良騏
- 4968字
- 2015-12-19 11:30:33
辛卯(二十日),江寧巡撫土國寶奏:『蘇松提督吳勝兆謀叛,殺死方姓推官、楊姓同知;督標將官張永義等立縛勝兆并同謀之陸同,獲偽銀印一顆,隨解江寧內院臣洪承疇研審確情,請旨發落。其叛黨馬雄、顧友成逃脫』。命察永義等功次并二廳官被殺情由,脫逃叛黨嚴緝務獲。
陜西巡按趙〈喘,山代口〉奏:『慶屬地方向緣賀珍等倡逆,各處響應,焚掠幾無虛日;令戶部侍郎屠賴兵剿殺逆寇三千余名,招撫各堡并獲婦女、牲畜、甲冑、弓矢、槍炮等物,地方漸臻寧謐』。下部察敘。
甲午(二十三日),陜西巡撫趙〈喘,山代口〉奏:官兵計取賊首孫守法。命傳首陜西。
庚子(二十九日),安徽巡撫李棲鳳奏:『總兵李仲興、副將許漢鼎等擒偽總兵江烏、副將吳繼、陳國柱、鄭思祥、監軍道蘇坤等,斬級甚多;招撫偽總兵、副參、監紀張天麒等十人』。命將吳繼正法、張天麒等核議,有功將士敘赍。
五月壬寅(初二日),江寧巡撫土國寶奏:『舟山??苌蛲P等聯〈舟宗〉復犯崇明,游擊李云龍等分兵追剿,廷揚就擒,俘斬賊兵千余;湖、海諸寇悉平』。
己酉(初九日),初,故明廢紳侯峒曾等遣奸細潛通偽魯王,為柘林游擊陳可所獲;中有偽敕一道,反間招撫大學士洪承疇及巡撫土國寶。事聞,覺其詐,于是諭江寧等處昂邦章京巴山、張大猷曰:『爾等鎮守地方,遇有亂萌及奸細往來,嚴察獲解,具見爾等公忠盡職。大學士洪承疇、巡撫土國寶皆因效力我朝,故賊用間諜誣陷??偙鴧莿僬妆O收奸細謝堯文,供稱嘉定縣廢紳侯峒曾子侯懸〈氵靜〉等具逆疏付堯文潛通魯王。爾等即將奸細謝堯文、窩逆之孫梢及有名各犯拘提到官,公同大學士洪承疇、操江巡撫陳錦嚴行審究具奏』。又諭洪承疇、土國寶曰:『順治四年四月初四日,柘林游擊陳可搜獲敕一道;內云:「封承疇為國公、國寶為侯爵」。又黃斌卿密書內云:「承疇所具本章,已為轉奏;國寶二次密字,亦已轉奏國主訖」。又云:「內仗承疇殺巴、張二將,外托國寶靖除地方,則江南不足定」等語。朕見此,益知賊計直同兒戲。因卿等皆我朝效力大臣,故反間以圖陰陷;朕豈墮此小人之計耶!卿等當益勵忠勤,以報國恩,勿以此介意』。
癸丑(十三日),實授廣東委署各官;以佟養甲為兵部尚書兼右都御史,總督兩廣兼巡撫廣東(由總兵官遷)。
己未(十九日),招撫江南大學士洪承疇奏;『故明推官陳子龍陰受偽魯王部院職銜,結連太湖巨寇,潛通舟山余孽。章京索卜圖計擒之,子龍投水死。湖、海諸寇聞風解散,蘇、松一帶漸平』。
浙閩總督張存仁奏:『??苤艽拗V萱倴|衛并??诿癯牵瑢宜霖饴?。副將滿進忠等分兵擊之,兩城俱下。又賊黨岑本高犯浦城,為副將李繡所敗,斬獲甚眾;地方平定』。
六月庚辰(十一日),兩廣總督佟養甲奏:招降故明趙王朱由棪、總兵李志璉。
南贛總兵柯永盛奏:『游擊楊遇、孔國治等解安遠縣圍,破賊兵萬余人,降三十余寨;賊巢悉平』。
己丑(二十日),冊封故多羅饒余郡王阿巴泰子貝勒博洛為多羅郡王。冊文曰:『爾貝勒博洛破流賊、滅福王平定河南、江南時,爾佐和碩德豫親王以行。王分兵一半,令爾招撫蘇州、杭州等府地方。爾獲故明惠王、潞王等親王郡王五人,世子一人、巡撫張鳳翔等文武官員六十人,降其兵二萬五千八十人。戰敗敵兵,凡十五次。又攻克三府七縣,遂平定江南常州、蘇州等府十三州縣,浙江杭州等府二十一州縣。又平定福建、浙東時,以爾為征南大將軍。爾渡錢塘江抵浙東,敗敵二次;克取金華府,擒斬蜀王朱常農等三人,偽閣老馬士英、偽國公方國安等大小五十五員;收降文武官大小三百一十四員,馬步兵一萬四千三百七十人:平定八府、五十三縣地方。繼入福建,誅偽唐王朱聿釗等偽親郡王七人、世子一人、將軍二人、總督一人、伯一人、巡撫一人;共敗敵兵二十四次,收降偽國公鄭芝龍等大小官二百九十一員、馬步兵十一萬三千人。八府一州五十八縣地方悉皆平定,以及江西四縣之地。故進封為多羅郡王,賜之冊印。爾其欽哉』!
癸巳(二十四日),陜西總督孟喬芳奏:『逃竄逆賊武大定攻陷紫陽縣,結連仁河南山偽官覃遠、許不惑等倡亂;興安總兵官任珍擊敗之,斬首二千余級,巢穴悉平』。
湖廣巡撫高士俊奏:『大軍攻拔衡山、安化、新化、龍陽等縣、衡州、常德二府,生擒偽總兵黃朝宣及副將、游擊、通判等官,斬首三千余級』。
甲午(二十五日),蘇松提督吳勝兆謀反鞫實,伏誅。
秋七月壬寅(初三日),湖北巡按曹葉卜奏:『叛逆王光代盤踞鄖陽,妄用「永歷」年號,僭稱鎮武伯;官兵進剿,提督孫定遼敗績,莫知所之』。
丁巳(初六日),遣侍郎喀喀木等率師征鄖陽。
戊午(十九日),調馬國柱為兵部尚書兼右都御史,總督江南、江西、河南(由宣大總督調)。
庚申(二十一日),浙閩總督張存仁奏:『莒州洞賊李長蛟、偽軍師王國用、陳泰鐘等陷建寧府,總兵官李應宗、副將曹允吉死之。海賊亦于是日進口,燒斷漳州江東橋,皆系鄭彩諸逆為祟;長泰、海澄、龍溪盡為賊出沒之所,余黨分寇同安、安溪諸處』。
八月庚午(初二日),江西提督金聲桓奏:『擒獲故明宗姓偽麟伯王、靄伯王于瀘溪山』。命斬之。
乙酉(十七日),定遠大將軍肅親王豪格等奏:『貝勒尼堪、貝子滿達海、固山額真杜雷、覺羅巴哈納、準塔巴圖魯、馬喇希、護軍統領鰲拜巴圖魯、墨爾根侍衛李國翰、護軍統領哈寧噶、車爾布、德爾得赫等分兵征剿遵義、夔州、茂州、榮昌、隆昌、富順、內江、貴陽等處,斬偽王及巡撫、道官、總兵、副、參、游、都、守一千余員,兵了無算,獲馬騾一萬二千四百余;川寇悉平』。
庚寅(二十二日),江寧巡撫劉今尹奏:『徽州偽總兵余希生等就擒,余眾潰散;張公山各寨悉平』。
九月辛亥(十四日),淮安土賊張華山等用偽「隆武」年號,嘯聚賊眾千余,攻據廟灣;游擊潘延吉、同知耿嘉樂棄城走,俱革職提問。
甲子(二十七日),南贛巡撫劉武元奏:『瑞金、石城、興國、英德等州縣土賊悉平』。下兵部察敘。
河南巡撫金元禎奏:『鄖陽賊首王二等犯淅川縣,官軍擊敗之』。下所司察敘。
冬十月庚午(初三日),初,投誠武毅伯施福、澄濟伯鄭芝豹率十鎮官軍持投誠平國公鄭芝龍牌招撫白沙;至甲子等處,驅散巨寇蘇成,降偽總兵林榆等。別遣總兵施瑯、梁立同、提督李成棟、監軍戚元弼等援剿順德縣「海寇」,多所斬獲。賊首張家玉陷東莞,遣黃廷、成升等以舟師二千擊敗之。三水等縣告急,復遣投誠都督戴忠等率水師抵九江追擊,斬獲甚眾。至是,捷聞。
丙戌(十九日),遣梅勒章京朱喇瑪率師駐防杭州。
戊子(二十一日),侍郎喀喀木奏:『自河南鄧州至鄖陽,會防守光化之陜西副將王平引兵渡河,追賊王光泰及其黨偽總兵李士英等。光泰初聞大兵至內鄉,即遁走房縣,官兵遂復鄖陽;追至房縣,斬級萬余,光泰等竄四川。官兵留駐鄖陽剿撫余黨,以次就平』。
乙未(二十八日),江西巡撫章于天奏:『遣副將徐文燦、湯執中領兵剿吉水縣賊王來八等,斬獲甚多」。
十一月丁酉朔,江西巡撫章于天奏:『廣信,弋陽、鉛山、崇仁逆寇悉平』。
戊戌(初二日),漕運總督楊聲遠奏:『擒獲偽義王朱〈山上汲下〉并其子臬』。命斬之。
己亥(初三日),南贛總兵柯永盛奏:寧都逆寇平。
癸卯(初七日),兩廣總督佟養甲奏:斬擒逆賊陳邦彥等。下兵部察敘。
庚戌(十四日),以侍郎陳泰為靖南將軍,偕梅勒章京董阿賴等征福建。
壬子(十六日),招撫江南大學士洪承疇奏:『犯僧函可,系臣會試房師故明禮部尚書韓日纘之子,出家多年。于順治二年正月內,自廣東來江寧刷印藏經;值大兵平定江南,粵東路阻未回,久住省城。臣在江南,從不一見。今以廣東路通回里,向臣請牌;臣給印牌,約束甚嚴。因出城門盤驗,笥中有福王答阮大鋮書稿,字失避忌。又有「變記」一書,干預時事。函可不行焚毀,自取愆尤。臣與涵可有世誼,理宜避嫌;情罪輕重,不敢擬議。其僧徒金獵等四名,原系隨從,歷審無涉。臣謹將原給牌文及函可書帖封送內院,乞敕部察議』。得旨:『洪承疇以師弟情面,輒與函可印牌,大不合理;著議處具奏。函可等,著巴山、張大猷差的當員役拿解來京』。尋部議:承疇革職;得旨:寬免。
癸丑(十七日),江西巡撫章于天奏:『東安縣逆寇平,擒偽瑞昌王朱統〈汲上金下〉』。得旨:『朱統〈汲上金下〉著正法。有功官兵,下所司察敘』。
甲子(二十八日),平南大將軍恭順王孔有德以平湖南捷聞,下所司議敘。
十二月丁卯〔朔〕,江西提督金聲桓奏:『吉安等處偽官郭應銓等受永歷偽職,盤踞龍泉山中,與渠魁王來八句連作亂,殘害地方。遣副將劉一鵬率兵撲剿,擒賊渠王子凌、郭應銓等,斬獲無算』。
壬申(初六日),張存仁引疾乞休,許之。以陳錦為兵部右侍郎兼右副都御史,總督浙、閩(由操江巡撫遷)。
癸酉(初七日),浙江巡按奏世禎奏:『逆賊黃斌卿擁船八十余號直犯寧波,總兵官張杰堵截夾攻,斬級無算,擒賊渠俞國統等二十四人』
癸未(十七日),陜西總督孟喬芳奏:『興安總兵官任珍剿殺賊首米國珍、李世英等,余黨悉平』。下所司議敘。
丙戌(二十日),平南大將軍恭順王孔有德等奏:『臣等自岳州進兵長沙,偽巡撫何騰蛟、總兵王進才先遁。隨遣梅勒章京卓羅、藍拜等探其所向,遇進才部賊舍舟登岸逆戰,卓羅等擊敗之。我師次湘潭,聞偽平南伯黃朝選擁賊十三萬屯于燕子窩;臣率梅勒章京藍拜、屯泰等由水路進至蘆口,擊破北路賊營。智順王尚可喜同卓羅等由陸路進至渚州,遇偽總兵徐松節引馬步賊一萬三千逸去,追擊敗之。朝選走衡州,臣等星夜進兵趨衡;朝選與其四子匿于神祠,搜獲斬之,余孽盡殲。臣令懷順王耿仲明、固山額真金礪、梅勒章京卓羅等由衡州水路還長沙,遇偽總兵楊國棟擁賊二千屯天津湖;前隊甲喇章京張國柱、扎薩藍等擊敗之。次日,國棟領馬步賊三千從牛皮灘遁去;我兵追擊之,生擒偽副將七員。懷順王耿仲明等至長沙,國棟領馬步賊七千水陸迎戰;我兵奮擊,賊眾大敗。追入長沙城內,悉殲之。又聞賊困桂陽州,令智順王尚可喜同藍拜等赴援,留固山額真金礪等于衡州。臣同懷順王耿仲明并卓羅等趨祁陽,聞賊兵三千據熊飛嶺,隨率兵三百趨擊,追入祁陽;我軍齊集,圍其城,殺偽總兵一、副將一、馬步賊七千。又聞賊據寶慶,留懷順王耿仲明為后應,臣引兵趨寶應,圍其城,克之;斬偽魯王朱鼎兆、世子朱干生、偽總兵黃晉、李茂功、吳興、偽藍司劉佐、偽副、參、游、都、守四十余員、馬步賊三萬二千。又聞偽永歷據武岡州,我兵夜發疾進,令梅勒章京黑成功、協領渥赫納等為前隊;遇賊梗路,黑成功等擊敗之,賊奔入木城。次日,我兵縱火焚木城,奪門而入;斬偽監軍道一、偽總、副、參、游等官百七十余、馬步兵萬八千有余。師抵武岡,偽永歷僅以身遁,劉承蔭降。先是,智順王尚可喜等趨桂陽時,聞郝搖旗所部賊一千四百聚翔鳳鋪,令護軍統領線國安、協領蘇朗等擊敗之。師抵桂陽,賊解圍遁;藍拜等趨進,搖旗逸去。又遣國安等引兵趨靖州,追緝偽永歷。有偽總兵蕭曠、姚有姓擁賊一萬、土司二千據靖州,國安等疾趨,圍其城,奪門而入;生擒曠及有姓,余賊悉殲。偽侍郎蓋光英等領土司兵萬四千,揚言欲奪蕭曠、姚有姓,侵犯我營;擊敗之。師趨沅州,聞偽伯張憲弼部下偽總兵分列五營于黔陽,令藍拜往圍之;賊出城迎戰,藍拜等擊之,斬賊七千余。師至沅州,憲弼擁賊三萬有奇,出城拒戰;我兵奮擊,遂克其城;湖南悉平。貴州黎平府偽岷王朱埏峻降。計前后所獲偽永歷太子朱爾珠、驪山王朱埏院、安昌王朱埏眷并偽將軍等宗姓等二十七人,招降偽國公劉承蔭、偽伯王云程、劉承永、董英、周恩仲、高清浩、鄭應昌、偽內閣吳秉、偽巡撫傅上瑞及偽總兵四十七員、偽副、參、游等二千余員、馬步兵六萬八千有奇,獲馬匹、船只無算。苗夷大半俱降;其未順者,已遣人招撫。新服地方需人料理,隨令總兵官于時中、副將王希用率新降兵二千四百駐衡州府。又委副將何允為總兵官,同副將劉尚艾率新降兵一千二百駐武岡州;投誠總兵陳躍龍、副將蕭遠領新降兵三千駐黎平府。偏沅巡撫高斗光有疾未痊,委投誠偽伯周思仲代之。又令投誠副將張勒領新降兵一千同周思仲駐沅州,總兵官馬蛟麟駐常德府」。優旨嘉獎之。
庚寅(二十四日),原任浙閩總督張存仁奏:『副將馬成等援剿處州,斬賊無算,恢復景寧、云和、龍泉三縣』。
湖廣荊州總兵官鄭四維奏:『逆賊牛萬才窺伺松滋,游擊劉進忠等援剿,斬賊千余,賊奔深谷。臣慮荊州屬邑遼闊,又接壤襄、鄖、陜、蜀、滇,有歷來未服土司通同諸賊盤踞歸、巴,窺伺彝陵,誠為心腹之患。請增兵防守彝陵、灃州,以為久遠之計』。章下所司。
福建巡撫佟國鼐奏:『逆賊鄭彩等糾眾數萬圍攻省城,副將鄒必科等奮剿,斬級數千,余賊潰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