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79章 人物志【仙釋】(1)

仙釋,儒者弗道。但其來已久,今仍存之。其一切幻妄不經之語,概行刪汰。

大道

陳寨

蔡尊師囗囗鄭文叔

蔡明濬囗囗吳崇岳

五代

譚峭

林道者囗囗裴道人

王志囗囗 洪某

蘇紹成囗囗趙永嘉

陳以文囗囗碧桃道人

有杰道者

董伯華囗囗林廣齊

李鼎囗囗 孔希島

大道 不知何許人。修真清源左峰,后人供奉之,名大道巖。

陳寨 善禁咒術,為人治病多愈。

蔡尊師 名如金。以蔭入仕。守太原,有惠政。晚棄簪紱,歸隱紫極宮精思院。辟谷御炁,以方技濟人。后煉丹北山清源紫澤洞,卒葬寧壽寺。留從効筑羅城,徙之松灣。啟棺,惟劍鑑在焉。后陳洪進以其地建崇福寺,遷葬于北山下。宋崇寧中封虛應先生。其后累加善利、靈濟。嘉定十三年,守真德秀禱雨疊應,聞于朝,詔加號昭博真人。

鄭文叔 有道術,號元德真人。修煉于晉江紫帽山。有羽士寄以書,文叔握粟犒使。歸視,精金也。洞因以名。

蔡明濬 居靈源山,與虹巖逸人羅山甫往來潘湖間,有合煉之雅。歐陽行周與王公范書:自詫宿志勤懇,獲與靈源虹巖同居者三年。

吳崇岳 入元妙觀為道士。收精煉氣,休糧輕身。轉運使周謂行部,聞其名,謁而叩之。后召赴闕,賜號通元先生。年七十余卒。

五代

譚峭 向嗜黃老,游終南、華、岱諳名山,師嵩山道士,得辟谷御炁之術。嘗醉游,夏著烏裘,冬衣葛衫,或臥霜雪中。南唐主召至建康,賜號紫霄真人。歸,修煉于清源紫澤洞。

林道者 元祐中居清源天柱峰。夜夢神人使鐫釋迦像于石,且示工名魏周。周夢如焉。鐫成,端麗甲于諸峰,名瑞像巖道人,終隱于此。

裴道人 不知何許人,語音似江東人。紹興中來泉。頭戴通草花,行歌于市曰:“好酒吃三杯,好花插一枝。思量今古事,安樂是便宜。”后數載,坐化于清源洞石嵌中,而通草花在前。郡人泥軀以祀,號蛻巖。

王志 潮陽人,嘉定庚辰正月顯化于青陽山石鼓廟,里人塑像祀之。辛巳,勅封殿前太尉。德祐時,封護國上將軍。永樂中,勅封順正王。其座右太尉吳姓,座前紅舍人康姓,白舍人阮姓,咸著靈異。

洪某 青陽人,修真得道。當里人塑王太尉像時,洪往觀之,遂植杖立化。眾異之,亦泥其真軀,祀于石鼓廟西偏,號洪總管。

蘇紹成 德化人,委業于泉郡天慶觀,即今元妙觀也。后隱泉山。朱文公嘗造其廬,書“廉靜”二字與之,且銘其琴曰:“養君中和之正性,禁爾忿欲之邪心。乾坤無言物有則,我獨與子鉤其深。”

趙永嘉 隱晉江金鞍山。有道術,嘗喚虎守室。土人餉之,酬草一植。怪棄之,飼牛羊,酣睡連日。復遺草解之始醒。再求不得,乃祥芝也。今有祥芝澳以此。永嘉少為同安簿,從事朱文公,后行山下,遇同人致意文公,文公就訪之,與游覽勝,曰:“此地二百年后,當為車馬之區。”今永寧衛是也。

陳以文 清修道學,居天慶觀三十余年。守倪文節公雅敬之。慶元間賜號守素沖虛大師。

碧桃道人 隱于法石院。既沒,南外宗正趙必曄作詩懷之,有“氣概吞宇宙,忘形混樵蘇”之句。詞極悲壯。

有杰道者 性頗清狂,出言無度,后皆有驗。一日澣所垢衣,曰:“明日行矣。”至期,危坐而化。

董伯華 性至孝,母嗜膏豚,因習屠。后得道術于吳云靖,遂棄去。談征應輒驗。兒童與一錢,為畫雷掌中,拳而伸之,其聲霹靂。日得錢自給,以其余施貧人。后尸解北山紫極宮,人即其真身塑像祀焉。祈雨輒應。伯華嘗書“勤儉”二字匾其宅。贈所善郭姓風雷云雨諸畫像,及雷石一塊,磨水可以愈疾,今皆存。

林廣齊 復姓李,晉江人,遷南安。性剛直不撓,為執權所齮龁,從容畢命于福州。人覘其魁梧豐下,而罹奇禍,憐而葬之。居亡何,五顯廟塑舍人神見夢于其人曰:“帝憫無辜,錄予剛正,命為五王,輔廟之左,紅袍金甲狼裘而胄者,我也。”像既成,其人具牲醴往酬,遂著靈響,祈禱輒應。

李鼎 江右人,客于泉城,能導引辟谷。每晨東向吸一杯水,端坐凝神,有延與語者,作行草書于幾上答之。旋即拭去,不令存也。一日忽辭所知,登龜山坐化。眾因遺骨塑像祀之。

孔希島 不知何許人。善鼓琴,遨游海上,問其家不答,問其年不知也。夏裘冬葛,與之錢不受,受則以與人。時輒慷慨,取琴鼓數行,遇富貴客即避去,強之終不肯鼓。正嘉間往來泉中四十余年,身不加老,有知者曰,與顏頭陀各百三十歲也。后卒安溪,詹仰庇為葬于南安九日山下。

女仙

萬氏

蘇六娘

萬氏 居東湖之滸,生能療病,歿能為國捍患。乾符六年,黃巢作亂,寇閩,至惠安,郡城戒嚴。神往御之,曰:“未說泉州境,且說東湖一萬家。”巢眾駭遁,民得免肝腦涂地。守臣王潮請封護國英烈萬氏仙妃,建廟東湖畔祀之。廟額曰“廣靈”。后復祀于邑學官之東。明嘉靖間移蔡巷。俗呼為萬氏媽。至今禱者輒應,崇奉不衰。

蘇六娘 蘇啟能女,以洪熙乙巳臘朔誕生而神異,稍長端淑孝敬。料禍福多奇中。年十六不字。或勸之,曰:“對山可移,我志不移。”一日,拜別父母兄弟,曰:“夜神人見召,明晨寅刻將辭世矣。”及期,祥云繚繞,天樂遙聞。六娘素不知書,時輒索筆留吟曰:“溶溶月色浸清秋,鶴御翩翩此日游。一點靈光何處寄?萬年煙火紫山邱。”因護柩至紫帽山麓,忽索絕墜地,雷電風雨驟至,眾散歸。詰朝往視,則蟻泥已封矣。自后累顯神光。里老建廟于墓前,塑像祀焉。正統十四年,鄧茂七作亂,侵泉州。太守熊尚初戰死古陵坡。賊乘勢長驅,軍民鳥散。俄東南風急,白晝晦冥,有神兵從空而下,素旗飄揚,書“對山蘇六娘”五字。賊氣大沮,走去。已而延平告警,授軍有與前役者,乘風沙樹六娘旗幟,遽蹂之,賊望旗潰,茂七殲焉。事聞于朝,成化六年,勅封護國衛生夫人,謚貞烈。萬歷中,太守邱浙大修墳廟,建亭豎碑,復奏請加封“衍圣崇福”四字,勒石祀之。國初遭兵燹,里民鳩工重建。

匡護囗囗懷暉

令言囗囗文偁

無了囗囗常笈

五代

文矩囗囗文超

叔端囗囗義英

行修囗囗神僧

知琀囗囗文展

宏則囗囗省權

道昭囗囗從允

省僜囗囗挺贊

棲霞禪師囗囗朝悟大師

守息囗囗知亮

行通囗囗道岑

清豁囗囗元應

谷泉囗囗至聰

戒環禪師囗囗禹昌

道養囗囗定諸

法周囗囗惟慎

法超禪師囗囗宗巳

壽長囗囗法輝

本觀禪歸囗囗招慶禪師

可遵囗囗慶老禪師

子琦囗囗守卓禪師

有朋禪師囗囗繼松

祖珍囗囗了性禪師

道潛囗囗宗達禪師

太初囗囗守凈

招慶囗囗雪徑

史公祖師

如照囗囗廣漩

伯福囗囗用平

大圭

清源上人囗囗正映

本源囗囗本然

法果囗囗真空禪師

正森囗囗正派

廣輪

國朝

德林囗囗機銳

太積囗囗德萃

圓實囗囗宗標

明光囗囗元飛

海印

匡護 開元寺世祖,律行良謹。

懷暉 元和三年至京師,啟章敬寺,示寂謚大覺禪師。

令言 居開元寺,苦行,習內典,俗呼化身和尚。

文偁 募化造塔于開元寺東,凡工值使匠自取之,多取則迷方不知所如。六年塔成,賜名鎮國。乾符三年化,年七十九。

無了 泉州沈氏子,龜洋峰舊翳。無了一日策杖披榛,遇六眸巨龜,斯須而失,因結庵龜洋。有虎逐鹿入庵,無了以杖格虎存鹿。其示化偈云:“八十年來辨西東,如今不要白頭翁。非長非短非大小,還與諸人性相同。”告寂,謚真寂大師。

常笈 南安延福寺無等弟子。吳栻贈詩云:“炎蒸庭柏外,杖履雨花間;林鄂迎入郡城,以開元舊法華延笈主之。

五代

文矩 字湼槃。出言成讖,歷歷如券。嘗詣西院法堂,輪竹杖而入。會有五百許僧染時疫,文矩以杖次第點之,各隨點而起。王審知甚加禮重,創崇福寺于泉州以居之。號慧日禪師。

文超 策經為僧,博洽內外,學號宏教大師,擢僧正。唐天祐中,刺史王延彬以超能詩,構清吟院于開元殿東居之。壽七十九。

叔端 蚤颕敏,嘗游錢塘蘇臺,參叩四方。乾符中以黃巢亂,歸隱十年。州牧王延彬虔禮之,因置深涼精舍處端。號明教大師。

義英 出家開元浴寶院。閩王審知造金銀二藏經,聞英善筆札,征之繕寫,厚施以獎勞。英買田三十畝,歸粥院。

行修 祝發瓦棺寺。同光二年,移錫湖西法相寺,依石為室,禪定其中,跏趺而化。寺僧為泥塑封之。宋咸寧三年,賜號慧大師。

神僧 不知其名氏。梁貞明元年,王審知夢坐廳事,有泉人告之曰,“聞王于大都督府造塔,乞移之鎮泉。”怒斬之,首墜而身涌高數尺。及覺,駭之。使求之泉,云:“果有狂僧者,不見已久。”審知悟其為神僧也。遂以其材木浮江轉海至泉,為無量壽塔。

知琀 梁貞明中為開元寺泗州院開山。預言休咎屢征,王延彬命署左街大德。年八十一卒。

文展 居開元寺法興院。秉戒高潔,閉門而坐。日常枵腹,不就王延彬之招。

宏則 文偁弟子。簡素不求贏余,稍食亡有,雖王公予膏腴卻不納。王延彬贈句有“莫怪我來偏禮足,蕭宮無個似吾師”之語。

省權 年二十二,能講律,延彬為創院開元寺,優禮之。

道昭 號惟識大師,居開元寺羅漢閣。南唐保大八年,詔征不赴。

從允 居開元寺,偽閩通文一年,取筆書伽陀,遂告寂。

省僜 仙游人,王延彬創千佛院于開元寺居之。十年足不逾闑后,留從効復延主承天寺,宋初賜號真覺禪師。

挺贊 居開元寺,王延彬為金身院奉之。陳洪進治州,益嚴其道,而贊高年矣。宋開寶五年寂。

棲霞禪師 同安人,居開元寺,以道自高。州牧王繼勛將為廣居植糧,辭不受。嘗有客來止庵中,顧其寒色滿屋,解囊金以施,霞置諸床下。七年,客復至,將更施,霞笑曰:“前惠尚存。”出視,塵封厚矣。客乃嘆曰:“如此道人,誰能垢之?”俛取舊金而去。

朝悟大師 西域人,來居開元寺,數有異征。既去,寺僧刻木為像奉之,號木頭陀,亦號挑燈道者。

守息 安禪晉江五臺峰右。有馴虎之異,后因名虎巖。宋僧法超亦嘗居于此。

知亮 南唐時居開元東律巷。恒袒一膊,行乞于市,祁寒雪霜中亦然。后移居德化戴云山,不火累一月。堆豗獨坐,虎馴其側。有詩曰:“戴云山頂白云齊,登頂方知世界低。異草奇花人不識,一池分作九條溪。“宋大中十二年逝。

行通 博洽經論。州剠史陳洪進以旱請雨,通期三日,果如所言。洪進奏賜命服,名法慧大師。

道岑 齓年為開元藥師僧,蘊藉能下人。宋建隆三年,歸從效,以威明王廟改上生院居岑,為第一世。陳洪進繼治,予岑僧統印,賜號法濟大師。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载县| 衡东县| 桃江县| 延川县| 荃湾区| 东莞市| 龙海市| 南汇区| 平罗县| 长葛市| 洮南市| 军事| 桂东县| 八宿县| 泰来县| 陆良县| 维西| 临沭县| 佛学| 宾阳县| 高碑店市| 吴堡县| 嘉禾县| 广南县| 五家渠市| 缙云县| 夏津县| 新兴县| 德安县| 静宁县| 道真| 平安县| 嫩江县| 奉贤区| 宝坻区| 南开区| 河北省| 延边| 红桥区| 互助| 曲麻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