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見八旗及各直省考取拔貢生。得旨、紹志、世興、穆印、春林、高汝清、王守銘、戰殿臣、郭廷桂、劉潤民、張訪、陳堂、戴旭、張作霖、王元白、方安墉、李廣德、王炳文、朱振譜、蔣鐵珍、張子瑞、黃傳肬胙、管聯第、魏滟雋、成壽彤、李芳、顏士晉、孫鼎、王漢湍、盧文炳、王澤永、賈治邦、朱肇昇、朱煥奎、束鼐孫、徐儴、蔡塤、江友升、吳文璟、陳鵬騫、丁受春、朱木滟撆、方灼、金星、汪宏椿、汪兆鸞、張占鰲、褚明柄、戴秉清、張星照、李平章、易之門、內鴻圖、吳愛棠、王之培、彭蠡、陸祖谷、金賢賚、王恩賜、聞何杰、金大年、許甄、陸秉鈞、許正衡、王承吉、王炳成、來裕昌、章溍、朱襄、黃占梅、李云山夆、陳崇魯、陳敬湯、周祖頤、黃懋謙、阮樹棻、周運恭、朱鑒徽、劉壽祺、謝懷霞、吳鳳遷、范伯才、鄭玉麟、馮煥奎、雷渝、李崇范、熊丙寅、唐鏡海、夏壽鈞、胡家猷、崔廷彥、陳延齡、曹明詳、王煥文、杜愉、湯原鏡、王賡彤、楊士彥、李鳳翔、劉克昌、王光楣、李宗仁、王澤同、辛長緯、王洙昌、嚴綏之、閻開魯、劉應昭、楊謨顯、陳觀韶、楊煦、陳金綬、郭象升、馬庸中、劉毓<辶黎>方土、劉炎、白云鶚、容儒、王家珍、王瑸、張曦、王運乾、曾順熙、彭洪、陳兆鸞、王彥藻、邱鴻翔、楊益智、李先敬、曾淮、曹經沅、梁之柱、郭燊、吳祖鑒、陸榮鈞、鄧金相、洪翰、石孟涵、呂炳星、秦昌濟、李受經、甘德輝、錢良驥、劉盛垣、謝毓木滟撆、俞之琨、盧德璚、顧作賓、張華棠、胡祖同等、一百四十九名。著以七品小京官分部學習。立佩、白其焯、崇志、董棫、張時宗、張允升、劉鳳翔、張培原、詹中、張鶴浦、郭壽祺、蘇世楨、馬緒熙、邊錫三、梁體仁、趙文富、楊同霖、楊培元、姚得駿、俞明謙、朱華年、馬憲章、張恪廉、周寶善、仇王滟采、周志韓、朱晉庥、殷源溥、錢衡璋、馮熙宇、劉鴻恩、詹其桂、郭鐘琦、戴維松、葉新滋、盧文煥、劉子敬、熊元襄、朱章斐、鮑實、趙惟仁、王壬庚、徐邦俊、歐陽蕃、辛贊猷、熊賡和、程日火滟宣、彭祖壽、羅燦奎、楊士髫、戴廷祐、張寅燮、朱鴻基、項乃登、童聚沂、劉毓盤、鄭紹鈞、王家鼐、黃開甲、業熙、方贊修、史翰章、李云霄、林耿光、林朝英、謝仰祖、陳祖蔭、陳旃、林回瀾、溫贊堯、李鈞、楊存珣、陳子元、龍瑞萱、金煥模、郭炳炎、賀泰壽、嚴恩露、胡嗣墉、王文錦、鄧錫奎、葛均、黃煥圭、尹維楨、譚錫燦、張景濤、張聲樹、段績瑩、鄭業盛、晏孝傳、陳見禮、劉文祥、閻召棠、李貽紳、馬其偉、呂書田、張紹軒、王曾述、賀景循、袁成方、何錫桐、王貴笙、周襄、李琪文、李澄懷、陳鼐、王承訓、劉葆珂、張春芳、朱德存、周云霖、楊兆庚、丁建池、李毓藻、陳清芝、武國賓、郭象伋、宮重熙、范杰、王紹璟、楊廷秀、司秉篪、彭占元、王相賢、徐文永、曹之鼐、陳豫、黃士俊、景獻瑞、張文炳、鄧冕、劉乾、唐樹勛、鄔敘倫、彭光坒、虞書、饒時中、范光烈、毛書賢、李明忠、吳德溶、李樹芳、梁壽岷、鄧谷人、鄒紹陽、張炳湖、黎慶恩、楊家鼐、黎豫樟、姜福年、劉祿坤、周鈞濂、關祝齡、龍泰任、王端鴻、尹寶衡、胡純熙、李炳元、梁士模、趙治天、李金榮、趙元問、劉炳蔚、陳祖基、王協中、丁建中、段世忠、楊佩玉、黃克修、鄒佩瓏、楊國芬、黃行修、易貴謙、許嘉珍、周煥鎰、胡吉卿等、一百七十六名。著以知縣分省補用。王鐘漢、果敏、桂清、張慶典、謨爾根寶、袁宗濂、王翼廷、周存培、王炳堉、程鏡堂、張琳、馮肅寬、劉桂芬、李海清、張執中、王允成、李應時、董學滟<扌戔>江、孫煥綸、周鼎、張振釗、劉英、孫晉詒、梅鶴章、王俊清、姜文傅、韋聯棣、莊啟傳、汪廷沐、唐元斌、張榮祖、孫肇圻、姚允中、張琴、姜德森、徐晉、呂寶鼎、王楷祖、華維岳、曹尚峻、黃衍裳、鄧偉、蔡吉士、易振芬、廖彬、劉文明、朱欽、賴行恕、曾樹柯、吳鴻鈞、李政鈞、程蔭谷、萬光復、俞鑒澄、任乃大、陳寶鑾、金猷琳、丁華、甘蔭棠、張宗弓滟<兪>滟弓、張榮綬、胡云裳、陳祖馨、陳楫用、童冕南、黃毓清、歐經鳳、吳孝惔、陳章睿、吳雨商、張寶善、林鎬、周繼濂、魏廷楨、周之冕、周黻藻、朱希云、方朝桓、陳畬、廖邦驊、鄭觀民、文冠山、易贊周、陳曾注、陳錕、黃宗堅、劉希曾、宮樹棠、商建中、林祖式、胡緒祥、袁廉公、劉永年、黃奎五、楊賡良、楊聯奎、趙會云、李承訓、賈毓鶚、方作霖、王鳳藻、王興能、吳卓立、任祖蔭、陳榮義、趙昌燮、李兆豐、郭文愷、劉殿杰、杜若汀、胡維藩、趙玉璽、趙步武、胡文炳、溫懷璋、程九鵬、王慶云、董國璜、牟士俊、黃金鼎、閻士相、李仲蓮、張國鈞、安應嵩、郭自修、王正銘、蕭福臣、鄧明綱、徐廷翊、萬體乾、謝木滟云、徐明熙、李光熙、王蜀瓊、唐玠、文映江、許肇木滟云、巫朝輔、賀繼琛、葉琛、陳垿、李世霖、謝澤、袁朝佐、任超治、黎家驎、沈傅林、宋以梅、梁秉鈞、胡樹芬、司徒枚、任元熙、劉錫忠、韋大用、黃現兆、劉錦才、何源慶、龍鶴齡、陸覲光、周炳翰、嚴泰信、解永年、侯應中、徐曾詁、朱嘉言、陳嘉驥、王煒才、顏英賢、楊粹仁、郭之翰、胡祥樾、繆爾綽、何天衢、方人鳳、趙家鼎、王寶珩、趙金聲、蕭元杰等、一百七十八名。交吏部詢問。以八品錄事、書記、直隸州州判、按察司經歷、鹽運司經歷等官用。
外務部奏向來各省多設洋務局。或交涉局。辦理交涉。以藩臬兩司兼充總辦。而參用道府以下人員。自光緒三十三年奉天吉林各設交涉使。嗣后云南浙江照設。他省闕如。夫一省交涉。何等重要乃僅受成于局所。待理于兼差。雖各口岸尚有關道分治。殊非統一外交之道。現各省提學巡警勸業各有專官。交涉一司擬請定為通制。除奉天吉林浙江云南已設外。直隸江蘇湖北廣東福建應先設。安徽江西湖南廣西四省歸兼轄總督省分之交涉使兼辦。黑龍江山東山西河南陜西甘肅新疆四川貴州等省。交涉較肬閑。暫緩設。如應增置隨時辦理舊交涉局所。即行裁撤至交涉使任用之途。擬照學部奏保學使例。由臣部以所屬及曾任交涉人員。開單聽候肬閑放。從之。
法部奏編秋審條款告成。此次修正大旨。約分為三一曰珊定舊文。一曰纂集新事。一曰折衷平恕繕具清單呈覽。命貝勒毓朗、協辦大學士徐世昌為軍機大臣。大學士世續、著開去軍機大臣。專辦內閣事務。內閣學士吳郁生著以侍郎候補。毋庸在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
命候補侍郎唐紹怡署郵傳部尚書。未到任前以署郵傳部右侍郎沉云沛暫署命郵傳部右侍郎盛宣懷赴任。并幫辦度支部幣制事宜。
以不服考驗。妄控官長。革浙江騎都尉徐士炎世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