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7章 本紀十四(3)

  • 清史稿
  • 趙爾巽 柯劭忞
  • 5023字
  • 2015-12-17 14:14:29

八月丁卯,以福康安為御前大臣。癸酉,以宗室永瑋為吉林將軍,宗室恒秀為黑龍江將軍。甲戌,加英廉、嵇璜、和珅、李侍堯、福康安太子太保,梁國治、鄭大進太子少傅,薩載太子少保。壬午,賑江蘇沛縣等州縣,山東鄒、嶧二縣被水災民。癸未,上幸木蘭行圍。乙酉,賜索諾木策凌自盡。壬辰,賑山東兗州等府縣被水災民。

九月丙申,建浙江文瀾閣。壬寅,上回駐避暑山莊。癸卯,刑部尚書德福卒,以喀寧阿代之。命英廉暫管刑部。乙巳,調宗室永瑋為盛京將軍,慶桂為吉林將軍。辛亥,陳輝祖褫職逮問,調富勒渾為閩浙總督,福長安署之。調李世杰為河南巡撫,以查禮為湖南巡撫。己未,賑浙江玉環等處海溢災民。辛酉,免奉天承德等五廳縣水災額賦。

冬十月癸酉,新建庫爾喀喇烏蘇城名曰慶綏,晶河城名曰安阜。丁卯,賑河南汝陽等十六縣水災。甲申,直隸總督鄭大進卒,以袁守侗署之。以福崧為浙江巡撫。賑安徽壽州等十六州縣衛水旱災。

十二月癸亥朔,陳輝祖及國棟等論斬。甲申,常青遷杭州將軍。以烏爾圖納遜為察哈爾都統。

四十八年春正月甲午,以伊星阿為湖南巡撫。戊申,以薩載為兩江總督,畢沅為陜西巡撫,劉秉恬為云南巡撫。

二月甲子,賜陳輝祖自盡,王燧處斬。乙丑,以毓奇為漕運總督。丙寅,以拉旺多爾濟為御前大臣。戊辰,命建辟雍于太學。辛未,上詣西陵,免經過地方額賦十分之三。乙亥,上詣泰陵、泰東陵。戊子,賜明遼東經略熊廷弼五世孫泗先為儒學訓導。

三月辛丑,予大學士阿桂等議敘。禮部侍郎錢載等原品休致。予總督袁守侗等、巡撫農起等議敘。召朱椿來京,以劉峨為廣西巡撫。甲寅,免江蘇銅山等十九州縣、淮安等三衛水旱災額賦。

夏四月乙丑,御前大臣喀喇沁郡王札拉豐阿卒,以拉旺多爾濟為御前大臣。乙亥,上閱火器營兵。辛巳,召福康安來京。

五月壬辰,以福康安為正黃旗領侍衛內大臣。予李奉翰兵部尚書、右都御史銜。甲辰,以朱椿為左都御史。丙午,協辦大學士、吏部尚書永貴卒。免安徽壽州等十一州縣上年水災額賦。丁未,直隸總督袁守侗卒,以劉峨代之。以孫士毅為廣西巡撫,伍彌泰為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己酉,上有疾,命永瑢代祀方澤。癸丑,上幸木蘭。庚申,上駐蹕避暑山莊。

六月乙丑,體仁閣火。乙酉,免山東永阜等五場上年水災額賦。丁亥,賑湖北廣濟等六州縣水災。

秋七月戊戌,命海祿署伊犁將軍,圖思義署烏魯木齊都統。乙卯,命蔡新為文華殿大學士,梁國治協辦大學士,劉墉為吏部尚書。

八月甲午,賜達賴喇嘛玉冊玉寶。甲戌,明亮、巴林泰等褫職逮問,以海祿為烏魯木齊都統。乙亥,上自避暑山莊詣盛京謁陵,免經過地方本年額賦十分之五。庚辰,太子太保、大學士英廉卒。辛巳,上駐蹕哈那達大營。喀喇沁郡王喇特納錫第等迎駕,賞賚有差。丁亥,上駐五里屯大營,科爾沁親王恭格喇布坦、巴林郡王巴圖等迎駕,賞賚有差。戊子,予明遼東經略袁崇煥五世孫炳以八九品官選補。

九月己丑朔,上駐蹕四堡子東大營閱射。命皇十一子永瑆等迎冊寶至盛京,藏于太廟。癸巳,上駐老邊大營閱射。朝鮮國王遣使貢方物。乙未,免奉天各屬乾隆四十九年額賦。戊戌,上謁永陵。己亥,行大饗禮。閱興京城。免盛京戶部各莊頭倉糧。免盛京等處旗地應納米豆草束十分之五。減奉天等處死罪,免軍流以下罪。癸卯,上謁福陵。甲辰,行大饗禮。上謁昭陵,臨奠武勛王揚古利墓。乙巳,行大饗禮。丙午,上臨奠克勤郡王岳讬墓。丁未,上臨奠弘毅公額亦都、直義公費英東墓。戊申,上御崇政殿受慶賀。御大政殿賜扈從皇子、王、公、大臣等宴,賞賚有差。己酉,上詣清寧宮祭神,賜皇子、王、公、大臣等食胙。庚戌,上回蹕。戊午,申諭詹事府備詞臣升轉之階,及建儲之必不可行。

冬十月壬戌,賑陜西榆林八州縣等旱災。癸亥,上駐蹕文殊萩行宮。壬申,上謁昭西陵、孝陵、孝東陵、景陵。乙亥,上還京師。

十一月己亥,釋國棟。庚子,以福隆安病未痊,命福康安協同辦理兵部尚書。辛丑,命劉峨飭玉田附近州縣掘蝗蝻。壬寅,命劉峨查辦南宮縣義和拳邪教。己酉,以阿克棟阿為烏里雅蘇臺參贊大臣,那爾瑚善為塔爾巴哈臺參贊大臣。

十二月丙寅,命福康安赴廣東,會同永德讞鹽商獄。

四十九年春正月丁未,上南巡,免直隸、山東經過地方本年錢糧十分之三。戊申,免直隸順天等十二府州屬逋賦。甲寅,調孫士毅為廣東巡撫,以吳垣為廣西巡撫。丙辰,免山東利津等二十一州縣衛逋賦。召巴延三來京,調舒常為兩廣總督。以特成額為湖廣總督,保寧為成都將軍。

二月壬戌,上幸泰安府,詣岱廟行禮。丙寅,上謁少昊陵。至曲阜謁先師廟。丁卯,釋奠先師,詣孔林酹酒。祭元圣周公廟。壬申,免江寧、蘇州、安徽各屬逋賦。免江南、浙江經過地方本年錢糧十分之三。以永保為貴州巡撫。賚江南、浙江耆民。戊寅,祭河神。上渡河。減江蘇、安徽、浙江三省軍流以下罪。壬午,免江南江寧、蘇州,浙江杭州等附郭諸縣額賦。甲申,免兩淮灶戶四十五、六兩年逋賦。

三月丙戌朔,祭江神。上渡江,幸金山。丁亥,上幸焦山。調周煌為左都御史。己丑,以王杰為兵部尚書,俟服闋后供職。辛卯,上幸蘇州府。壬辰,免湖北江夏等二十四州縣衛三十年至四十四年逋賦。乙未,上詣文廟行禮。丁酉,再免浙江杭州、嘉興、湖州三府屬額賦十分之三。己亥,上幸海寧州祭海神。以福建欽賜進士郭鍾岳年屆一百四歲,來浙迎鑾,賞國子監司業。庚子,上幸尖山觀潮。閱視塘工。辛丑,上幸杭州府。癸卯,上詣圣因寺祭圣祖神御。戊申,上閱福建水師。庚戌,上自杭州回鑾。改慶桂為福州將軍。以都爾嘉為吉林將軍。增西安副都統一。甲寅,上駐蹕蘇州府。巴延三褫職。

閏三月丙辰朔,兵部尚書福隆安卒,以福康安為兵部尚書,復興署工部尚書。壬戌,上幸江寧府。甲子,祭明太祖陵。乙丑,上閱江寧府駐防兵。戊辰,上渡江。丙子,上祭河神,渡河。以伊齡阿為總管內務府大臣。是月,免江蘇上元等八州縣衛,安徽懷寧等十州縣、安慶等三衛上年水旱災額賦。

夏四月丙戌,免直隸宛平等五州縣上年水災額賦。庚寅,上祭禹廟。壬寅,以李綬為江西巡撫。甲辰,以河南衛輝等屬旱,免汲縣等十六縣逋賦。乙巳,免直隸大名等七州縣逋賦。丙午,甘肅新教回人田五等作亂,命李侍堯、剛塔剿之。丁未,上還京師。以海祿為烏什參贊大臣。庚戌,免陜西、甘肅三十八年至四十六年逋賦。辛亥,調李綬為湖南巡撫,以伊星阿為江西巡撫。甲寅,賜茹棻等一百十二人進士及第出身有差。是月,免湖北黃梅等四縣、武昌等三衛上年水災額賦。

五月丙辰,綽克托以緣事褫職逮問,以慶桂為工部尚書。調常青為福州將軍,以永鐸為杭州將軍。己未,命慶桂在軍機處行走。壬戌,上秋猘木蘭。癸亥,免陜西延安等三府州逋賦。戊辰,上駐蹕避暑山莊。己巳,命福康安、海蘭察赴甘肅剿捕回匪。甲戌,命阿桂領火器、健銳兩營兵往甘肅剿叛回。以阿桂為將軍,福康安、海蘭察、伍岱并為參贊大臣。乙亥,甘肅回匪陷通渭縣,尋復之。以舒亮為領隊大臣。庚辰,李侍堯坐玩誤褫職,以福康安為陜甘總督。剛塔以失機褫職逮問。辛巳,調慶桂為兵部尚書,復興為工部尚書。以阿揚阿為左都御史。癸未,江南巡撫郝碩坐貪婪逮問。是月,免山東兗州等三府州屬上年水災額賦。

六月庚寅,免甘肅本年額賦。甲午,賑湖南茶陵、攸縣水災。壬寅,東閣大學士三寶卒。戊申,以書麟為安徽巡撫。是月,免安徽懷寧等十三州縣衛上年水旱額賦。

秋七月甲寅朔,日食。丁巳,禮部尚書曹秀先卒,以姚成烈為禮部尚書。調李綬為湖北巡撫,以陸翟為湖南巡撫。己未,賜郝碩自裁。甲子,甘肅石峰堡回匪平,俘賊首張文慶等。予阿桂輕車都尉,晉封福康安嘉勇侯,擢海蘭察子安祿二等侍衛,授伍岱都統,俱給騎都尉,和珅再給輕車都尉,馀各甄敘有差。丙寅,以常青為烏魯木齊都統。癸酉,以伍彌泰為東閣大學士。調和珅為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兼管戶部。以福康安為戶部尚書,仍留陜西總督任。戊寅,命頒行軍紀律。癸未,李侍堯論斬。宥剛塔罪,戍伊犁。是月,免陜西榆林等八州縣上年旱災額賦。

八月己丑,河南睢州河決,命阿桂督治之。癸巳,免甘肅積年逋賦銀三十五萬兩、糧四十七萬石各有差。乙未,以河南偃師縣任天篤九世同居,賜御制詩御書扁額。己亥,上幸木蘭行圍。辛丑,張文慶等伏誅。甲辰,暹羅國長鄭華遣陪臣貢方物,乞封。

九月癸丑朔,賑安徽宿州等處水災。乙卯,以回匪平,封和珅一等男。庚申,上駐蹕避暑山莊。甲子,調烏爾圖納遜為察哈爾都統,積福為綏遠城將軍。甲戌,上還京師。丙子,宥綽克托罪。庚辰,命內大臣西明、翰林院侍讀學士阿肅使朝鮮,冊封世子。是月,賑陜西華州等三州縣水災。冬十月辛卯,命重舉千叟宴。戊戌,賑江西南昌等六縣水災。己酉,減京師朝審情實句到逾三次人犯罪。

十一月乙丑,諭秋審、朝審各犯緩決至三次者,分別減等。壬申,睢州河工合龍。庚辰,命留保住為駐藏大臣,以福祿為西寧辦事大臣。

十二月甲辰,諭預千叟宴官民年九十以上者,許其子孫一人扶掖;大臣年逾七十者,如步履稍艱,亦許其子孫一人扶掖。

是歲,朝鮮、琉球、暹羅、安南來貢。

五十年春正月辛亥朔,上以五十年國慶,頒詔覃恩有差。丙辰,舉千叟宴禮,宴親王以下三千人于乾清宮,賞賚有差。丁巳,左都御史周煌致仕,以紀昀為左都御史。調吳垣為湖北巡撫,以孫永清為廣西巡撫。戊辰,召奎林來京,以拉旺多爾濟署烏里雅蘇臺將軍。甲戌,喀什噶爾阿奇木伯克阿里木以潛與薩木薩克交通事覺,處斬。乙酉,賑江西萍鄉等三縣水災。丁亥,上釋奠先師,臨辟雍講學。戊子,免河南汲縣等十四縣逋賦。己丑,御試翰林院、詹事府官,擢陸伯焜、吳璥為一等,馀升黜有差。試六部升用翰詹等官,擢慶齡為一等,馀升黜有差。辛卯,調畢沅為河南巡撫,何裕城為陜西巡撫。甲辰,免江南江寧等六府州逋賦。是月,賑江西萍鄉等三縣、福建建安等二縣水災,河南汲縣等十四縣旱災。

三月壬子,上幸盤山。甲寅,上詣明長陵奠酒。丁巳,上駐蹕盤山。辛酉,截河南、山東漕糧三十萬石,賑河南衛輝旱災。甲子,免江蘇安東、阜寧逋賦。丙寅,上還京師。丁卯,以永鐸為伊犁參贊大臣,常青為西安將軍,奎林為烏魯木齊都統,復興為烏里雅蘇臺將軍。以舒常為工部尚書,孫士毅兼署兩廣總督。乙亥,免直隸霸州等四十九州縣逋賦。丙子,免河南商丘等六州縣上年水災額賦。

夏四月甲申,甘肅肅州等處地震,賑恤之。壬辰,上閱健銳營兵。丁酉,刑部尚書喀寧阿、胡季堂,侍郎穆精阿、姜晟以檢驗失實,降四品頂戴。戊戌,大學士蔡新致仕。是月,免河南汲縣等旱災額賦。賑祥符等州縣旱災。

五月壬子,免河南祥符等十六州縣、鄭州等三十二州縣新舊額賦積欠。甲寅,調永保為江西巡撫,陳用敷為貴州巡撫。己未,撥兩淮運庫銀一百萬兩交河南備賑。丙寅,上秋猘木蘭。丁卯,山西平陽等屬饑,給貧民兩月糧。壬申,上駐蹕避暑山莊。丙子,命梁國治為東閣大學士,兼戶部尚書,劉墉協辦大學士。以曹文埴為戶部尚書。丁丑,柘城盜匪平。是月,賑江蘇銅山等十六州縣、山東陵縣等四十州縣旱災。

六月壬午,以漕運遲誤,薩載等下部嚴議,分別賠償。乙酉,理藩院尚書博清阿卒。丙戌,以留保住為理藩院尚書。辛丑,以奎林署伊犁將軍,永鐸署烏魯木齊都統。乙巳,命再截留江西漕糧十萬石于安徽備賑。是月,賑安徽亳州等八州縣旱災。

秋七月己酉,調富勒渾為兩廣總督,以雅德為閩浙總督,浦霖為福建巡撫。庚戌,調浦霖為湖南巡撫,以徐嗣曾為福建巡撫。辛酉,以李慶棻為貴州巡撫。乙丑,撥戶部銀一百萬兩交河南備賑。辛未,賑山西代州等六州縣水災。乙亥,以奎林為伊犁將軍,永鐸為烏魯木齊都統。

八月乙酉,命阿桂赴河南勘災,兼赴江南、山東查辦河運。癸巳,上幸木蘭行圍。庚子,賑陜西朝邑縣水災。癸卯,以伊桑阿為山西巡撫。

九月己酉,命福康安赴阿克蘇安輯回眾。以慶桂為烏什參贊大臣,署陜甘總督。降海祿為伊犁領隊大臣。命明亮以伊犁參贊大臣署烏什參贊大臣。甲寅,上駐蹕避暑山莊。戊午,調永保為陜西巡撫,何裕城為江西巡撫。戊辰,上還京師。壬申,賑江蘇長洲等五十六州縣衛旱災。

冬十月丁丑朔,召勒保、松筠回京,命佛住駐庫倫,會同蘊端多爾濟辦事。庚辰,賑湖南巴陵等十州縣旱災。辛丑,賑安徽亳州五十一州縣并鳳陽等九衛旱災。是月,免甘肅皋蘭等十二廳州縣衛本年雹水災額賦。賑直隸平鄉等十六州縣水旱災,河南永城等十二州縣旱災。

十一月乙亥,以乾隆六十年乙卯正旦推算日食,宣諭定次年歸政。是月,賑山東嶧縣等九州縣旱災,甘肅河州等七州縣水雹災。

十二月丁丑,以御史富森阿條陳地丁錢糧請收本色,諭斥為斷不可行,罷之。丙戌,以明亮為烏什參贊大臣,慶桂為塔爾巴哈臺參贊大臣。壬寅,禁廣東洋商及粵海關監督貢獻。是月,賑陜西朝邑等三縣水災。

是歲,朝鮮來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柳河县| 隆尧县| 理塘县| 桐柏县| 阿拉善左旗| 运城市| 新龙县| 开远市| 徐水县| 滨海县| 成武县| 荥经县| 金平| 东山县| 上林县| 伊宁市| 沙田区| 固阳县| 吕梁市| 清水县| 浪卡子县| 金塔县| 章丘市| 颍上县| 定结县| 广东省| 通化市| 贵阳市| 旌德县| 隆子县| 固阳县| 桐城市| 宾川县| 赣州市| 富川| 汉寿县| 彭水| 射阳县| 陆川县| 衡阳县| 冕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