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75章 志三十(2)

  • 清史稿
  • 趙爾巽 柯劭忞
  • 4920字
  • 2015-12-17 14:14:29

錦州府:繁,難。明置廣寧中、左、右屯三衛,隸遼東都指揮使司。崇德七年三月克錦州。康熙三年置廣寧府,并縣為治。四年改置,徙治錦。省西南四百九十里。廣五百三十里,袤百七十里。北極高四十度九分。京師偏東四度三十九分。領州二,廳二,縣三。錦沖,繁,疲,難。倚。明置廣寧中屯衛及左屯、右屯衛。康熙元年七月改錦州為錦縣,隸奉天府。三年六月改隸廣寧府。十二月罷廣寧,置錦州縣,附府。舊駐副都統。光緒三十四年裁。有協領。松山、杏山、塔山在南,皆崇德七年破明兵處。紫荊山在東,為縣境諸山冠。南瀕海。東大凌河,西小凌河,右受女兒河,皆南入海。西南:天橋廠巡檢,雍正元年置。又西南海濱有地伸出海中如三角形,曰葫蘆島,島勢向西環抱成一海灣。光緒三十四年,勘為通商港。舊設驛二:小凌河,十三山。京奉鐵路行境內一百一十里,車站四:錦州,雙陽甸,大凌河,石山站。鹽場八:上坎、天橋廠、大東山、白馬石、邰子屯、頭溝、四溝、沙溝。卡倫二:高家屯,天橋廠。錦西廳繁,難。府西九十五里。明,廣寧中屯衛地。光緒三十二年分錦縣西境置江家屯廳,尋更名。三十三年隸府。東:大虹螺、小虹螺山,山東七里河,南入海。女兒河導源直隸朝陽,東流入邊,逕廳北,迤東北流,又東流入錦縣。北:松嶺邊門。東北:虹螺峴市鎮。舊設高橋驛。京奉鐵路車站三:連山,高橋,女兒河。盤山廳沖,疲,難。府東一百七十里。明,廣寧盤山驛。光緒三十二年,分廣寧縣地及盤蛇驛牧廠地置廳,隸府。南瀕海。分遼水自遼中冷家口西南入,逕廳南入海。西南:沙河、東沙河、西沙河皆南入海。錦營鐵路自廣寧溝幫子站分支入境,東南入營口,長百二十馀里。車站三:胡家窩棚,雙臺子,大洼。鹽場五:藍石鰲、西夾信、南夾信、二道磧、二龍江。義州繁,疲,難。府北九十里。明,義州衛。天命七年正月克義州。崇德元年以封察哈爾。康熙十四年,察哈爾叛,討平之。六十一年設通判。雍正十一年,置州隸府。有城守尉。東北:英歌龍灣山。東南:望海山。西北:昆侖山。西南:大嶺、小嶺。大凌河導源直隸朝陽,東流入邊,逕州北,屈南流入錦縣。細河、清河導源直隸阜新,合流南入大凌河。小凌河亦導源朝陽,東流入邊,逕州西南,迤南流入錦縣。楊樹溝河南入小凌河。北有九官臺、清河、白土廠三邊門。舊設鋪司四:南大嶺關、隆祉、七里河,東大榆樹,皆通錦縣。寧遠州沖,繁,疲、難。府西南一百里。明置寧遠衛。順治元年克寧遠。康熙三年置州,隸廣寧府,尋改隸府。有城守尉。西北:青山。西南:望夫。東:首山。南瀕海。寧遠西河、寧遠東河,在城南合流,南入海。又西東沙、煙臺、東關站、六股諸河,皆南入海。有釣魚臺海口。海中島有桃花、菊花即覺華島,島西南小島二,曰小張山、大張山,相距間水勢深闊,足容大戰艦。島岸山可建炮臺。光緒三十四年勘為海軍港。西北:白石嘴、梨樹溝、新臺三邊門。市街四邑環錯。有山海關道稅局。舊設驛二:東關、寧遠。京奉鐵路車站三:東辛莊,沙后所,寧遠州。鹽場十:廠子溝、項家屯、蘇家屯、張莊、杜家臺、蜊蝗溝、五里橋、狐貍套、沙坨、大明山。廣寧沖,疲。府東北一百六十里。明,廣寧衛。天命七年克廣寧。康熙三年六月改廣寧為府,設廣寧縣。十二月府移錦州,縣隸府。有城守尉。醫無閭山在西,古幽州鎮,今有北鎮廟。東:沙河導源醫無閭山三道溝,東南流,逕城北而南,右受大石橋河,入盤山西南閭陽驛。河南流入盤山,曰西沙河。西北:馬市河,東南流入羊腸河。舊設廣寧驛。京奉鐵路行境內七十五里,車站三:羊圈子,溝幫子,青堆子。自溝幫子分支逕南歷盤山達營口,名錦營鐵路,計行境內三十里。有馬帳房、大臺、小臺、毛家屯、郭家屯、北井六鹽場。綏中沖,繁,疲,難。府西南一百九十里。明,廣寧前屯衛、中前所、中后所。順治元年,克廣寧前屯衛,中前、中后所。康熙三年,以其地并入寧遠州。光緒二十八年六月析出置縣隸府。北:大磃子山。西:松嶺,筆架山。南瀕海。東以六股河與寧遠界。六股河即古六州河,導源直隸建昌,從白石嘴邊門入。右受黑水、王寶河,迤南流入海。西:高兒、石子、涼水諸河,皆南入海。西:山海關。邊門十有七,在縣境者曰明水塘邊門。舊設驛二:山海關、涼水河。京奉鐵路行境內一百一十里,車站四:前所,前衛,荒地,綏中。

新民府:沖,繁,難。省西一百二十里。明,沈陽中衛與廣寧左衛地。嘉慶十八年六月,分承德、廣寧二縣地置新民廳,隸奉天府。光緒二十八年,升為府。廣五百三十里,袤百七十里。北極高四十一度五十六分。京師偏東七度三十三分。領縣二。無城。遼河自法庫入,屈西南逕古城。養息牧河自彰武入,左合秀水河,南入遼河。其東蒲河自承德入,逕黑魚泡,西有新開河自庫倫入,為柳河,并入遼中。又西鷂鷹河,南入鎮安。舊設驛二:白旗堡、巨流河。京奉鐵路車站四:白旗堡,新民府,巨流河,興隆店。商埠,中日約開。鎮安沖,難。府西一百五十里。明,廣寧衛之鎮安堡。光緒二十八年,分廣寧東境,設治小黑山,置縣隸府。西:羊腸河,導源直隸阜新,下流散漫。東沙河導源直隸綏東,南流,右受老河,入盤山曰南沙河,又東鷂鷹河,南溢為蓮花泡,入分遼水。小三家子,縣丞,光緒三十二年置。三十四年,其地設奉天官牧場。東北有半拉門市鎮。舊設驛二:小黑山、二道井。京奉鐵路行境內八十里,車站四:高山子,打虎山,勵家窩鋪,繞陽河。有卡:拉木屯、營城子二。彰武繁,疲,難。府北百十里。明初,置廣寧后屯衛,后徙。康熙三十一年設養息牧廠于此。光緒二十八年以養息牧墾地,設治橫道子,置縣隸府。縣境居彰武臺邊門外。東北:阿莫山。東:少陵哈達山。西北:杜爾筆山。西:柳河,又西鷂鷹河,皆導源直隸綏東,世所稱小庫倫也。東:養息牧河,導源科爾沁左翼前旗,皆南流入府境。西北:哈爾套街,縣丞,光緒二十九年置。有官商路三:一由縣治赴府,一由縣西北哈爾套街赴直隸綏東,一由縣西新立屯赴直隸阜新。

營口直隸廳:省西南三百六十里。明,蓋州衛之梁房口關。同治五年,設營口海防同知。宣統元年,分海城、蓋平兩縣地置廳,直隸行省。奉錦山海關道改為分巡錦新營口兵備道,駐廳。北:遼河自海城入,南迤東流,屈西流入海。納東南淤泥河,至蓋平遼河入海口。距廳治四十五里,輪舶交通之地也。初,廳境名沒溝營,為蒙古人窩棚。道光中辦海防,其地始重。通商后乃繁盛。錦營鐵路自盤山大洼車站入境,歷田莊臺至河北車站,長六十七里。又自河東牛家屯至大石橋,與東清鐵路接。有二道溝、三道溝等鹽場。漁業總局。商埠,咸豐十年天津約開。有海關。光緒三十二年設遼河巡船十艘。三十四年增安海、綏遼兩巡海兵艦。

興京府:繁,疲,難。省東南三百二十里。明,建州右衛。天聰八年,尊赫圖阿拉地曰興京。乾隆三十八年,設理事通判。光緒三年,改為興京撫民同知,移治新賓堡。宣統元年,升為府。廣六百六十里,袤三百一十里。北極高四十一度四十五分十五秒。京師偏東八度三十七分十六秒。領縣四。永陵在西四十里啟運山,駐副都統。西三十里興京城,駐協領。東納嚕窩集果爾敏珠敦,總謂之分水嶺山脈,上接庫哷納窩集,下連龍岡。山西之水皆入遼河,山東之水皆入松花江,為遼河、松花江之分水嶺,即漢志遼山也。渾河出其下。南源曰蘇子河,左合索爾科河,西北流,北源曰英額河,左合滾馬嶺河,西南流,俱入撫順。西南:平頂山,太子河北源所出,西入本溪。舊設驛一:穆喜。鋪司四:南老城、大呼倫、洼子嶺,入鳳凰境;東舊門,通懷仁。通化繁,難。府東南二百七十里。明,建州衛之額爾敏路。光緒三年置縣,隸興京同知。宣統元年改隸府。縣境居旺清邊門外。北:龍岡山脈,自興京、海龍間納嚕窩集入,迤邐而東,歷臨江直達長白山,亙二百馀里。山南之水皆入鴨綠江,山北之水皆入松花江,為鴨綠江、松花江之分水嶺,以其為永陵幹脈,故曰龍岡。南有渾江,自臨江入,西流,屈東流,復迤西南入懷仁。左受大羅圈溝河、小羅圈溝河,右受哈泥河、加爾圖庫河。舊設馬撥七:西哈馬河、快當帽子、英額布、歡喜嶺、半截拉子,入興京;又由快當帽子西南行,曰高麗墓、頭道溝等,達懷仁。懷仁疲,難。府南一百八十里。明,建州衛之棟鄂部。光緒三年置縣,隸興京同知。宣統元年改隸府。縣境居堿廠邊門外。老嶺在西南,太子河南源所出,西北入本溪。老嶺山脈自龍岡分入,迤西與摩天嶺接,山南之水皆入鴨綠江,山北之水皆入遼河,為遼河、鴨綠江之分水嶺,國語曰薩禪山。渾江自通化入,流經北、西、南三面,入輯安。富爾江合衣密蘇河自北,六道河、大雅河自西,流入渾江。富爾江口蓋古梁口也。古棟鄂河,南入大雅河。西:四平街巡檢,光緒四年置。渾江南流旋曲處有哈達山,乾隆十一年設莽牛哨于此,尋廢。舊設馬撥十:東北三層砬子、二棚甸子、朱胡溝、恒道川、長春溝,入通化境;西南大雅河、前牛毛、大青溝、砍椽溝、掛牌嶺,入寬甸。輯安疲,難。府東南四百二十里。明,建州衛之鴨綠江部。光緒二十八年,分通化、懷仁二縣地,設治通溝口,置縣隸興京同知。宣統元年改隸府。東北:老嶺岡。北:丸都山。鴨綠江在南,自臨江入,迤西南入寬甸。西:渾江自懷仁入,南入鴨綠江,曰渾江口。光緒三十四年,設鴨、渾兩江巡船。西岔溝門巡檢,光緒三年置,駐通溝口,二十八年移駐。舊設馬撥九:北同和嶺、梨樹溝、葦沙河、二道崴子、夾皮溝,入通化;西五道嶺、皮條溝、上漏河、二棚甸子,入懷仁。又光緒三十四年城東新辟一道,由錯草溝出臨江。臨江繁,難。府東南五百九十里。明,鴨綠江部。光緒二十八年,分通化縣地,設治帽兒山,置縣隸興京同知。宣統元年改隸府。北有龍岡。鴨綠江在南,自長白入,西北流,屈西南,入輯安。西:頭道溝,以次而東,而東北,沿鴨綠江有二十五道溝,皆岡前山水,南流注江,縣得其七,長白得其十八。北:三岔子,即長白山西南分水嶺,渾江所出,西南流,左受紅土崖河,入通化,舊所稱佟家江也,西北入道江。巡檢,光緒二十八年自帽兒山移駐,屬通化,宣統元年來屬。初,縣西北接通化,山路險絕。光緒三十四年改修,自林子頭越老爺嶺,歷三道陽岔達縣治,剷山梁豨,長百二十馀里,通車馬,名蕩平嶺道。

鳳凰直隸廳:沖,繁,難。省東南四百八十里。明置鳳凰城堡。天命六年降。乾隆四十一年,設鳳凰城巡司。光緒二年改置廳,直隸行省。廣六百六十五里,袤四百里。北極高四十度三十四分十六秒。京師偏東七度四十九分三十五秒。領州一,縣二。有城守尉。鳳凰山在南。四大嶺在西北。南瀕海。東:草河,右受通遠堡河,左合叆河,南入安東。東北:賽馬集河,南入叆河。西:大洋河,南入海。西北:哨子河,南入大洋河。東北叆陽、南鳳凰二邊門。舊設驛三:通遠堡、雪里站、鳳凰城。有窟窿山至洋河口鹽場。商埠,中日約開。有安奉鐵路。岫巖州沖,繁,疲,難。廳西北一百八十里。明置岫巖堡。乾隆三十七年設岫巖城通判。光緒二年改為州,隸廳。有城守尉。南:羅圈背嶺。西北:分水嶺,大洋河出東南,流繞城東,右受雅河、大王攔溝河。又東南,哨子河自北來匯,屈南流,右受小洋河,入莊河。其左岸為廳境。舊設鋪司三:東哨子河,入廳境;北偏嶺、溝,接海城。安東繁,疲,難。廳東南一百五十里。明置鎮江城,天命六年降。光緒二年置縣,隸廳。分巡奉天東邊兵備道,宣統元年改為分巡興鳳兵備道,駐縣。縣境居鳳凰邊門外。北:元寶山。鴨綠江東自寬甸入,右受草河,迤南流入海。其海岸曰大東溝,即太平溝,木材輸出之地也。有巡司,光緒二十六年置。東有九連城鎮,對岸即朝鮮義州。舊設馬撥十一:東沙河鎮,北中江臺、大樓房、老邊墻,西北高麗店、營臺、湯山城、邊門口,西南白菜地、石橋崗、大東溝。有二道溝至窟窿山鹽場。大東溝商埠,中美約開。有海關。安奉鐵路。寬甸繁,疲,難。廳東北一百八十里。明,東寧衛之寬甸六堡。光緒三年置縣,隸廳。縣境居叆陽邊門外。東南:盤道嶺、望寶山。東北:掛牌嶺。鴨綠江南自輯安渾江口流入,西南入安東。右受小蒲石、永甸、長甸、大蒲石、安平諸河。東:渾江,右受小雅、北鼓、南鼓諸河。叆河導源西北牛毛嶺,西南入廳境。西南:長甸河縣丞,東北:二龍渡巡司,皆光緒三年置。東南有小蒲石河、東北有太平哨二市鎮。舊設馬撥十四:西大水溝、葡萄架、毛甸子、懸羊砬子、土門子、太平川、夾河口,入安東;東北馬牙河、曲柳川、頭青溝、寺院崴子、興隆峪、北土門子,入懷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巨野县| 本溪| 石河子市| 忻城县| 朝阳市| 丰城市| 深圳市| 普定县| 麻栗坡县| 沧州市| 棋牌| 凤凰县| 凤阳县| 泰和县| 灵宝市| 文登市| 潮州市| 盐池县| 任丘市| 西平县| 茂名市| 闽清县| 德清县| 哈巴河县| 梓潼县| 南城县| 左云县| 南川市| 微山县| 通渭县| 大余县| 大庆市| 循化| 清镇市| 安徽省| 株洲县| 阿克陶县| 宁津县| 乐都县| 密山市| 资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