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志十八(7)
- 清史稿
- 趙爾巽 柯劭忞
- 2643字
- 2015-12-17 14:14:29
同治四年七月,固原山崩;漢陽鋪有平石寬長丈馀,高四尺,忽自行里許始止。十三年七月十二日,宣平北門山崩。八月十一日,西和西山崩,走入城中,壓倒城垣二百四十馀丈,民房九十馀處,壓死四十九人。
光緒元年正月朔,西寧西川陰山崩。七月,舊洮州東明山崩。三年六月,河州紅崖山崩,壓斃二百馀人,牲畜無算。五年五月,文縣山崩。九年三月,光化馬窟山裂。十二年六月,河州草領山崩。十九年五月,狄道州皇后溝山崩,壓斃十三人。二十年二月二十七日,河州東八部蘭山崩。二十二年二月,河州哈家山崩。二十三年八月,寧遠大夫溝山崩。二十六年六月,漳縣還山崩,靜寧州南五臺山崩,河州王家山崩。二十七年六月,皋蘭五泉山、三臺閣山崖崩。三十一年七月二十四日,洮州泉古山崩。三十二年五月,洮州莽灣山崩。七月,芽坡山崩。三十三年五月,寧遠小村槽山崩。
宣統元年六月十五日,秦州雒家川南山崩。
順治五年三月,上海遍地生白毛。四月,婁縣地生白毛。六年六月,杭州、嘉興地生白毛。八月初三日,萊陽雨白毛。七年六月,蘇州、鎮洋、震澤、青浦地裂,生白毛。九年十月初四日,永嘉雨絮。
康熙七年六月,上海、海鹽、湖州、平湖、寧波地生白毛,長尺許。七月,臨安、馀姚地生白毛,長尺許。八月,永嘉、桐鄉地生白毛。八年八月,開化縣地生白毛。十月,義烏地生白毛。十四年三月,瓊州地生白毛,長寸馀。十七年十月二十六日,鎮洋雨白毛如雪片。四十六年,太平地生毛。
乾隆二十八年,南陵地生毛,白質黑穎。二十九年五月,武進地生白毛,長數寸。四十一年,婺源地生白毛。
嘉慶十九年七月,青浦遍地生白毛如發。二十三年三月,宜城地生毛,或白或黑,長尺馀。
咸豐元年,江陵地生白毛,長三寸許。二年五月,青浦地生白毛。三年四月,武進地生毛。六年夏,青浦地生毛。七月,武進地生毛。九月,桐鄉地生白毛。九年十月,武昌地生毛。
同治元年七月,高陽地生毛。四年六月,羅田遍地生蒼白毛,長三寸許;即墨地生毛。五年十一月,潛江地生黑毛,長三寸;江陵地生毛。六年三月,德安地生毛。八月,京山地生毛,或黑或白,長尺馀。十月,隨州地生白毛。七年春,應山地生毛。夏,黃安地生毛。
光緒四年冬,光化地生毛。
順治元年春,荊門大饑。冬,鄖縣大饑。二年,棗陽、襄陽、光化、宜城大饑,人相食。三年,太平、瑞安、崇陽大饑。四年,蘇州、震澤、嘉定、太湖、潛山、石埭、建德、宿松、江山、常山大饑。五年春,廣州、鶴慶、嵩明大饑,人相食。夏,惠來、大埔、嘉應州、興寧、陽春、梧州、北流大饑,斗米可易一子。冬,全蜀饑;六年,全蜀仍饑;灌陽、平陽大饑。七年夏,榆林、青田饑。秋,永寧州、襄垣、萍鄉大饑。冬,阜平饑。八年春,平湖、袁州、萍鄉、萬載饑。夏,壽陽、靜樂饑。九年春,蘇州大饑。夏,黃陂、孝感、天門饑,民多為盜。十年夏,興寧、長樂、博羅、陽江、陽春饑。冬,六安饑。十一年,臨榆、樂亭、新樂饑。十二年夏,臨川、沁州饑。秋,武邑、寧晉饑。冬,金華、東陽、永康、武義、湯溪五縣饑。十三年春,瓊州饑。秋,東安饑。冬,烏程、壽光饑。十四年,樂亭饑。十五年,永年、撫寧、昌黎、慶云、雞澤、威縣饑。十六年春,陽信、海豐、莒州大饑。夏,膠州饑。十七年夏,遵化州饑。秋,獨山州大饑,民多餓斃。冬,灤州饑。十八年春,興寧饑。夏,南籠府大饑。秋,臨安饑。
康熙元年,吳川大饑。二年,合肥饑。三年春,揭陽饑。秋,交河、寧晉饑。四年春,曹州、兗州、東昌大饑。夏,惠來饑。秋,懷遠饑。冬,烏城饑。六年,應山饑。七年,無極大饑。十年夏,海鹽大饑。秋,臨安、東陽大饑。十一年,永康、峽江、大冶饑。秋,遂安、湯溪大饑。十二年,樂亭大饑。十三年春,興寧、鎮平、京山大饑。十四年,東光饑。十五年春,大冶饑。夏,連平饑。十六年春,嘉應州大饑。夏,鄖縣、鄖陽、鄖西大饑。十七年秋,曲江饑。十八年春,真定府屬饑。夏,興寧、長樂、嘉應州、平遠饑。秋,無為、合肥、廬江、巢縣、博興、樂安、臨朐、高苑、昌樂、壽光大饑。冬,滿城饑。十九年春,江夏大饑。夏,大同、天鎮饑。冬,萬泉、遵化州、滄州饑。二十年夏,儋州、永嘉饑。二十一年春,桐鄉饑。冬,信宜、真定、保安州饑。二十二年春,宜興饑。秋,單縣饑。二十三年春,濟寧州、剡州、費縣饑。秋,巴縣、江安、羅田饑。二十四年春,沛縣饑。二十五年秋,恭城大饑。冬,滿城大饑。二十六年,博興大饑。二十七年秋,蔚州饑。二十八年春,高邑、文登饑。夏,潛江大饑。秋,龍門饑。二十九年夏,黃岡、黃安、羅田、蘄州、黃梅、廣濟饑。秋,襄垣、長子、平順饑。三十年春,昌邑饑。秋,順天府、保安州、真定饑。三十一年春,洪洞、臨汾、襄陵饑。夏,富平、眛厔、涇陽饑。秋,陜西饑。三十二年夏,慶陽饑。秋,湖州饑。三十三年,沙河饑。三十四年,畢節饑。三十五年夏,長寧、新安、藁城饑。秋,大埔饑。三十六年夏,廣寧、連平、龍川、海陽、揭陽、澄海、嘉應州大饑。秋,慶元、龍南、潛江、酉陽、江陵、遠安、荊州、鄖西、江陵、監利饑。三十七年春,平定、樂平大饑,人相食。夏,濟南、寧陽、莒州、沂水大饑。三十八年春,陵川饑。夏,婺源、費縣饑。秋,金華饑。三十九年秋,西安、江山、常山饑。四十年,靖遠饑。四十一年春,吳川大饑。夏,沂州、剡城、費縣大饑。冬,慶云饑。四十二年夏,永年、東明饑。秋,沛縣、亳州、東阿、曲阜、蒲縣、滕縣大饑。冬,汶上、沂州、莒州、兗州、東昌、鄆城大饑,人相食。四十三年春,泰安大饑,人相食,死者枕藉;肥城、東平大饑,人相食;武定、濱州、商河、陽信、利津、霑化饑;兗州、登州大饑,民死大半,至食屋草;昌邑、即墨、掖縣、高密、膠州大饑,人相食。四十四年,鳳陽府屬饑。四十五年春,漢川、鍾祥、荊門、江陵、監利、京山、潛江、沔陽、鄖縣、鄖西饑。四十六年秋,東流、宿州饑。四十七年,平鄉、沙河、鉅鹿饑。四十八年春,無為、宿州饑。夏,沂城、剡城、邢臺、平鄉饑。秋,武進、清河饑。四十九年,阜陽饑。五十年,通州饑。五十一年,古浪饑。五十二年春,蒼梧饑,死者以千計。夏,長寧、連平、合浦、信宜、崖州、柳城饑。五十三年春,陽江饑。冬,漢陽、漢川、孝感饑。五十四年夏,臨榆饑;遵化州大饑,人食樹皮。五十五年春,順天、樂亭饑。五十六年春,天臺饑。五十七年,廣濟饑。五十八年春,日照饑。夏,靜寧、環縣饑。五十九年春,臨潼、三原饑。夏,蒲縣饑。六十年春,平樂、富川饑。夏,邢臺饑。秋,咸陽大饑。冬,兗州府屬饑。六十一年夏,井陘、曲陽、平鄉、邢臺饑。夏,蒙陰、沂水饑。秋,嘉興、金華饑。冬,懷集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