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子義知義,呂奉先虛仁假義
- 三國演義
- (明)羅貫中著 潘宗峰改寫
- 5708字
- 2019-04-28 16:51:27
操既定大事,乃設宴后堂,聚眾謀士共議,欲除劉備、呂布之患。荀彧獻二虎競食之計。詔命封劉備為徐州牧,并密與一書,教殺呂布。事成則備無猛士為輔,亦漸可圖;事不成,則呂布必殺備。操從其言,即時奏請詔命。然玄德見呂布即實告前因,就將曹操所送密書與呂布看。呂布再三拜謝。備留布飲酒,至晚方回。關、張曰:“兄長何故不殺呂布?”玄德曰:“此曹孟德恐我與呂布同謀伐之,故用此計,使我兩人自相吞并,彼卻于中取利。奈何為所使乎?”關公點頭道是。張飛曰:“我只要殺此賊以絕后患!”玄德曰:“此非大丈夫之所為也。”
荀彧見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名曰驅虎吞狼。明詔劉備討袁術;暗告袁術,說劉備上密表,要略南郡。術聞之,必怒而攻備。兩邊相并,呂布必生異心。操大喜,先發人往袁術處;次假天子詔,發人往徐州。
玄德受詔,雖知是計,然王命不可違也。遂點軍馬,將克日起程。張飛自薦守城,曰:“小弟愿守此城。”玄德放心不下,請陳元龍[1]輔之,早晚令其少飲酒,勿致失事。陳登應諾。玄德吩咐了當,乃統馬步軍三萬,離徐州望南陽進發。卻說袁術聞說劉備上表,欲吞其州縣,怒罵劉備織席編屨[2]之夫。乃使上將紀靈起兵十萬,殺奔徐州。兩軍會于盱眙[3]。紀靈大敗,退守淮陰河口,不敢交戰;只教軍士來偷營劫寨,皆被徐州兵殺敗。兩軍相拒,不在話下。
卻說張飛自送玄德起身后,一應雜事,俱付陳元龍管理;軍機大務,自家參酌,一日,設宴請各官赴席。醉后使酒,便發怒將呂布丈人曹豹鞭打。曹豹回去,深恨張飛,修書一封差人送與呂布,言徐州可得。布乃發兵攻徐州,曹豹打開城門。張飛殺出東門敗走,玄德家眷在府中,都不及顧了。曹豹追趕,被張飛一槍刺死。呂布入城安撫居民,令軍士一百人守把玄德宅門,諸人不許擅入。
張飛直到盱眙來見玄德,具說曹豹與呂布里應外合,夜襲徐州之事。眾皆失色。關公頓足埋怨張飛城池又失,嫂嫂又陷。張飛聞言,惶恐無地,掣劍欲自刎。玄德向前抱住,奪劍擲地曰:“古人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吾三人桃園結義,不求同生,但愿同死。今雖失了城池家小,安忍教兄弟中道而亡?況城池本非吾有;家眷雖被陷,呂布必不謀害,尚可設計救之。賢弟一時之誤,何至遽欲捐生耶?”說罷大哭。關、張俱感泣。
且說袁術知呂布襲了徐州,星夜差人至呂布處,許以糧五萬斛、馬五百匹、金銀一萬兩、彩緞一千匹,使夾攻劉備。布喜,令高順領兵五萬襲玄德之后。玄德聞得此信,乘陰雨撤兵,棄盱眙而走,思欲東取廣陵[4]。比及高順軍來,玄德已去。高順與紀靈相見,就索所許之物。靈曰:“公且回軍,容某見主公計之。”高順乃別紀靈回軍,見呂布具述紀靈語。布正在遲疑,忽有袁術書至。書意云:“高順雖來,而劉備未除;且待捉了劉備,那時方以所許之物相送。”布怒罵袁術失信,欲起兵伐之。陳宮曰:“不可。術據壽春[5],兵多糧廣,不可輕敵。不如請玄德還屯小沛,使為我羽翼。他日令玄德為先鋒,那時先取袁術,后取袁紹,可縱橫天下矣。”布聽其言,令人赍書迎玄德回。卻說玄德引兵東取廣陵,被袁術劫寨,折兵大半。
回來正遇呂布之使,呈上書札,玄德大喜。關、張曰:“呂布乃無義之人,不可信也。”玄德曰:“彼既以好情待我,奈何疑之?”遂來到徐州。布恐玄德疑惑,先令人送還家眷。甘、麋二夫人見玄德,具說呂布令兵把定宅門,禁諸人不得入;又常使侍妾送物,未嘗有缺。玄德謂關、張曰:“我知呂布必不害我家眷也。”乃入城謝呂布。張飛恨呂布,不肯隨往,先奉二嫂往小沛去了。玄德入見呂布拜謝。呂布曰:“我非欲奪城;因令弟張飛在此恃酒殺人,恐有失事,故來守之耳。”玄德曰:“備欲讓兄久矣。”布假意仍讓玄德。玄德力辭,還屯小沛住扎。關、張心中不忿。玄德曰:“屈身守分,以待天時,不可與命爭也。”呂布令人送糧米緞匹。自此兩家和好,不在話下。
卻說袁術大宴將士于壽春。時孫策投袁術,征涇縣[6]祖郎、廬江陸康,皆獲勝。術甚愛之。乃入見袁術,質押傳國玉璽,借兵三千、馬五百匹,帶領朱治、呂范、舊將程普、黃蓋、韓當等,擇日起兵,征伐劉繇、嚴白虎,攻略江南,并報父仇。
行至歷陽[7],周瑜領軍來投。原來孫堅討董卓之時,移家舒城,瑜與孫策同年,交情甚密,因結為昆仲。策長瑜兩月,瑜以兄事策。
劉繇聞孫策兵至,急聚眾將商議。太史慈請戰,繇不用。張英領兵,與孫策會于牛渚灘上。大敗,失牛渚。
繇自領兵于神亭嶺[8]南下營,孫策于嶺北下營。策引程普、黃蓋、韓當、蔣欽、周泰等共十三騎,出寨上嶺,到漢光武廟焚香。太史慈踴躍曰:“此時不捉孫策,更待何時!”遂不候劉繇將令,竟自披掛上馬,綽槍出營,大叫曰:“有膽氣者,都跟我來!”諸將不動。唯有一小將曰:“太史慈真猛將也!吾可助之!”拍馬同行。眾將皆笑。慈與策遂酣斗一場。次日兩軍再戰,周瑜領軍襲取曲阿,有廬江松滋人陳武,接應周瑜入去,繇軍心大亂。策再夜襲,繇軍皆四紛五落。太史慈獨力難當,引十數騎連夜投涇縣去了。
策再攻秣陵[9]薛禮。劉繇會合笮融去取牛渚。孫策大怒,自提大軍竟奔牛渚。策陣前生擒于糜也,喝死樊能,將于糜丟下,已被挾死。一霎時挾死一將,喝死一將:自此人皆呼孫策為“小霸王”。
當日劉繇兵大敗,人馬大半降策。策斬首級萬余。劉繇與笮融走豫章投劉表去了。孫策還兵復攻秣陵,薛禮死于亂軍中。策入秣陵,安輯居民;移兵至涇縣用計捉住太史慈。謂曰:“我知子義真丈夫也。劉繇蠢輩,不能用為大將,以致此敗。”慈見策待之甚厚,遂請降。
策執慈手笑曰:“神亭相戰之時,若公獲我,還相害否?”慈笑曰:“未可知也。”策大笑,請入帳,邀之上座,設宴款待。慈曰:“劉君新破,士卒離心。某欲自往收拾余眾,以助明公。不識能相信否?”策起謝曰:“此誠策所愿也。今與公約:明日日中,望公來還。”慈應諾而去。諸將曰:“太史慈此去必不來矣。”策曰:“子義乃信義之士,必不背我。”眾皆未信。次日,立竿于營門以候日影。恰將日中,太史慈引一千余眾到寨。孫策大喜。眾皆服策之知人。于是孫策聚數萬之眾,下江東,安民恤眾,投者無數。江東之民,皆呼策為“孫郎”。但聞孫郎兵至,皆喪膽而走。及策軍到,并不許一人擄掠,雞犬不驚,人民皆悅,赍牛酒到寨勞軍。策以金帛答之,歡聲遍野。其劉繇舊軍,愿從軍者聽從,不愿為軍者給賞歸農。江南之民,無不仰頌。由是兵勢大盛。策乃迎母叔諸弟俱歸曲阿,使弟孫權與周泰守宣城。
策領兵南取吳郡,征嚴白虎。分兵水陸并進,圍住吳城。一困三日,無人出戰。策引眾軍到閶門[10]外招諭。城上一員裨將,左手托定護梁,右手指著城下大罵。太史慈就馬上拈弓取箭,顧軍將曰:“看我射中這廝左手!”說聲未絕,弓弦響處,果然射個正中,把那將的左手射透,反牢釘在護梁上。城上城下人見者,無不喝彩。眾人救了這人下城。白虎大驚曰:“彼軍有如此人,安能敵乎?”遂商量求和不成,白虎棄城而走。會稽[11]太守王朗,欲引兵救白虎。虞翻諫阻,朗怒叱之,翻長嘆而出。
王朗用嚴白虎計,固守不戰。孫策叔父孫靜獻計,攻查瀆,引其出城決戰,查瀆乃會稽錢糧之所,為王朗所必救。果大敗王朗、白虎,乘勢取了城池,安定人民。不隔一日,會稽余姚人,董襲將著嚴白虎首級來孫策軍前投獻。自是東路皆平,令叔孫靜守之,令朱治為吳郡太守,收軍回江東。卻說孫權與周泰守宣城,夜遇賊襲,泰赤體步行,提刀殺賊,身被十二槍,金瘡發脹,命在須臾。孫策憂心,董襲薦虞翻來見,因言及求醫之意。翻薦神醫華佗。投之以藥,一月而愈。策大喜,厚謝華佗。遂進兵殺除山賊。江南皆平。孫策分撥將士,守把各處隘口,一面寫表申奏朝廷;一面結交曹操,且使人致書與袁術取前所押玉璽。
卻說袁術暗有稱帝之心,回書推托不還,一面計議發兵攻之。楊大將諫阻,又獻伐劉備之計。先送糧安徐州呂布,滅小沛劉備,后圖呂布,徐州可得也。術喜,便具粟二十萬斛,令韓胤赍密書往見呂布。呂布甚喜,重待韓胤。胤回告袁術,術遂遣紀靈統兵數萬,進攻小沛。玄德聞之,發信求救于呂布。呂布看了書,知若袁術并了玄德,則徐州不保,遂點兵起程。
卻說紀靈起兵長驅大進,已到沛縣東南,扎下營寨。晝列旌旗,遮映山川;夜設火鼓,震明天地。玄德縣中,止有五千余人,也只得勉強出縣,布陣安營。忽報呂布引兵離縣一里、西南上扎下營寨。紀靈知呂布領兵來救劉備,急令人致書于呂布,責其無信。布笑曰:“我有一計,使袁、劉兩家都不怨我。”乃發使往紀靈、劉備寨中,請二人飲宴。玄德聞布相請,即便欲往。關、張曰:“兄長不可去。呂布必有異心。”玄德曰:“我待彼不薄,彼必不害我。”遂上馬而行。關、張隨往,到呂布寨中,入見。布曰:“吾今特解公之危。異日得志,不可相忘!”玄德稱謝。布請玄德坐。關、張按劍立于背后。人報紀靈到,玄德大驚,欲避之。布曰:“吾特請你二人來會議,勿得生疑。”玄德未知其意,心下不安。
紀靈下馬入寨,卻見玄德在帳上坐,大驚,抽身便回。左右留之不住。呂布向前一把扯回,如提童稚[12]。靈曰:“將軍欲殺紀靈耶?”布曰:“非也。”靈曰:“莫非殺大耳兒[13]乎?”布曰:“亦非也。”靈曰:“然則為何?”布曰:“玄德與布乃兄弟也,今為將軍所困,故來救之。”靈曰:“若此則殺靈也?”布曰:“無有此理。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吾今為兩家解之。”靈曰:“請問解之之法?”布曰:“我有一法,從天所決。”乃拉靈入帳與玄德相見。二人各懷疑忌。布乃居中坐,使靈居左,備居右,且教設宴行酒。酒行數巡,布曰:“你兩家看我面上,俱各罷兵。”玄德無語。靈曰:“吾奉主公之命,提十萬之兵,專捉劉備,如何罷得?”張飛大怒,拔劍在手,叱曰:“吾雖兵少,覷汝輩如兒戲耳!你比百萬黃巾何如?你敢傷我哥哥!”關公急止之曰:“且看呂將軍如何主意,那時各回營寨廝殺未遲。”呂布曰:“我請你兩家解斗,須不教你廝殺!”這邊紀靈不忿,那邊張飛只要廝殺。布大怒,教左右:“取我戟來!”布提畫戟在手,紀靈、玄德盡皆失色。布曰:“我勸你兩家不要廝殺,盡在天命。”令左右接過畫戟,去轅門外遠遠插定。乃回顧紀靈、玄德曰:“轅門離中軍一百五十步,吾若一箭射中戟小枝,你兩家罷兵,如射不中,你各自回營,安排廝殺。有不從吾言者,并力拒之。”紀靈私忖:“戟在一百五十步之外,安能便中?且落得應允。待其不中,那時憑我廝殺。”便一口許諾。玄德自無不允。布都教坐,再各飲一杯酒。酒畢,布教取弓箭來。玄德暗祝曰:“只愿他射得中便好!”只見呂布挽起袍袖,搭上箭,扯滿弓,叫一聲:“著!”正是:弓開如秋月行天,箭去似流星落地。一箭正中畫戟小枝。帳上帳下將校,齊聲喝彩。后人有詩贊之曰:
溫侯神射世間稀,曾向轅門獨解危。落日果然欺后羿,號猿直欲勝由基。虎筋弦響弓開處,雕羽翅飛箭到時。豹子尾搖穿畫戟,雄兵十萬脫征衣。
當下呂布射中畫戟小枝,呵呵大笑,擲弓于地,執紀靈、玄德之手曰:“此天令你兩家罷兵也!”喝教軍士:“斟酒來!”各飲一大觥。”玄德暗稱慚愧。紀靈默然半晌,告布曰:“將軍之言,不敢不聽;奈紀靈回去,主人如何肯信?”布曰:“吾自作書復之便了。”酒又數巡,紀靈求書先回。布謂玄德曰:“非我則公危矣。”玄德拜謝,與關、張回。次日,三處軍馬都散。
不說玄德入小沛,呂布歸徐州。卻說紀靈回淮南見袁術,說呂布轅門射戟解和之事,呈上書信。袁術大怒曰:“呂布受吾許多糧米,反以此兒戲之事,偏護劉備。吾當自提重兵,親征劉備,兼討呂布!”紀靈曰:“主公不可造次。呂布勇力過人,兼有徐州之地;若布與備首尾相連,不易圖也。吳聞布妻嚴氏有一女,年已及笄。主公有一子,可令人求親于布,布若嫁女于主公,必殺劉備:此乃疏不間親之計也。”袁術從之,即日遣韓胤為媒,赍禮物往徐州求親。
胤到徐州見布,稱說:“主公仰慕將軍,欲求令愛[14]為兒婦,永結秦晉之好。”布入謀于妻嚴氏。原來呂布有二妻一妾:先娶嚴氏為正妻,后娶貂蟬為妾;及居小沛時,又娶曹豹之女為次妻。曹氏先亡無出,貂蟬亦無所出,唯嚴氏生一女,布最鐘愛。嚴氏以為袁公路有帝王之資,以女許其子,可有后妃之望。布意遂決,厚款韓胤,許了親事。韓胤回報袁術。術即備聘禮,仍令韓胤送至徐州。呂布受了,設席相待,留于館驛安歇。陳宮知此乃殺劉玄德之計,催促呂布速成婚事。布遂連夜具辦妝奩,收拾寶馬香車,令宋憲、魏續一同韓胤送女前去。鼓樂喧天,送出城外。
時陳元龍之父陳珪聞知此事,曰:“此乃疏不間親之計也。玄德危矣。”遂扶病來見呂布。布曰:“大夫何來?”珪曰:“聞將軍死至,特來吊喪。”布驚曰:“何出此言?”珪曰:“前者袁公路以金帛送公,欲殺劉玄德,而公以射戟解之;今忽來求親,其意蓋欲以公女為質,隨后就來攻玄德而取小沛。小沛亡,徐州危矣。且彼或來借糧,或來借兵:公若應之,是疲于奔命,而又結怨于人;若其不允,是棄親而啟兵端也。況聞袁術有稱帝之意,是造反也。彼若造反,則公乃反賊親屬矣,得無為天下所不容乎?”布大驚曰:“陳宮誤我!”急命張遼引兵,追趕至三十里之外,將女搶歸;連韓胤都拿回監禁,不放歸去。卻令人回復袁術,只說女兒妝奩未備,俟[15]備畢便自送來。陳珪又說呂布,使解韓胤赴許都。布猶豫未決。
玄德在小沛招軍買馬,布不以為意。宋憲、魏續二人奉命往山東買得好馬三百余匹,回至沛縣界首,卻被張飛詐妝出賊,搶劫馬匹去了。呂布聽了大怒,隨即點兵伐小沛。玄德令人出城,至呂布營中,說情愿送還馬匹,兩相罷兵。布欲從之。陳宮曰:“今不殺劉備,久后必為所害。”布聽之,不從所請,攻城愈急。玄德等乘夜突出重圍,投奔許都曹操去了。
注釋
[1]陳元龍:即陳登,元龍是陳登的字。其為人爽朗,性格沉靜,智謀過人。
[2]編屨[jù]:屨,古代用麻葛制成的一種鞋。編屨即編草鞋。
[3]盱眙[xū yí]:縣名,在江蘇省西部。
[4]廣陵:今江蘇省揚州市。
[5]壽春:今安徽六[lù]安市壽縣。
[6]涇縣:今安徽宣城市轄縣。位于安徽省東南部,宣城市境西部。
[7]歷陽:今安徽和縣。
[8]神亭嶺:神亭嶺位于吳郡的西郊外。吳郡治所在吳縣(今蘇州姑蘇區)。
[9]秣陵:即今南京,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置縣,屬會稽郡。
[10]閶[chāng]門:乃蘇州古城之西門,通往虎丘方向。
[11]會稽:古地名,紹興的別稱,故吳越地,會稽因紹興會稽山得名。
[12]童稚:小孩。
[13]大耳兒:此為蔑稱,因劉備耳大,所以有此一說。
[14]令愛:對別人稱其女,這是一個尊稱。
[15]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