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邱成醉歌
漢書景武昭宣成元功臣表
出居安能郁郁。
班固引諺論刑法
漢書邢法志
鬻棺者欲歲之疫。
元帝詩童謠
漢書五行志二
井水溢。滅灶煙。灌玉堂。流金門。
成帝時燕燕童謠
漢書五行志二
燕燕﹑尾涎涎。
張公子時相見。木門倉瑯根。燕飛來。啄皇孫。
皇孫死。燕啄矢。
成帝時黃爵謠
漢書五行志二
邪徑敗良田。讒口亂善人。桂樹華不實。黃爵巢其顛。
故未人所羨。今為人所憐。
魏河內民為史起歌
漢書溝洫志
鄴有賢令兮為史公。決漳水兮灌鄴旁。終古舄鹵兮生稻梁。
鄭白渠歌
漢書溝洫志
田于何所。池陽谷口。鄭國在前。白渠起后。
舉臿為云。決渠為雨。水流灶下。魚躍入釜。
涇水一石。其泥數斗。且溉且糞。長我禾黍。
衣食京師。億萬之口。
班固引諺論經方
漢書藝文志
有病不治。常得中醫。
賈誼引里諺論廉恥
漢書賈誼傳
欲投鼠而忌器。
路溫書引俗語
漢書路溫書傳
畫地為獄議不入。刻木為吏期不對。
廣川王去為陶望卿歌
漢書廣川惠王越傳
背尊章。嫖以忽。謀屈奇。起自絕。行周流。自生患。
諒非望。今誰怨。
廣川王去為諸姬歌
漢書廣川惠王越傳
愁莫愁。居無聊。心重結。意不舒。內茀郁。憂哀積。
上不見天生何益。日崔隕。時不再。愿棄軀。死無悔。
李陵海上歌
漢書蘇武傳
徑萬里兮度沙幕。為君將兮奮匈奴。路窮絕兮矢刃摧。
士眾滅兮名已隤。老母已死。雖欲報恩將安歸。
司馬遷引諺
漢書司馬遷傳
誰為為之。孰令聽之。
燕王旦歌
漢書燕刺王旦傳
歸空城兮。狗不吠。雞不鳴。橫術何廣廣兮。
固知國中之無人。
華容夫人歌
漢書燕刺王旦傳
發紛紛兮寘渠。骨藉藉兮亡居。母求死子兮妻求死夫。
裴回兩渠間兮君子獨安居。
廣陵王胥歌
漢書廣陵厲王胥傳
欲久生兮無終。長不樂兮安窮。奉天期兮不得須臾。
千里馬兮駐待路。黃泉下兮幽深。人生要死﹑何為苦心。
何用為樂心所喜。出入無悰為樂亟。
蒿里召兮郭門閱。死不得取代庸。身自逝。
楊惲拊缶歌
漢書楊惲傳
田彼南山。蕪穢不治。種一頃豆。落而為萁。
人生行樂耳。須富貴何時。
諸儒為朱云語
漢書朱云傳
五鹿岳岳。朱云折其角。
瑯邪里中為王吉語
漢書王吉傳
東家有樹。王陽婦去。東家棗完。去婦復還。
漢書稱王貢語
漢書王貢傳
王陽在位。貢公彈冠。
京師為王駿語
漢書王吉傳
前有趙張。后有三王。
貢禹引俗語
漢書貢禹傳
何以孝弟為。財多而光榮。何以禮儀為。史書而仕宦。
何以謹慎為。勇猛而臨官。
鄒魯諺
漢書韋賢傳
遺子黃金滿籯。不如一經。
京師為諸葛豐語
漢書諸葛豐傳
閑何闊。逢諸葛。
劉輔引里語
漢書陸輔傳
腐木不可以為柱。卑人不可以為主。
長安為蕭朱王貢語
漢書蕭育傳
蕭朱結綬。王貢彈冠。
上郡為馮氏兄弟歌
漢書馮野王傳
大馮君。小馮君。兄弟繼踵相因循。聰明賢知惠吏民。
政如魯衛德化鈞。周公﹑康叔猶二君。
諸儒為匡衡語
漢書匡衡傳
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
諸儒為張禹語
漢書張禹傳
欲為論。念張文。
薛宣引鄙語
漢書薛宣傳
苛政不親。煩苦傷恩。
汝南鴻陂童謠
漢書翟方進傳
壞陂誰。翟子威。飯我豆食羹芋魁。反乎覆。陂當復。
誰云者﹑兩黃鵠
王嘉引里語
漢書王嘉傳
千人所指。無病而死。
京師為楊雄語
漢書楊雄傳贊
惟寂寞。自投閣。愛清靜。作符命。
長安中為尹賞歌
漢書尹賞傳
安所求子死。桓東少年場。生時諒不謹。枯骨后何葬。
班固引諺論貨殖
漢書貨殖傳序
以貧求富。農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繡文。不如倚市門。
長安為谷永樓護號
漢書樓護傳
谷子云筆札。樓君卿唇舌。
閭里為樓護歌
漢書樓護傳
五侯治喪樓君卿。
牢石歌
漢書石顯傳
牢邪石邪。五鹿客邪。印何累累。綬若若邪。
長安謠
漢書石顯傳
伊徙鴈。鹿徙菟。去牢與陳實無賈。
平城歌
漢書匈奴傳
平城之下亦誠苦。七日不食﹑不能彀弩。
烏孫公主悲愁歌
漢書烏孫傳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托異國兮烏孫王。穹廬為室兮旃為墻。
以肉為食兮酪為漿。居常土思兮心內傷。愿為黃鵠兮歸故鄉。
戚夫人歌
漢書呂后傳
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相離三千里。
當誰使告女。
李延年歌
漢書李夫人傳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長安民為王氏五侯歌
漢書元后傳
五侯初起。曲陽最怒。壞決高都。連竟外杜。
土山漸臺西白虎。
長安為張竦語
漢書王莽傳
欲求封。過張伯松。力戰斗。不如巧為奏。
東方為王匡廉丹語
漢書王莽傳
寧逢赤眉。不逢太師。太師尚可。更始殺我。
華人為高昌人歌
漢書逸文
驢非驢。馬非馬。
孟康引民語
漢書景帝紀
金可作。世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