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曠為周太子晉歌
汲冢周書
國誠寧矣。遠(yuǎn)人來觀。修義經(jīng)矣。好樂無荒。
時人為于公嚴(yán)延年語
前漢紀(jì)
于公高門以待對。嚴(yán)母除地以望喪。
朝廷稱張釋之于定國語
前漢紀(jì)
張釋之為廷尉。天下無冤民。于定國為廷尉。天下自不冤。
宛郡鄉(xiāng)里為茨充號
東觀漢記
一馬兩車﹑茨子河。
逢萌哭言
東觀漢記
新乎。新乎。
漢明德皇后引俗語
東觀漢記
時無赭。澆黃土。
京師為楊政祁圣元號
東觀漢記
說經(jīng)鏗鏗﹑楊子行。論難僠僠﹑祁圣元。
人為陳嚚語
東觀漢記
關(guān)東說詩﹑陳君期。
更始時長安里閭語
東觀漢記
使兒居市決。作者不能得。
京師稱宋度語
謝承后漢書
宋叔平。一史奏。罷九卿。
蜀郡童為黃昌謠
謝承后漢書
兩日出。天兵戢。
吳人為彭修歌
謝承后漢書
時歲倉卒。盜賊從橫。大戟強(qiáng)弩不可當(dāng)。賴遇賢令子陽。
京師為唐約謠
謝承后漢書
治身無嫌﹑唐仲謙。
京師為張盤諺
謝承后漢書
聞清白。張子石。
蒼梧人為陳臨歌
謝承后漢書
蒼梧陳君恩廣大。令死罪囚有后代。德參古賢天報(bào)施。
鄉(xiāng)人為秦護(hù)歌
謝承后漢書
冬無褲。有秦護(hù)。
諸儒為劉愷語
華嶠后漢書
難經(jīng)伉伉﹑劉太常。
桓帝時人為黨人謠
袁崧后漢書
九卿直言﹑有陳蕃。
天下好交﹑荀伯修。
天下冰楞﹑王秀陵。
天下忠平﹑魏少英。
天下稽古﹑劉伯祖。
天下良輔﹑杜周甫。
天下英才﹑趙仲經(jīng)。
京師稱李膺陳蕃語
袁松后漢書
李元禮巖巖如玉山。陳仲舉軒軒如千里驥。
南陽為朱公叔語
袁松后漢書
朱公叔肅肅如松柏下風(fēng)。
時人為公沙氏兄弟號
袁松后漢書
公沙六龍。天下無雙。
太原介休鄉(xiāng)里諺
后漢紀(jì)
欲作郭林宗耶。
王昶引諺
梁祚魏國統(tǒng)
知足不辱。如不知足。則失所欲。
魏孝文帝菖蒲歌
后魏典略
兩菖蒲。新野藥。
齊武成殂后謠
三國典略
千錢置果園。中有芙蓉樹。破券不分明。蓮子隨他去。
京師為丁謂寇準(zhǔn)語
東都事略寇準(zhǔn)傳
欲得天下寧。當(dāng)拔眼中釘。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
益州人為王曙謠
東都事略王曙傳
蜀守之良。前張后王。惠我赤子。
而無流亡。何以報(bào)之。俾壽而昌。
京師為范仲淹謠
東都事略范仲淹傳
朝廷無憂有范君。京師無事有希文。
軍中為韓琦范仲淹語
東都事略范仲淹傳
軍中有一韓。西賊聞之心骨寒。軍中有一范。
西賊聞之驚破膽。
廣州為邵曄陳世卿歌
東都事略邵曄傳
邵父陳母。除我二苦。
天祚時國人諺
契丹國志天祚皇帝紀(jì)上
五個翁翁四百歲。南面北面頓瞌睡。
自己精神管不得。有甚心情殺女直。
天祚時狂人歌
契丹國志天祚皇帝紀(jì)上
遼國且亡。
明昌四年京師謠言
大金國志章宗皇帝紀(jì)上
東欲行。西欲飛。中間一路赤垂垂。我醉不醉知不知。
時人為來虞二氏子語
弘簡錄
護(hù)兒兒作相。世南男作匠。
緱氏民為王旭謠
弘簡錄
永寧三镢。緱氏一縑。
禿刺引俗言
續(xù)弘簡錄
一箭中麋。毋曰自能。百兔未得。未可遽止。
時人為吳烈婦謠
續(xù)弘簡錄
紅羊年。黑鼠月。張婦吳。儼遺烈。九山風(fēng)酸泖波血。
二氣舛錯愁云結(jié)。一樹梅花驚飄雪。
方國珍未亂時臺州童謠
續(xù)弘簡錄
楊嶼青。出海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