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高明的選擇就是財富的勝利
- 九張底牌:老輩兒用輝煌和挫敗攢下的秘密暗法則
- 郎世榮
- 2611字
- 2016-01-07 16:48:42
每個人都渴望獲得財富,成就一番事業,因此每個人都是野心家。然而,現實卻讓很多人無法成為他們想象中揮斥方遒的人。許多人雖然滿腔熱血、具有遠大的目標,但也只能徒嘆一聲“心比天高,命比紙薄”。這些人最終只能是平庸的人,過著平庸的生活。
日本著名企業“理光”公司的創始人市村清一直強調這樣一句話:“行人熙攘的背后有捷徑。”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所有人都在向著一個方向行走,那么前方不會有任何“金礦”等著你發現,而不為人知的地方往往能夠讓你發現財富,找到創業捷徑。因此,不管是哪個行業的人,都需要善于另辟蹊徑;只有創新,才能給人帶來豁然開朗的感覺。所以,那些獨具匠心、別具一格的創意,往往能夠讓人搶先獲得財富商機。
一般來講,人們總是習慣用常規思維、順向思維方式來看問題,難以做到從問題中進行新的嘗試和創新。人們無法打破自己固有的思維,將事情作出突破,使本來令自己陷入困境的問題成為幫助自己獲得巨大成就的機會。這也就像巴菲特投資理論所說的那樣:“在別人瘋狂的時候,我恐懼;在別人恐懼的時候,我瘋狂。”
當大家都不看好一項生意的時候,你要從逆向思維角度出發,考慮到這個生意或許能夠讓自己賺錢;當所有人都一窩蜂追逐一項生意的時候,你要退出這項生意的競爭,因為它或許會讓你賠錢,這就是高明的經營策略。運用這樣的經營策略,會讓自己作出獲得巨額財富的高明選擇。
很多人作出的選擇并不是高明的,而只是隨波逐流,但他們卻不知道,這樣的隨波逐流只能讓自己獲得失敗,并不能讓自己成功,遺憾的是,他們往往還在為自己搭上了過時的末班車而沾沾自喜。在真正的成功者看來,只有多數人不做的事情,才具有巨大的商機。如果人們能從表面現象看到潛藏其中的財富,就證明人們已經初步具備作出高明選擇的素質。
想要取得巨大成就,獲得巨額財富,大部分人選擇的是自主創業。可以說,創業是獲得巨額財富的普遍來源。長期占據全球財富榜首位的比爾·蓋茨,新晉財富榜首位的卡洛斯,都是通過創業起家,最后成數百億身價的。因此,人們利用創業成就自己的財富夢想理所當然。但是切忌,做生意最忌諱的就是隨波逐流。一旦你在做生意時隨大流,那么你不僅難以賺到大錢,反而還可能賠錢。有句話說:“當所有的人都向一個方向行走的時候,那么這個世界即將遭到毀滅。”
前幾年,呼啦圈風靡全國,幾乎人手一個。許多投資者看到呼啦圈銷量特別好,且制作呼啦圈不需要什么技術,更不用太大的資金,于是爭相投資。最初,呼啦圈的銷路十分好,許多商家感覺呼啦圈簡直就是供不應求,更有很多人因此而大賺一筆。但是不久之后,呼啦圈便不再流行,很多廠商卻不知道市場行情已經悄然改變,還在拼命制造,結果遭到商家的退貨,這些廠商也紛紛倒閉。顯然,那些跟風、隨大流的投資者的選擇稱不上明智,更無法稱之為高明。這樣的做法本該讓許多人引以為戒,但在現實中,許多人仍然改不了“隨大流”的毛病,將手中的資金全部投入到“當前的風尚制造”中,最后血本無歸。
不管做什么,都需要具備獨立的思維方式,在投資選擇中尤為如此。能夠選擇與眾不同的商品才是高明的選擇,這種人,才是善于捕捉財富的人。
善于捕捉財富的人都喜歡向人少的行業發展,進入一個只有自己存在的行業中,這對創業者來講,意味著這個地方所有的財富都屬于他一個人!許多億萬富翁正是由于善于發現未被開發的“處女地”,才能取得現在的成就,獲得超出他們預想的財富。
馬克·扎克伯格是美國社交網站Facebook(臉譜網)的創辦者,這個年輕的小伙子被人們親切地稱為“蓋茨第二”。根據《福布斯》雜志的統計,馬克·扎克伯格至少擁有40億美元的身價,且連續三年被稱為全球最年輕的單身富翁;直到2010年,馬克·扎克伯格也僅僅25歲。
馬克·扎克伯格是在互聯網這個平臺發家的,可以說,互聯網這個還非常年輕的行業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富翁。從拉里·佩齊、謝爾蓋·布林、李彥宏,到扎克伯格、李想,這些人都是通過互聯網這個高速發展的平臺成長起來,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的。因此,互聯網在許多人眼里是個香餑餑的角色,但是,扎克伯格的成功源自于他選擇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雖然他也在互聯網中生存,但是他并沒有選擇做新聞網站、搜索網站、圖書網站等,而是創建了一個為哈佛大學生作為交流平臺的Facebook網站。這樣一個供大學生交流的平臺,是第一個以網站形式出現的。
扎克伯格最初建立Facebook的時候,并沒想過這個網站會火暴到這種程度。Facebook剛一開通,就引起很大的轟動,僅僅三個星期,哈佛大學一半以上的學生都在Facebook上登記并成為會員,且主動在網站上留下他們最私密的個人數據。許多學生利用這樣一個免費交流平臺,掌握自己的朋友、同學的最新動態,在這個網站上和朋友聊天、討論,并結交新的朋友。很快,Facebook便擴展到美國大部分大學校園中,甚至擴展到加拿大的大學校園。現在,Facebook風靡范圍早已超過了美洲,這股Facebook風刮到了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
雅虎公司對Facebook的未來作了一個預測:到2015年,Facebook的注冊用戶在美國會達到5250萬人,60%以上的學生和年輕人都會成為該網站的會員。
為什么扎克伯格創辦的Facebook會受到眾多學生和年輕人的喜愛?原因在于他選擇了一條正確的道路。扎克伯格尚未念完高中時,包括微軟在內的幾大IT企業都向他拋出了高薪的橄欖枝,但是他卻拒絕了這些工作機會,選擇去哈佛大學繼續深造。事實上,扎克伯格創辦Facebook是個偶然情況,但也是必然趨勢。他總是在想如何能給周圍的人提供便利,比如讓他們可以聯系上失散多年的老朋友。除此之外,Facebook與其他公司經營的網站不同,那些網站大多提供的是約會最佳地點、媒體上報道的信息集錦等,但是自Facebook創立之初,扎克伯格便將網站定位于幫助人們溝通世界,而不是讓人們將時間浪費在瀏覽網站上。
種種與眾不同的做法和選擇,使得Facebook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所喜愛,它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廣泛。可以說,是扎克伯格與眾不同的選擇幫助他取得了巨大成功;他沒有走別人的老路,反而獨樹一幟地在互聯網中殺出了一片新天地。
這個世界的變化很快,很多“熱門”行業往往撐不了幾天就會變成“冷門”,而現在的“冷門”,可能過不了多久又會成為未來的“熱門”。所以,一個人想要取得財富的勝利,在選擇上一定要有理性的判斷——只有高明的選擇,才可能帶給人們巨額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