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排除萬難,一往無前——困難面前誓不低頭
- 改變:從平凡到優(yōu)秀
- 李超源 楊莉莉編著
- 7518字
- 2015-12-30 16:55:32
人一生中都會經(jīng)歷許多困難,但你不能被困難嚇倒,而要始終站立著、堅持著、抗爭著,直至最后獲勝。誠如鄒韜奮所言:艱苦困難是人生路上的必經(jīng)之途,一旦相遇,除迎頭搏擊外,別無他法;若畏縮退避,即等于自絕其前進。
一、困難是把雙刃劍
困難到來的時候,有的人因之一飛沖天,有的人因之倒地不起。
——[俄]列夫·托爾斯泰
困難可以磨煉人的意志,所以,無論遇到什么困難,我們都應(yīng)該堅定地走好生命中的每一步路;但困難又可以擊垮一個人,使他在困難面前“俯首稱臣”。不過,這完全取決于你如何去看待和處理困難。
關(guān)于怎樣看待和處理困難,美國作家羅威爾為我們給出了精辟答案:“人世中,不幸的事如同一把刀,它可以為我們所用,也可以把我們割傷。那要看你握住的是刀刃還是刀柄。”
很顯然,遇到困難時,如果握著“刀刃”,就會割到自己的手;但是,如果握住“刀炳”,就可以用來切割東西。要準確握住“刀柄”可能不容易,但還是能夠做得到的,只要你注意方法和技巧。
人生中能夠遇到一些困難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試想,人生中若沒有了困難,那還能稱其為真正的人生嗎?困難盡管有令人難以接受的一面,但更多時候,它卻在磨煉人的成長,讓人變得更加堅強自信。
俄羅斯有句諺語:“鐵錘能打破玻璃,更能鑄造精鋼。”如果你像鋼鐵一樣,擁有足夠堅強的品質(zhì),并且以這種品質(zhì)去克服人生中的困難,那么,困難反而會激勵你成長,磨煉你的意志和力量。
我們看到,很多人經(jīng)常被困難擊敗,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信念不夠堅定,不敢相信自己能夠戰(zhàn)勝困難,結(jié)果反而被困難擊倒。這多么令人遺憾啊!
所以,生活中,當(dāng)你在面對困難時,必須首先樹立起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行”。另外,讓自己放松,深入信仰的靜謐中,如此便能冷靜思考,沉著應(yīng)對。這樣,你就能夠走出困境,迎來陽光明媚的春天。
總之,在困難之前,要學(xué)會沉著冷靜,以平靜平和的心境來看待全局;同時,要學(xué)會控制情緒,以持續(xù)的工作去迎接最后的勝利。
二、韌勁足,困難除
我的最高原則:不論對任何困難,都決不屈服。
——[波蘭]居里夫人
堅韌,可以使窮困之人努力奮斗,最終找到生活的出路;可以使柔弱女子承擔(dān)起養(yǎng)家的重任;可以使一些殘疾人,依靠自己的雙手,養(yǎng)活自己或家人,進而為社會做貢獻。總而言之,在這個世間上,要想做成功任何一件事,沒有不靠著堅韌的。
“在世界上,堅韌是任何東西都無法代替的,教育不能替代,而命運更無法替代。”試想,當(dāng)年哥倫布向西航行時,如果缺乏那股堅韌勁,一遇到艱難就自動退縮,那么,新大陸的開拓者肯定就不是他哥倫布了!
擁有堅強的毅力是每個人都渴望的,誰不喜歡堅韌不拔?誰不喜歡癡心不移?可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往往缺乏這種毅力,經(jīng)不起誘惑。怎么辦?這就需要在實踐中長期培養(yǎng)。
要培養(yǎng)堅韌的精神品質(zhì),可以從3個方面做起:首先,強化自己的動機,這樣,你的韌性和持久力就會變得更強。其次,恪守目標,堅定不移。再次,毅力有眾多天敵,惰性、散漫、誘惑等等,要培養(yǎng)毅力,就必須將這些天敵拒于千里之外。
有了這種堅強的毅力,你就能克服萬般艱難,跨越一切障礙,讓你在帶有常人難以忍受的境遇中破浪前行。
秉性堅韌,是成功者的特質(zhì)。這些人能夠。成就一番事業(yè),可以沒有其他優(yōu)秀品質(zhì)的輔助,但決不能沒有堅韌的性格。現(xiàn)實中,賣苦力者之所以終日勞碌不覺得疲憊,生活困難者之所以不感到精神沮喪,都是由于這些人具有堅韌的性格。
在人類文明史上,堅韌造就了許許多多的偉人。看看19世紀的科學(xué)家,他們在埋頭研究時,是何等的艱苦,但他們依然能挺過去,直至最后獲得成功;當(dāng)別人開始放棄時,他們卻依然堅持做下去,絕不輕易放棄。
因此,可以說,具有堅韌的精神是最寶貴的;只有擁有了這種精神,才能克服一切困難,實現(xiàn)成功的夢想。
三、山得過,水也得過
我過了一些很困難的日子,在回憶的時候唯一能安慰我的,乃是不管怎樣困難,我還是誠實地應(yīng)付過來了。
——[波蘭]居里夫人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是工兵的不朽精神。換句話說,為了完成戰(zhàn)局上的任務(wù),沒有困難可以阻擋他們。而對于一個人來講,它的意義則在于培養(yǎng)一往無前的大無畏精神。有了這種精神,還怕什么困難不能解決?
作戰(zhàn)時,戰(zhàn)局瞬息萬變,有時為了戰(zhàn)事上的需要,首長常常會命令下屬:“必須于某日某時越過那座山,渡過那條河。”有時,這幾乎是無法預(yù)測的事,但作為工兵,不管遇到什么情況,必須不畏艱難,如期完成“架橋開路”的任務(wù)。
面對自己的人生,面對社會上各種復(fù)雜的人與事,我們也應(yīng)該有這種工兵精神。有時,我們可以依計劃按時完成某項工作,但有時也會發(fā)生一些意外,讓你措手不及。這種狀況可能超出你的能力負擔(dān),就猶如作戰(zhàn)時臨時指派的任務(wù)一樣,但也必須想方設(shè)法去完成。
不過,有些人在碰到這種狀況時,要么退縮不前、坐困愁城,沒能力沒勇氣去架橋開路,就在那里耗著,不知如何是好;要么迂回繞道,認為“山不轉(zhuǎn)路轉(zhuǎn)”。可有時候,卻不一定有路可行,況且時間也未必允許。
這樣的反應(yīng)也算很正常,但問題是,如果不“架橋開路”,就有可能被敵人消滅。換句話說,當(dāng)人生處在十分艱困的境地時,如果必須前進而又無路可走,那么,就只有像工兵那樣,“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否則,只會被困難壓倒,而這一倒,說不定就永遠爬起不來了。
其實,很多人的經(jīng)驗告訴我們:不管“水”看起來多深,“山”看起來多高,只要你足夠用心,都可找到架橋開路的地方。“下手處”是有的,只怕你不肯去找。而且,過了橋,上了山,常會有新景象出現(xiàn),也即:一旦解決了困境,你的人生將會展現(xiàn)另一番風(fēng)采。
因此,一個人應(yīng)該在踏入社會,碰到第一個困難時,就以工兵的精神去面對,越早鍛煉出工兵精神,就會越早受益。
四、別被困境所嚇倒
困難只能嚇倒懦夫懶漢,而勝利永遠屬于攀登科學(xué)高峰的人。
——茅以升
當(dāng)身處困境時,最好換個角度來看待。困境盡管暫時不利于個人的發(fā)展但它卻是對個人的意志、決心和勇氣的鍛煉,是對個人綜合實力的一次大檢驗。
失敗乃成功之母!楚漢之爭時,劉邦屢敗屢戰(zhàn),百折不撓,終于在垓下一戰(zhàn),十面埋伏,將項羽打敗。一個人只有經(jīng)過千錘百煉,才會最終成熟起來。所以,面臨困境時,重要的是汲取教訓(xùn),不犯或少犯重復(fù)性的錯誤。
古今中外,大凡是成功者,他們無不經(jīng)歷了數(shù)不清的挫折與失敗。但在這樣的困境面前,他們沒有被嚇倒,而是始終站立著、堅持著。最終,他們戰(zhàn)勝了困難,成就了自己。
人一生中都會遇到很多或小或大的困難,這一點誰都無法避免。在困難面前,我們不能被嚇倒,應(yīng)該敢于直面困境,把它當(dāng)作是成功對我們的考驗,堅強地繼續(xù)走下去。這樣,困難就會成為你走向成功的墊腳石。
其實,當(dāng)一個人身處順境時,尤其是春風(fēng)得意時,一般很難看到自身的不足和弱點。唯有當(dāng)他遇到困難后,才會反省自身、弄清自己的不足,才能認識到理想同現(xiàn)實的差距。這就為他克服自身的不足、調(diào)整自己的理想提供了最基本的條件。因此,困難是人生的催熟劑,經(jīng)歷困難、忍受困難可以說是人生的一門必修課。
挫折或困境,作為一種個人體驗,每個人對它的耐受限度是大不相同的。所以,雖說一個人經(jīng)受一些困境有好處,然而,不斷地讓人經(jīng)受困難,經(jīng)常陷于困境之中,也是不可取的。如果是這樣,則對一個人的壓力太大,會使其人格發(fā)生根本性變化,從而變得冷漠、孤獨甚至執(zhí)拗。
所以,面對困境,既不文過飾非,也不諉過于人。只要認真分析,了解身處困境的原因,正確地采取應(yīng)對困境的辦法,別被困境嚇倒,同樣可以變逆境為順境,化失敗為成功。
五、敢問“困難是否真正存在”
困難往往是懶惰的產(chǎn)物……許多事情想起來困難,做起來容易。
——[英]塞·約翰生
我們知道,在達到自己的目標之前,多多少少都會遇到一些困難,但并不是每個人在碰到困難時,都會思考和反問自己:這個困難,到底算不算是真正的“困難”?
吉姆嫁到這座農(nóng)場以來,位于后院屋角的那塊石頭就已經(jīng)在那里了。這塊石頭形狀怪異,顏色灰暗,直徑大約2米,突出部分將近20厘米。
有一次,吉姆使用割草機清除后院的雜草,可她一不小心碰到了那塊石頭,割草機的刀片瞬間被折斷。因為那塊石頭礙事,所以吉姆向丈夫建議:“能不能想個辦法,把這塊石頭搬走呢?”
“不可能把它挖起來的!”丈夫的語氣非常肯定。
吉姆的公公也這樣認為。他對吉姆說:“這個石頭埋得很深。從我小時候起,這塊石頭就一直在這里了,從來沒有人嘗試把它弄走。”
就這樣,那塊石頭繼續(xù)留在了后院里。年復(fù)一年,吉姆的公公去世了。后來,她丈夫也去世了。
丈夫死后,吉姆與孩子們一起清理庭院。這時候,她又看見了那塊石頭,因為它的存在,周圍的草始終長不茂盛。于是,他們拿起鐵鏟,準備花上一整天的工夫,把這塊石頭挖出來。
沒想到,才挖半個小時,那塊石頭就開始松動了,一刻鐘后,他們就把石頭挖了出來。
原來,那塊石頭只不過埋入地下半米深而已,根本沒有吉姆公公和丈夫說得那么大、那么深。于是,那塊原本兩代人都認定沒辦法移動的石頭,就這樣簡單地被移走了……
如果吉姆沒有親自動手去做,關(guān)于移動這塊石頭困難的“神話”,或許還會這么繼續(xù)演繹下去。
困難到底是不是困難,必須真正去面對后才會知道。如果你只會在一旁空想,那么,這個世界對于你而言,將會被重重“困難”包圍著,而你永遠也無法破除困難,往前再進一步!
六、走出困境的“泥沼”
如果你內(nèi)心始終存有神圣的人生目的,再加上自己謹慎的思考,便可以征服一切困難,獲得非凡的成就。
——雷音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面對悲傷和憂愁,要像下文中的流浪漢那樣,不能夠喪失斗志;而應(yīng)該重新調(diào)整心態(tài),校正人生的坐標和航線,努力走出困境的心靈“泥沼”。這樣,才能重新找回自己的位置,成就歡欣的人生。
羅伯特·菲利浦先生是位著名的個性分析專家。有一次,他在辦公室接待了一個流浪者。這人因創(chuàng)業(yè)失敗、負債累累,長時間離家出走,過著流浪漢生活。
一進門,流浪漢就打招呼,說:“我來這兒,是想見見這本書的作者。”說著,他從口袋中拿出一本羅伯特所著的書——《自信心》。
羅伯特發(fā)現(xiàn),流浪漢眼神茫然,皺紋沮喪,神態(tài)緊張,胡須老長老長的。這一切都顯示,他已經(jīng)無可救藥了,但羅伯特嘴上不能這么說。羅伯特請他就座,讓他把自己的故事完完整整地講述一遍。
聽完故事,羅伯特說:“有一個人也許可以協(xié)助你東山再起。”羅伯特的話音剛落,流浪漢立刻跳了起來,緊緊抓住他的手。顯然,他心里仍然存在著一絲希望。
此時,羅伯特也拉著他的手,引導(dǎo)他來到心理試驗室。當(dāng)他站到窗簾之前時,羅伯特把窗簾布拉開,露出一面大鏡子。羅伯特指著鏡子里的流浪漢,說:“就是這個人。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個人能夠使你東山再起,除非你能徹底認識這個人,否則你只能……”
流浪漢朝著鏡子走了幾步,摸著長滿胡須的臉龐,對著鏡子打量了幾分鐘,然后低下頭,痛聲哭泣起來。
幾天后,羅伯特在街上碰到了這人,他西裝革履,步伐輕盈,頭抬得高高的,不再是一個流浪漢形象。后來,那個人真的東山再起,成為芝加哥的富翁。
失意是一面鏡子,可以照見人的弱短之處;失意又是一條鞭子,能使人在抽打中清醒。在失意的困境中,只要你能夠冷靜反思,正視自己的缺點和弱項,努力克服不足,那么,這種困境反而可以鞭策和催促你不斷前進。
七、大無畏,壓倒一切障礙
在創(chuàng)業(yè)時期,必須靠自己打出一條生路來,艱苦困難即此一條生路上必經(jīng)之途徑,一旦相遇,除迎頭搏擊外別無他法;若畏縮退避,即等于自絕其前進。
——鄒韜奮
身處困境時,心生恐懼并不奇怪。一個勇敢的人,必須正視這種恐懼,并大膽地行事。在做的過程中,恐懼自然會消失,你的心境也會越來越高。大無畏的品質(zhì),就是這樣慢慢修煉成的。
面對困境,保持鎮(zhèn)定,這本身就是一種勇敢。用大無畏的豪邁氣概,去壓倒你前進路上的一切障礙,勇敢的你必將變得更加勇敢。
公元前480年,波斯國王薛西斯率大軍入侵希臘。希臘各邦紛紛動員起來,人們奔赴各個戰(zhàn)場。
在東面,波斯人要想進入希臘,只有一條道,即德摩比利關(guān)口。這個關(guān)口地勢險要,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這個關(guān)口由斯巴達國王率軍把守,士兵僅有幾千人。
一到關(guān)口,波斯人發(fā)動猛勢,箭像雨點般落向守軍陣營。然而,斯巴達人用盾牌擋住了箭,他們一次次地擊退了敵人。波斯人損失慘重。后來,波斯人派出萬人敢死隊,但依然無法越過斯巴達人的防線。
經(jīng)過兩天的鏖戰(zhàn),斯巴達人守住著了關(guān)口。但守軍中有人向薛西斯泄密了:關(guān)口并不是唯一的通道,通過一條小道,可以越過山脊,然后進入希臘境內(nèi)。就這樣,波斯人轉(zhuǎn)移了重點,他們突襲小道上的守軍。幾個守兵逃了出來,向斯巴達國王報告了險情。
斯巴達人知道,如果不馬上放棄關(guān)口,就會面臨著兩面夾擊的危險。但他們同樣也清楚,自己必須拖住薛西斯,以便讓希臘各城邦有時間備戰(zhàn)。
于是,斯巴達國王讓大軍從山路返城去參加抵抗,自己帶領(lǐng)300名士兵堅守,發(fā)誓與關(guān)口共存亡。不久,敵軍來犯。他們與敵人殊死搏斗數(shù)日,最終因寡不敵眾而全部壯烈犧牲。
然而,正是這幾天的寶貴時間,讓希臘的海軍能得以集結(jié)起來。不久,希臘人就把薛西斯趕回了西亞。
斯巴達人的英勇和大無畏精神讓人永久銘記。他們在面臨強敵時,絲毫沒有退縮,反而與敵人戰(zhàn)斗到底,最終付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面臨困境的大無畏品質(zhì),很值得我們?nèi)W(xué)習(xí)。
八、決不能讓困難動搖決心
也許個性中,沒有什么比堅定的決心更重要。小男孩要成為偉大的人,或想日后在任何方面舉足輕重,必須下定決心,不只要克服千重障礙,而且要在千百次的挫折和失敗之后獲勝。
——[美]羅斯福
吉爾·金蒙特曾經(jīng)是全美最受喜愛、最有名氣的年輕滑雪運動員。那時,她躊躇滿志,積極為奧運金牌而努力著,大家都認為她一定能成功。
然而,一場悲劇使她的夢想化成了泡影。在奧運預(yù)選賽中,金蒙特意外滑倒,身體失去控制,一個個的筋斗把她無情地推下山坡。當(dāng)她停下來的時候,她已昏迷了過去。人們立即把她送往醫(yī)院搶救,雖然性命最終被保住了,但她肩以下的身體卻永久性癱瘓了。
金蒙特認識到,活著的人只有兩種選擇:要么奮發(fā)向上,要么灰心喪氣。她選擇了前者,因為金蒙特對自己仍然充滿信心。幾年以來,她的病情雖然時好時壞,但她從未放棄過對美好生活的不斷追求。歷盡艱難,她終于重新學(xué)會了基本生活技能。
金蒙特夢想著成為一名教師。這可真有點不可思議,因為她既不能走路,又沒受過師范訓(xùn)練。當(dāng)她向?qū)W院提出申請時,校方認為她不適宜當(dāng)教師。但此時,金蒙特的信念就是要當(dāng)教師,任何困難都不能動搖她的決心。
1963年,金蒙特終于被華盛頓大學(xué)教育學(xué)院聘用。由于教學(xué)有方,她很快受到了學(xué)生們的尊敬和愛戴。她教那些上課心不在焉、對學(xué)習(xí)不感興趣的學(xué)生也很有一套辦法。她向年輕教師傳授經(jīng)驗說:“這些學(xué)生也有感興趣的東西,只不過和大多數(shù)人的不一樣罷了。”
金蒙特酷愛教師工作,學(xué)生們也喜歡她。師生間互相幫助,互相進步。后來,她的父親去世,一家人不得不搬回曾拒絕她當(dāng)教師的加州。她向洛杉磯校方提出申請,可學(xué)校聽說她是個“瘸子”就一口回絕了。
金蒙特不是一個輕易就放棄努力的人,決定向其他學(xué)校申請。后來,有三四所學(xué)校表示愿意聘用她。從此以后,她就一直從事教育工作。
從最初到現(xiàn)在,很多年過去了,金蒙特從未得過奧運會金牌,但她的確得了一塊金牌,那是為了表彰她的教學(xué)成績而授予的。
九、成為抗爭困境的鐵人
只有困難才能使人顯出自己的本色。
——[古羅馬]愛比克泰德
勇氣就是這樣一種力量:不管身體怎樣衰弱,也想用精神來克服一切。處在困境中,有的人會為了想脫離困境而勇于奮斗,有的人卻會因為無法克服困境而自甘墮落。當(dāng)然,能成功的一定是前者,自暴自棄毀滅自己的則是后者。
人是環(huán)境的動物。人的性格也并非天生就如此,而是由出生后的環(huán)境決定的。因此就有人說,能考上名牌大學(xué)的人是因為他們有好的教育環(huán)境。但不管環(huán)境如何,始終認為自己一定會成功的人,他們最后多半都會成功。
凡事應(yīng)該認真、拼搏、奮斗,否則會被環(huán)境壓垮而無法成功,尤其被環(huán)境壓垮時,人的意志容易消沉,以至一蹶不振。重要的是,愈處于困境中,愈要有想掙脫出來的這種強烈欲望。
俄國醫(yī)學(xué)家米契克夫總是充滿著自信,他從小就養(yǎng)成了積極自我肯定的習(xí)慣,尤其是青年時代常常對當(dāng)眾宣示:“我才能出眾,對事物熱衷的程度無人能比,并能專心致志;所以,我將成為著名學(xué)者……”
把自己的理想向別人公布,無異于訂下不能反悔的契約,實不失為一種自我肯定的好辦法。這種做法,有一種鞭策的效果,能推動自己向著目標努力邁進。
我們?nèi)粘I钪校晕铱隙ǖ耐緩胶芏唷R浴敖錈煛睘槔腥俗约合露Q心,再向親友宣布,結(jié)果因此而戒除煙癮。這種方法,與米契克夫有異曲同工之妙。
所以,勉勵自己,勇于作為,不失為一種好現(xiàn)象。米契克夫的成功,就是一個范例。
要求自我肯定,不如索性邁開大步去做。身處于無情的現(xiàn)實中,喪失目標的人太多了,他們畏畏縮縮,作繭自縛。即使如此,仍不能抹殺他們自我肯定的努力。
在這個世界上,成功并不是最美的,最美的是能在困境中繼續(xù)奮斗努力的精神。成功只是那些努力者的一個成果而已。
十、排除萬難,勇往直前
勇敢產(chǎn)生在斗爭中,勇氣是在每天對困難的頑強抵抗中養(yǎng)成的。我們青年的箴言就是勇敢、頑強、堅定,就是排除一切障礙。
——[前蘇聯(lián)]奧斯特洛夫斯基
困難和挫折是奮斗之人的最好禮物!如果在完成某項任務(wù)中,碰到了困難和挫折,千萬不能灰心喪志,要振作精神,排除萬難,勇往直前。
事實上,許多事是因為你不敢做才顯得難的。很多時候,所謂的困難只不過是一只“紙老虎”,如果你被它嚇住了,那么,你永遠也品嘗不到成功的滋味。所以,不論遇到多么大的困難,都要鼓勵自己再試一次,因為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難。
有志者事竟成!想盡千方百計,歷經(jīng)千山萬水,排除千難萬險,誓死去爭取最后的勝利,這種精神難能可貴。下面故事中和尚以實際行動印證了這種精神的可貴之處。
古時候,有個和尚打算去南海,但他所在的地方距南海十分遙遠,且交通又極為不便。他只身一人,腰包里也沒有錢,但這些困難沒有嚇住他。
在他心中,只有一個信念:“一定要馬上去南海!”于是,他邁開堅定的步伐,沿途化緣,向南海方向走去。
經(jīng)過一個村莊時,他遇上了一個有錢人。當(dāng)他向那位富人化緣時,富人問他:“和尚,你化緣干什么?”
和尚堅定地回答說:“我要去南海!”
富人不禁哈哈大笑起來,“就憑你?也想去南海?實不相瞞,我想去南海的主意已經(jīng)有好幾年了,但我還一直沒有準備好呢!像你這樣的窮苦人,還未到達南海,不是餓死了,就是累死了!我勸你還是趁早找個廟宇平安度日吧!”
和尚不為所動,堅如磐石,很有信心地說:“我一定會到達南海的!這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幾年后,和尚從南海返回。途中,他又到這位富人家里化緣。此時,他發(fā)現(xiàn)這位富人還在準備他的南海之行。
前進的路上總是有困難。一定的準備工作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行動過程中,要想方設(shè)法去解決困難,要排除千難萬險,勇往直前,在行動中解決行動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