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自由不遠】

財務自由,那是個啥?

//@VV

我看她理財的很多姐妹的理財終極目標都是財務自由,我也是??墒恰柏攧兆杂伞笔且粋€很縹緲的詞,怎么才能具體量化呢?比如:怎樣算實現了財務自由,現在距離財務自由還有多遠?

這里,我們可以根據財務自由的定義,也制定一個量化指標,或許這個指標可以幫助姐妹們更加明確自己處在財務自由的哪個階段。

財務自由的定義是啥呢?

度娘說:財務自由是指你無須為生活開銷而努力為錢工作的狀態。簡單地說,你的資產產生的被動收入必須至少要等于或超過你的日常開支,這是我們大多數人最渴望達到的狀態,如果進入這種狀態,我們就可以稱之為退休、財務自由或其他各種名稱。

里面的關鍵詞是:被動收入、日常開支

財務自由時,這兩者的關系是:被動收入≥日常開支,大家都除以日常開支,我們就得到了一個簡單的分數:

被動收入/日常開支≥1

財務自由指數=被動收入/日常開支×100%%

在奔向財務自由之路上的我們,財務自由指數就是小于1。不過,我們可以不斷接近1,甚至超過1。而這個數字越接近1,就意味著我們離財務自由越近啦。

仔細觀察這個指數,增加分子,減小分母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財務自由指數。所以,這個式子也印證了那句老話,要開源&節流?。?/p>

小伙伴們,你的財務自由指數是多少?離財務自由還有多遠?

提前30年退休,沒問題!

//@小盒

如題,但是有條件!

身邊有諸多閨蜜發過豪言壯語:40歲實現財務自由!隨著時間越來越近,目測能實現的人數為0。因為雖然錢掙得越來越多,但開銷也跟著增加,要實現財務自由的數額不斷膨脹,貌似腫么也不能安心地讓自己自由了。

但是有個叫“錢胡子先生”(Mr.Money Mustache)個人理財博客提出了人人都可以實現提前退休的理念。博主是一名名叫皮特(Peter)的39歲男子,他和他妻子及八歲的兒子一起住在科羅拉多州的朗蒙特(Longmont,Colo.)。(編注:今年,peter哥應該40歲了。)

皮特剛滿30歲就退休了,妻子是與他一道退休的。在過去的九年里,他們的投資收益提供了生活保障,當他們想工作的時候也去上班,一切全由自己做主。

但是,我其實真不太羨慕屌絲版的財務自由呢。

省錢換自由

一不是富二代,二沒有進行高風險投資,“錢胡子先生”的秘訣就是省著花錢!

他們一家三口在美國的生活費:大約25,000美元(約合人民幣152,696元)/年。有一輛汽車,但多數時候騎自行車。外出就餐是偶爾的奢侈之舉。購物呢?這也最好避免。

“錢胡子”說,他在進行任何采購或花錢之前只是運用了一套簡單的價值觀念:“如果我的目的是為自己創造終身的幸福,這筆錢在此是物盡其用了嗎?”

由于看重自由和經濟實力,這就自動排除了相當多的購物行為。比如,作為一名年輕人,他曾是一個資深車迷。但沒有跑去借錢買謳歌(Acura) NSX,因為相對于一輛豪車,他認為把那筆錢留作別的用途更有價值。如今,終于可以不用借錢就能買得起那輛車了,但“我很高興地發現我買車的欲望已經蕩然無存”。

實現退休的時間只取決于一樣東西:儲蓄率在你的實得工資中所占的百分比,而這又完全取決于你的開支。因此,就在你學會過一種不那么奢華的生活的時候,突然之間云開霧散,你的理財前景就變得相當光明了。

設定切實可行的理財目標

“錢胡子”認為儲蓄金在人生的大部分時間里產生4%的回報是可行的(這是在美國成熟市場,在國內你可以期望更高一些的穩定回報),若要退休,需要的資金大約是年度開支的25倍。因此,他對自己家庭的花銷和資產值進行了跟蹤記錄,當達到了“那個神奇的數字時,我們就宣布自己退休了”。

比如,他自己的退休的愿景是“擁有6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63萬元)的投資,加上一套已償清貸款的房子”,因為這足以產生24,000美元(約合人民幣145,250元)的生活開銷。

你的收入是由你的謀生手段決定的,但你的支出應該是根據你的需求、真正讓你感到快樂的事物和經歷來決定的。例如,錢胡子家一年的需求最終加起來總是在25,000美元左右,這就是他們的年開支的數目,不管掙了25,000美元還是25,000,000美元,都只花25,000美元。

所以,他的定義是:“一旦我們一年的退休收入穩定地超過25,000美元,我們在經濟上就獨立了,于是我們決定退休?!?/p>

有些享受不用放棄

看到這里是不是有些泄氣?可能你會覺得如果實現財務自由就是過著拮據的生活,那還不如上班掙錢來得痛快些。不過,“錢胡子”認為他只是放棄了奢華享樂,很多正常的享受并沒有放棄。

做到這一點的關鍵不是減去奢華的享樂,而是首先要消除你貪圖奢華享樂的欲望。

如果渴求一輛新款寶馬汽車卻開著一輛2005款的兩廂賽恩(Scion),就會是一件令人心煩的事。但由于這輛賽恩大大滿足了日常所需(錢胡子通常是騎自行車出行的),實際上達到了目的,過上了更快樂的生活。這財務自由之路中,很容易辦到的就是任何人都可以摒棄對昂貴奢侈品的追求——它們目前占了我們大部分的支出——做到這點,其他的就很輕松了。

當然,他也描述了他生活中包含了相當數量的享受,“我早餐時喜歡喝美味的咖啡,晚餐時經常喜歡喝葡萄酒,我們最近吃的都是非常高端的食品。我們住的漂亮房子里到處都是好東西,我們還經常去旅行。最近我們做了不少旅行,每年都在加拿大度夏,去年冬天很長時間都是在夏威夷(Hawaii)過的,近幾年還到過其他好幾個國家。但如果你到那兒之后像當地人一樣生活,追求慢節奏的真實體驗,而不是每天住豪華酒店玩蹦極運動,花費會少很多。我最喜歡的旅行之一是在一個冬天從科羅拉多開車南下到墨西哥灣沿岸(the Gulf Coast),我們帶了一頂帳篷和一只皮艇到那兒,在得克薩斯的熱帶地區我們發現的海灘和水域悠游了整整一個月?!?/p>

錢胡子的生活,就是普通版的財務自由吧?去“欲望”版的。而我本人覺得,去欲望比在資本市場獲得高額回報,更難呢。

離身家1億有多遠?

//@Vilian

財務自由可以說是每個人都追求的目標,想來,身邊真的有很多不到30歲已經實現財務自由的優秀人物,最大的特點就是,對自己下得了狠手。

財務自由的積累大體有兩種方式:

1.在有天賦的情況下,將生命賭給賺錢的事業(插話:很多人不努力的程度,根本輪不到談天賦的地步);

2.在平靜的生活中,逐步完成財富積累(預期30~40年)。

在不到30歲就完成財務自由的,除非是生來就是富二代不為金錢所困,大概率的就是第一類了。而我們大多數人,都對自己下不了那樣的狠手。

見過一些上市公司的董秘、證券事務代表,或是金融機構的權益投資總監、基金經理,他們實現了個人財務自由是因為趕上了2007年牛市,又抄上了2008年股市的底。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還要“為了事業可以不吃飯、不睡覺”的拼勁兒,長時間地連續加班,幾乎每天都有應酬、喝酒,應酬完畢還要回賓館房間或是辦公室繼續寫報告。(君不見一個CJ都能讓分析師們連夜搞出CJ概念股的報告?且不論質量如何,都是用生命拼出來的吧。)

此外,在這些人中許多大齡單身青年也就不說了,身材發胖的也不說了(長期應酬喝酒熬夜加班的情況下,男人很容易發胖),還有患嚴重抑郁癥的、患上心臟病的,諸多身體疾病,這些都是我真實見到的、業內有名的人物。就是在這樣的內外壓力下,他們仍然保持著持續拼命的能力。從一流頂尖名校拼殺進一流機構,再用迅速消耗生命的方式奔跑,以換取事業的積累和財富的增加。想想這個過程,哪一步不是在用生命換取財富?

如果對自己下不了上面的狠手,就只有退一步,選擇在相對安逸的生活中逐步實現財務自由了。

這里的財務自由,我覺得至少要滿足3個條件:

1.沒有債務。

2.每年持續穩定的資產增值。

3.手中可隨時變現資產足夠幫你抵抗任何突發狀況(比如,家人突發疾病手術一類的)。

以上這些也不是躺在沙發上就可以搞定的。你至少要在工作中持續努力,保證自己一直在精進,基本工資上漲能跑贏CPI并有額外積累;堅持不斷地學習理財知識;為了家人、為了自己堅持健身,保持身體健康。

要堅持做下來,都不是容易的事情,而堅持下來就能收獲偉大的復利效應。這可以參考經典公式,如果每年投資1.4萬,每年回報率20%,40年后,你有多少錢?

答案是: 1億。每年1.4萬,20%回報,40年。

其實這也是需要對自己下狠手的,就是:不管處在哪個階段,保持精進的內心動力,不斷鞭策自己,超越從前的自己,并持續不斷幾十年!

所以這么一想,不論是上述哪一類人,在實現財務自由的過程中都必須要克服人性最底層的惰性,付出超過一般程度的努力。躺沙發上只是想想,或只是少少的努力,那都是遠遠不夠的。

哎,所以繞回來,為了實現財務自由,讓我們一起堅持健身、不斷學習、時常自省吧!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岸区| 苗栗市| 许昌县| 壶关县| 明光市| 息烽县| 西昌市| 简阳市| 延安市| 浦北县| 常德市| 花垣县| 潮州市| 柘城县| 石城县| 莆田市| 图片| 兴文县| 中方县| 北川| 安国市| 乌什县| 宁远县| 宣化县| 武义县| 尼勒克县| 兴宁市| 墨玉县| 遵化市| 兴城市| 陆丰市| 加查县| 衡水市| 白城市| 台北县| 黎城县| 集贤县| 青阳县| 长乐市| 榆社县| 桓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