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南海普陀嗣法門人性統編

明神宗皇帝萬歷四十二年甲寅

師蜀重慶墊江人姓曾氏俗諱守定字不波自始祖詮部敏公肇業七世科甲族冠川東母涂氏夢明月入懷有娠于是年十月二十四日戌時紅光透室左右疑火驚來相救師已下盤中矣按師小參云長三短五七縱八橫頭正尾正眼全足全會得分文不直不會疑則別參蒼天山僧生在萬歷四十二年又按師誕期上堂云小陽月廿四期山僧母難無可話題但舉則古人機緣拈頌幾句供養大眾貴圖報我雙親昔人謂世尊未離兜率已降王宮未出母胎度人已畢恁么道還是么聽取一頌玉質水姿嶺上梅孤根暖蒂望春回誰知含笑三冬里不待春風花自開。

四十三年乙卯

四十四年丙辰

師三歲氣象挺特隆準秀目不類常童叔父指謂人曰詮部公祖塋案山丙峰秀拔堪輿家記后代科第之外當有異人出此子其是耶。

四十五年丁巳

四十六年戊午

師五歲昆仲三人師居其季家法不從外傳父命仲兄督之學孔孟書啟卷輒能記誦恍若舊識舉族異之。

四十七年己未

四十八年庚申即

光宗皇帝泰昌元年

師七歲隨仲兄讀書石坎廟兄偶出即私取佛經或語錄熟記之按師行實云兒時好嬉戲居恒喜讀佛書及先德語錄遇著無意味話輒欣好不已云云。

熹宗皇帝天啟元年辛酉

師八歲業文有聲是年仲兄科舉獲首選師擬科題成文持謂兄曰我之文與兄無異兄應首選弟豈居第二耶仲兄以其言告父共笑而已。

二年壬戌

三年癸亥

師十歲善詩尤精易學草書嘗語近侍日余十歲時讀書山寺同窗夜永請乩仙至但畫圈不能書字余扶乩便能大小草書或扇或條幅揮霍如意句義神妙言人禍福如響如是者三夜偶書示余曰公乃大羅宮中人也不久即返天宮矣移時又書云就在此時余怒置乩頓覺兩足麻木漸至臍腹惟心胸不能過耳同窗輩碎乩大罵終莫能解速延黃冠朱起交作法拿問仍織乩令書乃寺后山又土地也逼令還魂遂平復如故是時吊巖高僧融凡聞之至舍謂曰公鬼魅不能侵必具大乘根器余曰何謂大乘根器融師曰久當自知。

四年甲子

五年乙丑

六年丙寅

師十三歲一日與同社五十余人會課作文畢飲會酒沉醉喧鬧夜且半將所作文字用大桌反覆壓定各歸書房睡去有行腳破衲僧住于廊下甚厭其輕浮謂主僧曰者些書生文字何在主僧啟桌與之乃頃刻為之圈點筆削批評殆盡付主僧仍壓于桌上其僧黎明遁去次日近午諸生復集請一老成者主看文字啟桌視之諸篇已無下筆處遂互相查問是誰人看過無一人承當并無一人知其故者細看其中刪改穩當社中亦無人有此手筆皆致疑不決主僧告曰諸公勿多怪是昨日東廊下寄宿破衲僧也競查此人何在主僧曰侵晨他往矣即追之已不能及眾皆相顧索然師自此知世外有高人區區章句何足奇哉遂白父母愿學出世法雙親嚴責不許。

七年丁卯

師十四歲應小試登第四名嘗謂近侍曰老僧少時喜衣松花色當縣公送考時著袍乘馬同眾魚貫出城街旁有老夫抱一四五歲孩子立看孩子忽指日穿黃的是個秀才老夫喜兒能言詰曰是個秀才那孩子復曰又像個和尚同行聞之俱笑此行果獲游泮人皆以為童子之言必應孰知做和尚直應今日也。

思宗烈皇帝崇禎元年戊辰

師十五歲父母謀與完姻本邑翰林陳公師岳父也以長女結姻后遂失元配繼娶某氏待前子女甚毒至是親迎及門某氏不悅遂剪去長女發師族眾皆奮恨不平欲劫陳氏家別謀結姻會議既定其叔父曰大事不可草草還須問過他本人始得眾以為然遂詣師室惟閉戶閱書若不聞見及母親扣乃開門母詰曰子意若何師曰彼繼母不賢與此女何干既如此但遲年月耳勿廢大義母曰我兒說是不必更議矣闔族稱善陳氏聞之甚感服逾年內焉。

二年己巳

師十六歲應歲試得一等第三名食饌例后闕一新一舊首二名俱現闕補去后闕應屬師二等生員翁姓者系舊廩爭之不平儒學莫能斷具詳文宗文宗見師英年才品出眾而例又當屬面批闕出曾生頂補翁生慚退。

三年庚午

師十七歲科舉將行夜夢衲衣僧偉儀殊相步趨而前曰君能憶夙世因否師曰不知也僧袖出一鏡鏡光中見一本并蒂蓮開四朵花心各坐小相一尊師問僧曰此何因曰乃君四世前身也遂驚覺次日怏怏然赴省城雖文終三場不第師殊不介意蓋塵念輕故也。

四年辛未

師十八歲頻與緇衣往來耽味禪學按行實云一日伏案雞窗有僧傳得聚云師翁古音王傳至捧讀再三若醉若醒繼得本師鐵老人錄巴掌法叔錄焚香禮誦心花頓開他如諸家之語入目頗多而聲氣不浹常自矢曰吾異日必為聚云兒孫也。

五年壬申

師十九歲舉一子自謂箕裘有托常興出世之想居恒著書以見意按行實云自著有閑譚淡語日息語三書大約皆覷破世情鐸惺夢幻之句幾思頓脫塵綱奈父兄以功名責望甚殷不能自遂。

六年癸酉

師二十歲科舉赴省城青陽宮有一道士肩荷竹杖杖頭挑繩連結二圈若呂字形下透長繩牽肥羊一只日向街中乞食夜則枕羊眠于宮廊下率以為常諸生好事者覬其羊之肥夜往盜之至則不見其羊他夜往探則羊俱在傳以為異師聞同眾往看道士方牽羊出遇于宮門外師大呼曰呂純陽何往士以手指西眾回顧遂失所在眾驚喜謂師曰公識此人為仙莫是其同流歟師咄曰識甚好惡。

七年甲戌

師二十一歲設帳六合寺寺僧梅庵善琴書師與朝夕譚論甚歡間以語錄詰之梅多不能答師戲贈以詩曰為僧不解究根由徒學琴書到白頭能向無弦彈一曲許伊來作我同流梅覽之愧感乃束包而去。

八年乙亥

師二十二歲歸石坎廟舊書館于后山造石塋每月望日率及門焚字紙埋于此處埋時恒說長短偈門人記其語成卷帙師自序弁首名三山居士錄蓋廟后三峰聳峙取以自號且終身不改師嘗語近侍曰吾做書生時便會說脫空話。

九年丙子

師二十三歲文宗陳公平人試師文稱羨不置并獎許豐都李井仙是年李果發解按師寄井仙書云昔從平人老師案下粗識居士維時在燭影光中也陳公記為蜀國第一人此老可謂具眼近自眉師兄錄首復睹題辭讀其文如見其人別致靈根有不可一世之概奚翅得文字三昧慶忠有言曰井仙自號為尼山鐵臂某不獨為雪嶺銅頭此猶是勝負說話老人不合放過若是遇著三山斷斷入我彀中居士肯甘心否。

十年丁丑

師二十四歲是年夏與瞿不荒肖月林李兼老結社東山評選宋元以來碩儒詩賦及應試程文盛行宇內維時有蜀東四才子之稱后三人俱獲連第不荒官至臺中兼老官至柬垣按兼老祭師誄辭云師生巨族岐嶷挺姿優曇本凈涅而不緇幼習鉛槧拾藻泮池淹通經史扶搖可期四郊多壘豺虎滿蹊妖星纏極鼓角聲悲朱櫻畫閣瓦礫等齊銅駝荊棘王孫夜馳國步艱矣天地何時陵谷且變體重發髭覓耆阇崛向寸心而支公離俗慧遠靜宜白云一塢南華楚辭游山不借貯水軍持跏趺面壁性地無虧三車了義洞矚靡疑藉茲筏喻啟眾生迷能使宗者言下得覷錫飛蜀楚津梁廣施持筇行腳遍振僧規公侯世胄膜拜皈依懷馬遷意眺回川奇輸胸中蘊布文字慈放舟湘澤止吳門兮江山花月收入禪機操觚染翰鹿苑珠璣唱酬弗輟坡老印師語付梨棗后學寶之刮磨障翳奉以金鎞未幾返棹夔峽逶迤忠陽選佛殿宇厜嶬縉紳秉筆鐫頭陀碑鄙人丱角里巷追隨商古確今朝吟咿烽煙告警倏爾分離四十余載頻繞夢思屋梁落月顏色依稀羲和逞轡瞬息崦嵫星霜云邁逝者如斯叩鐘有愿天不慗遺途人傳訃或恐參差空慚蓮社霣涕漣洏涅槃證果掉臂嫌遲入剎那頃捻指奚為區區陳誄詎不受嗤心香一瓣遙哭吾師又寄性統古風云三山寶衣今誰托端受了徹上乘人見明寧被風幡惑一指心傳果得真別庵來我里邂逅西郊道顧我老龍鐘扶鳩話草草侵星叩柴門具飯共論討園蔬等伊蒲脫粟供一飽掉頭長揖過前溪我識阿難聞道蚤前年寄我一函書我欲裁復少鯉魚珍重辯才時開篋繞檐清馥長芙蕖迄今三年不見面渴塵萬斛難滌除憶昔卯角時汝師同里闬少年馳騁文墨場操觚兩人每對案方期獻賦上明光西北狼煙起奔竄汝師抖搜著衲衣身付空門鮮悲嘆鄙人局蹐傍風塵博得一官日將旰歸來無恙夢猶驚隋侯珠作千仞彈卅年往事轉瞬間垂光近將楞嚴看尚擬裹糧叩洪鐘汝師一笑即彼岸盥寫誄辭哭白云識者嗤我如蠶絆別庵弟三山師門外雪深一丈時枯禪故紙無消息真諦原不在言辭漫道優曇無續種請看盂缽已生枝兼老時年已八十有五長篇致意諄諄若此可想共夙昔之深交矣。

十一年戊寅

師二十五歲舉次子師益慶承業有人脫塵可必于是藝業之暇檢閱禪家語錄喜巴掌和尚悟道偈遂擬作巴掌歌十二首寄贈之有何時一見三巴掌摑碎須彌血濺天之句掌和尚見之謂人曰者漢儼有作家手眼致書復師益欣躍。

十二年己卯

師二十六歲赴省應試道經重慶二郎關秋陽炎甚與同行諸生納涼大樹下忽有一瞽者前無導引手不持杖飄然后至師戲問曰你向那里去曰朝峨眉去師曰峨眉在那里曰就在目前師曰恁么則不必去也曰相公也須親到一回始得師異其語命仆持錢與之不受別行曰我前去你后來行數十步復轉面大呼曰相公不要迷了性走錯了路頭師不覺茫然自失佇立西向者久之同行叱曰曾兄癡耶師答曰有難以告諸公者蓋是前夜師夢一僧見訪自稱為師前世道友兩人共語疇昔甚歡諄囑曰我特為你來你切莫迷神性走錯了路頭我前去你后來遂化鶴飛去此瞽者之言竟與夢合宜乎師之塵念如水也是冬丁母憂。

十三年庚辰

師二十七歲西北以歲荒起諸寇將臨蜀境人多惶懼師督及門課業山寺一夜聞殿后哄聲往視之則門人中有羅驥者善武藝同社數十人皆聚習其技見師來驚散去師召謂曰汝等勿驚亂離將及此技亦為要務于是恒令羅驥教眾演習師從旁觀之盡得其技鄉人因有文武先生之稱。

十四年辛巳

師二十八歲及門有楊清者年甫十六先年游泮資質穎異一日有托缽僧至門化飯家人與之食食畢復持一缽去清隨至溪邊樹下有一破衲端坐受食儀表甚偉清前問曰汝等皆是異端破衲答曰何謂異端清曰都是楊墨之徒破衲笑曰小相公錯了也楊墨之道行于周末佛教入中國在漢明帝時如你們儒士才教異端清曰我儒家正教何謂異端破衲曰異者不同也近見儒士中多有習圣賢之學業不同圣賢之心術非異端而何清愧服拜請曰我欲隨師出家得否破衲曰汝等方役志功名何為誑言清曰實非誑言我業師久有是志我意亦欲效之破衲曰汝師為誰清以師姓名告破衲曰既如此你即隨師出家我行腳人安肯帶汝后生遂行數步復轉身囑曰多致意令師言之再三清以是言告師甚生浩嘆再白父欲出家父益嚴責不許。

十五年壬午

師二十九歲應試棘圍謄真畢例滿十人繳卷同號尚欠兩人師乃伏案小憩若寐若惺聞數鬼歡呼曰者位相公文字甚好此回必中忽叔父曾某者厲聲曰守定我在者里他怎得中蓋師少時曾以小節觸忤叔父至此已亡去十余年不意竟成生死之仇師驚駭繳卷大哭出場即束裝歸家師前四次八場必候揭曉始歸今則知其必不能中矣是冬丁父憂復值寇亂入境不得已率親族子弟及門生奴仆輩堅守一日與賊交戰平橋自晨至暮不決師奮槍投之中渠魁矛柄貫若十字賊懼引去自磨灘至高灘沿河百余里咸賴保全。

十六年癸未

師三十歲邑中白蓮教乘賊勢群起復邀賊為援舉于賊首欲得師為帥會眾強迎師知勢重乃率家屬八十余口避地山寨巖洞間巖畔石洞七所每洞藏百余人師居其一離平地高可七尺咸賴寨上固守之威耳未幾賊至不信宿寨破墜巖死于洞前者無數余六洞悉就擒次及師洞賊大呼蚤隆寬汝死師獨拒洞口若不聞賊擲槍亂刺師揮矛撥之投巖折捐甚多賊怒弓弩齊發師舉方綿當之矢攢簇若魚鱗矢盡投以亂石石觸巖反擊中師額血流滿面賊喜搭梯直上玫之師一手拭血一手揮矛連刺數十人日將暮賊乃聚薪縱火而去至夜半將洞中積水潑火得路逃至邑西界曲尾山青煙洞洞中有河可以運舟復有小溪百道深不可測執炬以丈計者七直進至一大潭處潭旁石壁若屏大刻此洞天開地辟避此者可以活命袁公俊甫攜男于茲實大宋某年也師約眾曰不必前進觀此記可以藏身矣居此三月邑人同避者三千余家賊流他郡會眾將出忽瘟疫作十去五六劫運然也師元配陳氏亦病亡洞中遂于洞外覓地安葬畢以兩子付家人送至長兄處遂投吊巖南浙二師受業取名照洪字葦度按行實云二十六歲先慈逝越三年家君亦古大事甫終便欲離俗不兩月寇氛四起逃之半載室人亦亡以兩兒托之長兄遂投吊巖山南浙二師出家又按遺偈云行年七十有二開堂四十有三按本錄師于順治甲午始開堂崇圣云四十有三者總僧臘言之也則受業當以是年為準師作南浙二師塔銘序有云甲申后予從吊巖落發二師會下蓋明亂至甲申為極殆舉變亂大數而言也。

十七年甲申即

世祖章皇帝順治元年

師三十一歲寓忠州東明寺因化士翠影至得聞慶忠老人住石司之太平附書上候老人閱之甚喜仍遣翠影持復書至師焚香禮誦滿心欣躍即隨翠影入山南師恐師去不返乃同行老人見師之來與語甚契師遂矢志親依南師不悅攜之入黔師以剃度之恩難廢勉隨杖履按行實云避兵過江南寓忠州東明寺聞老人卓錫太平奉書上候得老人復字中有似忍賢座不過之語讀之嘆曰者老漢得恁么老婆心切遂入山參禮相依半月被南師強之入黔(云云)寓婺川東泉寺值舊游李小白李雨齋諸先生挽留結社一日會中有以推敲拂意者乃曰若某頭顱既禿無科甲分矣師聞而笑之后有鸚鵡溪之游忘拾爨下舊釜賦詩寄慨云爾既染衣并染裳何堪多口忍相忘量虛容物心原闊器重調羹耳尚黃一夕自知分冷暖百年誰與共炎涼此行收拾擔頭去爛煮乾坤草木香。

二年乙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龙| 宁津县| 长岭县| 禹城市| 济源市| 枝江市| 施秉县| 黔江区| 利津县| 楚雄市| 三明市| 延寿县| 辉南县| 巴里| 博罗县| 武隆县| 台前县| 青浦区| 遂宁市| 隆昌县| 武穴市| 兴隆县| 大新县| 大同市| 西安市| 鄂托克前旗| 西安市| 秦皇岛市| 齐齐哈尔市| 汉阴县| 泽州县| 河西区| 金乡县| 祁门县| 曲沃县| 南京市| 崇仁县| 神木县| 桃园市| 大化| 辽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