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圖教你贏面試系列叢書:必讀的21個面試命題熱點(2016最新版)
- 華圖教育
- 3188字
- 2018-12-29 21:01:10
§命題切入點
憲法之道,便是治國之道;憲法之威,便是法治之威。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認知與敬畏只是第一步,要讓憲法成為公民內心的信仰,關鍵還是要讓憲法的實施,能真正兌現為國家與公民的價值與尊嚴。現存問題包括:
1.保證憲法實施的監督機制和具體制度不健全、不規范,存在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
2.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執法司法問題比較突出;個別公職人員濫用職權、失職瀆職、執法犯法甚至徇私枉法,嚴重損害國家法制權威;
3.公民包括一些領導干部的憲法意識有待進一步提高。
相關對策:
1.建立健全高效的憲法解釋機制與有力的憲法監督機制,推動憲法實施,確保憲法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根本指引,成為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制度框架和依據,成為黨、國家和社會的普遍共識;
2.在國家憲法日開展各種學習、宣傳和紀念活動,讓民眾學習憲法、接觸憲法,把這一天作為宣傳憲法的新起點和動員日,緊密結合工作實際,運用多種宣傳平臺和宣傳工具,廣泛深入地加強憲法宣傳教育;
3.公職人員要采取集體學和自學相結合的方式,認認真真學好憲法和其他法律,熟悉掌握憲法的內容和精神實質,樹立憲法思維,運用憲法方式,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帶頭遵守法律,依法辦事,不違法行使權力,并維護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追究和糾正一切違反憲法的行為。
熱點延伸1:憲法宣誓制度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于2015年7月1日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實行憲法宣誓制度的決定。根據決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或決定任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國務院總理等,在依照法定程序產生后進行憲法宣誓。該決定將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誓詞如下:
我宣誓:忠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維護憲法權威,履行法定職責,忠于祖國、忠于人民,恪盡職守、廉潔奉公,接受人民監督,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努力奮斗!
點撥 建立憲法宣誓制度具有重要意義: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基礎,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同時,憲法是社會共同體的基本規則,凝聚著基本共識和價值觀。建立憲法宣誓制度的意義主要在于:
有助于樹立憲法權威,推進依法治國的實施。全面貫徹實施憲法,是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首要任務。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必須尊重憲法權威,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因自覺接受權威而主動服從,真正將憲法作為其行為準則。
有助于增強公職人員的憲法觀念,激勵其忠于和維護憲法。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選舉或決定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在莊嚴的就職儀式上向選民或者代表機關宣誓,對國家法律和權力賦予者鄭重承諾。通過憲法宣誓可以使國家工作人員明確權力來源于憲法,憲法高于權力,憲法約束權力,按照憲法法律規定行使權力。宣誓者將為人民服務的公仆意識和承諾公開化,產生神圣的使命感和強烈的責任感,時刻受到誓言和自身道德良知的約束。
有助于提高公民的憲法意識,培養憲法情感。萬眾矚目之下莊嚴的就職宣誓,可以使宣誓者本人和民眾同時從神圣的儀式中經歷神圣的體驗。憲法在人們內心深處是否具有神圣的地位同憲法權威具有密切聯系,這種情感是憲法權威的淵源之一。因此,宣誓儀式本身就是一次很好的憲法教育,有助于公民更好地認知憲法,從內心產生對憲法的情感寄托,使尊重和維護憲法權威成為公民的心理基礎。
有助于在全社會傳播憲法理念,樹立法治信仰。開展普遍的憲法教育,對于全社會樹立法治信仰和憲法精神具有重要意義。設立憲法日,建立憲法宣誓制度,開展關于憲法教育是普及憲法知識,以憲法凝聚社會共識的有效手段,有助于培育和塑造憲法文化,使全社會尊重憲法、熱愛憲法和信仰憲法。
熱點延伸2:從艾滋病拆遷隊看依法行政
2014年12月,河南南陽一處納入拆遷的小區驚現“艾滋病拆遷隊”。相關人員自稱是艾滋病患者,以此恐嚇、騷擾尚未簽署拆遷協議的居民及早搬遷,事件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后河南南陽官方公布“艾滋病拆遷隊”調查結果:幕后黑手為開發商——南陽市億安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該公司雇傭社會人員劉某某組成所謂拆遷辦公室,之后劉某某組織6名艾滋病患者組成“艾滋病拆遷隊”。隨后,5名主要嫌疑人被控制,多名官員被處分。
點撥 在一些地方的征遷過程中,似乎總少不了拆遷與反拆遷之間的對立,似乎少了這種對立,就辜負了“中國特色的拆遷”。雙方尤其是拆遷方,無所不用其極地在非法治的道路上“高歌猛進”,而被拆遷方,只能在誓死保衛上艱難求生。“艾滋病拆遷隊”的成立,只是這種環境下,結出的一個新“毒瘤”罷了。
究其原因,有如下幾點:其一,地方政府長期依賴于土地財政,一些地方官員追求政績、利益,忽視公平正義,法制觀念淡薄,多個環節存在失職、瀆職行為,容易形成地方保護主義;其二,地產開發商為自身經濟利益,進行行賄與利益輸送,實現斂財目的;其三,打擊力度不足,違法行為追責力度太小,法律缺乏有效的震懾力;其四,艾滋病人缺乏足夠的保障與扶持,難以抵擋違法獲利誘惑的境地。
因此,應該從多個方面解決問題,杜絕再出現類似情況:第一,根治強拆頑疾,完善官員問責機制,引發沖突事件后,上級政府要對下級官員進行問責,糾正當中的不作為、亂作為,既要追究行政責任,也要追究法律責任;第二,通過法律程序、法律渠道、調解機制解決拆遷帶來的實際矛盾,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第三,加大宣傳力度,消除對艾滋病患者的誤讀,借鑒殘疾人就業模式,通過政策激勵、剛性規定,促使更多艾滋病患者就業或創業。
熱點延伸3:浙江女大學生就業性別歧視案
女大學生郭某在應聘浙江杭州一家烹飪學校時被告知“只招男性”后,將其告上了法院。這起“浙江就業性別歧視第一案”于2014年11月12日有了結果,法院判定企業侵害了郭某的平等就業權,賠償其2000元精神損害撫慰金。
2014年6月,應屆畢業生郭某在趕集網上看到杭州市西湖區東方烹飪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在招聘文案人員,她認為自己的學歷以及實習經驗符合學校的要求,便在網上提交了簡歷。郭某對應聘信心滿滿,然而等待多天后沒有得到任何回復。郭某便詢問對方原因,學校表示只招男性,因為這個崗位不適合女生。隨后郭某起訴了這個企業,“企業拒絕女生的理由太多了,女生們不能再忍氣吞聲”。
點撥 雖然,《勞動法》《就業促進法》《婦女兒童權益保障法》等都明文反對就業歧視,保護女性享受與男性平等的就業權,但都沒有明確規定用人單位違法時,應承擔何種行政和民事責任,也沒有規定具體的執法機關。法律沒有罰則,猶如老虎沒有牙齒,威懾力大打折扣,對就業歧視起不到任何實質的制約作用。一方面,沒有明確的違法成本,多數違規企業有恃無恐,就業性別歧視我行我素,泛濫不絕;一方面,沒有明確的法律后果,不但受害者難以提出訴訟主張、依法維權,法院也勢必遭遇“判決難”,導致遇到此類訴訟“立案難”;同時,相關行政監管部門也怠于行使職權,難以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保護弱勢女性。
因而,浙江就業性別歧視第一案勝訴,具有特別的法律價值和意義,雖然最相關的法律沒有制定具體罰則,但法院遵循法律公平、正義的精神和理念,援引《民法通則》《侵權責任法》的規定,判令性別歧視單位因其性別歧視的侵權行為,承擔精神損害賠償金。不但從法律上對就業性別歧視說不,更課以法律制裁,讓違法行為付出法律代價,維護法律的尊嚴。
司法判決具有創新性和指引精神,但也凸顯目前反就業歧視層面法律后勁不足的弊端,不符合依法治國的時代主題需要。男女公平就業,更不能只靠女性的個案維權和法院的個案判例。如何彌補法律短板,修訂完善現行法律,或出臺反就業性別歧視的專門法律,從制度和操作層面嚴格規范企業用工,明確法律責任,給予女性就業全面呵護,才是治本之策。同時,在制度的設計上,考慮用工企業減負的實際,可以從稅收方面進行調節,對積極使用女工、保護女工正當權益的用工單位給予一定優惠、減免,以減少其招工的后顧之憂,促進女性平等就業。
- 2020年寧夏回族自治區選調生考試《申論》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甘肅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職業能力傾向測驗》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公務員錄用考試華圖名家講義系列教材:申論范文寶典(第10版)(2016)
- 2020年福建省軍轉干部安置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安徽省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法律專業知識(2016最新版)
- 公務員錄用考試沖刺提分系列:公共基礎知識必備考點手冊(2017最新版)
- 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真題系列:申論歷年真題及華圖名師詳解(2017最新版)
- 省(市、縣)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綜合應用能力歷年真題及專家命題預測試卷·A類(2017-2018視頻版)
- (2016彩印版)天津市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申論
- 2020年山東省選調生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遼寧公務員錄用考試專項教材:判斷推理【考點精講+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吉林省“三支一扶”選拔招募考試《綜合知識》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福建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備考指南+考點精講+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海南省軍轉干部安置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河南省軍轉干部安置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