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章 評分核心思維——閱卷標準

對于初涉申論考試的考生來說,多數人會認為申論題目是主觀性很強的題目,自由發揮的余地很大,然而,事實真如多數考生認為的那樣嗎? 申論閱卷標準告訴我們,申論試題雖然是主觀題,但是答案卻很“客觀”。 答案要包含哪些內容要素,具備什么格式,語言表達風格如何,閱卷標準都有明確的規定。

可以說,真正地讀懂閱卷標準,可以讓考生領會到申論作答的真諦。 下面,我們將選取具有代表性的真題閱卷標準,帶領考生揭下閱卷標準的神秘面紗,找到申論高分的法則。

第一節 概括、分析、對策題的閱卷標準

在申論考試中,歸納概括題、綜合分析題、提出對策題分屬于不同的題型,考查的能力不同,因而答題側重點不同。 但是,就閱卷標準而言,這三類題型卻有共同之處,因此合并到一起講解。

一、閱卷標準再現

下面分別列舉了歸納概括題、綜合分析題、提出對策題三種題型的閱卷標準,這三則閱卷標準并不是隨意選取的,而是比較有代表性的閱卷標準,幾乎涵蓋了這三種題型閱卷標準可能會涉及的所有內容。 考生在瀏覽以下閱卷標準的同時,要認真思考閱卷標準對申論答案作出了哪些方面的要求,閱卷者是從哪些方面對答案進行評判,減分或加分的。

例1 2011年江蘇第一題(歸納概括和綜合分析題):

根據“給定資料”,概括說明人口普查要掌握我國人口哪些方面的基本信息? 并分析指出,掌握這些信息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 (20分)

要求:準確、全面,不超過400字。

【閱卷標準】

本題20分,要求分兩步作答。 采點賦分,每點2分,表達2分。

基本信息包括:人口總數、人口結構、人口分布、居住現狀和人口素質等。

(以上5點答出3點即可得6分)

搞好人口普查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1)為國家相關政策的制定與實施提供現實依據

(2)促使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3)促進公共資源合理分配

(4)加快基礎設施建設

(5)改善社會管理

(6)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經濟結構調整

(7)促使人口結構優化,實現人口素質與資源環境的合理配置

(以上7點,答出6點可得12分)

閱卷人具體操作細則:

1.復雜問題簡單化,閱卷越簡單越好,就找幾個點,其他不管;

2.答題情況不樂觀,多數10分以下;

3.沒要求分條作答,必須看完,以免遺漏;(此處凸顯分條作答的好處!)

4.應分兩步作答。 不是被普查人的基本信息,而是國家要掌握的信息。 一步作答也可以。

如何把握信息點:第一步,人口總數、結構、分布、住房(居住狀況)、素質;第二步,政策制定、全面或和諧發展、資源配置、基礎(公共)設施、社會(城鄉)管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產業結構);人口結構優化(性別年齡比例協調,可酌情,只要出現前半部或后半部,就算有要點)。

操作技術:

1.除空白卷外,一律不給0分,寫字就給1分;

2.特別好的,給16分以上,可給表達分;其余可給可不給的,一律不給;

3.一下說幾個點,都不明確,可合并,二合一或三合一,合并后可給1分;

4.全文照抄材料,一律6分以下;

5.可給可不給的不給;

6.整個過程標準要統一。

另:寫成個人信息、對策的無分。 一句話含多要點的,按全部要點給分。

例2 2013年國考(省部級)第一題(綜合分析題):

“給定資料2”中的文章作者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無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比長城、故宮還重要的財富。”請結合“給定資料”,談談你對這一說法的見解。 (15分)

要求:全面、簡明。 不超過250字。

【閱卷標準】

首先,要表明態度,同意上述觀點。

1.材料1:無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傳統婚禮儀式)是承載傳統文化及其精神的載體;

2.材料2:無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活的,具有實用性;

3.材料3:非物質文化遺產比物質文化遺產更有生命力與活力;

4.材料4:非物質文化遺產(如媽祖文化)可以傳播和交流;

5.材料5:非物質文化遺產(如傳承人)無法再生;

6.材料6:非物質文化遺產需要鑒別,可以提高公眾的鑒賞能力與文化素質。

沒有表明態度扣1分;

以上6點答出任意5點即可,每點3分,最多15分;

每點根據概括是否準確以及表述是否清晰等情況,酌情給1—3分;

言之有理的答案酌情給1—2分;

每3個錯別字扣1分。

例3 2012年陜西第三題(概括及提出對策題):

根據“給定資料4”中的媒體報道,概括H區爆發狂犬病疫情以及“屠狗”行動中前前后后所暴露出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你的解決建議。 (25分)

要求:(1)對存在的問題概括準確、扼要;

(2)所提建議具體、簡明、有針對性;

(3)不超過500字。

【閱卷標準】

問題:

1.犬類掛牌管理實施不到位;(3分)

2.打狗行動擴大化,存在“以殺代管”現象,忽略養狗者的權利,造成養狗者的痛苦,損害政府的形象與公信力;(3分)

3.保護動物立法缺失,政府主管部門的動物權利保護意識欠缺、監管不力;(3分)

4.民眾的動物保護權利意識欠缺,自我約束和管理意識不強,沒有遵守相關法規條例。 (3分)

建議:

1.加強對動物飼養的日常管理,建立檔案、發狗證;(3分)

2.對于狗應該分情況給予免殺或者以治療代替屠戮,政府行為應該把握平衡原則,在社會利益和個人權利之間尋求合理界限;(3分)

3.完善動物保護立法,政府主管部門應該加強保護動物意識、嚴格遵守法律規定,加大監管力度;(3分)

4.加強對公民守法意識的宣傳、引導和教育。 (3分)

另外,分層作答1分。

二、標準揭秘及作答啟示

通過對以上閱卷標準的瀏覽和分析可知,閱卷者在審閱歸納概括題、綜合分析題、提出對策題的答案時,會從內容、條理結構、語言表達、卷面等幾個方面作出評判。 因此,若想多得分、少失分,就要在這幾方面下足功夫。

(一)內容——全面、突出關鍵詞

內容是答案的主體部分,占到總分值的3/4甚至更高,不管是概括問題、分析問題還是提出對策,無一例外。 由閱卷標準可知,閱卷者對答案內容優劣的評判主要是依據采分點作出的,即答出的關鍵詞、踩中的得分點越多,分值就越高;反之,分值就越低。

因此,考生在答題時,必須在有限的字數內答出盡可能多的關鍵詞,唯有如此,得高分的幾率才會更大。 這就要求考生最好不要重復概括或闡釋,應多從其他角度闡釋。 另外,僅僅答出關鍵詞還是不夠的,還要簡明突出。 眾所周知,閱卷者的閱卷量是很大的,閱卷速度也是很快的,因此,如果關鍵詞不明顯,很可能被閱卷者忽略。 這就要求考生在闡釋內容要點時盡量不用冗長的、描述性的句子,一定要用概括性的詞語。

(二)條理結構——同類合并、分層作答

答案中的關鍵詞通常都是在給定資料中直接摘抄,或通過對材料的概括得出,要想完善答案,還需要對提取出的關鍵詞進行分類,把屬于同一類的關鍵詞合并到一起,并進行高度概括。

同類合并,是申論作答中運用“總—分”結構的體現,這種結構能充分體現申論考試所要求的歸納過程,也能體現出條理性。 例如,2011年國考(省部級)第一大題第2小題要求概括王景治河后黃河安瀾800年的主要原因。 可以從材料中提取概括出五方面的原因:氣候因素、人口和環境因素、經濟因素、科學施治、辨證施治。 其中,“氣候因素、人口和環境因素”是人類難以控制的客觀因素,應合并到一起,高度概括為“客觀原因”;“經濟因素、科學施治、辨證施治”是人類可以控制改變的主觀因素,應合并到一起,高度概括為“主觀原因”。 閱卷標準明確指出“列點,但未按主客觀因素分類作答的,得分不超過6分”,這是因為,這樣的答案只體現了從材料中概括要點的過程,卻沒有體現出歸納的過程。 這就是考生分數普遍不高的原因所在。

分層、分段作答也可以體現條理性,讓答案更清晰地呈現在閱卷者面前。 例如,2012年陜西第三題要求概括H區爆發狂犬病疫情以及“屠狗”行動中暴露出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建議。 作答此題應先分條列項地概括出問題,再針對問題,一一提出解決的對策,而不能將問題和對策混為一體,一會兒談問題一會兒談對策,這樣會使答案顯得混亂,不方便閱卷者提取采分點。在申論考試中,作答歸納概括題、綜合分析題、提出對策題時,一般情況下最好分條作答,一點一條,標明序號,一目了然。

(三)語言表達——準確、清晰

首先,準確運用漢字、標點是清晰表達的前提。 因此,答題時要避免使用錯別字,避免誤用標點。錯別字扣分雖然不多,但對于考生來說,每一分都是極其重要的,僅僅一分或許決定著考生能否進入面試。

其次,歸納概括題、綜合分析題、提出對策題的作答,不強調文采,只要求準確、簡明、扼要。 因此,在答題時不必使用華麗的辭藻,也不必考慮文采,而應當使用敘述性、概括性的表達方式,準確、客觀陳述即可。

能在限制的字數范圍內完成作答,體現了考生對文字的掌控和把握能力,因此,對于字數的控制,也歸到這里來講。 在申論考試中通常對字數有這樣的要求:“不少于××字”,如果考生的作答少于規定字數,則減分;“不超過××字”,如果考生超過規定字數,則減分;“××—××字”,如果考生作答字數不在規定的區間范圍內,也會減分。 考生應根據字數要求,合理調整表達方式,字數少則概括精練些,字數多則敘述詳細些。

(四)卷面——整潔

閱卷標準里規定“字跡潦草、卷面不潔的,減0.5—1分(最多不得超過1分)”,然而,在實際閱卷過程中,“字跡潦草、卷面不潔”的影響可能遠遠不止1分。 卷面是考生留給閱卷者的第一印象,字跡清晰、卷面整潔者理所當然地會得到閱卷者的“厚愛”;字跡潦草、卷面不潔者,往往讓閱卷者沒有讀下去的心情,分數就可想而知了。

閱卷標準里反映出的以上評分點,內容所占分值最大,條理結構、語言表達、卷面所占的分值都不高,但考生應懂得集腋成裘的道理,珍惜、把握每一分。

第二節 公文類寫作題的閱卷標準

公文類寫作題的閱卷標準雖然與歸納概括題、綜合分析題、提出對策題有一些共同點,但也有其特殊性,需要單獨進行講解。

一、閱卷標準再現

考生在瀏覽以下閱卷標準的同時,要認真思考,公文類寫作題與歸納概括題、綜合分析題、提出對策題的閱卷標準的相同之處是什么,不同之處又是什么。

例1 2012年江蘇第三題:

假如你是某政府機關工作人員,請你針對“給定資料6—9”中關于鄉村工作的值得借鑒之處,給領導寫一份簡要匯報材料,并提出相關建議。 (25分)

要求:全面、具體、簡明、針對性強。 不超過500字。

【閱卷標準】

分數包括格式分和內容分兩部分。 格式分3分,內容分22分。

格式:標題、主送、落款(每點1分,共3分)

(一)優秀的經驗(每條2.5分,共10分)

1.在發展特色文化產業方面。 六合農民畫既增收,又陶冶情操;蘇繡,發展規模企業,帶動農民就業;濰坊風箏,鼓勵企業研發,開拓海外市場。

2.在發展集體經濟凝聚人心方面。 例:草橋村,以“組織形式”經營土地收益,增強經濟紐帶。 完善社區保障制度,保證村民不脫離集體。

3.在發揮黨組織作用方面。 例:某縣群眾事務黨員代理制度,黨員干部無償代理群眾合理合法訴求,變“群眾上訪”為“干部下訪”。

4.在服務保障方面。 例:某縣構建三級代理服務網絡,實行一站式服務。

(二)建議(每條2分,共12分)

1.挖掘文化資源,發展農村特色產業文化。

2.強化農村人才培養的保障和激勵機制,破解人才難題。

3.積極發揮黨員干部作用,為群眾提供無償代理服務。

4.發展農村集體經濟,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5.加強農村組織建設,創新農村社會管理方式。

6.完善社會服務保障體系,健全村鎮干部考核、監督體系。

例2 2011年國考(地市級)第二題:

L縣政府擬進一步宣傳寄宿制學校的辦學模式,以期更好地提高辦學效益和質量。 請根據“給定資料3”,以縣教育局的名義草擬《給各村中小學生家長的一封信》。 (20分)

要求:(1)內容具體,符合實際;

(2)用語得體,通俗易懂;

(3)不超過400字。

【閱卷標準】

1.結構分:3.5分——題目2分、稱謂0.5分、落款1分,如果沒有框架結構,整體得分一律在6分以下。

2.背景:2分——教育實際情況,調整校點布局。

3.目的:2分——創辦寄宿制學校。

4.意義:2分——合理配置教育資源,提高辦學質量和效益。

5.問題:2分——交通、安全、食宿、費用等。

6.對策:8分——封閉管理2分,財政補貼2分,社會援助2分,創新辦學模式2分。

7.結語:0.5分——呼吁號召。

二、標準揭秘及作答啟示

我們首先總結一下公文類寫作題與歸納概括題、綜合分析題、提出對策題的閱卷標準的相同之處。 以上兩則閱卷標準中雖然沒有體現對字數、卷面的要求,但在實際判卷過程中,字數和卷面依然會作為評分的要素,這是對所有申論試題的共性要求。 在內容方面,公文類寫作題也是按點給分,即答出哪幾個方面的內容、關鍵詞是什么,閱卷標準都有明確的規定。

公文類寫作題雖然也主要從內容、結構、語言表達等幾個方面賦分,但是有其獨特性。

(一)結構——標題、稱謂、正文、落款

公文類寫作題與申論考試其他試題相比,最大的區別在于,具備公文特有的結構和格式要求。 因此,在公文類寫作題的閱卷標準中通常都會有結構分。 如果不具備公文的基本框架結構,得分就會很低。

這提醒考生,在作答公文類寫作題時,首先要審讀題目是否對公文結構和格式有要求。 如果要求具備公文的基本結構和格式,或者沒有明確指出忽略結構和格式,則都應當寫出標題、稱謂(受文者)和落款(發文單位、日期);如果題目明確要求可以不考慮公文結構、格式,則只寫出標題和正文即可。標題、稱謂、落款具體怎么寫,可參見后面章節公文類寫作題的詳細講解。

(二)內容——從公文文種出發

與公文寫作題相比,歸納概括題、綜合分析題、提出對策題需要作答的內容相對明確,只要考生認真審題,就知道題目要求從哪方面作答。 例如,題目要求概括問題,那么需要作答的內容就是“問題”,題目要求分析影響,需要作答的就是“影響”。

而對于公文類寫作題來說,需要作答的內容是不固定的,需要從公文的文種出發,根據文種特點,確定需要作答的內容,以及需要側重回答的內容。 例如,上文中2010年國考省部級第三題的閱卷標準提到,報告必須具備“背景與內涵—重要性與必要性—重要舉措” “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目的—理由—打算”的基本架構,那么考生寫這篇公文需要涉及的內容要點就包括背景、必要性、舉措。對于大多數公文,尤其是法定公文來說,都可以按照“背景與內涵—重要性與必要性—重要舉措”“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的基本架構作答,只不過這三部分內容需要有所側重,拿“意見”或“建議”來說,需要側重作答的就是“重要舉措”“怎么辦”。 而對于比較特殊的事務文書來說,如調查問卷、編者按、短評等,則一般不按照此架構作答,具體作答哪些內容,考生可參見后面章節公文類寫作題的詳細講解。

以上是對公文類寫作題宏觀作答內容的介紹,即需要回答哪幾個方面的內容。 宏觀內容下面微觀內容的展開,則與作答歸納概括題、綜合分析題、提出對策題類似,從給定資料中提取概括即可。

(三)語言表達——符合公文語體特點

公文類寫作題在語言表達方面除了有表達準確、清晰的要求以外,還有對公文語體特點的要求。寫作法定公文需要語言莊重、表述簡練、敘述平實,寫作一些特殊的事務文書則要求有號召性、鼓動性、感染力。 寫作上行文要體現商量、詢問的語氣、措辭、口氣,而寫作下行文可以用命令、要求的口吻。

具體采取何種語言、何種語氣,需要根據題目要求寫作的具體文種作出判斷,這要求考生對公文文種十分了解。 為此,考生可參考本書公文類寫作題的章節,也可以通過其他公文類寫作書學習掌握。

第三節 文章寫作題的閱卷標準

在卷面方面,文章寫作題與其他試題要求相同,語言表達要求流暢規范即可,故而,這兩方面在本節不再贅述,只強調不同之處。

一、閱卷標準再現

考生在瀏覽以下閱卷標準時可思考,文章寫作題的賦分要點主要包括哪幾部分。

例1 2013年國考(省部級)第五題:

“給定資料6”中的題字“歲月失語,惟石能言”能觸發人們許多思考和感情,請參考“給定資料”,以“歲月失語,惟石能言”為題,寫一篇文章。 (35分)

要求:(1)自選角度,立意明確,有思想性;

(2)聯系實際,不拘泥于“給定資料”;

(3)內容充實,語言暢達;

(4)800—1000字。

【閱卷標準】

一類文(28—35分):觀點正確鮮明,見解深刻,內容充實,分析充分,結構嚴謹,邏輯性強,語言流暢規范。

二類文(21—27分):觀點明確,符合題目要求,內容較充實,分析較充分,結構完整,條理清楚,語言通順。

三類文(11—20分):觀點清楚,內容不夠充實,有所分析,結構基本完整,語言基本通順,有少量語病。

四類文(0—10分):不符合題目要求,思路不清,結構不夠完整,語病較多,字跡難以辨認。

閱卷人具體操作細則:

1.準確理解“歲月失語,惟石能言”的含義,即歷史本身是不能訴說的,也不會訴說,只有歲月的載體“石”能訴說,這里的“石”包括物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 這是民族文化與民族精神的載體。 (很多考生隨意聯想,認為是執政為民之類的,把石頭理解為人民心目中的豐碑等,還有考生沒有系統理解“石”的意思,這石頭只是表意的載體而已;還有很多考生也結合了實際,但是很不理想,就談了一個自己身邊的故事,或者自己爺爺的傳統手藝、工具等,太單一,通篇文章就只談這個問題,沒有上升到一定高度,分數很低,幾乎四類)

2.要有自己的思考與感悟,切忌空談對策與簡單的原因分析

3.要結合實際,聯系現實,不局限于材料。

4.整體觀照,語言規范,邏輯清晰,書寫表達流暢

5.角度與立意不限,言之有理即可。

6.主要減分項目:

無標題扣3分,自擬標題扣3分。 本次考試可以加副標題,但最好不要寫副標題,就以“歲月失語,惟石能言”為題,更符合題目要求。

字數每少50字,扣1分,最多扣2分。

每3個錯別字扣1分,重復不計,最多扣2分。

抄襲材料超過50%者,直接四類。

抄襲較多,30%—50%者進入三類下(11—13分)。

有條理、有選擇,抄襲較多者(30%—50%)進入三類中(14—16分)。

例2 2013年國考(地市級)第五題:

請以“讓……大放異彩”為題,寫一篇內容充實的文章。 (35分)

要求:(1)用恰當的文字替換“讓……大放異彩”中的省略號部分,使之構成一個完整具體的文章標題;

(2)主題應與“給定資料”相關,但素材不必拘泥于“給定資料”,要結合生活中的具體感受,切忌空談對策;

(3)觀點鮮明,結構完整,語言流暢;

(4)字數800—1000字。

【閱卷標準】

一類文(30—35分):緊扣主題,結構完整,邏輯嚴謹,切身感受論述翔實

二類文(20—29分):比較符合主題,結構比較完整,邏輯比較嚴謹,論述切身感受。

三類文(10—19分):基本符合主題,結構基本完整,邏輯基本嚴謹,沒有論述切身感受。

四類文(10分以下):不符合主題,結構不完整,500—800字之間每少50字扣1分,500字以內只可得5分。

閱卷人具體操作細則:

1.閱卷先定檔再定分。 定檔主要看是否扣題,其次看是否談到自身感受

2.文章主題確定為“文化”,題目應填入與“文化”相關的詞語。 一類文主題為傳統文化、中國文化、民族文化、華夏文化;填入用比喻或借代等手法形容文化的詞,如“鄉音”“東方之珠”,但開頭第一段并未點出該詞所指代的是文化,則為二類文,若開頭點出并描述合理則為一類文;官文化、基層文化、農村文化、民俗文化為三類文;四類文主題與文化無關,如生活、工作、信仰、誠信、愛心。

3.文章結構應包括文化發展的現狀、沒有大放異彩的原因、如何大放異彩三個部分,若三個部分層次清楚則在所處檔位的中間分數向上浮動2—4分。

4.本題目突出對切身感受的論述,為試卷的新變化。 若自身感受論述翔實深刻,或結合自身事例,則為一類文;若未談到自身感受但談到文化,則為三類文。

5.文章必須有對策才有可能成為二類文,但若全篇文章只有對策則為三類文。

6.卷面分2分,但閱卷人會依靠整體感覺直接給出總分,跳過加2分卷面分的環節。

7.寫7—10條對策的人特別多,出題人和閱卷人普遍認為專寫對策成為培訓機構誤區。

二、標準揭秘及作答啟示

文章寫作類試題主要從觀點、結構、內容等方面對文章進行評判,下面我們主要從這三方面出發,對文章寫作題的閱卷標準進行揭秘。

(一)觀點——正確、明確

申論文章的觀點不是憑空想象來的,而是來源于材料,是對給定資料核心觀點的提煉、概括,或是基于給定資料核心內容作出的拔高與提升。

對于給定題目的文章,實際上已經交代了寫作范圍或是文章觀點,考生要緊緊圍繞題目和材料寫作;對于給出部分題目或者要求考生自擬題目的文章,考生要立足給定資料,準確理解和把握給定資料所反映的問題的實質,補全或擬定題目,所補充或擬定的題目實際上就是考生的觀點。

(二)結構——完整

文章寫作題必須包含標題和正文兩部分。 其中,正文部分一般要包含“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問題—原因—對策”的基本架構。 如果僅僅談其中的某一方面,則被視為結構不完整。 也許有考生會問,如果每篇文章都按這一結構寫作,不就會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嗎? 其實不然,在同樣的文章架構下,同樣會寫出風格不同的文章,這就是文字表達的魔力所在。 所以,能否避免同一結構下產生的“千人一面”問題,關鍵要看考生是否會創新表達方式。

(三)內容——充實

申論文章的內容部分一定要充實,內容要基于給定資料,但不囿于給定資料。

對給定資料的運用,可以是從中直接提取論據,用來論證自己的觀點。 需要引起考生注意的是,近年來,申論考試反抄襲材料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因此,考生要合理引用材料,避免大段抄襲材料。 即使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要抄襲材料,也要對材料進行“深加工”,不能讓閱卷者一眼看出。

除給定資料之外,考生還可以結合自身實際,從現實生活中尋找論據用于論證自己的觀點,以使內容顯得更為豐滿。 對于明確要求結合自身實際行文的題目,考生更應當注意聯系自身實際。 但要注意,所選取的論據一定要和所論證的觀點聯系緊密。

在具體的行文過程中,一定要論證充分,有議有論,這也是閱卷標準對文章內容的要求。 例如,提出對策,不能是單純對對策的羅列,一下列出七八條,每條只有一句話。 這樣更像在作答對策題,而不是寫文章,既然是文章就應當體現文章的特點,有論證的過程。 通常情況下,選取三四條展開論證即可,主要是提出對策,說明為什么提出這樣的對策,論證必要性、合理性等,其中,可以輔以材料中或現實情況中的具體事例作為論據,進行論證。

備考加油站

掃描二維碼,名師視頻講解,為你揭開申論閱卷的神秘面紗。

視頻精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报价| 登封市| 彭山县| 浮梁县| 北碚区| 涪陵区| 兰西县| 浙江省| 滕州市| 竹山县| 嘉善县| 尼木县| 荥阳市| 浪卡子县| 涪陵区| 汉沽区| 临高县| 赣榆县| 南江县| 德惠市| 兴安县| 南乐县| 台南市| 乳山市| 石阡县| 同江市| 湖北省| 巫溪县| 张掖市| 长阳| 土默特左旗| 墨脱县| 澄江县| 奇台县| 朝阳县| 锡林郭勒盟| 申扎县| 湛江市| 普宁市| 蕉岭县| 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