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行政職業能力傾向測驗(2016最新版)
- 華圖教育
- 268字
- 2018-12-29 20:43:02
第三章 歷史人文科技常識
本章概述
歷史人文科技常識在北京市公務員考試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近年來,北京市公務員考試常識判斷部分歷史人文類題目的考查比重逐年上升,需要考生將其作為常識判斷復習的重點之一。科技常識雖然考查題量較少,但仍需要考生認真對待。
本章主要包括中國古代思想、中國古代文學、中國近代史以及世界文化遺產、科技常識五節內容。前四節對中國古代思想發展演變進程、中國古代文學的名人名著、中國近代發展脈絡以及中國的文化遺產做出梳理,第五節則對一些基本的科技常識作出講解。在復習時,考生需要對時間線索、對應人物、事件聯系有較為宏觀的把握。
第一節 中國古代思想
題型認知
中國傳統思想和文化是歷年北京市公務員考試必考的內容,重點考查考生對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認知和理解。
破題密鑰1——“百家爭鳴”
一、儒家
1.孔子。
春秋時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被后人尊稱為“至圣”。
政治思想:思想體系的核心——“仁”和“禮”;“為政以德”“中庸”。
哲學思想:“敬鬼神而遠之”,優先解決人世間的實際問題。
教育成果:“有教無類”;
教學方法:“因材施教”。
學習態度:“知之為知之”“當仁不讓于師”。
學習方法:“溫故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主張學生全面發展,提出禮、樂、射、御、書、數六藝。
文化典籍:整理《詩》《書》《禮》《易》《樂》《春秋》等。
2.孟子。
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繼承并發展了孔子的學說,被尊為“亞圣”。
政治思想:“仁政”學說和民本思想(“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倫理觀:性善論。
價值觀:倡導“養浩然之氣”,強調先義后利,舍身取義。
文化典籍:著有《孟子》一書。
3.荀子。
戰國時期儒家另一重要代表,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哲學思想:“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唯物論);“性惡論”。
政治主張:施政用“仁義、王道”“禮法并重”;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的觀點。
二、道家
1.老子。道家學派的創始人。
哲學思想:“道”是天地萬物的本原,否定“天命論”;樸素辯證法思想(難易、貴賤、禍福都是相互依存,不斷轉化的)。
政治主張:“無為而治”“小國寡民”。
評價:老子是中國第一個探討宇宙本原的哲學家,他的思想體系博大精深,對中國文化,包括哲學、倫理學以及中國人的思維方式、道德人格產生了深遠影響。
2.莊子。
哲學思想:“齊物”(任何事物在本質上都是相同的);“逍遙”(對事物變化要采取旁觀、超然的態度)。天與人“不相勝”,人必須順從自然。
文學成就:寓言、散文蘊涵深邃的哲理智慧和神奇的浪漫主義風格,對后世影響深遠。
三、墨家
墨子是在當時影響范圍最大的思想家。
思想主張:“兼愛”“非攻”“尚賢”“節儉”,講求實際功利。
評價:墨家思想代表了下層勞動群眾,特別是手工業者的愿望,在當時影響很大,一度成為戰國時期的顯學。
四、法家
韓非: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思想主張:主張法、術、勢結合,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認為歷史是發展的,主張變法革新。
破題密鑰2——董仲舒的新儒學體系
1.來源。把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陰陽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
2.主張。
(1)提出“春秋大一統”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加強中央集權。
(2)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應”學說,宣揚“君權神授”,發揮了儒家的仁政思想。
(3)提出“君為臣綱”“夫為妻綱”“父為子綱”和仁、義、禮、智、信五種為人處世的道德標準,后人歸納為“三綱五常”。
3.漢武帝的尊儒措施。
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學思想,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從此儒家思想被歷代統治者推崇為正統思想,儒學之士在中國文化舞臺上逐漸成為主角,儒家思想逐漸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延續兩千年之久。
破題密鑰3——宋明理學
一、程朱理學
1.“二程”。“二程”是指北宋的程顥、程頤兄弟。“二程”平時的言行載于《二程遺書》一書。
2.朱熹。
南宋的朱熹編著《四書章句集注》,四書包括:《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朱熹是繼孔孟之后中國古代最重要的儒學思想家,宋朝理學的集大成者。
主張:(1)“理”是世界的本原。“理”體現在社會上是儒家道德倫理,體現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2)把握“理”的方法:“格物致知”。
(3)“存天理,滅人欲”。
二、陸王心學
陸王心學是在程朱理學的基礎上,吸取佛教禪宗思想,把理學發展到新階段。
1.陸九淵。
陸九淵(南宋理學家),認為“心即理也”,“心”是天地萬物的本原,所以他的學說被稱為“心學”。提出“發明本心”(發:產生于;明:懂得;本心,自己的內心)是求理的方法,認為只需反省內心就可得到天理,對“格物致知”。
2.王陽明。
王陽明(王守仁)是明朝中期儒學的代表人物,他繼承和發展了陸九淵的學說,成為心學的集大成者。他認為人心是世界萬物的本原,宣揚“心外無物”“心外無理”等主觀唯心主義的宇宙觀。提出“致良知”的學說,認為“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致良知”就能成為圣賢,進一步發揮儒家的“仁”的思想。
3.宋明理學的積極影響。
重視主觀意志力量,注重氣節、品德,講求以理統情、自我節制、發奮立志,強調人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又凸顯人性的莊嚴,對塑造中華民族的民族性格起了積極作用。
真題精粹與剖析
經典真題1 (單選)“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句話反映的我國愛國主義優良傳統是( )。
A.熱愛祖國,矢志不渝
B.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C.維護統一,反對分裂
D.同仇敵愾,抵御外強
名師解析 A。“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大意是說只要對國家有利,即便犧牲自己的生命也心甘情愿,絕不會因為自己可能會受到禍害而躲開。這句話體現了熱愛祖國,矢志不渝的優良傳統。故本題答案為A。
經典真題2 (單選)先秦時期,諸子百家提出了各種治國的主張,下列觀點屬于法家政治思想的是( )。
A.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B.境內之民,其言談者必軌于法,為勇者盡之于軍
C.凡入國,必擇務而從事焉
D.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
名師解析 B。法家思想主張“法制”,B選項中“必軌于法”與之相對應。A選項,“天法道,道法自然”屬于道家思想。C項出自《墨子·魯問》,體現墨家“尚賢”“尚同”的政治思想。D項是孟子仁政思想的體現,屬于儒家思想。故本題答案為B選項。
經典真題3 (單選)下列中國古代思想家中,其思想最能體現樸素辯證法的是( )。
A.老子
B.墨子
C.荀子
D.韓非子
名師解析 A。樸素辯證法是古代原始的辯證法,它直觀地認識到一切事物都在普遍聯系和運動變化之中,同時也認識到事物的對立統一性。老子認為世界萬物和人類社會總在不停地運動,“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等,即有無、難易、長短等都是相互依存,不斷轉化的,體現了樸素辯證法思想。故本題答案為A選項。
核心提示
對春秋戰國時期的四大顯學要注意各家思想之間的聯系和區別,以及傳統思想對于中華民族民族性格的影響。
- 公務員暨現代文員應用寫作一本通
- 2020年廣東省“三支一扶”選拔招募考試《職業能力測驗》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河北省選調生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圖形推理:以辯證法為武器
- 2020年江西省選調生考試《申論》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真題系列:歷年真題及華圖名師詳解(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申論)(2017最新版)
- 2020年甘肅省選調生考試《申論》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內蒙古自治區選調生考試《申論》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16最新版)安徽省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計算機專業知識
- 安徽省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法律專業知識(2016最新版)
- 申論實戰題庫:歸納概括
- 2020年福建省選調生考試《申論》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湖北省選調生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公務員錄用考試名師微魔塊III教材:言語命題點1眼看穿
- 2020年吉林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言語理解與表達【考點精講+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