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 佛說不增不減經(jīng)
- (北魏)菩提流支
- 2880字
- 2015-12-02 16:48:28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諸菩薩摩訶薩無量無邊不可稱計
爾時慧命舍利弗。于大眾中即從坐起。前至佛所到已頂禮佛足。退坐一面合掌白佛言。世尊。一切眾生從無始世來。周旋六道往來三界。于四生中輪回生死受苦無窮。世尊。此眾生聚眾生海。為有增減為無增減。此義深隱我未能解。若人問我當云何答。爾時世尊。告舍利弗。善哉善哉。舍利弗。汝為安隱一切眾生。安樂一切眾生。憐愍一切眾生。利益一切眾生。饒益安樂一切眾生。諸天人故。乃能問我是甚深義。舍利弗。汝若不問如來應供正遍知如是義者有多過咎。所以者何。于現(xiàn)在世及未來世。諸天人等一切眾生。長受衰惱損害之事。永失一切利益安樂。舍利弗。大邪見者。所謂見眾生界增。見眾生界減。舍利弗此大邪見諸眾生等。以是見故生盲無目。是故長夜妄行邪道。以是因緣于現(xiàn)在世墮諸惡趣。舍利弗。大險難者。所謂取眾生界增堅著妄執(zhí)。取眾生界減堅著妄執(zhí)。舍利弗。此諸眾生堅著妄執(zhí)。是故長夜妄行邪道。以是因緣。于未來世墮諸惡趣
舍利弗。一切愚癡凡夫不如實知一法界故。不如實見一法界故起邪見心。謂眾生界增眾生界減。舍利弗。如來在世我諸弟子不起此見。若我滅后過五百歲。多有眾生愚無智慧。于佛法中雖除須發(fā)。服三法衣現(xiàn)沙門像。然其內無沙門德行。如是等輩實非沙門自謂沙門。非佛弟子謂佛弟子。而自說言。我是沙門真佛弟子。如是等人起增減見。何以故。此諸眾生以依如來不了義經(jīng)。無慧眼故。遠離如實空見故。不如實知如來所證初發(fā)心故。不如實知修集無量菩提功德行故。不如實知如來所得無量法故。不如實知如來無量力故。不如實知如來無量境界故。不信如來無量行處故。不如實知如來不思議無量法自在故。不如實知如來不思議無量方便故。不能如實分別如來無量差別境界故。不能善入如來不可思議大悲故。不如實知如來大涅槃故。舍利弗。愚癡凡夫無聞慧故聞如來涅槃起斷見滅見。以起斷想及滅想故。謂眾生界減。成大邪見極重惡業(yè)。復次舍利弗。此諸眾生依于減見復起三見。此三種見與彼減見。不相舍離猶如羅網(wǎng)。何謂三見。一者斷見。謂畢竟盡。二者滅見。謂即涅槃。三者無涅槃見。謂此涅槃畢竟空寂。舍利弗。此三種見如是縛如是執(zhí)如是觸。以是三見力因緣故。展轉復生二種邪見。此二種見與彼三見。不相舍離猶如羅網(wǎng)。何謂二見。一者無欲見。二者畢竟無涅槃見。舍利弗。依無欲見復起二見。此二種見與無欲見。不相舍離猶如羅網(wǎng)。何謂二見。一者戒取見。二者于不凈中起凈顛倒見
舍利弗。依畢竟無涅槃見復起六種見。此六種見與無涅槃見。不相舍離猶如羅網(wǎng)。何謂六見。一者世間有始見。二者世間有終見。三者眾生幻化所作見。四者無苦無樂見。五者無眾生事見。六者無圣諦見
復次舍利弗。此諸眾生依于增見復起二見。此二種見與彼增見。不相舍離猶如羅網(wǎng)。何謂二見。一者涅槃始生見。二者無因無緣忽然而有見。舍利弗。此二種見令諸眾生。于善法中無愿欲心勤精進心。舍利弗。是諸眾生以起如是二種見故。正使七佛如來應正遍知。次第出世為其說法。于善法中若生欲心。勤精進心無有是處
舍利弗。此二種見乃是無明諸惑根本。所謂涅槃始生見。無因無緣忽然而有見
舍利弗。此二種見乃是極惡根本大患之法。舍利弗。依此二見起一切見。此一切見與彼二見不相舍離猶如羅網(wǎng)。一切見者。所謂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中種種諸見。所謂增見減見。舍利弗。此二種見依止一界。同一界合一界。一切愚癡凡夫。不如實知彼一界故。不如實見彼一界故。起于極惡大邪見心。謂眾生界增。謂眾生界減
爾時慧命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何者是一界而言。一切愚癡凡夫。不如實知彼一界故。不如實見彼一界故。起于極惡大邪見心。謂眾生界增。謂眾生界減。舍利弗言。善哉世尊。此義甚深我未能解。唯愿如來為我解說令得解了
爾時世尊。告慧命舍利弗。此甚深義乃是如來智慧境界。亦是如來心所行處。舍利弗。如是深義一切聲聞緣覺智慧所不能知。所不能見。不能觀察。何況一切愚癡凡夫而能測量。唯有諸佛如來智慧。乃能觀察知見此義。舍利弗。一切聲聞緣覺所有智慧。于此義中唯可仰信。不能如實知見觀察。舍利弗。甚深義者即是第一義諦。第一義諦者即是眾生界。眾生界者即是如來藏。如來藏者即是法身。舍利弗。如我所說法身義者。過于恒沙不離不脫不斷不異。不思議佛法如來功德智慧
舍利弗。如世間燈所有明色及觸不離不脫。又如摩尼寶珠所有明色形相不離不脫。舍利弗。如來所說法身之義亦復如是。過于恒沙不離不脫不斷不異。不思議佛法如來功德智慧
舍利弗。此法身者是不生不滅法。非過去際。非未來際。離二邊故。舍利弗。非過去際者離生時故。非未來際者。離滅時故。舍利弗。如來法身常。以不異法故。以不盡法故。舍利弗。如來法身恒。以常可歸依故。以未來際平等故。舍利弗。如來法身清涼。以不二法故。以無分別法故。舍利弗。如來法身不變。以非滅法故以非作法故
舍利弗。即此法身過于恒沙。無邊煩惱所纏從無始世來隨順世間。波浪漂流往來生死名為眾生。舍利弗。即此法身厭離世間生死苦惱。棄舍一切諸有欲求。行十波羅蜜。攝八萬四千法門。修菩提行名為菩薩
復次舍利弗。即此法身離一切世間煩惱使纏過一切苦。離一切煩惱垢。得凈得清凈。住于彼岸清凈法中。到一切眾生所愿之地。于一切境界中究竟通達更無勝者。離一切障離一切礙。于一切法中得自在力。名為如來應正遍知。是故舍利弗。不離眾生界有法身。不離法身有眾生界。眾生界即法身。法身即眾生界。舍利弗。此二法者義一名異
復次舍利弗。如我上說。眾生界中亦三種法。皆真實如不異不差。何謂三法。一者如來藏本際相應體及清凈法。二者如來藏本際不相應體及煩惱纏不清凈法。三者如來藏未來際平等恒及有法
舍利弗當知。如來藏本際相應體及清凈法者。此法如實不虛妄不離不脫。智慧清凈真如法界不思議法。無始本際來。有此清凈相應法體。舍利弗。我依此清凈真如法界。為眾生故說為不可思議法自性清凈心
舍利弗當知。如來藏本際不相應體。及煩惱纏不清凈法者。此本際來離脫不相應煩惱所纏不清凈法。唯有如來菩提智之所能斷。舍利弗。我依此煩惱所纏不相應不思議法界。為眾生故說為客塵煩惱所染。自性清凈心不可思議法
舍利弗當知。如來藏未來際平等恒及有法者。即是一切諸法根本。備一切法具一切法于世法中不離不脫真實一切法。住持一切法攝一切法。舍利弗。我依此不生不滅常恒清涼不變歸依。不可思議清凈法界說名眾生。所以者何。言眾生者即是不生不滅常恒清涼不變歸依。不可思議清凈法界等異名。以是義故。我依彼法說名眾生。舍利弗。此三種法皆真實如不異不差。于此真實如不異不差法中。畢竟不起極惡不善二種邪見。何以故。以如實見故。所謂減見增見。舍利弗。此二邪見諸佛如來畢竟遠離。諸佛如來之所呵責
舍利弗。若有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若起一見。若起二見。諸佛如來非彼世尊。如是等人非我弟子。舍利弗。此人以起二見因緣故。從冥入冥從闇入闇。我說是等名一闡提。是故舍利弗。汝今應學此法。化彼眾生令離二見住正道中。舍利弗。如是等法。汝亦應學。離彼二見住正道中
佛說此經(jīng)已。慧命舍利弗。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菩薩摩訶薩。及諸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一切大眾。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zhàn)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jīng)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wǎng)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我們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棺香美人
我出生的時候,江水上漲,沖了一口棺材進了我家。十五年后,棺材打開,里面有個她……風水,命理……寫不盡的民間傳說,訴不完的光怪陸離。
龍族Ⅰ:火之晨曦(修訂版)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人類歷史中,總是隱藏著驚人的秘密。在多數(shù)人所不知道的地方,人類與龍族的戰(zhàn)爭已經(jīng)進行了幾千年。路明非的十八歲,在他最衰的那一刻,一扇通往未知國度的門轟然洞開。直升機如巨鳥般掠過南方小城的天空,在少年路明非的頭頂懸停。隱藏在歷史中的那場戰(zhàn)爭,就要重開大幕。歡迎來到……龍的國度!
天之下
昆侖紀元,分治天下的九大門派為新一屆盟主之位明爭暗斗,關外,薩教蠻族卷土重來……亂世中,蕓蕓眾生百態(tài)沉浮,九大家英杰輩出,最終匯成一首大江湖時代的磅礴史詩,并推動天下大勢由分治走向大一統(tǒng)。
遲來的周先生
青梅竹馬到相看兩厭,簡橙從周聿風的肋骨變成一塊雞肋骨,成了他故事里的蛇蝎美人,惡毒女配。后來兩人解除婚約,所有人等著看她笑話,她轉身嫁給前未婚夫的小叔,那個高不可攀,無人敢染指的矜貴男人。簡橙救過周庭宴一次,求過他兩次。第一次周聿風想悔婚,她求周庭宴幫她挽留,第二次她想悔婚,她求周庭宴幫她恢復自由身。周庭宴說事不過三,救命之恩只能滿足她三個愿望,于是第三次…簡橙:“小叔,你缺老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