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1.2 現代物流發展的3個階段

從20世紀50年代至今,現代物流經歷了多次變革,有了很大的發展。由于各國的社會經濟環境不同,其物流發展進程也有所不同。美國物流管理的研究和實踐最為先進、最為完善,一般以美國為例,將現代物流的發展過程分為以下3個階段。

1.實物配送階段

實物配送階段(Physical Distribution)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到20世紀70年代,以實物配送理論與實踐的發展為特征的時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世界經濟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技術革新層出不窮,管理科學飛速發展,買方市場的局面導致企業競爭加劇,而以客戶需求為中心的市場營銷觀念的形成,使物流(被認為是為客戶服務的重要手段)逐漸引起企業界、學術界乃至整個社會的重視。1962年,美國著名管理學家彼德·德魯克在《財富》雜志上發表文章,提出物流是“一塊經濟的黑大陸”,是企業重要的利潤源泉等,從而對物流界又產生了一次重大的推動作用。在這一背景下,1963年成立了美國物流管理協會,這是世界上第一個物流專業人員組織,這在一定程度上標志著物流無論是作為一門學科還是一種職業,已從市場營銷中分離出來,取得了獨立的地位。

然而,這一階段對物流的研究仍以分銷過程為主,即產品從制造商成品庫到用戶這一階段。企業內部物流通常被稱為物料管理(Material Management,MM),并不包含在物流管理之中。美國物流管理協會的英文名稱此時為National Counci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Management,簡稱NCPDM。因此,這一階段的物流管理被稱為實物配送(PD)階段,如圖1-1所示。

圖1-1 物流階段

2.綜合物流階段

綜合物流階段(Integrated Logistics Management)是指20世紀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末,以綜合物流的形成為標志的階段。當時,企業界及學術界越來越認識到把物料管理與實物配送綜合起來管理可以大大提高物流效率與效果。而環境、制度、技術等的一系列變化,使之可成為現實。首先,跨國公司的興起導致全球性競爭加劇,使企業采用新的物流管理技術、改進物流系統、提高服務水平成為必要。其次,20世紀70年代后,美國首先實行了運輸自由化,放松了對運輸業的管制,承運人和貨主能自由定價,服務的地理范圍也可以擴大了,承運人與貨主之間建立了緊密與長期的合作關系,增加了企業系統地分析物流過程、降低物流成本和改進服務的可能。最后,一些先進管理技術與理念,如MRP、MRPⅡ、DRP、全面質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JIT (Just-in-time)的產生及在物流管理中的應用,使人們逐漸認識到需要從生產流通消費的全過程把握物流管理,而微型計算機的商業化及相關信息技術的發展,為物流的一體化管理提供了物質基礎和技術手段。1985年,美國物流管理協會的名稱從National Counci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Management改為National 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標志著綜合物流觀念的確立。教科書中也普遍以Logistics(直譯為后勤,但由于習慣仍譯為物流)取代了Physical Distribution。為了區別軍事后勤,也常使用企業物流(Business Logistics,BL)一詞(見圖1-1)。

3.供應鏈管理階段

供應鏈管理階段(Supply Chain Management)是指20世紀80年代后期至今,以供應鏈管理的產生為標志的階段。供應鏈管理是指從初始供應一直到最終用戶,向客戶提供增值的產品、服務和信息的商務過程的一體化管理。綜合物流階段的一體化管理只限于企業內部,受企業內部資源和活動范圍的限制,而供應鏈一體化是超越企業邊界的外部一體化,覆蓋從原材料的供應商到制造商、經銷商、零售商、客戶的整個過程(見圖1-2)。這一概念同時又是基于制造商與分銷商、零售商及物流服務供應商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趨勢,強調供應鏈的整體效率與市場競爭力,以期實現供應鏈上的合作伙伴雙贏的理想境地。

圖1-2 供應鏈管理階段

2005年美國物流協會(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CLM)再次改名為美國供應鏈管理專業協會(Council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CSCMP),更進一步體現了物流管理已全面進入供應鏈管理階段。2006—2007年物流界關注的重心,是將傳統的物流環節納入供應鏈的框架之內。供應鏈管理將在未來相當一段時間內,成為主流趨勢,圍繞供應鏈管理的流程、績效考量標準、技術手段、企業戰略等問題,將會成為業界研究和討論的重點問題。

物流窗口

關于《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

2009年2月25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3月10日,國務院以國發[2009]8號文發布了《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在國務院出臺的十大振興規劃產業中,物流業成為服務行業的唯一代表脫穎而出,這是因為物流業的發展與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有著高度的同步性和關聯性。物流業既是其他九大振興產業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產業體系相互聯系的重要紐帶,也是相關產業跟國內外市場相連的重要載體。調整振興物流業不僅是自身產業調整升級的需要,也直接關系著其他產業運行環境的穩定和競爭力的提升,對于促進產業結構升級、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增強國民經濟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提出了“十項主要任務”:積極擴大物流市場需求;大力推進物流服務的社會化和專業化;加快物流企業兼并重組;推動重點領域物流發展;加快國際物流和保稅物流發展;優化物流業發展的區域布局;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的銜接與協調;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完善物流標準化體系;加強物流新技術的開發和應用。

《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提出了物流業發展的“九大重點工程”:多式聯運、轉運設施工程;物流園區工程;城市配送工程;大宗商品和農村物流工程;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工程;物流標準和技術推廣工程;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工程;物流科技攻關工程;應急物流工程。

《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提出了“九條政策措施”:加強組織和協調;改革物流管理體制;完善物流政策法規體系;制定落實專項規劃;多渠道增加對物流業的投入;完善物流統計指標體系;繼續推進物流業對外開放和國際合作;加快物流人才培養;發揮行業社團組織的作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辽市| 葫芦岛市| 栾城县| 尼木县| 嘉义市| 巴青县| 温州市| 金川县| 兴义市| 瑞昌市| 兴海县| 攀枝花市| 伊金霍洛旗| 石台县| 大悟县| 龙口市| 南和县| 禹城市| 乌拉特中旗| 金堂县| 额尔古纳市| 馆陶县| 贡嘎县| 湾仔区| 宾阳县| 滨海县| 蓬溪县| 乌什县| 高阳县| 托克托县| 繁昌县| 崇信县| 海兴县| 商都县| 河南省| 辰溪县| 平顶山市| 赞皇县| 林芝县| 子长县| 巫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