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物流管理導論
- 曹翠珍編著
- 817字
- 2019-06-19 18:27:47
1.3 物流管理概述
1.3.1 物流管理的概念
隨著物流理論與實踐的發展,人們對物流的理解和認識也在不斷深入,國內外關于“物流管理”的定義,雖然表述不同,但大多是在對“物流”的定義基礎上的不斷延伸。在世界上影響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國物流管理協會的定義。2003年,美國物流管理協會給出的定義是:“物流管理是供應鏈管理的一部分,是對貨物、服務及相關信息從起源地到消費地的有效率、有效益的正向和反向流動的儲存進行的計劃、執行和控制,以滿足客戶要求。物流管理是一個集成的功能,它除了要將物流與營銷、銷售、制造、金融、信息技術整合之外,還要協調和優化所有的物流活動。”
“物流管理就是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達到用戶所滿意的服務水平,對物流活動進行的計劃、組織、協調與控制。”物流管理過程就是對物料的包裝、裝卸搬運、運輸、儲存、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環節,根據它們之間客觀存在的有機聯系,進行綜合、系統的管理,以取得全面的經濟效益的過程。
縱觀國內外關于物流管理的定義,雖然表述不同,但大多包含以下幾方面的基本內容。
1)物流管理是一種活動,必須進行恰當的計劃、實施與控制,保證物流過程的有效性。物流管理的實質是內外部資源的整合,現代物流整合的是管理功能。
2)物流管理產生的目的是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或全面實現某一個戰略目標或任務。換言之,物流管理的目標是達到一定的客戶服務水平。
3)物流管理的分析方法是把一家企業乃至一個供應鏈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來研究。企業的各個部門間、供應鏈上的各企業間存在著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物流活動各種成本之間經常存在著此消彼長的關系,物流分析就是充分考慮到這種互動關系,從系統的角度來分析問題。
4)加強物流管理是對企業或供應鏈進行整體優化。由于在企業或供應鏈中存在上述互動關系,物流管理在進行優化時就強調要注意避免造成局部最優而總體次優的情況。現代物流管理要進行跨企業邊界的資源整合,要通過眾多企業的協調來優化資源配置并建立戰略協作競爭體系,即供應鏈管理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