夭下的父母,我想對您說
這些年來,經常有許多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來電或來人詢問關于培養孩子成才的許多具體問題,而且無一例外地都問到教子成才最重要的秘訣是什么。
我再三向這些用心良苦的父母們講明,教子成才是“一條苦不盡的河流,是耗費人的整個身心的巨大工程”。如果一定要問到“秘訣”兩個字,我們可以提供給朋友們最重要的秘訣是:
一、當其他的父母把三歲以內的幼兒期看成是無知的蒙昧階段,讓孩子最寶貴的智力開發期白白流逝過去時,我們卻認為孺子可教,盡早地開始了早期教育。
二、當其他父母把五歲左右的孩子托付給不懂教育的人或者進入不正規的幼兒班致使孩子染上許多不良習慣時,我們則在策劃如何讓孩子早讀。昔日有孟母三遷,傳為千古佳話。我們為了孩子讀書也曾搬家多次,實現了孩子早讀的愿望。
三、當其他父母發現孩子智力不俗,滿足于各種比賽獲得的優勝獎狀時,我們卻在策劃如何利用優勢,爭取時間,讓孩子進行跳級或讀少年班。
四、當其他父母發現孩子很優秀,拼命地給孩子到處宣揚、預支鮮花,徒然增加孩子心理壓力時,我們卻盡量讓孩子不露鋒芒,保持平靜,使他們在沒有壓力的環境中,輕松地按照自己的愿望去發展自己,而不必不斷地向別人證實自己的優秀,這大大有利于孩子的成長。
五、當其他父母把考上大學作為孩子的最后勝利而感到心滿意足、大松一口氣時,我們正在鼓勵孩子考上大學是求學的真正開始,早早地開始準備考研究生或出國留學。
總而言之,我們只是天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中的普通一員,培養孩子沒有靈丹妙藥。我們無非做了一些人們沒有想到或不敢想的事,犧牲了一些人們不愿意犧牲的東西。
如果你懂得犧牲意味著什么,就算是達到比較高的境界了。只有把教子成才當作一種人生事業去追求時,你才會發現艱苦所換來的是精神上的滿足,而這種滿足是人生最大的幸福。這些年來,正是由于這種精神上的充實,我們從來沒有忌妒那些投機者的風光,更沒有羨慕聚光燈下當代人物的短暫光彩,而是一步步艱難地走自己的路。從孩子出生開始,我們就把生命的意義和人生的信念逐步滲透到他們的靈魂之中,并且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獻給了孩子,讓孩子與自己一起去經歷壯闊而坎坷的人生歷程,去創造光輝的未來。
今天的孩子,生長在偉大的國度,生長在千載難逢的太平盛世,在他們面前有的是機遇,只要有志氣,好好讀書,成功之門就會處處為他們敞開。我真誠地奉告朋友們:要珍惜今天的大好時機,千萬別讓歷史的機遇與你的孩子擦肩而過。如果說我們這一代人不能成才尚可埋怨生不逢時,孩子這一代人不成才,那可就是父母的事了,再也沒有什么可埋怨了。
我們是多么感謝偉大的鄧小平,是他為中國開創了難得的太平盛世,為孩子們成才創造了機遇,使我們的家庭得以有今天。我們教導孩子,蔡家的千秋萬代不能忘記這恩情。我也再三叮囑孩子們,目前雖在異國他鄉,將來有機會一定要報效我們偉大的祖國,為中華民族的復興貢獻力量。我們相信,在盡忠報國思想的熏陶下長大的孩子,決不會忘記自己的祖國,報國只是時間問題。
我們全家也非常感謝孩子們就讀的學校的老師及領導,沒有他們的大力栽培,孩子們是不可能如此順利成才的,蔡家得以有今天,有他們的功勞。在此我重復一下天文出國留學告別晚會上我寫的兩句聯語:
啟蒙之情天長地久
栽培之恩永世不忘

在岳王廟“盡忠報國”題詞前莊重留影
這些年來,許多新聞媒體、有關單位領導和社會各界朋友們對我們家庭有諸多關心和愛護。這種真誠的關愛,使孩子從熱情的鼓勵中取得了進一步發展的動力,得以健康成長。我們的孩子成才確實是全社會共同關心和愛護的結果。對此,我們全家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發表在《溫州時報》上的那篇文章中,我曾經說過:“假如有來生,我愿再一次出生在家鄉的土地上,做一名專門從事家庭教育的大師,帶領那些天真爛漫的孩子走上成才之路,讓他們一個個都成為博士,成為出類拔萃的優秀人才,讓家鄉的土地上到處是博士之家。”
這個許諾似乎太遙遠了,顯得有點虛無縹緲。曾有很多朋友和讀者來電或出面請我為家鄉的孩子成才盡一份力量。這種真誠的請求,確實是對我良知的呼喚。
雖然,由于經歷太多的滄桑,功名利祿對我來說早已是身外之物了,但是為了感謝廣大讀者和朋友們的支持和信任,我決定把對來生的許諾提前到有生之年。在未來的歲月中,我將把自己的精力貢獻給那些渴望成才的孩子們,特別是那些窮苦的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