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光原理及應用
- 陳鶴鳴 趙新彥編著
- 791字
- 2018-12-30 15:05:30
1.2.1 高方向性
光束的方向性用平面發散角θ評價,平面發散角的含義如圖1-3所示。θ角越小光束發散越小,方向性越好,若θ角趨于零,就可以近似地稱為“平行光”。

圖1-3 平面發散角
各種普通光源發出的光都是非定向的,向空間四面八方輻射,如圖1-4所示的燈光,即發散角差不多達360°(或者說,分布在4π立體角內),無所謂方向性,不能集中在確定的方向上發射到較遠的地方。為了改善光束的方向性,需要借助于光學系統,如探照燈、汽車前燈等,采用定向聚光反射鏡的探照燈,其光束的平面發散角約為10rad。

圖1-4 燈光
由于諧振腔對光振蕩方向的限制,激光只有沿腔軸方向受激輻射才能振蕩放大,所以,激光束具有很高的方向性。激光所能達到的最小光束發散角要受到衍射效應的限制,即它不能小于激光通過輸出孔徑時的衍射角,通常稱為衍射極限θm。

式中,λ為波長;D為光束直徑。
激光的發散角一般在毫弧度數量級。不同類型的激光器方向性差別很大,通常,氣體激光器方向性最好,發散角較小,很接近衍射極限;固體激光介質的不均勻性比氣體差,因此固體激光器的發射角比衍射極限θm大些;半導體激光器的方向性最差,發散角偏大。此外,光束發散角還隨激光功率及模數的增加而增大。借助于光學系統,可使激光器的方向性進一步提高,接近于平行光束。常用激光束的發散角如表1-1所示。
表1-1 常用激光束的發散角

1rad=57.3°,1mrad=0.057°
由于激光的高方向性,使其能有效地傳輸較長的距離。1969年的阿波羅計劃,人們將激光束投射到距地球38.6萬千米的月球上,光斑直徑也只有約1000米,通過宇航員設置在月球上的反射鏡,利用激光首次精確地測量了地球到月球之間的距離,精度約±15cm。
激光的高方向性還能夠保證聚焦后得到極高的功率密度。可以證明,當一束發散角為θ的單色光被焦距為F的透鏡聚焦時,焦面光斑直徑為D=Fθ,在θ等于衍射極限θm的情況下,則有,這說明,在理想情況下可將激光的能量聚焦到直徑為光波波長量級的光斑上,形成極高的能量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