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個人理財工具箱作者名: 金永紅編著本章字數: 869字更新時間: 2018-12-30 12:59:09
第2章 儲蓄理財
截至2006年年底銀行里面高達16.2萬億元的存款表明銀行儲蓄仍然是中國老百姓家庭理財的偏愛。然而,銀行儲蓄并不是家庭資產保值增值的最好方法。儲蓄在銀行里的資金,雖然名義上有利息收入,取用方便,保本安全性高,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每年的物價上漲系數基本上都要超過儲蓄所得到的利息。所以,銀行存款從長期來看,是不能保值和增值的。銀行儲蓄只適合于中短期的家庭理財。面對通貨膨脹,如果家庭資產里有很多資金主要儲蓄在銀行,就有可能面臨著家庭資產的縮水,實際資產價值將會貶值。
因此,正確地看待銀行儲蓄,合理地利用這一理財工具,才是家庭理財的理智選擇。
首先,我們要承認,銀行儲蓄是家庭或者個人理財的第一步。可以說,一個家庭、一個個人在進行其他任何投資之前,必須進行儲蓄。無論想去購買一個所謂的家庭大件,或者準備出去旅游,或者學習,如果錢不夠,都只有一個辦法,即把掙來的錢先儲蓄起來,等到積攢夠了才能實現你的財務目標。
其次,銀行儲蓄雖然從長期來看不是一個好的理財方式,但由于人的財務目標永遠是多種多樣的,有長期的(如養老,孩子教育等),有中短期的(如生活費,購買家庭消費大件,旅游,充電等),還有一些不確定的需求(如醫療費用等)。在這些需求中,中短期的需求總是存在的,所以銀行儲蓄也就是一種你總需要用到的理財方式。
最后,如果物價相對穩定,一個有良好儲蓄習慣的人其實也是可以長期進行儲蓄的。比如改革開放前有一段時間,物價非常穩定,有的人將每月工資的一定比例固定地儲蓄起來,堅持了20多年,后來存款加上利息使他成了當時的“萬元戶”,比他周圍的同事要富裕很多。然后他以這筆錢做本,投資做小買賣,后來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就是一個利用銀行儲蓄理財而邁向成功的例子。
所以,從理財的角度上講,銀行儲蓄是任何一個家庭或者個人都要好好掌握的理財技巧。它的原則就是:穩妥靈活,定期定量,專款專用,長期堅持。掌握這十六字原則,利用好這個理財工具,將會是你成功人生的第一步!當然,當儲蓄到一定的程度,一定要將一部分資產用于投資,獲得收益,保障家庭資產的保值和增值,這就是后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