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職業素養

職業是指在同一個行業不同的職位從事各種工作的過程(或了解為職業=職位+行業),即職業是人們為了生存的需要、實現個人價值和為社會作貢獻的表現形式。

職業素養是人在工作中需要遵守的行為規范。個體行為的總和構成了自身的職業素養,職業素養是內涵,個體行為是外在表象。一個人所擁有的資質、知識、行為和技能,是顯性素養,這些可以通過各種學歷證書、職業證書來證明,或者通過專業考試來驗證。而職業道德、職業意識和職業態度,我們稱為隱性素養。顯性素養和隱性素養構成一個人所具備的全部職業素養。

(一)職業素養概述

職業化就是為了達到職業的要求所要具備的素質和追求成為優秀職業人的歷程。簡單地理解,就是將職業人的職責中所要求的那些簡單的事情做到位,并不斷地追求做得更好。關于“職業化”的概念,在我國出現較多的是體育界,尤其是大家熟悉的足球領域。“業余選手”與“職業選手”的區別就在于是否職業化。一提到職業化,人們最直接的反映就是“敬業”“專業”等精神。其實像敬業、專業、責任心、誠信、規范化等是各類人才必須具備的基本的職業化素質。

職業素養是指從業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條件基礎上,通過教育培訓、職業實踐、自我修煉等途徑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在職業活動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內在的、相對穩定的基本品質。由于職業是人生意義和價值的根本之所在,職業生涯既是人生歷程中的主體部分,又是最具價值的部分。因此,職業素養是素質的主體和核心,它囊括了素質的各個類型,只是側重點不同而己。

職業素養是勞動者對社會職業了解與適應能力的一種綜合體現,影響和制約職業素養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實踐經驗、社會環境、工作經歷以及自身的一些基本情況(如身體狀況等)。一般說來,勞動者能否順利就業并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本人的職業素養,職業素養越高的人,獲得成功的機會就越多。

職業素養教育不是天然的素質教育,它與素質教育有一定的區別。從教育目標來看,素質教育以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為核心,重視一般素質和遷移能力的教育,而把職業能力放在職后教育階段;職業素養教育則強調職業能力也就是職業角色教育。從教育過程來看,素質教育重視基礎性、全面性和可發展性;職業素養教育則強調定向性、實用性和靈活性。從教育策略來看,素質教育重視終身教育,要求從學校到社會實行終身學習;職業素養教育則強調職業能力的培養,而把文化課、理論課限定為以“必需”和“夠用”為度。職業素養教育的現狀與素質教育的差距是顯而易見的。

(二)職業素養的內容

職業素養包含四個方面:職業道德、職業思想(意識)、職業行為習慣和職業技能。

1. 職業道德

所謂職業道德,就是同人們的職業活動緊密聯系的符合職業特點所要求的道德準則、道德情操與道德品質的總和。

在內容方面,職業道德總是要鮮明地表達職業義務、職業責任以及職業行為上的道德準則。在表現形式方面,職業道德往往比較具體、靈活、多樣。它總是從本職業的交流活動的實際出發,采用制度、守則、公約、承諾、誓言、條例,以至標語口號之類的形式,這些靈活的形式既易于為從業人員所接受和實行,而且易于形成一種職業的道德習慣。從調節的范圍來看,職業道德一方面是用來調節從業人員內部關系,加強職業、行業內部人員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它也是用來調節從業人員與其服務對象之間的關系,用來塑造本職業從業人員的形象。從產生的效果來看,職業道德既能使一定的社會或階級的道德原則和規范“職業化”,又使個人道德品質“成熟化”。

2. 職業心理

職業心理包括職業思想(意識)和職業行為習慣。

職業意識是作為職業人所具有的意識,以前叫做主人翁精神,包括誠信意識、顧客意識、團隊意識、自律意識和學習意識。具體表現為:工作積極認真,有責任感,具有基本的職業道德。職業意識既影響個人的就業和擇業方向,又影響整個社會的就業狀況。職業意識由就業意識和擇業意識構成。就業意識指人們對自己從事的工作和任職角色的看法;擇業意識指人們對自己希望從事的職業的看法。職業意識是人們對職業勞動的認識、評價、情感和態度等心理成分的綜合反映,是支配和調控全部職業行為和職業活動的調節器,它包括創新意識、競爭意識、協作意識和奉獻意識等方面。主要指感知、記憶、注意、思維、情感、意志、行為、個性(個性心理傾向性和個性心理特性)等方面的素質。

職業行為習慣是作為職業人應當具備的心理特征和行為表現。良好的職業行為習慣是高質量人才應具備的基本素質。良好的職業行為習慣包括生活和職業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文明、積極的生活態度,良好的行為舉止,良好的學習習慣、與人和周圍事物良好相處的行為方式,做事專心,有始有終,誠實守信、細心、耐心、恒心等優秀的品質。

職業心理還包括思想道德素質。思想道德素質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素質。思想政治素質指思想認識、思想覺悟、思想方法、價值觀念、政治立場、政治觀點、政治信念與信仰等方面的素質;道德素質指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為、道德修養、組織紀律觀念方面的素質。

3. 職業技能

職業技能是掌握和運用職業中涉及的專業知識和專門技術的能力。包括能夠掌握專業知識、專業實踐操作流程、工作技巧、工作規劃和明確工作目標。

職業技能是完成工作任務和達到工作目標的必備條件。職業技能直接影響活動的效率、是活動順利完成的最重要的內在因素。職業技能和專業知識雖都是保證活動獲得成功的重要條件,但它們之間是有區別的。專業知識是一種專業經驗的總結和概括;職業技能是一個人比較穩定的能力,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知識概括化了的東西。職業技能的形成和發展需要專業知識基礎。

(三)職業素養的培養

1. 思想教育是職業素養的根本

思想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發揮著導向、動力和保證作用,為智育和其他各方面提供精神動力,為學校教育和個體的全面發展提供思想政治保證;同時智育的發展又為思想教育奠定堅實的基礎。思想教育的核心是要使學生能夠明辨是非,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不斷增強個體的高尚情操。思想素質教育不僅直接決定和影響個體當前乃至一生的發展軌跡,而且也直接影響科學文化素質的形成和發揮。樹立起“敬業”的思想,實質上是要個體熱愛專業,樹立專業思想,明確學習目的,增強緊迫感和使命感。思想教育由于受社會環境和自身習慣、心理特點的影響很大,很容易出現問題,所以,對于思想教育要從小抓起,不間斷,切實落實在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各個層面的教育之中,才能為公民培育優良思想品德開辟一片肥沃土壤。

2. 心理健康是職業素養的基礎

心理健康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的心理品質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基本要求,同時也是將來走向社會,在工作崗位上發揮智力水平、積極從事社會活動以及不斷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重要條件。要充分認識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和諧發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質作為基礎的,一個人心理健康狀態直接影響和制約著個體全面發展的實現。

心理健康對于個體的素養是一種基礎性因素。要讓學生懂得一個人一生中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不遇到挫折,要在挫折中自立自強,要用百折不撓的毅力去克服困難。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增強學生抵御挫折的能力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培養學生具備健康的心理,除學習方面外,還應包括社會生活方面,諸如學會心理平衡、掌握人際交往的基本知識和策略,增強情感自我調控,加強自我的認知水平等。使學生們面對新形勢的變化能夠保持心理平衡,能夠有自強、自立、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質,鍛煉自己的社會交往能力、使自己在變幻莫測的社會環境中,正確抉擇適宜自己的角色,追求更加完美的人格,為事業成功奠定堅實的心理基礎。

3. 愛崗敬業是職業素養的目的

敬業就是敬重自己的工作,將工作當成自己的事,其具體表現為忠于職守、盡職盡責、認真負責、一絲不茍、善始善終等職業道德。其中揉合了一種使命感和道德感。這種道德感如果能夠在個體身上得以發揚光大,使敬業精神成為他的一種基本的做人之道,那么,他就很容易成就自己的一番事業。敬業還包括遵守公共的社會道德規范與法律制度,樹立正確的事業觀與人生觀,在現實生活與社會生活中實現自己的理想。可以說,作為一個人格獨立與思想健全的生命體,敬業是做人的理智,愛人是做人的情感,二者缺一不可。

從古至今敬業一直是人類工作的行為準則,在世界飛速發展的今天,更是得以發揚光大,并成為成就大事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一個企業的生死存亡,取決于其員工的敬業程度。一個國家能否繁榮富強,也取決于人民是否敬業。如身為警察就要為民眾盡職盡責,醫生則是救死扶傷,政府官員應及時體察民情,為百姓解決實際問題。作為保安員就應當恪盡職守、勇于奉獻,切實履行保衛安全的職責。

敬業已經成為了一種精神。現在社會上流行“快樂工作”,說的是由于自己對于工作的熱愛,使得自己在工作的同時,能夠獲得一種心理享受和滿足感。那么對于工作的熱愛就是一種愛崗敬業的基本體現,也是我們職業素養教育的最終目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勃利县| 屏东县| 肇源县| 游戏| 富阳市| 南岸区| 当涂县| 六枝特区| 乌海市| 四子王旗| 太原市| 南投市| 光山县| 昭平县| 平阳县| 五大连池市| 海丰县| 章丘市| 古交市| 乐都县| 南溪县| 永丰县| 甘孜| 周至县| 黄山市| 南充市| 和顺县| 青岛市| 鄂州市| 岳阳市| 陈巴尔虎旗| 雅江县| 乌什县| 白山市| 邹平县| 文昌市| 开阳县| 沙坪坝区| 吉木乃县| 保德县| 固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