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ocessing互動編程藝術
- 譚亮編著
- 1213字
- 2018-12-30 11:13:57
前言
編程,即計算機程序設計,是讓計算機為解決某個問題而使用某種程序設計語言編寫程序代碼,并最終得到結果的過程。也許有人認為編程課程只適合于理工類專業,對藝術設計類專業來講似乎意義不大,實際上并非這樣。程序設計技術的先驅者唐納德·克努特認為,程序設計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這兩方面可以彼此很好地相互補充。科學的方法一般是通過“邏輯的”、“系統的”、“非個人的”、“冷靜的”、“理性的”這些詞來表征的,而藝術的方法是通過“藝術的”、“創新的”、“博愛的”、“渴望的”、“非理性的”這些詞來表征的。
2009年11月,英國倫敦V&A博物館“數字設計感官展”展出了大量由計算機程序生成的互動藝術作品,展覽打破了作品靜態呈現的傳統展示方式,顛覆了觀眾靜觀作品的觀看慣性。計算機程序對藝術的介入引發了藝術家創作工具和思維方式的轉變。研究如何編寫程序、創造聲音或圖像的界面以實現代碼與觀眾之間的交流互動,成為設計藝術界新的課題。美國排名前列的羅德島設計學院聘請麻省理工媒體實驗室ACG小組主任約翰·梅達擔任校長,傳統的藝術設計行業正面臨著一場革命。編寫程序不僅是程序員的專利,它也已成為數字藝術家的創作手段,以及藝術院校的必修課程。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耶魯大學設計學院、加州大學媒體藝術專業、卡內基梅隆大學等院校都把編程作為教學課題。
大部分設計師都會使用商業軟件(如Photoshop、Illustrator、Flash)來從事創作,這些軟件功能豐富、使用方便,可以實現預設的效果。但人們的創意和表現形式往往被企業所主導的制式化生產工具所限制。Processing的出現是藝術設計創作的一場革命,它是一種具有前瞻性的新興計算機語言,用戶主要面向計算機程序員和數字藝術家。藝術家可以運用Processing生成唯美的圖形,為互動藝術作品編寫程序,將抽象的數據呈現為視覺形象。當你進入到互動編程藝術的世界,就會發現這一切都是讓人興奮不已的。
由于文化和語言的差異,國內研究Processing的學術機構并不多見,中文網站和學術論壇等學習資源有限,也沒有相關的中文版本的書籍。資料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中國設計師學習Processing的積極性。鑒于以上現實,作者根據自身的教學實踐編寫了本書。本書可作為學習互動藝術編程的基礎書籍,主要面向藝術院校數字媒體設計專業、交互設計專業,以及業界的設計師,等等。本書前兩章主要介紹了Processing的背景、編程與互動藝術的關系,以及編程基礎知識。接下來的章節對繪畫、互動、動畫、函數與對象、數組、圖片與文字、視頻與音頻、3D與物理計算等方面進行了較為全面的論述,并結合了大量的實例與作品分析來啟發讀者的互動藝術思維。在國內,互動藝術和編程藝術都是新的研究領域,本書是在一個全新的領域中進行探索,在此過程中難免會存在不完善之處,希望得到相關專家和廣大讀者的批評指正!
在創意產業迅速發展的中國,我們有理由相信新一代的藝術家和設計師們不會只停留在軟件應用的層次,他們會運用編程去創新、發展藝術與設計,并將民族文化與思想注入到作品中!
作者:譚亮
2011年5月于廣州
- PHP動態網站程序設計
- 微服務設計(第2版)
- Spring Boot開發與測試實戰
- JavaScript高效圖形編程
- Moodle Administration Essentials
- 摩登創客:與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共舞
- 老“碼”識途
- 零基礎學Python網絡爬蟲案例實戰全流程詳解(入門與提高篇)
- Visual FoxPro程序設計習題集及實驗指導(第四版)
- Lighttpd源碼分析
- Yii Project Blueprints
- HTML+CSS+JavaScript網頁設計從入門到精通 (清華社"視頻大講堂"大系·網絡開發視頻大講堂)
- Learning Grunt
- 人人都能開發RPA機器人:UiPath從入門到實戰
- Java程序設計實用教程(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