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 超級自控力:不做習慣的奴隸
- 申小娜
- 3587字
- 2015-12-28 11:46:35
自從心理學專家親眼看到那一幕之后,每當對自己所不喜歡聽到的評論感到不耐煩時,就立刻想起了柜臺后面那名女郎的鎮靜的神態。而且他經常這么想:每個人應該有一副“心理耳罩”,有時候可以用來遮住自已的雙耳。心理學專家個人已經養成一種習慣,對于所不愿聽到的那些無聊談話,可以把兩個耳朵“閉上”,以免在聽到之后徒增憎恨與憤怒。生命十分短暫,有很多建設性的工作等待我們去進行,因此,我們不必對每個出言不遜的人進行‘反擊’。
心理學上曾有過一個著名效應被稱為“踢貓效應”,說的是關于人的情緒傳染問題。當一個人內心有不滿情緒出現的時候,如果不加以自控,就很容易把這種情緒帶到生活中,“傳播”并影響到其他人。繼而,一傳十,十傳百,波及范圍越來越廣。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因為不懂得克制,因而很容易成為壞情緒的傳遞者。通常身邊只要一點小事不滿意,就開始抱怨周圍的一切,當把這種怨恨發泄到別人身上后,別人又會發泄給其他人,以至于最后因為憤怒產生的“循環報應”又重新反噬到我們身上。
提前演習憤怒情緒
“預演”是解決情緒問題的靈丹妙藥,它可以教你提前控制怒火,以免真正被激怒時一發不可收拾。
列出最容易讓你惱火的一些事兒,然而按照從低到高的順序列出“憤怒等級”。然后從最低的一項開始,盡可能生動地想象自己身臨其境。然而描述腦海中“憤怒的想法”并把它們寫下來,接下來想象你憤怒地斥責對方,怒氣沖沖地摔門,將自己的憤怒程度記錄下來,用0-100%的數值表示。然后,重新進入相同的心理場景,但是用理智一點的想法來分析引起你憤怒的事情。你也許會發現,使你憤怒的只不過是你的“憤怒想法”。即便真的發生了讓你惱火的事情,使你產生情緒反應的也只能是你對這件事的理解方式。
自控專家辣評
“應該為你自己的情緒負責”,如果你這樣想,你就能自由地選擇發怒或不發怒。
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研究人員發現,人的情緒好壞不僅受睡眠時間長短的影響,而且還與是否按時作息有很大關系。
美國波士頓和英國曼徹斯特的兩個研究小組對生物鐘、睡眠和情緒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后發現,人體生物鐘能決定人在一天內哪幾個小時心情好。如果在人體生物鐘仍處在睡眠階段起床,即使已經睡了很長時間,仍然會感覺情緒不好;即使兩三天沒睡覺的人,如果他的生物鐘處在清醒期,那么他也會感覺情緒高漲。
研究人員說,生物鐘存在于大腦中的一個區域,它決定人體從睡眠、清醒到消化等多種活動的生物節律。他們通過對24例健康的年輕志愿者長達一個月的研究后發現,當試驗對象的睡眠周期從24小時延長到28小時至30小時后,其情緒高低受每天睡眠情況和體溫兩個因素的綜合影響。
研究人員指出,這兩項新的研究結果使科學家們能夠根據人的睡眠時間表和其自身生物鐘判斷人的情緒,并有望在將來幫助醫生治療情緒抑郁癥患者,也可以幫助經常“三班”倒的人和需要倒時差的人盡快適應。
由于人體生物鐘的變化,大腦皮層的不同區域的功能也在時時發生著變化,研究結果表明:
上午8:00~11:00點,是組織、計劃、寫作和進行一些創造性思維活動的最佳時間。最好把一天中最艱巨的任務放在此時完成。同時,這段時間疼痛最不敏感,此時治牙最合適。
上午11:00~12:00點,是開會的最佳時間,人們此時最為清醒。這段時間易用于解決問題和進行一些復雜的決策。
中午12:00時~下午2:00,此間一天中快樂的情緒達到了高潮,適宜進行商業社會活動。
下午2:00~4:00,會出現所謂的“下午低沉期”。此時易出現困乏現象,最好午睡片刻,或是打一些必要的電話,作些有趣的閱讀,盡量避免乏味的活動。
下午4:00~6:00,人體從“低沉期”解脫出來,思維又開始活躍。可把一天中較重要的工作放在此時做,并且這是進行長期記憶的好時光。
下午6:00~7:00時,人體的體溫最高,此時作些鍛煉有助于你在晚上順利入睡,提高睡眠質量。
晚上7:00~10:00,可就一些較嚴肅的家庭話題進行討論,也是學習的最好時間。
晚上10:00~12:00,人體準備休息,各臟器活動極慢,進入夢鄉。
目前,對人體的生物節律研究已被廣泛地應用于人體衛生保健,保障安全生產,指導人們生活等方面。所以當了解了自己的生物節律后,就會揚長避短,充分利用生物節律的高潮期,獲取理想的學習、工作和科研成績。在低潮期適當調整安排自己的生活,以提高適應能力,減少生物節律的不良影響。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睡眠方式與習慣,有的人喜歡早睡早起,即所謂“百靈鳥”式的人;有的則善于晚睡晚起,即所謂“貓頭鷹”式的人。這兩種不同的睡眠方式各有哪些特點呢?
所謂“百靈鳥”式睡眠的人,每天很早醒來,起床活動,精神飽滿地投入當天的工作,到下午工作效率就慢慢降低,夜暮降臨,即哈欠不斷,昏昏欲睡,急忙上床就寢,很快便進入夢鄉,這類人一般很少有失眠。所謂“貓頭鷹式”睡眠的人,早晨醒來后,慢悠悠地翻翻身,睡意盎然,戀床難舍,磨蹭很久,勉強起床后,上午的工作效率不高,到了下午精神才慢慢上來了,入夜后勁頭反而最足,工作至深夜毫無倦意,好像有用不完的勁,只是迫于第二天還有工作,才勉強上床就寢,這類人即使讓他們早上床也是難以入睡的。
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的睡眠研究中心發現這種節律的養成與工作有一定關系。長期從事農業勞動的人多屬于“百靈鳥式”,他們的主要工作都在白天,這類人常常天蒙蒙亮就起床活動,太陽落山后即準備就寢了;而從事腦力勞動的人則多是“貓頭鷹式”的,他們常常利用安靜的夜晚來工作。
最近,位于美國芝加哥醫療中心的生物節奏研究室的研究人員指出:周末睡懶覺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并非好事,因為這會使人體生物鐘紊亂,睡眠時間順延,使星期天晚上難以入睡,星期一早上昏昏沉沉,而這種紊亂狀態甚至需要數天時間才能恢復正常。
根據人社會分工的不同,可分為早晨型和晚上型兩種生物節律。國外學者研究發現:在職員中,早晨型占28%,腦力勞動者晚上型占多數,體力勞動者中半數人是“無節律”型(非節律型)。而你的睡眠習慣,關系到你第二天的精力和工作狀態,所以你一定要適應自己的睡眠生物節律,也就是養成自己的睡眠習慣。
找到自己最合適的睡眠時間
既然人類在長期的自然進化過程中,形成了人體與自然界同步的生物節律和生物鐘,而人類要想生存就必須適應這個生物節律,且睡眠是人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因此,你一定要遵守自己的作息規律,即什么時間該休息就一定不要打破這個規律,這樣才能保證優質睡眠。
如果想找出合適的睡眠時間,你不妨進行這樣的試驗:
第一個星期,每天晚上你按平時上床的時間睡覺;
第二個星期,每天遲一小時上床;
第三個星期,每天早一個小時上床。
如果你在上床后半小時內入眠,醒后又覺得精力充足,那就接近你自己睡眠充足的時間了。
自控專家辣評
你的睡眠習慣,關系到你第二天的精力和工作狀態,所以你一定要適應自己的睡眠生物節律,也就是養成自己的睡眠習慣。
你的情緒控制能力有多高
你想了解自己的情緒控制能力如何?請認真完成下面的測試。
1.當你開著車的時候,忽然間下起大雨,你會
A.開心,覺得忽然下起雨心情反而更開朗
B.一般,感覺平常
C.大怒,埋怨為何忽然下起雨
2.炎炎夏日,開著車時在路上不小心與別人碰撞,你會
A.下車向別人道歉或問好
B.不理會,繼續走
C.大怒,罵別人一頓
3.你的朋友或家里人大聲斥責你,你會
A.平心向對方解釋和解
B.不理會,走開
C.憤怒、大聲相罵
4.在你很煩、很不開心的時候,你會
A.向朋友或家里人講出自己的煩惱
B.出外散散心
C.向周圍的人或事物發泄
5.你不小心弄丟了一件自己很喜歡的東西,你會
A.平心吸取這次的教訓,以后小心一些
B.糾結,不開心
C.遷怒,向周圍事物發泄
6.在你病著只可以躺在床上休養,而看見別人在外面玩得很開心或工作得很出色的時候,你會
A.專心養病
B.郁悶,不開心
C.煩躁不安,心里一直在埋怨自己的病
7.在你很開心與興奮的時候,你會
A.與你的朋友或家人分享喜悅
B.克制住自己的興奮勁兒
C.很得意,到處宣揚
8.當你想找一份工作而找了很久都還沒有找到時,你會
A.總結失敗的教訓,提高自己的能力,繼續找
B.無所謂,繼續找
C.煩惱,躁亂,很心急
9.你的男/女友做了一件事,令你很不滿意,你會
A.心平氣和與對方相談以和解
B.不理會,當事情都沒有發生
C.不分青紅皂白直接罵他/她一頓
10.你做了一件事,令你的男/女友很不開心,你會
A.道歉,盡量逗對方開心
B.不理會他/她的感受
C.與他(她)反目
計分標準:
選A得3分,選B得1分,選C得0分
測試結果:
24分或以上:情緒自控力較高,經得起生活的風浪考驗。
18分或以上:情緒的自我控制能力一般,能應付一般的生活考驗,但對于突發性的事情難以得到有效的控制,還需要積極鍛煉加以控制自己的情緒。
8分以下:情緒的自控較差,心情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情緒波動較大,亦難經受得起生活的考驗,需要很好地加強鍛煉以控制自己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