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wù)叨嘀^詞不可學,以其妨詩、古文,尤非說經(jīng)尚古者所宜。余謂非也。人稟陰陽之氣以生,性情中所寓之柔氣,有時感發(fā),每不可遏。有詞曲一途分泄之,則使清純之氣,長流行于詩古文。且經(jīng)學須深思默會,或至抑塞沉困,機不可轉(zhuǎn)。詩詞是以移其情而豁其趣,則有益于經(jīng)學者正不淺。古人一室潛修,不廢嘯歌,其旨深微,非得陰陽之理,未足與知也。朱晦翁、真西山俱不廢詞,詞何不可學之有。
詞不難于長調(diào),而難于長句。詞不難于短令,而難于短句。短至一二字,長至九字十字,長須不可界斷,短須不致牽連。短不牽連尚易,長不界斷,雖名家有難之者矣。萬氏《詞律》任意斷句,吾甚不以為然。
詞調(diào)愈平熟,則其音急,愈生拗,則其音緩。急則繁,其聲易淫,緩則庶乎雅耳。如蘇長公之大江東去,及吳夢窗、史梅溪等調(diào),往往用長句。同一調(diào)而句或可斷若此,亦可斷若彼者,皆不可斷。而其音以緩為頓挫,字字可頓挫而實不必斷。倚聲者易于為平熟調(diào),而艱于為生拗調(diào)。明乎緩急之理,而何生拗之有。
詞韻無善本,以《花間》、《尊前》詞核之,其韻通囗甚寬,蓋寄情托興,不比詩之嚴也。余嘗取唐詞,盡擇其韻考之,為唐詞韻考,以未暇成就。然如杜牧之〈八六子〉,上下皆有韻,上以深沉衾信扃為韻,下以侵禁整臨陰為韻。論者謂其韻不可考,蓋以宋之〈八六子〉準之也。夫據(jù)宋以定唐可乎。吳夢窗自度〈金盞子〉調(diào)云:「新雁又無端送人江上,短亭初泊」,上九字句,余所謂緩調(diào),字字可停頓也。乃或據(jù)蔣竹山詞,讀又字為頓。竹山固本諸夢窗,乃據(jù)竹山以衡夢窗,可乎。
毛大可稱詞本無韻,是也。偶檢唐、宋人詞,如杜安世〈賀圣朝〉用計霽媚寘待賄愛隊。姜夔〈鬲溪令〉用人鄰真陰尋侵云文盈庚。陸游〈雙頭蓮〉用寄驥寘氣未水里紙逝霽。顏博文〈品令〉用落薄藥角覺。秦觀〈品令〉用得織職吃錫日質(zhì)不物惜陌。韋莊〈應(yīng)天長〉用語午語否有。晁補之〈梁州令〉用淺銑遍霰臉儉緩旱愿愿盞囗遠沅。劉過〈行香子〉用快卦在賄賽隊蓋泰。蔣捷〈探春令〉用處去御淚寘指紙住遇。蘇軾〈瑤池燕〉用陣震困愿問關(guān)粉吻。柳永〈引駕行〉用暮遇舉語睹虞處去御負有。辛棄疾〈東坡引〉用怨愿面霰雁諫斷翰滿旱。王安中〈步蟾宮〉用闕月葉節(jié)屑業(yè)洽。方千里〈側(cè)犯〉用靚敬定徑靜梗迥。晁補之〈陽關(guān)引〉用噎屑葉葉月月闊曷。柳永〈鎮(zhèn)西〉用入黠絕屑月月。蘇軾〈皂羅特髻〉用得職客陌結(jié)屑合合滑黠覓錫。石孝友〈驀山溪〉用燕霰散旱軟銑染儉半翰盼諫晚阮。柳永〈秋夜月〉用散旱面霰嘆翰限囗怨愿遠阮。周紫芝〈感皇恩〉用會泰系霽子紙地寘。呂渭老〈握金釵〉用震盡軫粉吻損阮永梗。趙德仁〈醉春風〉用近吻問問信震穩(wěn)阮恨愿蘇軾〈勸金船〉用客陌識職月月卻藥節(jié)屑插洽。吳文英〈凄涼犯〉用闊曷葉葉濕緝合合骨月怯洽。王沂孫〈露華〉用格陌色職拂物骨月出質(zhì)。杜安世〈玉闌干〉用景梗盡軫浸沁信震定徑。晁補之〈尾犯〉用隱吻興徑韻問映敬信震景梗艇迥。吳文英〈垂絲釣〉用掩儉艷艷澹勘鑒陷減豏。晁補之〈下水船〉用系霽起紙墜寘佩隊。毛滂〈于飛樂〉用林侵樽元清庚春真。柳永〈引駕行〉用征庚村元亭青凝蒸。按唐人應(yīng)試用官韻,其非應(yīng)試,如韓昌黎贈張籍詩,以城堂江庭童窮一韻,則庚青江陽東通協(xié),不拘拘如律詩也。至于詞,更寬可知矣。秦觀〈品令〉云:「掉又囗翟,天然個品格,于中壓一。簾兒下、時把鞋兒踢。語低低、笑咭咭。」柳永〈迎春樂〉云:「近來憔悴人驚怪,為別相。這鏡兒也不曾蓋。千朝百日不曾來囗思。」劉過〈行香子〉亦用字云:「匆匆去得忒,沒這些兒個采。」蔣捷〈秋夜雨〉云:「黃云水驛笳噎。吹人雙鬢如雪。愁多無賴處,漫碎把、寒花經(jīng)囗。」凡此皆用當時鄉(xiāng)談里語,又何韻之有。囗字見元曲,胡蝶夢云:撓腮囗耳。《音釋》云:囗,疽且切。
《老學庵筆記》云:「山谷在戎州,作樂府云:『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愛聽臨風笛。孫郎微笑,坐來聲噴霜竹。』今俗本改笛為曲以協(xié)韻,非也。然亦疑笛字太不入韻,及居蜀久,習其語,乃知瀘戎間謂笛為獨。」此亦詞無韻之證。
秦少游〈品令〉,「掉又臞,天然個品格」,此正秦郵土音,用個字作語助,今秦郵人皆然也。三百篇如「其虛其邪,狂童之狂也且」,古人自操土音,北宋如秦、柳,尚有此種。南宋姜白石、張玉田一派,此調(diào)不復(fù)有矣。
《溫公詩話》,陳亞有乞雨詩云:「不雨若令過半夏,定應(yīng)作胡盧巴。」此用作曬字也,詞中用作語助,則土音也。
周密《絕妙好詞》所選,皆同于己者,一味輕柔潤膩而已。黃玉林《花庵絕妙詞選》,不名一家,其中如劉克莊諸作,磊落抑塞,真氣百倍,非白石、玉田輩所能到。可知南宋人詞,不盡草窗一派也。近世朱彝尊所選《詞綜》,規(guī)步草窗,學者不復(fù)周覽全集,而宋詞遂為朱氏之詞矣。王阮亭選唐五七言詩亦然。
李白〈連理枝〉詞云:「望水晶簾外,竹枝寒守,羊車未至。」萬樹《詞律》云:「圖譜將『望水晶簾外』作五字句,『竹枝寒守』作四字句,『羊車未至』作四字句,可嘆。無論句字長短參差,致誤學者。試問『竹枝寒守』,有此文理乎。」蓋萬氏以「竹枝寒」三字連上作一句,「守羊車未至」作一句,以為即宋詞〈小桃紅〉之半也。按太白此詞有二首,其一云:「麝煙濃馥,紅綃翠被」,與「竹枝寒守,羊車未至」正同。「守」字下屬,豈「馥」字亦下屬耶。且「竹枝寒守」四字甚佳。「守羊車未至」,成何語句乎。
柳屯田〈醉蓬萊〉詞,以篇首「漸」字與「太液波翻」「翻」字見斥。有善詞者問,余曰:「詞所以被管弦,首用『漸』字起調(diào),與下『亭皋落葉,隴首云飛』,字字響亮。嘗欲以他字易之,不可得也。至『太液波翻』,仁宗謂不云波澄,無論澄字,前已用過。而太為征音,液為宮音,波為羽音,若用澄字商音,則不能協(xié),故仍用羽音之翻字。兩羽相屬,蓋宮下于征,羽承于商,而征下于羽。太液二字,由出而入,波字由入而出,再用澄字而入,則一出一入,又一出一入,無復(fù)節(jié)奏矣。且由波字接澄字,不能相生。此定用翻字。波翻二字,同是羽音,而一軒一輊,以為俯仰,此柳氏深于音調(diào)也。」余為此論,客不甚以為然。已而秦太史敦夫以新刻張玉田《詞源》見遺,內(nèi)一條記其先人賦〈瑞鶴仙〉,有「粉蝶兒、撲定落花不去」,撲字不協(xié),遂改為守字,始協(xié)。又作〈惜花春囗早起〉云:「瑣窗深。」深字音不協(xié),改為幽字,又不協(xié),改為明字,歌之始協(xié)。此三字皆平聲,胡為或協(xié)或不協(xié)。蓋五音有喉、齒、唇、舌、鼻,所以輕清重濁之分,故平聲字可為上、入者,此也。撲深二字何以不協(xié),守明二字何以協(xié),蓋粉為羽音,蝶為征音,兒為變征,由外而入。若用撲字羽音,突然而出,則不協(xié)矣。故用守字,仍從內(nèi)轉(zhuǎn)接。直至不字乃出為羽音。瑣窗二字皆商音,又用深字商音,則專壹矣。故用明字羽音,自商而出乃協(xié)。以此例之柳詞,乃自信前說可存。因錄于此,以質(zhì)諸世之為詞者。此不可以譜定,惟從口舌上調(diào)之耳。
〈長笛賦〉:「察度于句投。」李善注:「《說文》曰:逗,止也。投與逗,古字通,音豆。投,句之所止也。」郭璞《方言注》云:「逗,即今住字。」皇甫湜〈答李生書〉:「讀書未知句度,下視服鄭。」句度即句投。度字,本察度之義也。今人謂之句讀,或作句斷,萬樹《詞律》以豆字注之。
《詞綜》選張可久〈風入松〉一首,詠九日,首四句云:「哀箏一抹十三弦。飛雁隔秋煙。攜壺莫道登臨樂,雙雙燕、為我留連。」按《小山樂府》載此作「雙雙為我留連」,無燕字,雙雙即指上飛雁,雁與燕不當雜出,且九日不復(fù)有燕矣。蓋雁指箏上所有,雙雙即此雁也。程易疇先生游盤山,親閱道宗舍利碑,為王洙撰,因校朱彝尊《吉金貞石志》,錄此碑文,內(nèi)中妄增一語。詳見《通藝錄》《小山樂府》,世不多有,余適有之,乃得校出,增多燕字。又〈人月圓〉一首云:「片時春夢,十年往事,一點詩愁。」彝尊改作「閑愁」。又「故人何在,前程那里,心事誰同」,彝尊改作「前路莫問」。又「白家亭館,吳宮花草,長似坡詩。可人憐處,啼烏夜月,猶怨西施」,彝尊改作「可似當時,最憐人處」。以音調(diào)之,可謂削圓方竹杖矣。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guān)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chǔ),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quán)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zhàn)爭、帝王心術(shù)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jīng)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wǎng)絡(luò)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我們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麻衣神算子
爺爺教了我一身算命的本事,卻在我?guī)腿怂懔巳蚊螅x開了我。從此之后,我不光給活人看命,還要給死人看,更要給……
龍族Ⅱ:悼亡者之瞳(修訂版)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六年前的暴雨之夜,楚子航第一次誤入龍的國度——尼伯龍根,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人。六年后的夏天,龍王還未蘇醒,就已經(jīng)對世界發(fā)出了沉雄的呼喚:“誰來殺我?”這一年,群龍?zhí)K醒,災(zāi)難接踵而至,那個宿命中的日子即將到來。卡塞爾學院最優(yōu)秀的學員們,被輸送到世界各地,最高級別的預(yù)警已經(jīng)發(fā)出。有時候,你留著命,就是等著把它豁出去的那一天。而在那個古銅色的輪盤上,路明非的生命刻度只剩下1/2。
天之下
昆侖紀元,分治天下的九大門派為新一屆盟主之位明爭暗斗,關(guān)外,薩教蠻族卷土重來……亂世中,蕓蕓眾生百態(tài)沉浮,九大家英杰輩出,最終匯成一首大江湖時代的磅礴史詩,并推動天下大勢由分治走向大一統(tǒng)。
三體全集(全三冊)
【榮獲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長篇小說獎,約翰·坎貝爾紀念獎,銀河獎特別獎】套裝共三冊,包含:《三體I》《三體II:黑暗森林》《三體III:死神永生》對科幻愛好者而言,“三體”系列是繞不開的經(jīng)典之作。這三部曲的閱讀體驗和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配得上它所受的任何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