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克強題武昌開國紀念會聯云:“百折不回,十七次鐵血精神,始有去年今日;一筆勾盡,四千年帝王歷史,才成民主共和。”按,口吻恰肖身分,故佳。又,陳蛻庵聯云:“喜大好河山,從茲永奠金湯固;愿一般兒女,莫作承平歌舞看。”對幅語長心重,期望無窮。又,江蘇省立第一師范校附屬小學校十年紀念聯云:“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集成語特堂皇。又聯云:“乙巳以來,辛亥以來,癸丑以來,拓開手段十年做過去,幸皆有色有聲,東籬正是著花時,容我歡呼萬歲;國慶紀念,地方紀念,立校紀念,縮小范圍三者此獨存,為告吾師吾友,北極不須回首望,且然快活兩天。”文言白話并用,正自可誦。又聯云:“四載門墻蒙教育;十年樹木長風云。”
蘇州學校紀念嘗分級布景,各隨景綴為聯,極鉤心斗角之盛,茲分系之。一、初等四年級之空中鐵道、屋頂電車、地底火車,均用模范裝置,轉動不息,題曰“蘇州未來交通”。一云:“入水登山,開幾條捷徑;攢天打洞,有多少神通。”一云:“朝發昆侖暮碣石;上窮碧落下黃泉。”一單級之仙界內為菊花所編之山,山上有壽星鶴鹿雞犬。題云:“雞犬同登極樂界;神仙合住自由鄉。”二、初等補習之成績陳列所云:“幾許精神,構成此紀念物;無多形式,建設于教育家。”三、高等一年級之勇學級云:“當念破浪乘風,好勇端為知恥;若論保身捍國,尚武須要能兵。”又,無錫競志女校十周年紀念會云:“自愧未能,敢云各科成績;人須自諒,不過小學初基。”語亦無叫囂氣。
湘潭吳劭芝熙有贈刑名家沈某聯云:“本道家術,為法家言,清凈亦刑名,老子韓非應合傳;以方內人,作方外想,古今有生死,秦皇漢武不曾仙。”語亦帶有指點。又,黃炎培贈潘氏兄弟聯云:“深情抵江水;古道照南山。”似不佻艷。又,贈黃山僧性海聯云:“名山大好吾家有;游客昔評天下無。”自注:“游客,謂翁松禪師。”又,贈僧果證聯云:“同看云海光明頂;難得天西接引僧。”蓋二僧時為其游山導師也。又,游屯溪贈吳美利聯云:“率水由山,其民好禮;春蠶秋稼,有女如荼。”亦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