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渭橋之盟 (8)
- 大唐旭日
- 佚名
- 900字
- 2015-11-23 18:43:55
聽到了探馬的稟報,他大惑不解,問他的叔叔,同樣是聞名大草原與中原的勇士突利,道:“李靖和長孫無忌率十萬軍隊繞到我們側方的豳州,如此張揚地設置奇兵,李世民有何用意呢?”突利也疑惑道:“如此設伏,我們肯定能打探出來,而如果屬實的話,長安城中不過有五萬人,我們完全可在李靖和長孫無忌的伏兵殺到以前奪取長安城活捉李世民,然后回頭再迎擊援軍,李世民和李靖怎么會犯這么低級的錯誤?”
頡利道:“中原之中,能與我斗志斗勇的只有李世民一人而已,事實證明,所有低估他的人,包括王世充,李密,包括他的哥哥、父親都栽到了他的手上,與他交手,還是小心為上。”突利點頭稱是,答道:“不錯,我們不如派使臣先去摸摸他的底,看他到底有幾分把握,尤其是他的奇兵設在哪里,到底是豳州還是長安城,還是我們不知道的地方。我們先將軍隊駐扎在渭水北岸,待李世民有反應后再決定先攻城還是圍城打援。”
出使大唐的重任落到了興勒的頭上。興勒的父親是漢人,是個周旋于草原各部落的商人,在一夜風流后遠走高飛,只剩下興勒的母親含辛茹苦的拉扯大孩子。興勒極為聰明,精通草原各部族語言,更向往漢族文化。長大后亦象他父親般在中原與西域各國、北方民族大做生意。一次在草原上他的貨物被馬賊動劫走,恰好遇上了微服出游的突利,突利見他如此聰明又通于事故,便把他留在了身邊。
興勒經商多年,善于看人臉色,辨別真偽。這次臨行前頡利再三叮囑,一定要從李世民的一舉一動中看出,李世民是行險一搏還是有恃無恐。
興勒帶著大量的羊絨織品及珠寶玉石來到長安城金光門,遠遠便被門上官兵喝住。興勒用流利的漢語喊道:“我是頡利可汗陛下派來的使臣,要見大唐皇帝陛下!”一時間,本已高度戒備的城上更加緊張起來,至少有一張強弓瞄準了興勒及他的隨從。興勒輕輕祈禱他們別因為過于緊張而射下箭來,自己死不足惜,誤了可汗交待下來的事就罪不可恕了。
守城官兵很快就告知了當值的守城將軍蘇烈和侯君集,蘇烈在垛口看了他們一眼,冷笑道:“打到長安城還要派什么使臣?干脆一通亂箭射死算了。”候君集知道他在說笑,不過還是叮囑道:“兩國交兵,不斬來使,這點風度還是應該有的。你在這里看著他,我去稟報皇上,見與不見,由他親自定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