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0章

普賢行品第三十六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復告諸菩薩大眾言:

“佛子!如向所演,此但隨眾生根器所宜,略說如來少分境界。何以故?諸佛世尊,為諸眾生,無智作惡,計我、我所,執著于身,顛倒疑惑,邪見分別,與諸結縛恒共相應,隨生死流遠如來道故,出興于世。佛子!我不見一法為大過失,如諸菩薩于他菩薩起嗔心者。何以故?佛子!若諸菩薩于余菩薩起嗔恚心,即成就百萬障門故。何等為百萬障?所謂:不見菩提障;不聞正法障;生不凈世界障;生諸惡趣障;生諸難處障;多諸疾病障;多被謗毀障;生頑鈍諸趣障;壞失正念障;闕少智慧障;眼障;耳障;鼻障;舌障;身障;意障;惡知識障;惡伴黨障;樂習小乘障;樂近凡庸障;不信樂大威德人障;樂與離正見人同住障;生外道家障;住魔境界障;離佛正教障;不見善友障;善根留難障;增不善法障;得下劣處障;生邊地障;生惡人家障;生惡神中障;生惡龍、惡夜叉、惡乾闥婆、惡阿修羅、惡迦樓羅、惡緊那羅、惡摩睺羅伽、惡羅剎中障;不樂佛法障;習童蒙法障;樂著小乘障;不樂大乘障;性多驚怖障;心常憂惱障;愛著生死障;不專佛法障;不喜見聞佛自在神通障;不得菩薩諸根障;不行菩薩凈行障;退怯菩薩深心障;不生菩薩大愿障;不發一切智心障;于菩薩行懈怠障;不能凈治諸業障;不能攝取大福障;智力不能明利障;斷于廣大智慧障;不護持菩薩諸行障;樂誹謗一切智語障;遠離諸佛菩提障;樂住眾魔境界障;不專修佛境界障;不決定發菩薩弘誓障;不樂與菩薩同住障;不求菩薩善根障;性多見疑障;心常愚闇障;不能行菩薩平等施故,起不舍障;不能持如來戒故,起破戒障;不能入堪忍門故,起愚癡、惱害、嗔恚障;不能行菩薩大精進故,起懈怠垢障;不能得諸三昧故,起散亂障;不修治般若波羅蜜故,起惡慧障;于處、非處中無善巧障;于度眾生中無方便障;于菩薩智慧中不能觀察障;于菩薩出離法中不能了知障;不成就菩薩十種廣大眼故,眼如生盲障;耳不聞無礙法故,囗如啞羊障;不具相好故,鼻根破壞障;不能辨了眾生語言故,成就舌根障;輕賤眾生故,成就身根障;心多狂亂故,成就意根障;不持三種律儀故,成就身業障;恒起四種過失故,成就語業障;多生貪、嗔、邪見故,成就意業障;賊心求法障;斷絕菩薩境界障;于菩薩勇猛法中心生退怯障;于菩薩出離道中心生懶惰障;于菩薩智慧光明門中心生止息障;于菩薩念力中心生劣弱障;于如來教法中不能住持障;于菩薩離生道不能親近障;于菩薩無失壞道不能修習障;隨順二乘正位障;遠離三世諸佛菩薩種性障。

“佛子!若菩薩于諸菩薩起一嗔心,則成就如是等百萬障門。何以故?佛子!我不見有一法為大過惡,如諸菩薩于余菩薩起嗔心者。是故,諸菩薩摩訶薩欲疾滿足諸菩薩行,應勤修十種法。何等為十?所謂:心不棄舍一切眾生,于諸菩薩生如來想,永不誹謗一切佛法,知諸國土無有窮盡,于菩薩行深生信樂,不舍平等虛空法界菩提之心,觀察菩提入如來力,精勤修習無礙辯才,教化眾生無有疲厭,住一切世界心無所著。是為十。

“佛子!菩薩摩訶薩安住此十法已,則能具足十種清凈。何等為十?所謂:通達甚深法清凈,親近善知識清凈,護持諸佛法清凈,了達虛空界清凈,深入法界清凈,觀察無邊心清凈,與一切菩薩同善根清凈,不著諸劫清凈,觀察三世清凈,修行一切諸佛法清凈。是為十。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十法已,則具足十種廣大智。何等為十?所謂:知一切眾生心行智,知一切眾生業報智,知一切佛法智,知一切佛法深密理趣智,知一切陀羅尼門智,知一切文字辯才智,知一切眾生語言、音聲、辭辯善巧智,于一切世界中普現其身智,于一切眾會中普現影像智,于一切受生處中具一切智智。是為十。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十智已,則得入十種普入。何等為十?所謂:一切世界入一毛道,一毛道入一切世界;一切眾生身入一身,一身入一切眾生身;不可說劫入一念,一念入不可說劫;一切佛法入一法,一法入一切佛法;不可說處入一處,一處入不可說處;不可說根入一根,一根入不可說根;一切根入非根,非根入一切根;一切想入一想,一想入一切想;一切言音入一言音,一言音入一切言音;一切三世入一世,一世入一切三世。是為十。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觀察已,則住十種勝妙心。何等為十?所謂:住一切世界語言、非語言勝妙心,住一切眾生想念無所依止勝妙心,住究竟虛空界勝妙心,住無邊法界勝妙心,住一切深密佛法勝妙心,住甚深無差別法勝妙心,住除滅一切疑惑勝妙心,住一切世平等無差別勝妙心,住三世諸佛平等勝妙心,住一切諸佛力無量勝妙心。是為十。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十種勝妙心已,則得十種佛法善巧智。何等為十?所謂:了達甚深佛法善巧智,出生廣大佛法善巧智,宣說種種佛法善巧智,證入平等佛法善巧智,明了差別佛法善巧智,悟解無差別佛法善巧智,深入莊嚴佛法善巧智,一方便入佛法善巧智,無量方便入佛法善巧智,知無邊佛法無差別善巧智,以自心自力于一切佛法不退轉善巧智。是為十。

“佛子!菩薩摩訶薩聞此法已,咸應發心,恭敬受持。何以故?菩薩摩訶薩持此法者,少作功力,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得具足一切佛法,悉與三世諸佛法等。”

爾時,佛神力故,法如是故,十方各有十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世界六種震動,雨出過諸天一切華云、香云、末香云、衣蓋、幢幡、摩尼寶等及以一切莊嚴具云,雨眾妓樂云,雨諸菩薩云,雨不可說如來色相云,雨不可說贊嘆如來善哉云,雨如來音聲充滿一切法界云,雨不可說莊嚴世界云,雨不可說增長菩提云,雨不可說光明照耀云,雨不可說神力說法云。如此世界四天下菩提樹下菩提場菩薩宮殿中,見于如來成等正覺演說此法,十方一切諸世界中悉亦如是。

爾時,佛神力故,法如是故,十方各過十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外,有十佛剎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來詣此土,充滿十方,作如是言:“善哉善哉!佛子!乃能說此諸佛如來最大誓愿授記深法。佛子!我等一切同名普賢,各從普勝世界普幢自在如來所來詣此土,悉以佛神力故,于一切處演說此法;如此眾會,如是所說,一切平等無有增減。我等皆承佛威神力,來此道場為汝作證。如此道場,我等十佛剎微塵數菩薩而來作證,十方一切諸世界中悉亦如是。”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以佛神力、自善根力,觀察十方洎于法界,欲開示菩薩行,欲宣說如來菩提界,欲說大愿界,欲說一切世界劫數,欲明諸佛隨時出現,欲說如來隨根熟眾生出現令其供養,欲明如來出世功不唐捐,欲明所種善根必獲果報,欲明大威德菩薩為一切眾生現形說法令其開悟,而說頌言:

“汝等應歡喜,  舍離于諸蓋,

一心恭敬聽,  菩薩諸愿行。

往昔諸菩薩,  最勝人師子,

如彼所修行,  我當次第說。

亦說諸劫數,  世界并諸業,

及以無等尊,  于彼而出興。

如是過去佛,  大愿出于世,

云何為眾生,  滅除諸苦惱?

一切論師子,  所行相續滿,

得佛平等法,  一切智境界。

見于過去世,  一切人師子,

放大光明網,  普照十方界。

思惟發是愿:  ‘我當作世燈,

具足佛功德,  十力一切智。

一切諸眾生,  貪恚癡熾然;

我當悉救脫,  令滅惡道苦。’

發如是誓愿,  堅固不退轉,

具修菩薩行,  獲十無礙力。

如是誓愿已,  修行無退怯,

所作皆不虛,  說名論師子。

于一賢劫中,  千佛出于世,

彼所有普眼,  我當次第說。

如一賢劫中,  無量劫亦然,

彼未來佛行,  我當分別說。

如一佛剎種,  無量剎亦然,

未來十力尊,  諸行我今說。

諸佛次興世,  隨愿隨名號,

隨彼所得記,  隨其所壽命,

隨所修正法,  專求無礙道;

隨所化眾生,  正法住于世;

隨所凈佛剎,  眾生及法輪,

演說時非時,  次第凈群生;

隨諸眾生業,  所行及信解,

上中下不同,  化彼令修習。

入于如是智,  修其最勝行,

常作普賢業,  廣度諸眾生。

身業無障礙,  語業悉清凈,

意行亦如是,  三世靡不然。

菩薩如是行,  究竟普賢道,

出生凈智日,  普照于法界。

未來世諸劫,  國土不可說,

一念悉了知,  于彼無分別。

行者能趣入,  如是最勝地,

此諸菩薩法,  我當說少分。

智慧無邊際,  通達佛境界,

一切皆善入,  所行不退轉。

具足普賢慧,  成滿普賢愿,

入于無等智,  我當說彼行。

于一微塵中,  悉見諸世界,

眾生若聞者,  迷亂心發狂。

如于一微塵,  一切塵亦然,

世界悉入中,  如是不思議。

一一塵中有,  十方三世法,

趣剎皆無量,  悉能分別知。

一一塵中有,  無量種佛剎,

種種皆無量,  于一靡不知。

法界中所有,  種種諸異相,

趣類各差別,  悉能分別知。

深入微細智,  分別諸世界,

一切劫成壞,  悉能明了說。

知諸劫修短,  三世即一念,

眾行同不同,  悉能分別知。

深入諸世界,  廣大非廣大,

一身無量剎,  一剎無量身。

十方中所有,  異類諸世界,

廣大無量相,  一切悉能知。

一切三世中,  無量諸國土,

具足甚深智,  悉了彼成敗。

十方諸世界,  有成或有壞,

如是不可說,  賢德悉深了。

或有諸國土,  種種地嚴飾;

諸趣亦復然,  斯由業清凈。

或有諸世界,  無量種雜染;

斯由眾生感,  一切如其行。

無量無邊剎,  了知即一剎,

如是入諸剎,  其數不可知。

一切諸世界,  悉入一剎中,

世界不為一,  亦復無雜亂。

世界有仰覆,  或高或復下,

皆是眾生想,  悉能分別知。

廣博諸世界,  無量無有邊,

知種種是一,  知一是種種。

普賢諸佛子,  能以普賢智,

了知諸剎數,  其數無邊際。

知諸世界化,  剎化眾生化,

法化諸佛化,  一切皆究竟。

一切諸世界,  微細廣大剎,

種種異莊嚴,  皆由業所起。

無量諸佛子,  善學入法界,

神通力自在,  普遍于十方。

眾生數等劫,  說彼世界名,

亦不能令盡,  唯除佛開示。

世界及如來,  種種諸名號,

經于無量劫,  說之不可盡。

何況最勝智,  三世諸佛法,

從于法界生,  充滿如來地!

清凈無礙念,  無邊無礙慧,

分別說法界,  得至于彼岸。

過去諸世界,  廣大及微細,

修習所莊嚴,  一念悉能知。

其中人師子,  修佛種種行,

成于等正覺,  示現諸自在。

如是未來世,  次第無量劫,

所有人中尊,  菩薩悉能知。

所有諸行愿,  所有諸境界,

如是勤修行,  于中成正覺。

亦知彼眾會,  壽命化眾生,

以此諸法門,  為眾轉法輪。

菩薩如是知,  住普賢行地,

智慧悉明了,  出生一切佛。

現在世所攝,  一切諸佛土,

深入此諸剎,  通達于法界。

彼諸世界中,  現在一切佛,

于法得自在,  言論無所礙。

亦知彼眾會,  凈土應化力,

盡無量億劫,  常思惟是事。

調御世間尊,  所有威神力,

無盡智慧藏,  一切悉能知。

出生無礙眼,  無礙耳鼻身,

無礙廣長舌,  能令眾歡喜。

最勝無礙心,  廣大普清凈,

智慧遍充滿,  悉知三世法。

善學一切化,  剎化眾生化,

世化調伏化,  究竟化彼岸。

世間種種別,  皆由于想住,

入佛方便智,  于此悉明了。

眾會不可說,  一一為現身,

悉使見如來,  度脫無邊眾。

諸佛甚深智,  如日出世間,

一切國土中,  普現無休息。

了達諸世間,  假名無有實,

眾生及世界,  如夢如光影。

于諸世間法,  不生分別見,

善離分別者,  亦不見分別。

無量無數劫,  解之即一念,

知念亦無念,  如是見世間。

無量諸國土,  一念悉超越,

經于無量劫,  不動于本處。

不可說諸劫,  即是須臾頃,

莫見修與短,  究竟剎那法。

心住于世間,  世間住于心,

于此不妄起,  二非二分別。

眾生世界劫,  諸佛及佛法,

一切如幻化,  法界悉平等。

普于十方剎,  示現無量身,

知身從緣起,  究竟無所著。

依于無二智,  出現人師子,

不著無二法,  知無二非二。

了知諸世間,  如焰如光影,

如響亦如夢,  如幻如變化。

如是隨順入,  諸佛所行處,

成就普賢智,  普照深法界。

眾生剎染著,  一切皆舍離,

而興大悲心,  普凈諸世間。

菩薩常正念,  論師子妙法,

清凈如虛空,  而興大方便。

見世常迷倒,  發心咸救度,

所行皆清凈,  普遍諸法界。

諸佛及菩薩,  佛法世間法,

若見其真實,  一切無差別。

如來法身藏,  普入世間中,

雖在于世間,  于世無所著。

譬如清凈水,  影像無來去;

法身遍世間,  當知亦如是。

如是離染著,  身世皆清凈,

湛然如虛空,  一切無有生。

知身無有盡,  無生亦無滅,

非常非無常,  示現諸世間。

除滅諸邪見,  開示于正見,

法性無來去,  不著我我所。

譬如工幻師,  示現種種事,

其來無所從,  去亦無所至。

幻性非有量,  亦復非無量,

于彼大眾中,  示現量無量。

以此寂定心,  修習諸善根,

出生一切佛,  非量非無量。

有量及無量,  皆悉是妄想,

了達一切趣,  不著量無量。

諸佛甚深法,  廣大深寂滅,

甚深無量智,  知甚深諸趣。

菩薩離迷倒,  心凈常相續,

巧以神通力,  度無量眾生。

未安者令安,  安者示道場,

如是遍法界,  其心無所著。

不住于實際,  不入于涅槃,

如是遍世間,  開悟諸群生。

法數眾生數,  了知而不著,

普雨于法雨,  充洽諸世間。

普于諸世界,  念念成正覺,

而修菩薩行,  未曾有退轉。

世間種種身,  一切悉了知;

如是知身法,  則得諸佛身。

普知諸眾生,  諸劫及諸剎,

十方無涯際,  智海無不入。

眾生身無量,  一一為現身;

佛身無有邊,  智者悉觀見。

一念之所知,  出現諸如來,

經于無量劫,  稱揚不可盡。

諸佛能現身,  處處般涅槃,

一念中無量,  舍利各差別。

如是未來世,  有求于佛果,

無量菩提心,  決定智悉知。

如是三世中,  所有諸如來,

一切悉能知,  名住普賢行。

如是分別知,  無量諸行地,

入于智慧處,  其輪不退轉。

微妙廣大智,  深入如來境,

入已不退轉,  說名普賢慧。

一切最勝尊,  普入佛境界,

修行不退轉,  得無上菩提。

無量無邊心,  各各差別業,

皆由想積集,  平等悉了知。

染污非染污,  學心無學心,

不可說諸心,  念念中悉知。

了知非一二,  非染亦非凈,

亦復無雜亂,  皆從自想起。

如是悉明見,  一切諸眾生,

心想各不同,  起種種世間。

以如是方便,  修諸最勝行,

從佛法化生,  得名為普賢。

眾生皆妄起,  善惡諸趣想,

由是或生天,  或復墮地獄。

菩薩觀世間,  妄想業所起,

妄想無邊故,  世間亦無量。

一切諸國土,  想網之所現,

幻網方便故,  一念悉能入。

眼耳鼻舌身,  意根亦如是,

世間想別異,  平等皆能入。

一一眼境界,  無量眼皆入,

種種性差別,  無量不可說。

所見無差別,  亦復無雜亂,

各隨于自業,  受用其果報。

普賢力無量,  悉知彼一切,

一切眼境界,  大智悉能入。

如是諸世間,  悉能分別知,

而修一切行,  亦復無退轉。

佛說眾生說,  及以國土說,

三世如是說,  種種悉了知。

過去中未來,  未來中現在,

三世互相見,  一一皆明了。

如是無量種,  開悟諸世間,

一切智方便,  邊際不可得。”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唐县| 双柏县| 武川县| 颍上县| 修文县| 桓仁| 丽水市| 东兴市| 和顺县| 嫩江县| 靖西县| 陆河县| 且末县| 涿鹿县| 孝义市| 沽源县| 文化| 都昌县| 大荔县| 察隅县| 延津县| 华容县| 边坝县| 迁西县| 饶河县| 夏津县| 贺州市| 河源市| 鹤壁市| 义乌市| 互助| 屏东市| 凯里市| 长丰县| 祥云县| 农安县| 托克逊县| 贞丰县| 晋中市| 十堰市| 博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