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宗皇帝元祐四年己巳
師宣州寧國縣人也姓奚氏其母初夢神人衛一僧黑頰而隆鼻造于臥室問其何所居對曰岳北覺而有娠及誕之日白光透室舉邑嘆異實是年十一月初十日巳時也按師答參政湯公致遠書云大林嘉木太半為國之棟梁顧予樗散之材分甘朽腐于陰壑又按樞密樓公仲暉寄師詩云昔年同與長風煙別后生涯各信然霜雪豈應摧操節大林依舊勢參天蓋二公皆同己巳也又按示吳景山偈有己巳同庚大林木甲乙丙丁馬與祿今年太歲守未宮指上輪來五十足山僧自是出家兒陰陽豈可全拘束之句云。
五年庚午
六年辛未
師三歲按其家語上祖光祿常示子孫云昔漢于公為獄吏后曰余理獄多陰德子孫必有榮顯者預高其門閭庶以容車馬往來吾建隆三年預旨收河東所至城邑保護生靈免涂炭者不可以數計后子孫當有享吾德者及師三歲其祖仲曰光祿屢記子孫享其所積之德今將百載未見吾宗有符其語者余觀此子生吾家神儀秀發異事多顯但恐世間富樂不能羈絆耳。
七年壬申
八年癸酉
紹圣元年甲戌
二年乙亥
師七歲形體岐嶷氣宇如神不喜戲玩語不妄發群兒皆畏之有僧道至其家即侍父側客去記其談論片言不遺舉族異之按普說云余六七歲時每聞僧語唯喜視聽。
三年丙子
四年丁丑
元符元年戊寅
師十歲師嘗謂侍者道先了德曰吾家因我生之后家道日微及十歲忽罹回祿一夕蕩盡父母以余命破祖業親族間以善財呼之余雖心知其戲實未審何等語后因閱華嚴經至入法界品不覺失笑耳。
二年己卯
三年庚辰
徽宗皇帝建中靖國元年辛巳
師年十三入鄉校十有三日因與同窗戲以硯投之誤中先生帽償金三百而去父責之師曰讀世間書曷若究出世法父曰吾欲置兒于空寂中久矣師愿請行而母不允。
崇寧元年壬午
二年癸未
三年甲申
師年十六父母知師無處俗意遂令寓質縣之西寺未幾鄙所聞見不就槽廠棄去于是年九月詣東山慧云院禮慧齊為師按正續傳云院先于元豐戊午塑釋迦文像有異人丁生過焉語寺僧曰今日立像后當出一導師大興宗教照明濁世然去此一紀方生若像有難是人始至及像之毀是人嬰禍崇寧甲申果有盜穴像之腹取其所藏齊因追繹丁生之言謂像有難而人至符丁生之讖非子而誰因以宗杲名之。
四年乙酉
師年十七九月納僧服十月請具足戒于景德寺自爾智辯聰敏不假師承日親禪學按育王入院普說云雖在村院常買諸家語錄看便喜云門睦州說話又為慈明大師普說云余十七歲便知有宗門事既落發出去禮拜善知識惟恐這一件事不明了異時撞入驢胎馬腹中去也曾因看經得個歡喜處。
五年丙戌
師十八歲按為然侍者普說云我初為僧發蒙在奉圣初和尚處入室教看僧問法眼如何是學人自己眼云是汝自己話初嗣昌擔版云門下舉話師家須提撕三五番云是汝自己是年離受業述偈云古佛放光留不住鐵牛無腳也須行雖然未踏曹溪路且喜今朝離火坑。
大觀元年丁亥
師年十九按為妙圓居士普說余十九歲游方尋知識師初至太平州游隱靜杯渡庵主僧迎待甚厚且顧伽藍神而言曰昨宵將三鼓夢此人告以今日云峰悅禪師來且戒其為待耳師謝不敏及隱靜老宿以悅語為示恍然過目成誦終不忘自此人謂是云峰后身按云臥庵主書云丙子秋師于鄂渚舟中具言之故詳載紀談又按武庫曰(武庫題篇之說詳見于后癸酉年)師初依瑞竹紹珵和尚乃瑯玡之的孫因請益雪竇拈古頌古珵令自見自說師洞達微旨珵稱于眾曰杲必再來人也又按為慈明大師普說云昔在眾看玄沙語見瑞巖喚主人公因緣有歡喜處遂詣珵通消息云云是年秋游廬阜而至郢州。
二年戊子
師二十歲按為錢承務普說云初行腳時曾參洞山微禪師二年之間曹洞宗旨一時參得又按武庫曰郢州大陽見元首座微和尚堅首座微在芙蓉楷會中首眾堅為侍者十余年師周旋三公座下盡得其旨趣于授受之際皆臂香以表不妄付授乃自惟曰禪有傳授豈佛但自證自悟之法遂棄之又為方敷文普說云微卻有悟門只是不合將功勛五位偏正回互五王子之類許多家事來傳被我一傳得了寫作一紙榜在僧堂前大丈夫參禪豈肯就宗師口邊吃野狐涎唾盡是閻老子面前吃鐵棒底。
三年己丑
師二十一歲按為真空道人普說云山僧大觀三年至舒州依海會從禪師乃羅漢南公嗣子也師未幾至寶峰掛搭受宣州化主十二月二十日離泐潭洞山廣和尚送師頌日杲公化主化宣陽彼處檀那盡吉祥回復祖師堂上獻生生世世永馨香。
四年庚寅
師二十二歲持缽宣州按為然侍者普說四月八日遇奉圣初和尚上堂問話畢初顧視笑曰寶峰化王何不出來我即出問承和尚有言金蓮從地涌寶蓋自天垂為復是神通妙用為復是法爾如然答口金蓮從地涌寶蓋自天垂進云鸞鳳不棲荊棘樹燕雛猶戀舊時窠答曰三年不相見便有許多般進云只如適來僧道昔日世尊今朝和尚又作么生初便喝進云這一喝未有主在初回頭取拄杖稍遲我便云掣電之機徒勞佇思拍手一下歸眾你看我那時何曾安排來。
政和元年辛卯
師二十三歲持缽宣州師為侍者曰寶峰作丐以一年為限余以目錄未遂余八個月因館于兄之家一日夜至五鼓睡中見馬祖喚云起施主西門俟汝之久師盥沐罷將至奉圣寺前偶邑人周節夫與仆荷橐而至于旅亭少憩語次詰師此行師以實對節夫乃邀至其居出橐金以足目錄津遣回山乃是年八月也后師兩住徑山節夫往來無間師待之甚厚盍不忘其往日之惠也。
二年壬辰
師二十四歲居侍者寮按武庫曰湛堂一日至寮見看經次乃問看甚經對曰金剛經湛堂曰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為什么云居山高寶峰山低對曰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湛堂曰你做得個座主使下一日侍次湛堂視師指爪云想東司頭籌子不是汝洗師即承訓交代黃龍忠道者作凈頭九個月按普說某自聞湛堂和尚此說終身不養爪甲才長一菽不剪湛堂和尚便于手指上出現此乃誠服其訓導也。
三年癸巳
師二十五歲在凈頭寮因書云峰悅和尚小參語于座右一日廣道者至寮見之乃私語湛堂曰宣州杲兄以云峰小參為警慕非碌碌余子之比湛堂曰此子佗日必能任重致遠是年八月復歸侍者寮。
四年甲午
師二十六歲一日湛堂問曰你今日鼻孔為什么無了半邊對曰寶峰門下湛堂曰杜撰禪和又一日于妝十王處問曰此官人姓什么對曰姓梁(梁乃湛堂姓也)湛堂以手自摩頭曰爭柰姓梁底少個幞頭對曰頭雖不同鼻孔仿佛湛堂曰杜撰禪和又一日問曰杲上座我這里禪你一時理會得教你說也說得教你做拈古頌古小參普說你也做得只有一件事不是你還知么對曰什么事某甲不知湛堂曰你欠者一解在你不得者一解我在方丈里與你說時便有禪才出方丈便無了惺惺思量時便有禪才睡著時便無了若如此如何敵得生死對曰正是某甲疑處。
五年乙未
師二十七歲是年季夏湛堂示微恙及疾亟師問曰和尚若不起此疾教某甲依附誰可以了大事湛堂良久乃曰有個川勤我亦不識佗你若見佗必能成就此事若見佗了不得便修行去后世出來參禪湛堂遷化后其平日說法語要不許抄錄太半師憶持誦出集成攜謁洪覺范以議編次覺范題其后云石門云庵示眾之語多脫窠臼于時衲子視之如春在花木而不知其所從來余每謂此老人可以起臨濟之仆哲人逝矣切嗟悼之以謂世莫有嗣之者湛堂于余為弟昆自其開法未嘗聞其舉揚歿后百余日得此錄于杲上人處讀之喟曰云庵余波乃發生此老種性耶按塔銘曰政和乙未七月二十二日洪州寶峰住山準公入滅阇維之得五色舍利無數目睛不壞建塔于南山之陽其徒志端宗杲與同志李彭等相與議曰孰能銘吾師之塔彭曰無盡張公于真凈父子有大法緣吾師行解相應非張公之文不足取信后世眾中有可往見公者乎彭愿錄行狀以獻師曰某甲雖不識公聞公家風先行業而后機辯愿請以行。
六年丙申
師二十八歲往兜率求照禪師書為紹介之荊南求塔銘于無盡居士丞相張公天覺李商老以詩送師云落絮霏霏攪客心鳴鳩歷歷喚春陰未于蓮社添宗炳先向蘭亭減道林遠嶠云屯鐘聲晚諸天目斷薜蘿深詩緣病廢苦無思為子送將聊一吟相見次立而問曰上人秪么著草鞋遠來曰某數千里行乞來見相公公曰年多少曰二十八公曰水牯牛年多少曰兩個公曰什么處學得這虛頭來曰今日親見相公公笑曰且坐吃茶才坐復問遠來有何事師趨前曰泐潭準和尚示寂茶毗目睛牙齒數珠俱不壞舍利無數山中耆舊皆欲相公大手筆作塔銘激勵后學特特遠來冒瀆鈞嚴公曰被罪于茲未嘗為人做文字今有一問問上人若道得即做若道不得與錢五貫褁足歸兜率參禪去曰請相公問公曰聞準老眼睛不壞是否曰是公曰我不問者個眼睛曰問什么眼睛公曰問金剛眼睛曰若是金剛眼睛在相公筆頭上公曰老夫為佗點出光明令教照天照地去也師復趨前曰先師多幸謝相公作塔銘公笑而已又問曰汝草履行乞數千里通名以見余爾師準吾知之久矣爾不遠辛苦而來于準亦有得乎對曰若有得則不來見大丞相也公曰咄者掠虛漢由是著之其序略云舍利孔老之書無聞也先佛世尊滅度弟子收舍利起塔供養趙州從諗舍利多至萬粒近世隆慶閑百丈肅煙氣所及皆成舍利大體出家人本為生死大事若生死到來不知下落即不如三家村里省事漢臨終付囑一一分明四大色身諸緣假合從本以來舍利豈有體性若其梵行精潔白業堅固虛明廓徹預知報謝不驚不怖則依正二報毫牦不失世間粗心于本分事上十二時中不曾照顧微細流注生大我慢此是業主鬼來借宅如此而欲舍利流珠諸根不壞其可得乎又按張德遠丞相作師塔銘曰湛堂歸寂師謁張公無盡求準塔銘無盡門庭高天下少許可見師一言而契下榻朝夕與語號之曰妙喜字之曰曇晦師既歸以道路之艱乃告于商老商老作清餓賦以戲師商老與師最為莫逆往來石門歐阜追隨無間以師下急因作佩韋賦以贈之曰李子曩有卞急疾中歲少愈夷粹自得唯妙喜公政爾無敵拽斷鼻繩因風奔逸念佩韋之戒作賦以勉之曰妙喜來前藥言甚力吾嘗折肱泛濫在昔邾子好潔而廢于爐魏妓授歌而取誅殛禰衡持桄杖而大罵周公出火攻于下策袁彥道擲樗蒲而怒王藍田踐雞子于屐或逐繩而拔劍或搗蜂而聚液是皆喪大真于俄頃蹈禍機于飄忽妙喜于是開懷以受盡言止乎是也乃曰此吾之三益盍書之以為吾盤盂機杖之銘乎故李子夜呼燈醉索筆為妙喜三令五申之而不惜也李作此賦乃是年六月二十五日夜也。
七年丁酉
師二十九歲是年開大寧寬和尚語錄求序于覺范其略曰余猶及見前輩能言老黃龍同時所游從有若楊岐會翠巖真大寧寬皆一時號明眼而會真所得法子照映江左語言布寰宇獨寬公少見機緣有石門宗杲上人抗志慕古俊辯不群遍游諸方得此錄讀之喜曰雖無老成尚有典刑此語老成典刑也其可使后學不聞乎即唱衣缽從余求序其所以命工刻之嗚呼杲之嗜好可謂與世背馳彼方尊事大名譽者傳受其語而杲獨取百年物故老僧之語欲以夸學者不亦迂乎雖然會有賞音者耳師在寶峰雖未參得禪先會汾陽十智同真愛他面目現在遂作頌云兔角龜毛眼里栽鐵山當面勢崔嵬東西南北無門入曠劫無明當下灰因舉似覺范覺范嘆曰作怪我二十年做工夫也只道得到者里。
八年戊戌
師三十歲參潛庵源禪師于豫章之章江按武庫曰潛庵老源和尚退居章江師參扣之久一日室中舉僧在大愚會中誦金剛經至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驀然有省遂白芝通所悟芝遂指禪床前狗子云狗子聻僧無語芝便打(即慈濟大師實緣嗣北塔祚和尚奉敕住南華與云峰悅和尚厚善)潛庵舉前話至不生法相處芝云狗子聻你作么生會師對曰狗子潛庵大稱賞之謂其不生法相也師后曰大愚芝禪師方便善巧如珠走盤不留影跡今以實法與人豈不孤佛祖之心乎時請海會從禪師住豫章觀音師以親近故乃述疏云道須神會妙在心空體之不假于聰明得之頓超于聞見無容擬議豈用提撕長老從公心契一如道超三際白云巖畔紅蓮已散于秋風章水岸頭玉蕊再敷于春色念群生之擾擾嗟六趣之紛紛背正投邪迷源逐浪不逢達士誰挑暗室之燈罕遇當人孰指衣中之寶愿從勤請無用勞謙李商老手錄之仍題其后曰妙喜為觀音請竹靈叟疏作語奇峭若久致力于斯文者乃知般若之靈驗如此何必讀四庫書然后為也。
宣和元年己亥
師三十一歲依兜率照禪師席下嘗語侍者余宣和改元二月自觀音而往龍安兜率至路中例經改德士遂憩一山院以易冠裳山中卒無布賣遂以被單制鶴氅草堂和尚時住黃龍靈源和尚退居昭默堂江西法席以此為冠師三至山靈源與語不倦謂其徒曰杲禪神全似我晦堂老和尚莫之挽留乃作四頌以贈師期為叔世之舟筏而屢造草堂室中堂嘗曰宣州杲兄見地明白出語超邁乃吾家千里駒耳因升座次師為眾請益進語有云拈得道旁芒草索翻身擊碎鐵圍山之句堂深喜之時韓子蒼宰分寧洪覺范寓云巖師與二公從游久之一日師作覺范頂相贊有種空花抽暗楔之句二公擊節大稱賞之按子蒼送師詩云憶昔分寧日逢師溪上頭裁書訪彭澤倚杖話荊州(時師得陳瑩中書欲再往荊州訪無盡居士)。
劍來(1-49冊)出版精校版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我陳平安,唯有一劍,可搬山,斷江,倒海,降妖,鎮魔,敕神,摘星,摧城,開天!我叫陳平安,平平安安的平安,我是一名劍客。走北俱蘆洲,問劍正陽山,赴大驪皇城,至蠻荒天下。斬大妖,了恩怨,會舊人,歸故鄉。刻字劍氣長城,陳平安再開青萍劍宗!
龍族Ⅴ:悼亡者的歸來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熱血龍族,少年歸來!這是地獄中的魔王們相互撕咬。鐵劍和利爪撕裂空氣,留下霜凍和火焰的痕跡,血液剛剛飛濺出來,就被高溫化作血紅色的蒸汽,沖擊波在長長的走廊上來來去去,早已沒有任何完整的玻璃,連這座建筑物都搖搖欲墜。
天之下
昆侖紀元,分治天下的九大門派為新一屆盟主之位明爭暗斗,關外,薩教蠻族卷土重來……亂世中,蕓蕓眾生百態沉浮,九大家英杰輩出,最終匯成一首大江湖時代的磅礴史詩,并推動天下大勢由分治走向大一統。
三體全集(全三冊)
【榮獲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長篇小說獎,約翰·坎貝爾紀念獎,銀河獎特別獎】套裝共三冊,包含:《三體I》《三體II:黑暗森林》《三體III:死神永生》對科幻愛好者而言,“三體”系列是繞不開的經典之作。這三部曲的閱讀體驗和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配得上它所受的任何贊譽。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我們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