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趣事兒(2)
- 桑榆情緣
- 小宗飛獅
- 1913字
- 2015-11-20 11:43:00
“李營長一連串的問題問的我不知從哪說起,滿臉愁容的答道:我都讓你給問糊涂了,咱們出來了,家里就剩金環幾個肯定很忙。李揚哥,你這么一提我還真有點想家了。當時李營長刮著我的鼻子恨恨地批評我:瞅你這點兒出息,剛出來一年多就想家了,我看你是想金環了。咱們是軍人,兒女情長一定要壓下。好了,回答我的問題,不要想別的。”
石柱說到這兒,李揚接過了話茬:“后來我覺得當時說石柱的話有點兒嚴重,我跟他解釋,惦記鄉親,惦記親人這是人之常情,軍人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我也有過思鄉思親的想法,但要學會克制,我們現在重任在肩,所有的困難都必須克服,等打敗了國民黨反動派,解放了全中國,我們再好好地孝敬家人,親近鄉親。”大伙聽到這里,都神情凝重地點了點頭。
一陣兒鳥鳴掠過頭頂,石柱下意識地抬起頭,看到有兩只山鷹在空中不規則地翱翔,一會兒由高處向下俯沖,一會兒又從近處匆忙地飛向遠方,直至消失。石柱心里默默地想:如果山鷹識途的話該有多好啊,可把自己對遠方親人的思念捎去,祝福他們平平安安?。
“后邊還有一段插曲呢。”石柱說。
“什么插曲,說給我們聽聽。”
在戰友們的強烈要求下,石柱又打開了話匣子:“在我們回駐地的時候,小寶突然不見了。哪去了?說實話,當時我確實麻了爪兒,還是李營長心里有根:不用找,解放軍戰士丟不了,指不定去哪玩兒忘記回來了,待會兒看不到咱倆的身影他會自動回來的。話還沒說利索,小寶像是只瘦小的雄鷹,從河岸的上方俯沖下來,跑近說道:營長,開飯了。我說嘛,我們的小寶同志丟不了,這不是回來了嗎?”
“他到哪去了?”有的戰士問道。
“到底去哪了我也不知道,這得讓他自己說了。”
李揚的部隊駐扎在進入華北的唯一通道——鵲山中段的老山口,這里山巒起伏,高大的樹木幾乎沒有,漫山遍野的灌木叢和常年生長的闊葉樹非常茂密。每到秋后第一場霜下過之后,登高遠望,滿山的樹葉都被染紅了,“漫山紅遍,層林盡染”,好一派秋天的美景。李揚曾經說過,將來全國解放了,我就到旅游部門工作,把這里開發成旅游景點兒,讓全國的老百姓都來這里爬鵲山賞紅葉。
正當部隊忙于訓練和休整的時候,李揚突然接到上級指示,稱:從西北過來一個國民黨運兵車隊,預計后天凌晨路過老山口,進入北平充實他們的外圍力量,與北平城中固守待援的國民黨部隊形成里應外合之勢,妄想把我方滯于鵲山腳下,確保北平不被攻破。
命令最后說:“命你部和友鄰部隊聯合作戰,在老山口打掉這支援敵車隊,為攻城部隊減少壓力。”
離敵人車隊路過老山口還有兩天的時間,李揚派一個偵查小組到老山口周圍進行全面偵查,對敵人的車隊有可能路過的地方包括有幾條溝、有幾塊大石頭,有幾個岔路口都進行了詳細了解,然后召開了排以上干部會議,傳達了上級的命令精神,偵察小組匯報了偵查情況。大家對如何打掉敵人的車隊進行了熱烈討論,很快一個成熟的作戰方案便形成了:“一連、二連在十四日的午夜迅速埋伏在老山口的兩側,形成夾擊之勢。那個地方均為灌木叢,便于隱蔽,等待敵人進入老山口。三連一排繞到敵人的后面,掐斷其后路,二排埋伏在離老山口一公里地方,防止逃出來的敵人往BJ方向逃竄,三排機動,隨時聽候營長指揮。”會后李揚派兩名偵查員先期到達老山口隱蔽起來,嚴密監視山口方向,有異常情況立即報告,這個任務交給了石柱和小寶,倆人聽說讓他倆偵查去,別提多高興了,石柱想:金環啊金環,我石柱這次又要深入敵后偵察敵情了,雖說有危險,但我有信心,一定能完成好這次偵察任務,為部隊提供準確的情報,你就等著好消息吧。
營部桌子上擺著一只老掉牙的鐘表,誰也不知道用了多少年,但忠誠的它廝守著自己的職責,嘀嗒嘀嗒的始終沒有停轉過。難熬的第一天過去了,十四日中午,石柱和小寶在向導的帶領下,沿著崎嶇的山路來到老山口的入口處,這里野草叢生,人跡罕至,雖然是丘陵地貌,易守難攻,但隱蔽不好更容易暴露。他們倆選擇了一處離老山口較近的地方埋伏了下來,觀察著路上稀疏的車輛和行人。
天兒漸漸地暗了下來,四點剛過,太陽就已墜入西山,美麗的晚霞籠罩在老山口的周圍。
石柱和小寶在草叢中已經趴了六個多個小時,蟲子叮咬不說,肚子呱呱亂叫就夠人受得。當倆人小聲議論的時候,突然從前面傳來汽車的馬達聲:“注意,有情況。”石柱說。
頓時倆人緊張起來,像是獵人,四只眼睛順著樹叢的縫隙搜索著路上馬達聲過后可能出現的問題。忽然,從不遠的小山后面,一輛燈光很弱的汽車,緩慢地向老山口開來,走走停停,車簍子里還有人伸出腦袋四處張望。
“石柱你看。”小寶指了指遠處的汽車說。
“這是敵人的偵察車,不用管它,咱倆只管隱蔽好,瞅準時機把情況傳給營部和李揚哥。”
俗話說,怕什么就有什么,倆人正說著,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險些使這次伏擊功虧一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