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軍民魚水情(2)
- 桑榆情緣
- 小宗飛獅
- 1829字
- 2015-11-20 11:42:59
二老來到樓門口,衛兵攔住了去路:“您二位找誰?”
“找揚子。”大爺說。
“揚子?揚子是誰呀?”衛兵不解。
大娘馬上插話道:“我老伴不會說話,我倆找你們的李營長,他在家嗎?”
“噢,李營長呀,在家,您二老先到值班室等候,我報告一下,馬上就回來。”說完衛兵跑向了二樓,不大的工夫又回來了:“李營長在辦公室等候。”說完攙扶著二老來到二樓營長辦公室。進門時,李揚正在整理文件,聽到腳步聲,馬上站了起來打開房門,看到衛兵領進來的是做小買賣的二位老人,他趕緊上前扶著兩位老人坐在了椅子上:“大爺大娘,您二老冒這么大的雨來找我有事兒呀?衣服都淋濕了,通信員,趕緊給二老找件干凈的衣服換上。”
待兩位老人坐定后李揚說道:“您二老先喝杯熱茶暖和暖和,有事兒慢慢說。”
“揚子,聽說你們要走?”大爺焦急地問道。
“是暫時撤退,我們還會打回來的。”
“我們剛過上幾天太平日子,你們這么一走,老百姓又該遭罪了。”大娘說話時眼里含著熱淚。
“您二老放心,我們只是暫時撤走,過不了多長時間就會打回來,再回來我們就不走了,跟大家一起建設好咱們的家鄉。”李揚說。
“我們兩口子昨天合計了半宿,你們這么一走,指不定什么時候再回來了,說什么今天也得到這兒看看你,盡管外面下著瓢潑大雨。”老兩口子用毛巾相互地擦了擦頭發上和臉上的雨水。
李揚羨慕的目光看著二位老人相互愛慕的舉動,感慨地說:“看到您二老恩恩愛愛的樣子,我們年輕人非常羨慕。”
“我們老了,兒子又不在身邊,這些年多虧了你的照顧,謝謝你了。”說完二位老人站起來想表示一下,被李揚制止了。
“您二老別這樣,那些都是我應該做的,人民軍隊為的就是人民,所以不用謝。”
由于營部緊挨著二老的小鋪,部隊的日常用品都從這個小鋪購買,時間一長跟二老就熟了。李揚年齡小,平時二老見面總是稱他為揚子。
李揚安慰幾句后,派人帶上雨具送走了兩位老人。望著老人弓形的背影,李揚的思緒一下子穿越時空,回到了與二老初次見面的場景。
那是幾年前的事了,當時小鬼子還沒有投降,李揚初次來到縣城,在縣大隊當警衛員,大隊部設在一家藥店后院的平房里。這個藥店是專為掩護我方人員開設的,從老板到伙計都是從解放區精心挑選來的,他們以賣藥為幌子,肩負著掩護縣大隊領導和解決部隊用藥的重任,可以說,他們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藥店與二老的家對門,平時少不了來往。記得第一次到小鋪為大隊買東西,還經受了大娘的一通盤問呢。大娘天生一副笑臉兒,細長的眼眉高挑著,會說話的兩只大眼總是瞇成一條縫,想當年大娘肯定是個非常漂亮的姑娘,見著李揚這個傻大個兒,像審賊似地問道:“你是新來的伙計嗎?”
李揚笑瞇瞇地說:“是,我是剛從村里來的學徒,今后還望大娘多照顧。”
“這孩子真會說話,哪村的,多大了?”大娘笑呵呵地問。
“李各莊的,今年十六歲。”
“李各莊的?你姓什么?”不相信的眼神盯著李揚。
“對,我是李各莊的,我姓李。”
“看我這記性,剛過兩天就忘了,前天我到你們藥店買藥跟你還說過話兒呢,今天算是第二次見面了,另外,我們是老鄉。”
“老鄉?您也是李各莊的?”李揚像是見到了親人,問道。
“不,我不是李各莊的,我是李各莊的鄰村——楊各莊的,是老鄉吧。”說完大娘自己咯咯地樂了起來。
第一次見面雖然只見著大娘沒見著大爺,但大娘慈祥的面孔和可愛可親的樣子,在李揚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來二去與二老的關系密切了,一直到日本投降,縣大隊改編,二老才知道李揚他們的真實身份……。
“聽見了嗎?老百姓擔心我們走后又該挨國民黨軍欺負了。”李揚跟身邊的警衛員說。
“是啊,我們這么一走,他們心里真是沒了底,國民黨反動派以人民為敵,禍國殃民,老百姓肯定又要遭殃了。”
李揚的心情非常沉重,但堅定一個信念,我們必須打回來,要讓老百姓從此永遠過上安穩的日子。
傾盆大雨不知道什么時候停了,午后的太陽從濃厚的云層中放射出道道金光,遠處的山影勾勒出迷人的景色。一營全體將士已在樓下集合完畢,他們在等候李營長作撤出縣城前的最后一次講話。李揚背好行裝,站在臺階上,看到戰士們全副武裝,排列著整齊的隊伍站在臺階下面,過一會就要離開這座堅持五年斗爭的縣城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想在出發之前把這次戰略上的撤退說明一下,忽然,遠處一騎白馬疾駛而來,到李揚跟面前嘎然止住,騎馬人翻身下馬,手持一紙公文舉到李揚面前:“緊急文件,請李營長查收,速辦。”
“是”李揚還以軍禮。隨著一聲焦脆的鞭響,送信人瞬間沒了蹤影。李揚攤開公文,幾行楷書映入眼簾,嚴肅的臉龐頓時露出了絲絲笑容。